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愚行錄》是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圍繞著妻夫木聰扮演的記者對一樁未破解的滅門慘案為主線,對死者夫婦朋友同事的採訪展現出他們的社會形象,而記者的妹妹似乎也與死者有交集。
整部影片以一種沉悶、陰鬱的藝術手法,以及導演對影片節奏的把控,很好的突出了電影的核心——日本社會的階級固化。
當然,這也大大降低了影片的懸疑性。在小編看來這種節奏已經是日本社會派電影的主流風格了。
不過,當我們忍受著這樣的節奏,將影片看完後,你會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並會帶來很多的思考,無論是影片的故事性,還是導演想表達的內在,都值得我們細細玩味。
影片開始,導演運用了一個簡單,卻又極有藝術水準的長鏡頭對一輛公交車上的芸芸眾生進行了面部特寫。這是很有想法的嘗試,同時也暗示了主題——愚行。
緊接著,導演就利用了重要的社會話題——讓座(看來日本社會讓座也是社會話題啊)主人公記者身旁的一個男子,要求他將自己的座位讓給一位老奶奶,記者站起來,一瘸一拐的離開了座位甚至摔倒在車上,男子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當記者下車後,他漸漸的從一瘸一拐變成了正常,這只是主人公耍的小聰明。
片頭的這個故事,也與片尾記者主動給孕婦讓座形成了呼應。
整部電影可圈可點的地方還有很多,在這裡就不贅述了,重要的是電影不但是藝術,也是工業,而且是個綜合工業,這部電影的配樂與影片相結合也是十分恰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