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研發有「記憶力」新型塑料 用溫度可變形

2020-12-25 騰訊大浙網

  浙江在線01月10日訊一隻摺疊好的「紙船」被放進熱水裡,短短幾秒,它重新舒展又收縮,變形成了一隻「鳥」。科學家說,他們曾在紙船中植入過「鳥」的記憶,溫度讓它恢復了記憶。這張「紙」,是浙江大學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學院教授謝濤課題組最新研發的一種新型的形狀記憶塑料,它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複雜可變形「摺紙」。它能被多次「植入」複雜形狀記憶,實現多樣的形變。

  形狀記憶塑料,學術上稱為形狀記憶聚合物,是一類能夠固定臨時形狀並且在外界刺激下能夠回復到初始形狀的智能材料,在柔性電子、生物醫學和航空航天等領域展示出越來越廣的應用前景。謝濤說,對形狀記憶材料大家並不陌生,但它從永久形狀變成臨時形狀發生的是彈性形變。從微觀看,變形過程中分子間的連接關係並未斷裂,「也就是說,傳統的形狀記憶材料有一個『永久記憶』。」

  為什麼這種新型塑料能被植入複雜的「形狀記憶」呢?「我們在設計形狀記憶材料的過程中,加入了一種可交換共價鍵,重組了分子間的連接關係。在論文中,我們進一步闡明了這類新材料相比傳統形狀記憶無可比擬的新性能,這是我們學術上最大的創新。」謝濤解釋:「引入可交換化學鍵,意味著整個分子網絡可被重新組合,這相當於很多分子手拉手跳一支『集體舞』,當處於較高溫度時,分子間相互『換手』,找到了新夥伴,產生了新的『隊形』,也就是塑性形變產生永久記憶。當處於較低溫度時,分子之間不會『放手』,無論怎麼摺疊,都是彈性形變產生的臨時形狀。」

  論文第一作者趙騫副教授說,正是這種「換手」,讓新型的形狀記憶塑料有不斷被植入複雜形狀記憶的性能。更重要的是,植入新形狀的過程不是「擦除」之前的永久形狀,而是將新形狀疊加到其中,稱之為形狀累積效應。利用這種效應,可以製備目前加工方法無法實現的複雜形狀。

  在此之前,記憶塑料已被廣泛用於飲料瓶包裝、電線製作等。「受制於模具製造的限制,之前的技術只能實現從複雜的臨時形狀變回簡單永久形狀,但難以實現從簡單的臨時形狀變成複雜的永久形狀。」

  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簡單變複雜」或者「複雜變複雜」更具有實用價值和應用前景,科學家期待這一材料能早日應用於生物醫療或柔性電子領域。「比如心臟支架,我們希望它在到達植入『目的地』以後,它可以舒展成為一個複雜三維形狀。」謝濤說。

相關焦點

  • 塑料的熱變形溫度知多少?
  • 「安徽日報」新型仿生材料可替代塑料
    科學家們一致認為,研發一系列可持續的高性能結構材料,以部分替代石油基塑料,是該問題最有希望的解決方案之一。然而,現有的生物基可持續結構材料,都受到機械性能較差或製造過程過於繁瑣的限制,從成本和生產規模上制約了這類材料的應用。
  • 常見塑料熱變形溫度總結
    「2017年中國工程塑料複合材料技術研討會」點擊查看1、熱變形溫度(Heat deflection temperature
  • 新型可回收塑料指日可待?科學家發現類玻璃高分子材料關鍵特性
    新型可回收塑料指日可待?11月28日,《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刊登了一片新的論文,論文詳細報導了一種新型塑料的最新進展。最近,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非常有前景的可回收塑料,這種可回收塑料有朝一日或許可以替代很難回收利用的硬塑料。
  • 美國科學家研發出新型塑料 可重複回收利用
    綜合報導,目前,塑料汙染問題非常嚴峻,僅是全球海洋中的塑料汙染就可能會對包括漁業、海上娛樂產業等「海洋生態系統」造成大約2.5萬億美元的損失。不過,美國伯克利實驗室最新研發出了一種可回收的塑料,或有助於解決這個問題。
  • 『專題系列』「漫談塑料」——解讀「熱變形溫度」和塑料「光澤度」 :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四)
    上期內容,杜老師講述了高分子材料加工時,玻璃態、高彈態和黏流態與材料結構以及產品性能之間的關係,還解答了重要疑問:樣品測試時,用自家儀器和別家儀器的數據總有很大差別,最後,杜老師闡述了高分子材料降解那些事。
  • 中國科大研製一種可替代塑料的仿生可持續結構材料
    塑料製品給現代生活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也正造成嚴重的環境問題。大多數塑料來自於石油產品,由於其極端的穩定性,廢棄後在環境中長時間也難以降解,最終造成持續性的環境汙染問題。研發一系列可持續的高性能結構材料,以部分替代石油基塑料,是該問題最有希望的解決方案之一。
  • 中國科學家發明新型形狀記憶塑料
    中國科學家發明新型形狀記憶塑料 原標題:   新華社杭州1月9日電(記者朱涵)一張塑料薄片放置到60攝氏度熱水裡,短短幾秒鐘,塑料薄片收縮變形成了一隻「千紙鶴」。
  • 歐洲研發新型塑料回收工藝 讓汽車零部件等塑料製品獲得二次生命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現在,有幾項新型回收技術正在接受測試,可能會讓一次性食品包裝、纖維增強型汽車部件和床墊泡沫聚合物等塑料製品擁有二次生命,而且變得跟新的一樣好。
  • 俞書宏院士團隊:納米纖維素新型仿生材料問世!性能遠超傳統塑料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院士團隊運用仿生結構設計理念,發展出一種被稱為 「定向變形組裝」 的新材料製造方法,該團隊採用上述方法將纖維素納米纖維和二氧化鈦包覆的雲母片複合,製備出具有仿生結構的高性能可持續結構材料,具有比石油基塑料更好的機械性能與熱性能,有望成為塑料的替代品。
  • 新孚達NFD研發成功高強度新型尼龍複合塑料(以塑代鋼)
    原標題:新孚達NFD研發成功高強度新型尼龍複合塑料(以塑代鋼)近年來汽車輕量化一直是各大汽車製造商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特別是隨著全球新能源汽車的普及,汽車輕量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程師們想方設法降低車身重量。
  • 科思創研發多種塑料 可縮短電池生產時間
    據外媒報導,可持續發展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從而導致電動汽車的需求不斷上漲。電動汽車的主要部件是鋰離子電池,電池不僅是動力系統的一部分,而且將在實現新型互聯性和自動駕駛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 日本研發出可變形摩託的機器人 中國移動設立雄安產業研究院
    日本研發出可變形摩託的機器人 中國移動設立雄安產業研究院 工程師譚軍 發表於 2018-07-16 09:57:44 1.
  • 浙大研製新型存儲器 面積僅幾十分之一
    今天,浙江大學公眾號發布消息稱,浙大團隊研製新型存儲器,面積只有目前電路器件的幾十分之一。文中表示,浙江大學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和矽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發出了一種低成本、低功耗的新型存儲器。官方稱,這項基於可工業化生產的半導體集成電路製造工藝的工作, 或將大幅提高數據交換速度,為降低網絡晶片製造成本提供解決方案。 同時, 這種新型存儲器可為數據「打上」標籤 ,為未來物聯網社會增添更多想像。
  • 中科院理化所成功研發海水可降解塑料,希望率先在海南應用推廣
    海水可降解塑料應用越早越好海水可降解塑料,是中科院理化所與海南省合作的核心。什麼是海水可降解塑料?為什麼要研發它?海南日報記者採訪了季君暉。「海水可降解塑料,就是能在海水中降解的聚酯複合材料。」季君暉說,研發它是為了解決日益嚴峻的海洋塑料汙染問題,替代難以降解的通用塑料,保護海洋生態環境,「海南當前已開啟『禁塑』工作,加上海南是海洋大省,海水可降解塑料應用越早越好,範圍越廣越好。」
  • 南昌博生複合材料:新型複合材料研發
    因為這個在檢測的時候沒有有害物質,這個在中國生產檢測是有的,在中國生產的在120度的時候就變形的,美國生產的在150度才開始變形。他們有這麼大的區別,本質上是由於他們的原材料(決定的),我們公司就是生產製造美國這種產品的原材料,其實我們幾個歸國留學生回來的時候初衷是響應溫總理的號召,就是建大飛機項目,因為我們研製的這個新型的航空複合材料,在大飛機上我們可以佔很高的使用率,前年年底的時候,我們這個產品經過綜試投入到市場以後,我們發現汽車的製造,比如說汽車的擋風玻璃還有LED照明,還有太陽能利用,還有戶外用品,以及我們日常用的高端的塑料製品上面
  • 塑料改性技術最新研究進展和熱點研發應用領域
    高熔體聚丙烯的應變硬化能力可以保證其在成型拉伸時,保持均勻變形,而普通 PP 在受到拉伸時總是從結構中最薄弱的或最熱的地方開始變形,導致製品種種缺陷,甚至不能成型。混有高熔體聚丙烯的普通聚丙烯比純普通聚丙烯具有較高的加工溫度和加工速度,製成的薄膜透明性也好於普通聚丙烯。這主要是由於高熔體聚丙烯具有拉伸應變硬化的特點,它的長支鏈具有細化晶核的作用。
  • 電機用塑料外殼 德國科研機構研發成功
    【太平洋汽車網 行業頻道】最近,弗勞恩霍夫化學技術研究所(ICT)和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KIT)在德國提出用塑料替代電機的金屬外殼,經過努力該想法最終得到實現,研發出的塑料外殼電機與金屬外殼一樣可靠。該應用不僅可以降低電動車重量,還可以節省電機的製造成本、提升生產效率。
  • 神奇的新型製冷材料:可超快吸熱變形,或將是環保冰箱的新未來
    形狀記憶合金和一種塑料晶體在壓力作用下迅速冷卻。它們可以用於生產環保冰箱和空調。這位初出茅廬的博物學家很快就學會了通過觸覺來辨別植物——他會用下唇觸摸感受植物的毛須,用舌頭觸摸植物的雄蕊和雌蕊。在他成年之後,他發現了一種有趣的現象:當他迅速拉伸一塊天然橡膠時,他發現這塊被拉伸的橡膠在其嘴唇上會突然變熱,隨後在它收縮時又變得十分涼爽——對於這一種奇特現象,他認為自己獲得了最為直接和最令人信服的證據。
  • 輝門動力總成新型高導熱氣門座圈與導管顯著降低發動機氣門溫度
    輝門動力總成將在法蘭克福 2017 國際商用車及零部件展 (IAA) 上隆重推出可顯著提高氣門座圈和導管熱傳導性的新型材料。此外,HTC 材料還有助於使氣門座圈本身以及汽缸蓋周圍材料的溫度分布更加均勻,從而消除局部熱點,達到減少磨損和降低熱變形的目的。  更好的熱傳導性意味著更冷的氣門  氣門座圈是將燃燒熱量從氣門頭部傳遞到缸蓋冷卻水套的主要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