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81歲的金庸都要去上學,培養出牛頓、霍金的英國劍橋是什麼樣?

2020-12-16 饕餮小娘子

英國旅行,除了教堂和古堡,有兩座英國學術界的等高豐碑不能錯過,那就是大名鼎鼎的牛津與劍橋。金庸大師在81歲的高齡,辭去了一身的榮耀,毅然遠赴劍橋求學,兩年考取了碩士,三年後在86歲時又拿下劍橋哲學博士的學位,實在令人敬佩。

誕生於1209年的劍橋,最初是由一批為了躲避鬥毆和追殺而從牛津大學逃出來的學者創立的。當年,牛津大學的兩名經院派哲學家被控謀殺了一名妓女,牛津郡法庭將他們判處絞刑。牛津教師們對此抗議,停止授課,並和當地居民發生了嚴重的衝突,一部分教師逃離牛津,來到了這片由劍河(River Cam)穿過的平坦地區定居,並創建學校,劍橋郡及劍橋大學由此誕生,劍橋大學也就成了英語世界中第二古老的大學。

帶著反叛、求真與憤世嫉俗基因的劍橋人,在有著靈性河水的滋潤下,哺育出了牛頓、達爾文、霍金等一批開創新紀元的自然科學泰鬥,造就了培根、羅素、凱恩斯等大咖級的哲人與經濟學家,培養了拜倫、彌爾頓等改變時代的文學大師,這裡一共走出過92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如果說牛津是「天才與首相的搖籃」,那麼劍橋就是科學泰鬥與諾貝爾獎得主的孵化器。

既然劍橋是來自牛津的老師們創造的,自然與牛津一樣,劍橋大學也非只有一所大學,而是由31所學院組成的。但與牛津(Ox-ford)名字的意譯不同,劍橋(Cam-bridge)是音譯與意譯的合成。穿城的劍河(River Cam)Cam在閩粵方言中音似「劍」,而河上真的有許多橋,還有一座號稱是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橋,所以這裡叫劍橋。而Cam在普通話中發音更像「康」,所以我們的大詩人徐志摩在劍橋訪學,再故地重遊後寫出了文青們心中不朽的《再別康橋》。

在這31所學院中,實力最強、故事最多的要數三一學院和國王學院了,今天我們講「三一」。在歐洲,叫「三一」的學院非常多,牛津也有一所,不過哪一所都沒有劍橋的「三一」成績斐然,這裡共培養出過32名諾貝爾獎得主,光它華麗麗的校友錄都足以撐起劍橋名人錄的半邊天。且不說喬治六世、查爾斯王儲那些王室,牛頓、培根、拜倫、懷特海、羅素、麥克斯韋、丁尼生、維根斯坦、哈代……每一位的成就都足以點亮幾個世紀的長空,尤其在自然科學領域裡的江湖地位,無校能敵!

說到牛頓,當然離不開伴他成名的蘋果樹,牛頓的母校自然也要以此撐門面。在三一學院教堂與大門之間,就是那顆掉下蘋果,砸到樹下的牛頓,讓牛頓悟出了萬有引力的蘋果樹的後代。之所以是後代,是因為牛頓其實並不是在劍橋被砸中的,而是在他的老家林肯郡的伍爾斯索普。

但不管怎樣,牛頓是在這裡學習了知識才能發現創世紀的真相,「軍功章」裡「三一」的功勞不容小覷。1954年,學校把這棵改變了世界的蘋果樹的後代移來,種在了牛頓當時住的小屋前。如今60多年了,小樹看起來還是很羸弱,難道當年種下的是一顆蘋果?

小樹後面那厚實帶窗的石屋是牛頓當年的臥室,和小樹一樣很不起眼。如果不是特意尋找,別說小樹,這一角落都會被忽視掉,英國人含蓄的驕傲讓這裡沒有任何標識牌,不過或許也是為了故意讓遊客錯過,以保持這裡的安靜。因為學校有規定,每年數學考得最好的學生可以住進牛頓的房間,這可是讓學霸們熱血沸騰的榮譽,所以如果有學生住在這裡,良好的休息遠比讓遊客們到此一遊重要得多。

默默地向小樹致敬後,我們來到三一學院的大門下。諾曼第塔樓式的大門像座古堡,大門上方是三一學院的創立者英王亨利八世的雕像,以及三一學院的院徽。

一臉嚴肅的亨利八世左手捧著帶有十字架的金色君主寶球,右手舉著一根……椅子腿。是的,你沒看錯,就是一根椅子腿!原本寶球與權杖,是英王的標配,可有一天晚上,一名學生(傳說是當時上大學的拜倫)悄悄地爬上去,把權杖抽出,換成了椅子腿。神奇的是,校方聽之任之,竟然默許了。更神奇的是,幾百年後,有學生再次惡搞,把椅子腿換成了自行車打氣筒,這下校方生氣了,鄭重地把打氣筒取下,重新換上了……椅子腿!

為什麼「三一」的師生對學院的創建者如此呢?並非因為劍橋人不知好歹,而是因為亨利八世殺死了劍橋最受尊敬的校長約翰費舍爾(Saint John Fisher)。費舍爾當時除了是劍橋的校長,還是羅馬天主教主教。他是一位心靈牧師,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很人們受師生愛戴,還成為了亨利八世的導師。

不幸的是,權力和私慾讓人瘋狂。亨利八世為了休妻另娶新王后(當時的宗教是不許王室離婚的),更為了擴大自己的權力,與羅馬教皇反目,推行宗教改革,使英國教會脫離羅馬教廷,自己成為英格蘭最高宗教領袖。費舍爾極力反對,拒絕接受亨利八世成為英格蘭宗教首領,結果於1534年被自己的學生關進了倫敦塔,第二年被斬首。

所以即便亨利八世在1546年出資創建了三一學院,劍橋的師生們也只會覺得他是在收買人心,求真的劍橋人怎會領情。

花2磅進入古老木質的大門,進入眼帘的是十六、十七世紀建築圍成的大方庭,古樸、莊嚴。庭院中間有個噴泉亭,傳說反叛的拜倫在上學時經常跳進去遊泳。從1805年開始在「三一」學習的三年裡,拜倫的玩世不恭、不按常理出牌已盡顯端倪,據說為了對抗學校不許養狗的規定,他竟然養了一隻熊!

拜倫雖然荒唐卻並非混世,他只是對當時各種虛偽的道德規範以及醜陋的上流社會規則不恥,所以才會有了《唐璜》,有了領導希臘人民為自由而戰。縱使他影響深厚,去世後英國皇家教堂威斯敏斯特教堂也拒絕他的棺木「落戶」,最後還是他的母校三一學院心胸寬廣,接納這位曾在校園中胡作非為的學子的靈魂。

由亨利八世的女兒瑪麗女王建造的小教堂前廳,擺放著6位出自「三一」的漢白玉偉人雕像,最顯眼的當然是牛頓(Newton),牛頓的身後是二戰紀念牆,寫滿了三一學院在二戰中犧牲的學生名字。牛頓的兩側分別是牛頓的老師,也是數學家的巴羅(Barrow)、唯物主義哲學家培根(Bacon)、英國歷史學家,政治家麥考萊(Macaulay)、著名詩人丁尼生(Tennyson)和英國哲學家、神學家以及科學家威威爾(Whewell),他們被譽為「三一之子」。

牛頓雕像正對著的就是小教堂的入口,入口上方是充滿了歷史感的管風琴。教堂很小,也極樸素,陽光透過彩色玻璃照在唱詩席上,沒有燭光和燈光也很明亮。

挨著小教堂西側的古老鐘塔也被稱作國王愛德華塔,塔樓的大門上方是愛德華三世的雕像,1337年,愛德華三世為三一的前身King's Hall頒發了教學許可證。

愛德華塔的對面是建於1597年的女王大門(Queen's Gate),大門上方是伊莉莎白一世頭戴王冠,手持權杖和君主寶球端莊地的坐姿。

不過到了女王大門也意味著到達出口了,三一讓遊客參觀的地方僅有這些,後面藏有中世紀聖保羅的「使徒書信」手稿、牛頓的《自然原理》初版、彌爾頓詩作手稿,和彌爾納的《小熊維尼》手稿的萊恩圖書館是不許遊客進入的。所以「三一」只要2磅的門票比其他可以進入的學院便宜不少,但不管怎麼樣,進入的一刻,我們都重合在了偉人們的足跡上。

不想跟團!也不想窮遊!怎麼用最經濟的費用在旅途中享受最棒的體驗?更多既舒適又全面的自助遊、自駕遊,盡請關注遊走在感性與理智間的「饕餮小娘子」。

相關焦點

  • 三歲娃遊英國:劍橋大學。又一座沒有校門和圍牆的世界頂尖大學!
    參觀完牛津大學,然後來到劍橋大學。這兩所世界頂尖大學,一個都不能少。劍橋大學位於倫敦東北方向,距離倫敦大約96公裡。從倫敦的國王十字火車站去劍橋,大約1小時左右,票價大約在13英鎊到18英鎊左右。劍橋大學,是牛津大學之後英語世界中第二古老的大學。
  • 劍橋大學共有31個學院,牛頓、達爾文、霍金就在此完成學業
    劍橋大學共有31個學院,幾乎和劍橋市區融為一體。這所頂級名校培養出了牛頓、達爾文、霍金等科學家及數十位諾貝爾獎得主,徐志摩、金庸也曾就讀於此。各學院建於不同時期,建築風格也各不同保留著中世紀以來的風貌,校舍的門廊、牆壁上仍然裝飾著古樸莊嚴的塑像和印章,遊覽起來實在是賞心悅目。
  • 英國劍橋大學,創建於1209年,是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學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英國劍橋大學,創建於1209年,是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學,也是英語世界裡第二古老的大學。劍橋大學和牛津大學齊名為英國的兩所最優秀的大學,劍橋大學也是誕生最多諾貝爾獎得主的高等學府,共有90名諾貝爾獎得主現在或曾經在劍橋大學學習或工作過。
  • 為什麼霍金1966年博士論文居然會成為成劍橋「最受歡迎文章」?
    霍金比楊振寧差太多,不是一個級別的。科研最終要看成果,不是科普水平和明星效應。不考慮牛頓那種拓荒時代,在培養模式固定,研究體系大差不差的條件下,一般的博士接近三十歲才畢業,而老楊一個弱作用宇稱不守恆一個規範場,這兩個工作百年來已經鮮有人能抗衡,老楊至少和朗道是同水平的,可是霍金的成果只有黑洞方面的工作,總不能拿暢銷書去和諾獎比吧。
  • 霍金逝世:這樣的家庭培養出了天才
    昨日,英國著名物理學獎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霍金的子女露西,羅伯特和蒂姆西在英國新聞協會通訊社發表的聲明中說:「我們深愛的父親今天去世了。」「霍金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一個非凡的人,他的成就將流芳百世。他的勇氣、堅持以及他的傑出及幽默鼓舞了世界各地的人。」聲明的最後,霍金的子女也說:「我們將永遠懷念他。」
  • 紀念霍金與牛頓為鄰《思想者霍金》雕塑在中國誕生
    思想者霍金雕塑初稿霍金先生已於2018年3月14日逝世,霍金骨灰將於2018年6月15日安葬在英國倫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永遠與牛頓為鄰。趙曉凱:霍金於2108,3,14走了,霍金是永遠閃爍的星星,偉大人物需要偉大的雕塑。霍金身體站不起來,但思想站起來了。羅丹創作巴爾扎克花了7年打了17個草稿。但有靈感一氣呵成。李老師是否有可能用雕塑塑造霍金?李士勇:好的,我考慮考慮,藝術要有表現力,要有感覺了才會動手。
  • 英國劍橋大學擁有著如此深厚的歷史氛圍,看到牛頓的那棵蘋果樹
    劍橋大學和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齊名為英國的兩所最優秀的大學,被合稱為「Oxbridge」,是世界十大名校之一,89位諾貝爾獎得主出自此校在2011年的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和高等教育研究機構QS聯合發布的USNEWS-QS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全球第1位。
  • 劍橋大學降半旗哀悼霍金 霍金在劍橋工作多久有什麼淵源
    位於劍橋大學城中心的岡維爾與凱斯學院,是霍金生前從事教學和研究的地方。學院門口今早貼著一張訃告:「我們的旗幟今天飛了——霍金教授去世了!」  當地時間3月14日,著名英國科學家霍金在家中安然辭世,為了緬懷這位偉大的物理學家,劍橋岡維爾與凱斯學院降半旗悼念霍金。劍橋師生還排隊在岡維爾與凱斯學院小教堂弔唁簿上簽字。
  • 泛舟康河,漫步校園,這裡有你不知道的劍橋大學
    來到英國,首先必須來參觀一下這座家喻戶曉的名校——劍橋大學,它是世界上現存第四古老的大學。劍橋大學共有31個學院,幾乎和劍橋市區融為一體,各學院建於不同時期,建築風格也各不同,但大多保留著中世紀以來的風貌。
  • 霍金告別地球回歸宇宙 劍橋大學降半旗緬懷
    在高級知識分子家庭文化薰陶下,霍金喜歡音樂,喜歡看書,崇拜羅素,對宇宙有著無盡的幻想。霍金的中學同學們覺得他是一個學習用功又有點精靈古怪的人,他的腦袋裡經常迸發和別人不一樣的想法,他親手設計複雜的玩具,用廢棄品做出電腦……想像力和洞察力非常強大。雖然霍金的老爸一門心思要讓兒子學習醫學,畢業出來找工作更有利,而且老爸也能幫上點忙。
  • 英國劍橋大學中國留學生申請越來越多,去劍橋大學怎麼樣?
    在英國留學趨勢前景大好,申請人數逐年攀高的情況,為什麼越來越多中國留學生選擇去英國留學 ,其中,劍橋大學中國留學生申請越來越多,那麼去劍橋大學到底怎麼樣?徐志摩曾說:「在康河的柔波裡,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 沒有畢業證的金庸怎麼讀劍橋博士(圖)
    去年秋季,八十歲高齡的金庸先生要到劍橋攻讀博士。  一位八十歲的老人,決意去劍橋讀博士,精力上先不說,手續上就很是麻煩。劍橋是西方老店,想要跨入它的門檻,耄耋之年的金庸先生還得按它的規矩走。  校方首先要求金庸先生出示出生紙。
  • 劍橋大學-牛頓商學院 2019 全球時尚管理總裁英國班
    牛頓商學院英國課程由英國劍橋大學、中央聖馬丁、倫敦時裝學院、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的四大頂級名校的教授、院士等時尚大師聯袂授課,培養亞洲商業管理領袖和時尚品牌總監。英國劍橋大學邱吉爾學院《全球時尚品牌總監》英國課程官方國際證書(此證書根據劍橋大學邱吉爾學院的皇家憲章頒發,並由劍橋大學行政和專業教育委員會認可)。2. 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全球時尚品牌總監》英國課程官方國際證書。3. 牛頓商學院《全球時尚品牌總監》英國課程官方國際證書。
  • 影響劍橋大學的中國人物,徐志摩和翁美玲上榜,金庸竟也榜上有名
    放眼於世界各國所有著名的高校,唯有位於英國的劍橋大學和中國文化有著深厚且緊密的關係,在英國的劍橋大學當中,似乎到處都有中國文化的影子,而傳播中華文化的產物,正是紮根於我國鄉土文化土壤而誕生出來的一些文人豪士。劍橋大學身為世界知名高校,不僅在教育實力等方面有著較強實力,而且在傳播交流英國和世界文化的領域同樣有著突出的成就。
  • 留學去英國?那考慮一下劍橋大學吧
    英國劍橋大學是英國一所大型公立綜合性大學,成立於1209年,位於英格蘭劍橋郡劍橋市區,是羅素大學集團的一員。劍橋大學是英語世界僅次於牛津大學歷史第二悠久的大學,也是現存世界第三古老的大學。大學是一所書院聯邦制的高等教育機構,由31所成員書院(Colleges)組成,書院享有很大的自治權。各個書院都有其自己的成立歷史,全部都是在大學本部成立後才出現,建築經費主要來自捐款。
  • 牛津和劍橋哪個好玩?
    「藝術的牛津,科學的劍橋」,牛津大學類似北京大學,以文科著稱;劍橋大學類似清華大學,以理工科著稱。牛津和劍橋哪個好玩?最簡單的來說,喜歡文藝小清新建議去劍橋,喜歡厚重歷史感建議去牛津。牛津也是熱門取景地,《哈利波特》《變形金剛》《愛麗絲夢遊仙境》等電影都曾在此取過景。
  • 躲避瘟疫的牛頓,真的是被蘋果砸出了「萬有引力定律」?
    伏爾泰是當時世界上最有智慧,也是很詼諧的一個人,是他在自己所寫的牛頓傳略中編出這麼個故事的。這位哲學家說,他是從牛頓的侄女凱薩琳那裡聽說這個故事的,因為她與牛頓一起生活了20年。不過,伊薩克·牛頓爵士卻從來沒有記錄下這麼一個故事,他一生著述甚豐、卷帙浩繁,可是,作品和信件裡面皆找不出這麼一個故事。
  • 霍金21歲便癱瘓了,被禁錮在輪椅半個世紀,為何會有三個孩子?
    霍金:最傑出的科學家之一 史蒂芬·威廉·霍金,於英國牛津出生,乃是英國劍橋大學的著名物理學家,亦是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以及20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 眾所周知,霍金的生平是極為富有傳奇性的。
  • 五月舞會迎來翩翩少年 到劍橋尋訪霍金印跡
    【環球時報駐英國特約記者 紀雙城 孫微】史蒂芬·霍金3月14日逝世於英國劍橋。在劍橋,他完成了暢銷世界的經典科學著作《時間簡史》,劍橋也是他的傳記片《萬物理論》的拍攝地。當年,霍金曾邀請未來的妻子簡作為舞伴一起去參加五月舞會。聖約翰學院被譽為是「英格蘭最漂亮的都鐸式庭院」,是劍橋大學第二大學院,在學生人數上僅次於三一學院。而大家熟知的嘆息橋就是連接該學院第三庭院與新庭院的橋,新庭院是聖約翰學院裡最驚豔的地方。繁複的花紋與拱門,陽光下優雅嫻靜的米白色調,讓人聯想起義大利西西里島的羅曼式教堂。
  • 安葬霍金的西敏寺大教堂是個什麼地方?
    3月14日,是愛因斯坦的生日,也是霍金的忌日,2018年3月14日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去世,這個一生都在解釋時間的人最終還是被時間帶走了。3月31號,霍金的葬禮於當地時間下午2點在劍橋大學的聖瑪麗教堂舉行,教堂鐘聲敲響76次,象徵著霍金他不尋常的76年的人生軌跡,當天的劍橋下著細雨,然而仍然有不少民眾冒雨聚集在教堂外和沿途,以表達對霍金的敬意。根據外媒報導,霍金的骨灰今年稍後將安放在英國倫敦的西敏寺大教堂,那麼這個能夠安葬霍金的地方到底是個什麼所在呢,竟有幸成為當今時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的長眠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