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微眾銀行開放蛋殼租客貸款結清入口
12月18日消息,今日,微眾銀行租住消費貸款官方服務號發布公告稱,即日起至2021年1月31日,已退租客戶(指已和蛋殼解除了租賃合同的客戶)可登錄「微眾銀行租住消費貸款」公眾號,回復「貸款抵償」,自助辦理貸款結清手續。
12月4日,微眾銀行發布公告稱,蛋殼租金貸客戶退租後,無需還款也可結清貸款。
最新的公告中,微眾銀行表示,如尚未退租,可待後續退租後再行辦理貸款結清事宜。2021年1月31日之後,尚未能辦理的客戶可致電我行客服電話95384,按客服指引辦理貸款結清手續。
原標題:新華社評蛋殼公寓爆雷:絕不能讓「割韭菜者」一跑了之
新華社上海11月30日電 題:絕不能讓「割韭菜者」一跑了之
蛋殼公寓「爆雷」的餘波仍在持續發酵,公眾對資本鐮刀「割韭菜」行為予以譴責和追問。
長租公寓本是乘「租購併舉」政策東風填補市場空白的創新商業模式,如今卻成為某些人「鑽空子」的馬甲外衣,相關部門絕不能讓「割韭菜者」一跑了之。
新華社批蛋殼跑路
2018年至今,長租公寓已陸續「爆雷」超過170家,「資本盛宴」後的殘羹冷炙幾乎全由房東和租客等自行消化。
以此次「爆雷」的蛋殼公寓為例,該企業在2018年初獲得了數十億元融資,隨後對房東和租客施展「高收低租」「長收短付」的傾銷方式,迅速擴大市場規模、提高自身估值,並成功登陸資本市場。
上市背後的風投機構、公司高管可謂賺得盆滿缽滿。
而如今,企業資金鍊斷裂,把租賃矛盾留給了房東和租客,各方為之「埋單」。
常常是,平臺一旦「爆雷」,高管只需圈錢跑路玩失蹤即可。
房東租客精力有限,房管局、公安部門難斷租賃糾紛,有時法院缺乏定罪依據……
懲處力度不足,就很難震懾想要鑽空子、「割韭菜」的不法商人。
相關部門必須切實履行協同監管責任,在規範發展上下足功夫,建章立制、重拳出擊,遏制不法衝動、打擊犯罪行為,維護好廣大人民群眾合法權益。
蛋殼公寓:資本催生的賺錢利器
近日蛋殼公寓爆雷了,但在很多人眼中,這似乎就是必然的事情。蛋殼公寓的業務運營模式很簡單,主要是從房東那裡以較高的價格獲得房子,然後再以較低的一個價格出租給房客。
只不過其收付款的方式略微不同。
它給房東付房租是月付,但租客從它在這裡租房只能是年付。
很多人租不起,蛋殼公寓會將與它合作的貸款平臺介紹給租客,他們可以先貸款一年的房租,然後每月再還錢給貸款公司就行了。
新華社批蛋殼跑路
現在的租房市場受到疫情的影響,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尤其是人員流動被限制之後,房屋的轉手率也相對穩定下來。
而對於當前的蛋殼公寓來說,資金問題就顯現出來了。
現在的情況是,租客將從貸款中介那裡獲得的貸款金給了蛋殼公寓,但是蛋殼公寓卻並沒有將從租客那裡拿到的錢給了房東,這才使得房東開始維權,為了降低損失,驅趕租客就成了必然。
那麼,租客和房東的利益到底該如何維護?蛋殼公寓還有前途嗎?
「長租短付」模式,為什麼行不通?
蛋殼公寓採用的是「長租短付」的模式,簡單點說就是它租給租房者的是長租,同時還為租客提供一定的優惠,大多數的租客可能就會選擇在你的平臺租房子。
除了房子外,蛋殼公寓還會為租客提供維修、租房保障等多項福利,很多人可能在網上看到房子的照片就付款租房了。
緊接著,蛋殼公寓為租客提供了租房合同後,錢不夠的租客就只能使用租金貸。
合作的租金貸提供方微眾銀行將資金打到蛋殼公寓,接下來再由租客來按照月份償還貸款。
也就是說,蛋殼公寓利用業務模式的便利,從微眾銀行拿到租客年付的租金,然後再按照和房東的約定,將租金按月付給房東。
這個時候的蛋殼公寓手中是有大量的現金的,它租出去的房子越多,這部分資金就越多。
新華社批蛋殼跑路
其實,蛋殼公寓手裡的資金主要是用於房東的房租、裝修工程款以及其他與房子相關的配套資金成本,但蛋殼公寓從房東手裡是以高於租出去的價格才拿到的房子,所以按道理說它每租出去一套房子,都是虧損的。
但只要將量做上去,短時間內蛋殼公寓手中就是有錢的,這就是業務模式的風險來源。
當租房市場萎縮或者出現了像今年疫情的情況的時候,租房市場就沒有之前那麼好了,再說了當前的蛋殼公寓手中握有超過50萬套房源,在市場內已經是做到了很高的水平,再想更進一步也是很難了。
即便是蛋殼公寓已經在美上市,但資金的缺口依然很難補齊。所以,不斷地進行融資,就是蛋殼公寓生存下去的唯一有效手段。
而長租短付模式看上去雖然可行,但平臺的運營能力和風險控制能力不到位的話,很容易崩盤,就像現在的蛋殼公寓。
租客和房東的利益如何維護?
在蛋殼公寓爆雷之後,就會引發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比如大批的欠款債主要上門討債,租客們不敢再在蛋殼公寓平臺租房子,房東也不敢把房子給到蛋殼公寓,甚至於合作租金貸的微眾銀行可能都要考慮是否要與蛋殼公寓繼續合作下去了。
而這會使得蛋殼公寓當前的處境更加地糟糕,屆時各方利益者都將蒙受巨大的損失。
租客是與租金貸金融平臺籤訂的貸款協議,其中必然是以蛋殼公寓為擔保的或者部分擔保的,而且租金貸公司是按照約定將錢提前給了蛋殼公寓的,所以,租客與租金貸公司之間的貸款協議是很難去做出其他調整的,這錢他們一定得還。
而房東是與蛋殼公寓籤訂的租售協議,租金也是蛋殼公寓來付的,可現在的情況是蛋殼公寓已經沒有足夠的資金來支付給房東了。
也正是因為如此,才出現了房東驅趕租客的情況,畢竟要想降低損失,只能將房子收回。
這樣算下來,蛋殼公寓最後坑的還是租客,他們租住的房子被房東收回後,自己不僅沒地方住,還要每月還貸款,這是很難的。
如果蛋殼公寓繼續出現資金困難,它將很難應付當前的局面,只能向外部尋求幫助。
或者由投資股東出錢,或者直接將自己賣掉,尋找接盤俠。
但這兩種方式想實現都不那麼容易,誰都知道蛋殼公寓已經爆雷了,還有人願意接盤嗎?
如何避免類似「蛋殼公寓」事件再次發生?
蛋殼公寓之所以能一步步做大,一方面是故事講得好,在前期得到了很多投資者的支持,在最燒錢的時候得到了大量的資金,最終得以順利上市,所以投資者是賺了不少錢的;另一方面,蛋殼公寓的運營團隊又十分優秀,在短時間內獲得了大量的房源,並將市場進一步做大,在市場運營前期有著很不錯的資金風險管控能力。
但風險還是來了,蛋殼公寓爆雷之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要想避免類似於蛋殼公寓的事件再次發生,並不容易。
新華社批蛋殼跑路
除了監管部門要加大監管力度外,還要對一些較為敏感的商業模式企業平臺提前進行監督,要儘可能地去提前發現風險,並將風險排除掉,說實話這同樣也是很困難的。
筆者認為蛋殼公寓的爆雷早在其運營模式確定了的時候就已經是註定了的,只不過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但為何風險這麼高的商業模式卻沒有人能阻擋其上市的腳步,甚至於各大資本紛紛入局,為其站臺?這是一個問題。
那麼,蛋殼公寓爆雷之後,租客、房東甚至於是租金貸公司都將遭遇損失,誰還能無動於衷呢?他們的損失又該誰來負責?這是最難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