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美國科學家研發出新型塑料 可重複回收利用

2020-12-20 新華網客戶端

  綜合報導,目前,塑料汙染問題非常嚴峻,僅是全球海洋中的塑料汙染就可能會對包括漁業、海上娛樂產業等「海洋生態系統」造成大約2.5萬億美元的損失。不過,美國伯克利實驗室最新研發出了一種可回收的塑料,或有助於解決這個問題。

  報導稱,這個發表在《自然化學》期刊上的論文,詳細介紹了研究人員如何研發出一種可以「組裝」的合成塑料,並能被轉化成其它顏色、形狀或形式不一的新材料。

  研究人員稱,這種新型塑料暫時被命名為聚二酮烯胺或PDK塑料。這種塑料可以降解到分子水平,能夠重複回收利用。

  「過去大部份塑料在製造時都沒想過要被回收,」伯克利實驗室研究員克裡斯滕森表示,「但是我們發現的這種新型合成方法,能從分子角度進行回收利用。」

  據報導,PDK在經過簡單的酸浴分解後,被回收的分子可重新製造成相同的或不同的聚合物。雖然目前PDK只是在研究室裡被製造出來,不過研究人員對它可能產生的影響相當期待,因為傳統塑料一旦被PDK取代,未來人們將可以更有效地回收塑料產品。

相關焦點

  • 可重複利用的塑料材料問世,它的出現將讓人類每年節省130億美元
    毫無疑問,塑料製品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便利,比如塑料瓶讓瓶裝水、飲料暢銷全球成為了可能,塑膠袋讓商場購物的成本降低且更加方便。但與此同時,大量塑料製品被拋棄之後很容易變成塑料垃圾,從而給人類的居住環境、自然環境造成破壞。為了解決塑料垃圾的汙染問題,世界各國的科學家致力於研發出對環境友好的塑料材料。
  • 新型可回收塑料指日可待?科學家發現類玻璃高分子材料關鍵特性
    新型可回收塑料指日可待?11月28日,《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刊登了一片新的論文,論文詳細報導了一種新型塑料的最新進展。最近,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非常有前景的可回收塑料,這種可回收塑料有朝一日或許可以替代很難回收利用的硬塑料。
  • 歐洲研發新型塑料回收工藝 讓汽車零部件等塑料製品獲得二次生命
    最近歐洲委員會採取的一系列措施將有助於提升塑料的可持續性。2018年得到採用的塑料戰略,旨在通過改變塑料產品的設計、使用和回收以解決該問題,其中一個關鍵目標是,到2030年,55%的塑料包裝都可被回收再利用。包裝的環境足跡很高:大約40%的塑料生產都用於包裝,通常在使用之後會被丟棄。包裝通常由幾種不同類型的塑料製成,因而回收更具挑戰性。
  • 科學家發現消除塑料廢物異味方法 西媒:有利於回收再利用
    參考消息網11月26日報導西媒稱,西班牙科學家研製出消除家庭塑料廢棄物(例如用完的洗髮水瓶)異味的方法,目的是為之後的回收再利用創造條件。據埃菲社11月24日報導,根據歐洲塑料行業製造商協會的數據,2018年歐洲產生了2910萬噸塑料垃圾,其中1780萬噸為包裝垃圾,這些包裝垃圾中有42%被回收利用,其餘被焚化或填埋。這意味著歐洲每年有逾千萬噸的塑料廢品無法得到回收。
  • 利用回收廢物製成的新型塑料,綠色塑料替代品
    一種由回收廢物製成的新型塑料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就會降解。這種物質名為聚羥基丁酸酯,不久將被主要用於生產和分解一次性產品,對環境友好。這種創新材料可以通過弗勞恩霍夫生產系統和設計技術研究所IPK及其合作夥伴開發的新工藝進行工業規模生產。 日常生活中沒有塑料是很難想像的。
  • 高露潔花5年研發出可回收牙膏管,還把技術公開給競爭對手?
    高露潔花5年研發出可回收牙膏管,還把技術公開給競爭對手? 近日,高露潔棕欖稱將與其競爭對手分享集團研發可回收牙膏管背後的數據,以改變這種最廣泛使用,但同時也難以回收塑料包裝給環境帶來的困擾。
  • 浙大研發有「記憶力」新型塑料 用溫度可變形
    科學家說,他們曾在紙船中植入過「鳥」的記憶,溫度讓它恢復了記憶。這張「紙」,是浙江大學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學院教授謝濤課題組最新研發的一種新型的形狀記憶塑料,它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複雜可變形「摺紙」。它能被多次「植入」複雜形狀記憶,實現多樣的形變。
  • B肝新型PCR製備法,韓國科學家研發,穩健可重複高通量
    關於B肝病毒(HBV)基因組的創新製備方法,2020年8月24日發表於科學雜誌《Viruses》給出科研進展,這是一種適用於HBV基因組的高通量PCR定量DNA製備法,由韓國科學家牽頭完成並發表(見下圖)。
  • 科學家研發出一種「超級膠水」:塑料、衣服都能粘 未來還將用於...
    科學家研發出一種「超級膠水」:塑料、衣服都能粘 未來還將用於防彈衣  olivia chan • 2019-12-06 14
  • 這種快遞包裝可重複利用8年
    而這些廢品現在很少有人回收,理由是紙箱上纏著太多的膠帶,塑料一類的也不收,沒法再利用,大量的廢棄包裝盒造成資源浪費和環境汙染。記者獲悉,一種可摺疊、充氣,能循環使用的新型快遞包裝箱項目,即將在六合經濟開發區投產,不過對於快遞包裝「五花大綁」難回收利用的難題是否真正得到有效破解,業內人士看法並不一致。
  • 新疆新輝達化纖有限責任公司:回收利用廢舊塑料礦泉水瓶帶動企業...
    新疆新輝達化纖有限責任公司以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回收利用廢舊塑料礦泉水瓶帶動企業實現年產值1.5億元中國昌吉網訊(通訊員馬田奇)在新疆新輝達化纖有限責任公司,科技創新讓廢舊塑料礦泉水瓶華麗「變身」為新型高分子環保材料
  • 可回收垃圾真的被回收利用了嗎?
    我們扔進「可回收物」垃圾桶裡的東西真的被回收利用了嗎?當垃圾車把你丟棄的可回收垃圾運走後,你可能會突然想到一個可怕的問題:這些東西會被運到哪裡去?它們真的會被回收利用嗎?1973年,大學城成為美國第一個開展舊報紙循環利用的城市。到2006年,全美國有大約8660個路邊回收站。一開始,人們必須將垃圾分類。
  • 【工業之美】對抗全球氣候變暖 人工光合作用可將二氧化碳轉變為塑料
    為了延緩全球變暖,科學家們正在研究如何減少大氣中已有的二氧化碳含量,這其中包括了「人工光合作用」。植物可以利用太陽能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碳水化合物。人工光合作用仿效自然界的光合作用,利用納米大小的光感應材料,將光能轉換成電能,由此產生氧化還原酶反應,將空氣中的水和二氧化碳轉化為相應的化學物質。
  • 利用廢舊生物塑料回收製成有用的產品
    伯明罕大學和巴斯大學的科學家團隊開發出了一種更快、更有效的回收利用植物性 "生物塑料 "的方法。該團隊的化學回收方法不僅可以加快回收過程,還可以轉化為一種新產品——可生物降解的溶劑,可用於化妝品和製藥等多種行業。由聚乳酸(PLA)製成的生物塑料,在一次性杯子、包裝材料甚至兒童玩具等產品中越來越常見。
  • 回收材料食品級利用 減少浪費應對塑料汙染
    摘要:從明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及一次性塑料餐具等。近年來,國際上在塑料回收、減量和替代以及材料再生利用等方面有不少創新和成效。
  • 兩大食品巨頭聯手研發100%可再生塑料瓶
    南方日報訊 (記者/歐志葵)兩大國際食品巨頭聯手研發環保材料。3月7日,記者獲悉,國際食品巨頭達能和雀巢,與美國一家科研公司Origin Materials結成「NaturALL瓶裝聯盟」,共同研發以生物材料(100%可持續、可再生資源)製成的PET塑料瓶,並將其投入商業生產。
  • 美國等多國科學家公開承認 中國海洋塑料垃圾排放量被大大高估
    Borrelle等,2020)早在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科學家就先後發現美國東部新英格蘭近海及馬尾藻海中分布著塑料垃圾,這表明70年代以來,西方發達國家特別是歐美國家,向海洋排放塑料垃圾的數量已經相當驚人。到20世紀80年代,美國科學家又報告了美國西部的外海北太平洋海域環流區域有大量漂浮塑料垃圾。
  • 科思創研發多種塑料 可縮短電池生產時間
    科思創(Covestro)公司在為筆記本電腦和其他電子設備封裝鋰離子電池方面擁有豐富經驗,該公司已經研發出多種聚碳酸酯共混物(polycarbonate blend),既可用於電子產品,也適用於汽車行業,用於製造電動汽車電池模塊、外殼部件、電池芯支架以及碰撞緩衝裝置。
  • 日本開發出一種新型納米薄膜材料;鋰離子電池全球市場數據披露
    NEDO和中央大學研究團隊聯合研發出軸向纖維增強人造肌肉3.美國研究出矽與有機碳基分子實現能量轉移的新方法4.日本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新型納米薄膜材料5.瑞典科學家研發出光學納米天線6.川崎重工開始新型氫液化器商用化的實證試驗
  • 自行車水壺安全性和塑料製品回收標誌
    回收標誌也是健康證董金獅介紹說,塑料回收標誌是一個三角形符號,一般在塑料容器底部。三角形裡邊有1~7的數字,每一個數字都代表不同的材料,因此回收標誌中不同的數字表示該製品是用何種樹脂製成的,如果製品是由幾種不同材料製成的,則標示的是製品的主要的、基本的材料。據稱,這套標誌源於美國。現在這種標示方法已經被包括我國在內的很多國家接受和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