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區最大稻田下月豐收 稻田蟹中秋節可嘗鮮

2021-01-08 新京報

新京報訊(記者 田傑雄 王巍)「看這勁頭兒,一畝地產六七百斤不成問題吧?」「六七百能打住?今年稻田長勢不錯,我看得奔著八九百斤去。」9月中旬,北京豐臺區王佐鎮佃起村的稻穗低垂著頭,在灌漿期中奮力生長,在這個北京六城區內最大的稻田邊,附近的村民們正估算著收成。這是王佐鎮佃起村時隔40年重新開始插秧種稻的第一個秋天,當秋日的風拂過稻穗,田間的蟹探出頭來,村民們忍不住感嘆一句:那個被稱作京城魚米之鄉的佃起村回來了。

小朋友在稻田間行走。新京報記者 王巍 攝

佃起村種稻子不是新鮮事

距離豐臺王佐鎮舉辦的首屆京西插秧節已經過去了四個月,佃起村金崗農業種植園裡的水稻也長到了齊腰高。

村民陳大哥站在稻田邊良久,和園區內負責種植水稻的師傅一起估算著產量。陳大哥說這還是今年第一次來到園區內,「之前只聽說村裡重種了水稻,今天得空,就過來看看」。

遊客在稻田邊上拍照。新京報記者 王巍 攝

不過,雖說是今年第一次來,陳大哥又特別強調,看稻子對他來說不是什麼新鮮事,「小時候常常能見到」。

只不過這段回憶距離現在太久了,得有40年,那時候金崗農業種植園的所在地也是一眼望不到頭的稻田,「但是還有生產隊,包產到戶的,這一片就是當時三隊的地」。說著,他指了指眼前這一片土地。

今年,佃起村重新恢復水稻種植。新京報記者 王巍 攝

另一邊的陳阿姨年紀稍長些,還曾親手種過這一片稻田,1977年嫁入佃起村之後,就在生產隊種過稻子,「我娘家是在山裡的,到了這邊才開始跟著村裡學插秧」。聽周圍的村民預估復耕後第一年的水稻產量,陳阿姨忍不住也搭一句話,「當年我們種的一般,還有五六百斤收成呢。今年長勢挺好,八九百斤應該不成問題。」

稻田蟹和野鴨共享稻田

眼下正值水稻灌漿末期,稻穗上的籽粒愈發飽滿,稻子的頭垂得更低了,稍有微風吹過,園區內60畝稻田就蕩起小小的「浪潮」。

比起靜靜佇立的水稻,田裡巴掌大小的稻田蟹就活躍多了。為了填飽肚子,稻田蟹總要「橫行」田間,田埂上小小的魚苗就是它們的餐食。不過,只要見到有人靠近,或是稍有風吹草動,它們就急匆匆地躲進了稻叢深處。

水田裡的稻田蟹。新京報記者 王巍 攝

金崗農業種植園負責人梁立柱告訴新京報記者,蟹苗是在今年7月初放入稻田的,也是佃起村第一次養殖稻田蟹,「當時還是小扣蟹,只有一元錢硬幣那麼大。我們平時會餵它們一些飼料,還有些小魚小蝦,就是希望肉質能長得更好些。」

除了螃蟹外,稻田裡其它的活物也不少。梁立柱說自打5月份插秧到現在,稻田吸引了不少野生鳥類的光臨,「直到現在,稻叢中還有好幾窩野鴨子,之前還有白鷺來落腳」。野鴨來了吃什麼?梁立柱說,自然是稻子了,「不過它們才能吃多少啊?能吸引它們過來也是好事,畢竟要是生態環境不好,這些小傢伙兒們請都請不來呢。」

稻香蟹肥下月雙豐收

稻浪滾滾,天高雲淡,9月的農業園風光正盛。而距離真正稻香蟹肥的日子,其實還有一段時間。

「一般水稻大概180天就能收穫了,不過我們村種的水稻品種生長時間更長些,所以村民們要想品嘗估計還要等到下個月。」梁立柱告訴記者,大約10月底,園區內的水稻便可收穫了。

稻田蟹大概有巴掌大小。新京報記者 王巍 攝

另一邊,雖然北方蟹不如南方蟹身形肥碩,可到了真正吃螃蟹的季節,每隻螃蟹的體重也能在2兩以上。據園區測算,相較於大米,螃蟹的上市時間更早些,中秋國慶時便可嘗鮮。

新京報記者 田傑雄 攝影 王巍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李世輝

相關焦點

  • 色彩衢州·肥美「稻田蟹」!稻漁生態養殖喜豐收啦
    色彩衢州·肥美「稻田蟹」!稻田裡顆顆谷穗飽滿壯實,地籠中只只螃蟹體肥爪壯。稻穗隨著秋風搖曳,「沙沙」作響,一眼望去黃澄澄的一片,滿眼「稻花香裡說豐年」的好景象。吳家家庭農場採取「稻漁共生」立體種養模式,稻養蟹,蟹養稻,相互依存,優化稻田資源配置。走在田壟上,總能看到個頭喜人的河蟹「橫行」於稻田之間。
  • 京西王佐鎮稻香飄 北京六城區內最大稻田今日開鐮
    新京報訊(記者 田傑雄 王巍 王穎)10月18日,時隔一百五十多天,在北京西南邊的豐臺區王佐鎮佃起村,城六區內最大稻田迎來了開鐮節。新京報記者獲悉,今年王佐佃起村時隔40年再種水稻,水稻收成好於預期,預計明年佃起村的水稻種植面積將進一步增加。
  • 玩兒轉稻田法則
    萬美之中秋為最秋高氣爽,是秋呈送給人們的見面禮物在經過了蓓蕾初放的春潮和洶濤熱浪的盛夏之後秋,成熟了大美之秋稻田裡的風景也迸發了新意稻田藝術畫稻田畫極具魅力和藝術的稻田畫又稱「稻田彩繪稻田彩繪自然賦予的美景,總是那麼的耀眼。在稻田兩邊的空地上進行繪畫創作,亦或者是拿起相機記錄精彩的一瞬間,都不失為一種樂趣。秸稈藝術品成熟的稻田美景,別有一番滋味。除了享受豐收的喜悅,還可以用稻穀成熟之後的秸稈,通過藝術的手法,形成獨特的秸稈藝術。文化創意不一定要大費周章,也許一根小小的秸稈也可以被藝術家們賦予不同的意義。
  • 稻田養魚獲豐收
    1月4日,看著竹筐裡剛剛收穫的稻田魚,安康市漢濱區大河鎮流芳村二組脫貧戶張婷婷高興地說。這幾天,漢濱區大河鎮流芳村稻田魚生態綜合種植養殖示範園裡,70多畝稻田魚迎來了豐收,村民們正忙著捕撈。大家互相配合,趕魚、撈魚、裝筐一氣呵成。當地一家加工企業直接來到田間地頭,現場收購鮮魚,解決貧困戶的銷售問題。
  • 風吹稻浪,在豐收稻田裡聽一場音樂會,感受藝術鄉村!
    10月11日下午,稻香百江田園音樂節在百江鎮聯盟村舉行。△奏響琴鍵,啟動稻香百江田園音樂節。稻田與音樂帶著豐收喜悅的千畝稻田裡,一場國際化、多元化的音樂盛會吸引了許多遊客、村民的熱情觀看,不僅欣賞了西洋樂、民樂的經典曲目,中國搖滾樂隊更讓人感受到甜蜜浪漫和激昂熱血。女生獨唱、電提琴演奏、鋼琴獨奏、樂隊表演,來自國內外的音樂達人同臺演出。
  • 江津在稻田裡辦音樂節,市民下鄉當一日農夫
    9日,江津區首屆稻田農耕音樂節在先鋒鎮鶴山坪雨仙農谷拉開帷幕,本屆稻田農耕音樂節以「稻花香·創豐年」為主題,「拜新」、收割打穀、稻田捉魚、稻田音樂會等豐富多彩的田間活動,給遊客帶來了融合農耕文化、藝術、音樂的鄉村旅遊體驗。
  • 9月9日江津區首屆稻田農耕音樂節 稻田露營看羊駝
    金色的稻田、恣情的音樂、逗趣的耍事、醉人的藍天白雲和溫馨的晚風晨露……當這一切都「碰撞」到一起,會迸發怎樣的浪漫與激情,會勾起多少兒時的童年印記與夢想?或許,9月9日啟幕的江津區首屆稻田音樂節將為你揭曉答案。
  • 北京玉泉山下北塢公園:稻田景觀頗具規模 曾盛產「京西貢稻」
    金秋十月,玉泉山下北塢公園的秋色鋪陳在一片片金黃的稻田裡,景色別致,奪人眼目。北塢公園位於海澱區四季青鎮東北部,上千頃的稻田讓人們感受著一種歷史的氣息,領略沃野縱橫的原生態。公園東側的中塢稻田裡,遊人在田間地頭選景拍照,與金燦燦的稻穗親密接觸,體驗豐收喜悅。在公園西側的北塢,已經收割的稻田裡,市民下地拾穗,在一梱梱稻草之間穿行,尋找「顆粒歸倉」的感覺。北塢公園外晾曬著剛收割的「京西貢稻」,引得市民駐足探究。年過半百的王鳳英和81歲的母親在稻田裡撿拾稻穗,「收穫」不大卻興奮不已。
  • 2020年易門綠汁鎮時光音樂節暨稻田開漁節等你來嗨!
    2020年易門綠汁鎮時光音樂節暨稻田開漁節等你來嗨! 「情定七夕,愛在綠汁」綠汁鎮第二屆時光音樂節暨稻田開魚節
  • 五穀豐登 魚肥蟹美 我們豐收啦!
    豐收蟹肥菊黃,丹桂飄香暑去秋來收穫忙春種秋收,春華秋實辛勤耕耘換來碩果纍纍今日(9月22日)秋分也是中國農民豐收節央視新聞帶您看最「接地氣」的直播最熱火朝天的豐收現場魚肥蟹美正當時秋風響 蟹腳癢眼下正值盤錦稻田蟹豐收的季節今年遼寧盤錦河蟹取得了大豐收博覽會現場蟹王蟹後爭霸賽最吸引人眼球510克的蟹王 376克的蟹後雙雙打破去年紀錄天津市寶坻區豐收節慶祝現場記者體驗稻地裡摸魚和釣蟹耐性和技術缺一不可四川內江資中縣有著中國鯰魚之鄉的美稱
  • 蟛蜞菊,一種生長在稻田裡,可以製成蟛蜞菊醬的淡水蟹
    這個季節正是秋風起、蟹腳癢的季節,許多美食者最期待的大閘蟹即將上市。黃燦燦的蟹黃,又肥又圓的蟹黃,都吸引了人們的注意。據估計,很少有人能抵禦住螃蟹的誘惑,但是這個季節的真正的大閘蟹也非常昂貴的,每隻螃蟹的價格高達幾十元,甚至有的高達幾百元一隻。普通人也只能偶爾嘗嘗鮮了。
  • 稻田裡的繪畫比賽!感受豐收喜悅,繪就美麗鄉村...
    稻田裡的繪畫比賽!感受豐收喜悅,繪就美麗鄉村...東莞陽光網訊 今天(9月26日),一場別開生面的親子稻田繪畫比賽在麻湧古梅農業生態園舉行。30組親子家庭通過繪畫的方式,展現他們眼中的豐收景象。
  • ...腰包讓鄉親們稻田裡養蟹、養蝦「全國十佳農民」洪蘊來帶全村致富
    他出資讓鄉親們在稻田裡養蟹伴隨著社會的進步,綠色、有機、健康食品大行其道。作為新時代的農民,洪蘊來身體力行,開始探索走綠色、有機、健康大米的生產之路。2010年,他用自家的55畝稻田,開始了一田兩用、綠色種植的嘗試——種植有機水稻,不用化肥、農藥,專上農家肥;利用稻田養殖稻田蟹,螃蟹既可以為稻田鬆土,又可提高水稻的有機化程度。當年秋天,他不但吃上了自家稻田養出的螃蟹,養蟹稻田產出的水稻品質也提升了一大截。2011年,他承包了550畝稻田作為生產基地,增加有機水稻的種植面積。
  • 稻田畫現身無錫「米寶寶」賣萌可愛
    無錫太湖水稻示範園是中國農科院掛牌的良種稻田生產基地,這裡種植有2000多畝優質的水稻,放眼望去,一片片綠油油的稻田預示著豐收的希望
  • 這片全區最大的彩稻田收割啦!
    這片全區最大的彩稻田收割啦!天朗氣清,晴空萬裡在豐收的秋季今天江海村進行了彩稻收割粒粒飽滿的稻穀猶如幸福的象徵飽含著人民的喜悅寓意著生活的圓滿江海村百畝彩稻江海村百畝彩色晚稻種植基地位於漁塘港以西、南莊路兩側,預計畝產700公斤以上,是奉賢區目前最大的彩稻田。
  • 四季研學 | 穿越金色稻田,收穫陽光、氧氣與稻香……
    四季研學 | 穿越金色稻田,收穫陽光、氧氣與稻香…… 2020-10-10 17: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南朗稻田音樂節官宣:視聽盛宴、國潮集市、鄉村美食、網紅景點
    2019年南朗稻田音樂節(資料圖片)今年的稻田音樂節繼續突破升級兩天兩夜,十多個省級實力派樂隊,搖滾、流行、爵士、少兒音樂輪番上演,活動介紹稻田音樂盛會以金黃的稻田為舞臺清澈的藍天為背景,讓美妙的音符徜徉其中,與大家一同感受豐收的喜悅。
  • 農村稻田裡的六大美味,不只是有稻花魚,全吃過的,才算農村人
    「藏」在稻田裡的6種美味,不是只有稻花魚,全吃過的,才算土生土長的農村人。小時候去稻田裡抓魚,可是滿滿的興奮,收割水稻的時候,稻田裡的魚自己都會跑出來,滑溜溜的,既害怕又想去抓。吃著稻花長大的魚,價格雖然貴,但是純天然稻田裡養魚,是一種健康的生態養殖方法,魚糞可肥田,減少了化肥農藥的投入,從而實現了水稻增產,魚豐收的局面。在這生長過程中,人們放入魚苗,一地多用,養殖種植兩用,等到秋收的時候,把稻花魚抓上來,做成酸菜魚,烤魚,番茄魚……想一想,我都垂涎三尺了。
  • 皇帝親自選育稻種,借北京西部優勢種水稻,如今這稻田秋季美如畫
    這倒不是因為沒有了大片稻田美景,是因為很多人都不知道,原來北京還有一大片的稻田美景。這個稻田裡,生長的,就是著名的皇室稻種。看景和了解京西稻的歷史一樣重要。我們國家地大物博,各個地區都有各個地區獨特的糧食作物,水稻在多水的南方見得多,在北方是很少見到的,為什麼在北京還種植的有水稻呢?這其中有一個故事。
  • 喜獲豐收!企石140畝金色稻田裡藏著鄉村振興的美圖~
    湛藍的天空 金燦燦的稻田 走進田間 陣陣稻香迎面撲來 不遠處收割機正在作業 飽滿的稻穗 幸福了這個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