賈元春,鐘鼎簪纓之族賈家的大小姐,出生於大年初一,老話說「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生於大年初一的元春,又加上武將勳貴的家族背景,元春能當上皇妃,似乎是上天註定的一般。
賈家到了元春一輩,已經富貴榮耀了四代,按照一代創業、二代守成、三代式微的規律,到了元春一輩, 賈家在圈子中的影響力已經明顯微弱了,只不過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起碼在秦可卿葬禮中,四王八公齊聚,送殯隊伍壓地銀山一般,不免給人賈家雄威猶在的錯覺,實際上在賈敬這一輩開始,賈家便很自覺地想要轉型,通過科舉入仕,然而唯一有望的賈敬卻棄家問道,賈赦、賈政則難當大任。
這樣的局勢,很是讓人擔憂的,所以賈政將希望又寄託於賈珠寶玉一輩,而除此之外,他還讓女兒入宮,以鞏固家族勢力。
元春自入宮到封妃,至少是經歷了七年八年,當宮裡來人傳賈政入宮時,他還是戰戰兢兢,如臨大敵。而後才知是元春才選鳳藻宮,封為賢德妃。合府無人不喜笑顏開,歡欣鼓舞。
元春省親,是賈府繼秦可卿之死後第二件大事,若說秦可卿之死讓賈府秀盡了權勢,那么元春省親則是賈府的富貴榮華之巔,這是賈府最輝煌、最興盛的時刻,賈府為了迎接元春省親,還花費一年時間,不惜重金打造一座省親別院,也就是後來的大觀園,堪稱人間仙境,氣勢恢宏、別致精美、軒宇樓閣應有盡有,仙花神木錯落有致,連久處皇宮的元妃見後都只有驚嘆的份。然而,如此花費一年時間才建成的省親別墅,元春不過遊了幾個時辰,便回宮了,直到第八十回,元春再沒有露過面。
雖紅樓未完,但早在第五回作者便對各主要人物的結局做了劇透,關於元春,其判詞和紅樓夢曲《恨無常》都在暗示,元春最終是「故向爹娘夢裡相尋告,兒命已入黃泉。天倫啊,須要退步抽身早」,可見元春死時,已經知道賈家處在危險境地,但是卻沒有機會向家人告知。那么元春到底遇到了什麼?
其實,在第七十二回,鳳姐的一個夢,已經暗示元春處在困境之中。在這一回,王熙鳳在閒聊中跟旺兒媳婦說了她做的一個夢,夢中是這樣一件事:
「夢見一個人,雖然面善,卻又不知名姓,找我。問他作什麼,他說娘娘打發他來要一百匹錦。我問他是那一位娘娘,他說的又不是咱們家的娘娘。我就不肯給他,他就上來奪。正奪著,就醒了。」
宮裡出來的面善的人,應該是太監無疑了,可是這個太監卻不是元春打發來的,而是另外一個妃子,這個妃子跟王熙鳳要什麼呢?一百匹錦,而錦素來代表著富貴,一百匹,通一百年。在第五回,寧榮二公與警幻仙子談話時,說道賈家是「富貴流傳,雖歷百年」。所以,賈家的百年富貴,是要被這個妃子奪走了。也因此,我們知道,元春最終被這個妃子陷害而死,賈家失去了靠山,不久敗落傾塌。
那么元春怎麼會輸給這個妃子的?其實早在她省親時,便看出了端倪。
元春省親,主要分四個步驟,第一,遊幸大觀園,其二是敘親情,其三,眾人作詩,其四,聽戲。而在敘親情中,元春屢次犯下一個錯誤,那就是口無遮攔,屢犯皇威。
譬如其在賈母等人面前,如此安慰:
「當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見人的去處,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兒們一會,不說說笑笑,反倒哭起來。一會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來!」
在一眾宮女面前,直言皇宮是不得見人的去處,語含抱怨。在和賈政隔簾對話時,又是一通發洩:
今雖富貴已極,骨肉各方,然終無意趣!
雖然元春嚮往平凡日子,重視天倫之樂,但彼時已經是皇家之人,如此言語,難免有鄙夷皇家人情淡漠、了無生趣之嫌疑。而彼時宮裡跟出來的人,誰又能保證都對元春忠心耿耿的?這宮中的爭鬥和算計,向來不曾停息,元春在家如此口無遮攔,最終將成為敵人對付自己的武器。
也正因為如此,元春省親後便遭受了冷遇,所以同年端午節後,忠順王府的奴才才敢在賈政面前趾高氣昂,目中無人,根本不把賈政這個國丈放在眼裡,如果元春得寵,忠順王爺想來也要忌憚賈政幾分,一個下人又豈敢如此放誕?
所以,元春在省親時,她的行為便暴露了自己的胸無城府和低情商,這樣的元春,在險象環生的皇宮,自然只有被毀滅的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