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在中國先秦時被稱為「刑名之學」,自漢代開始有「律學」的名稱。現代法學,是指研究法律的科學。在我國現行學科和專業劃分體系中,法學既是學科又是專業,本文帶您一探究竟。
一、辨定義:嚴格區分,胸有丘壑
在我國高校招生領域,法學有多種定義,可以指學科門類、一級學科或者專業名稱。
在學科門類劃分中,法學是一個門類,與文學、工學、理學、農學、醫學等一樣,它包括法學、政治學、社會學、民族學、馬克思主義5個一級學科。其中,法學一級學科包括法學理論、法律史、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刑法學、民商法學、訴訟法學、經濟法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國際法學、軍事法學等10個二級學科。
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中,法學門類包括法學類、政治學類、社會學類、民族學類、馬克思主義理論類和公安學類6個專業類。其中,法學類專業下的法學專業,就是我們常說的法學專業。
二、溯歷史:底蘊濃厚,風採延續
談到法學,就不得不提我國社會上廣泛流傳的「五院四系」——新中國建立的五所政法院校以及四所大學的法律系的簡稱(以下排名不分先後)。法學教育界曾有種說法:只有從「五院四系」走出來的人,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法律科班生。所謂「五院」是指中國政法大學(原北京政法學院)、華東政法大學(原華東政法學院)、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原中南政法學院)、西南政法大學(原西南政法學院)、西北政法大學(原西北政法學院);所謂「四系」指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吉林大學曾經的法律系,目前已經發展為法學院。「五院四系」在很長時間內代表了中國法學研究的最高水平,堪稱法學教育界的泰山北鬥。
深厚的歷史積澱使得「五院四系」的法學學科基礎紮實。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五院四系」中的院校,除了西北政法大學法學等級是B+之外,其餘皆進入A等。
(1)中國政法大學
中國政法大學的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燕京大學、輔仁大學四校的法學、政治學、社會學等學科組合而成的北京政法學院;1983年,北京政法學院與中央政法幹校合併,組建成立中國政法大學。自建校以來,中國政法大學幾乎參與了國家的所有立法活動,並引領著國家法學教育的創新、法學理論的革新和法治思想的更新,被譽為「中國法學教育的最高學府」。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一級學科為國家重點學科、「雙一流」建設學科,法學專業為國家特色專業。
(2)華東政法大學
華東政法大學的前身是1952年由聖約翰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東吳大學、廈門大學、滬江大學、安徽大學、上海學院、震旦大學等9所院校的法律系、政治系和社會系合併而成的華東政法學院;2007年3月,經教育部批准,學校更名為華東政法大學。篤行致知,明德崇法,學校在逆境中崛起,在憂患中奮進,在輝煌中卓越,被譽為「法學教育的東方明珠」。
華東政法大學法律史二級學科為國家重點學科,法學專業為國家特色專業。
(3)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前身是1953年由中原大學政法學院合併中山大學、廣西大學、湖南大學的政法系科組建的中南政法學院;2000年5月,中南財經大學和中南政法學院合併組建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近年來,該校全力締造財經政法領域思想庫,努力打造「中部崛起」的智力服務品牌,形成了為國家智慧財產權戰略、法制建設、經濟建設提供強大智力支持的格局。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一級學科為「雙一流」建設學科,民商法學二級學科為國家重點學科,法學專業為國家特色專業。
(4)西南政法大學
西南政法大學的前身是1950年創建的西南人民革命大學;1953年,以西南人民革命大學政法係為基礎,合併四川大學、重慶大學、雲南大學、貴州大學等西南著名高校的法律院系成立了西南政法學院;1995年更名為西南政法大學。學校匯聚吸納西南地區法學界的精英,被譽為新中國法學教育的「西南聯大」。近70年來,學校為國家培養了各級各類人才近30萬,是全國培養法治專門人才最多的高校。曾任或現任國家首席、一級或二級大法官和大檢察官的西政畢業生共計53位。
西南政法大學訴訟法學、經濟法學二級學科為國家重點學科,法學專業為國家特色專業。
(5)西北政法大學
西北政法大學的前身是1937年中國共產黨在延安創辦的陝北公學。歷經延安大學、西北人民革命大學、西北政法幹部學校、中央政法幹部學校西北分校等時期,1958年西北大學法律系成建制調入,組建西安政法學院,後更名為西北政法學院、西北政法大學。該校是西北法律教育和法學研究的中心,為西北地區民主法制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西北政法大學法學一級學科為「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項目」,法學專業是陝西省"一流專業」。
(6)北京大學法學院
北京大學法律學科發軔於1904年,在中國現代法學教育中歷史最為悠久。1999年6月,北京大學法學院成立。作為我國頂尖學府,北京大學法學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學科建設、推進國家法治建設等方面,始終走在全國前列。
北京大學法學院法學一級學科為國家重點學科、「雙一流」建設學科,法學專業為國家特色專業。
(7)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
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成立於1950年,是新中國誕生後創立的第一所正規的高等法學教育機構,被譽為中國法學教育的「工作母機」和「法學家的搖籃」。60多年來,為社會主義法制建設培養了大批優秀的法律人才,並為法學事業的振興和繁榮做出了重大貢獻。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法學一級學科為國家重點學科、「雙一流」建設學科,法學專業為國家特色專業。
(8)武漢大學法學院
武漢大學法學教育源於1908年創辦的湖北法政學堂;1928年國立武漢大學成立時,法學院就成為其重要組成部分;1986年,法學院得以重建。經過百年洗禮,一代代珞珈法律人勵精圖治,為社會主義法制建設培養了大批優秀的法律人才,為法學事業的振興和繁榮做出了重大貢獻,武漢大學法學院被譽為「珞珈山上的王牌軍」。
武漢大學法學院法學一級學科為「雙一流」建設學科,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國際法學二級學科為國家重點學科,憲法學與行政法學二級學科為國家重點(培育)學科,法學專業為國家特色專業。
(9)吉林大學法學院
吉林大學法學教育和研究始自1948年;1988年,吉林大學法律系改建為法學院。經過70年的發展和奮鬥,吉林大學法學院已經成為我國法學教育的重鎮和法治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之一,為《憲法》《刑法》《民法總則》等重大法律的制定和修改提供了有益的意見和建議。
吉林大學法學院法學理論、刑法學二級學科為國家重點學科,法學專業為國家特色專業。
三、話今朝:格局變遷,後秀林立
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發展至今,我國開設法學類專業的高等院校有600多所。除「五院四系」外,一些院校的法學本科教育雖起步較晚,但發展迅猛,法學領域碩果頗豐。這其中,清華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廈門大學等學校是代表,這些院校的法學一級學科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均進入A等。
四、「五院」2017-2019在冀招生提檔線(非法學專業錄取分數線)統計
註:本文信息素材來源於《高校招生》雜誌及高校官網,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歡迎評論區補充、討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