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為「佛系」90後正一正名

2020-12-19 中國經濟網

  「哎呀呀,現在的年輕人,動不動就佛系,低落又頹喪,一點朝氣都沒有,簡直不像話。」晨間在公交車上偶然聽到兩個阿姨在討論「佛系」90後,大致的意思就是90後時常打著「佛系」的旗號,行慵懶造作、不思進取之事,作為一枚「不幸中招」的90後姑娘,我無奈地笑了笑:阿姨,你們真的冤枉我們了,我們時常自稱的「佛系」,真的不能與消極畫劃上等號。

  一直以來,青年的人設大多是:奮發有為,熱血澎湃,青春洋溢,荷爾蒙水平高漲,總而言之,所有的詞彙都是褒義的,然而到了90後這一代,畫風突變,我們的標籤變成了「空巢老人」「脫髮」「喪」「佛系」……沒有一個詞彙有著年輕人應有的積極上進,由此,90後時常立於社會輿論的「風口浪尖」,各類指責與質疑紛至沓來,說我們消極逃避、自甘墮落、萎靡不振。然而今天,我必須為我們90後正一正名,我們並不是真的如大家所想的那般「無用」。

  總有人說,90後是垮掉的一代。然而,即使我們「垮掉了」,那也是被現實壓垮的。前段時間韓寒在微博上說:「指責80、90後抗壓能力不強是不公平的,因為經濟和生存的壓力比以前大很多,社會發展和歷史原因,給了這一代人太多的壓力。」我很贊同,90後沒有吃過50、60年代的苦,但這不代表我們沒有生存壓力。每天起早貪黑、勤勤懇懇地工作,但買房首付依然遙遙無期,自小挑燈夜讀、十年寒窗,但剛一畢業便迎來「最強」就業危機,已到適婚年齡但依然不敢結婚,不是不想,而是結不起,90後多為獨生子女,也就是婚後兩個年輕人要承擔供養四個老人一個小孩的壓力,不做好充分的準備,如何敢言「成家」。

  除了那些消極的標籤外,90後還有三個標籤,「房奴」「車奴」「孩奴」。然而,我們可曾有過抱怨?沒有。即便生活的壓力如排山倒海般來勢洶洶,但我們依然不屈不撓勇敢面對。我們是圖書館裡苦心夜讀、發奮努力的「考研狗」,是辦公室裡最後一個熄燈、兢兢業業的「加班狗」,是在生活重壓下依然獨自應對、砥礪前行的「單身狗」,我們總嚷嚷著「佛系」口號:「都行」「可以」「沒關係」,但嚷完之後哪一個又不是轉頭就立馬開始埋頭苦幹呢?現實或許真的會將我們壓垮,但即便如此,前方那條荊棘叢生、禍福未卜的路,我們跪著也會走完。

  也許有極個別的「佛系」90後確實心灰意懶、半死不活,但請不要因為個別現象就戴上有色眼鏡來看我們一個整體,請給正在頂著重重壓力努力打拼的年輕人多一點鼓勵和寬容。90後的我們,大多都能遵守公序良俗,依然懂得追求生活品質,我們會主動讓座,會羞於插隊,會專心讀書,會努力工作,最壞的行為,大概也就是在電梯裡調皮地按亮所有樓層。

  我們的不爭不搶、無欲無求不應被解讀為消極倦怠、行屍走肉。「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團火,路過的人只看到煙。」在我們風輕雲淡的外表下,也請看一看我們依舊懷揣理想的內心。所謂「佛系」,折射的是我們面對生存壓力的一種從容與堅持,不急不躁,腳踏實地。

  對於「佛系」,最正確的解讀是:我們只負責精彩,至於結果,上天自有安排。

(責任編輯:鄧浩)

相關焦點

  • 為何90後容易走向佛系的怪圈,是因為90後的佛系是被逼出來的
    先知君在前後也寫過不少的文章,零零總總都是說明「佛系」的危害,今天我想談談的是「佛系」為什麼就那麼容易在90後這個群體產生呢?事實上,「佛系」這個詞的起源應該是要追溯到日本的「低欲望社會」,因為從某方面來說我們的「佛系社會」是從日本的「低欲望社會」演變而來,它與「低欲望社會」有著相同之處但是它也極富有自己的特色!現在的「佛系青年」有著自己更為顯著的標籤,「超單身」、「不婚族」、「租房派」。
  • 「佛系,不會讓你立地成佛」,00後集體寫作文吐槽90後佛系
    楚天都市報記者 高領亞 通訊員 蘇敏「佛系,不會讓你立地成佛」、「告別佛系,爭做一名獸系青年」、.這些頗有哲學味道的金句,居然出現在高中生的作文裡。近日,武漢市第十一中學寒假開學後舉行了第一次月考,語文作文題讓學生大談當今在90後中流行的「佛系生活」,面對如此鮮活和接地氣的作文題,學生們可謂是金句頻出。
  • 佛系是什麼意思佛系女孩是什麼梗?網絡流行語90後佛系女孩是什麼意思
    佛系女孩是什麼意思是什麼梗?最近佛系系列詞語特別火,像什麼佛系女孩、佛系男孩、佛系追星等等。那麼,佛系是什麼意思佛系女孩是什麼梗?下面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網絡流行語90後佛系女孩是什麼意思。快來看看吧!
  • 從「宅男」到「佛系男子」,「90後」的價值取向怎麼了?
    最近在招聘過程中,突然發現,現在來應聘的大部分是90後了!90後在我們不知不覺中,已經長大成了!90後,可以說是伴隨著網際網路長大的,他們的思維方式已經和80後拉開的距離。如果用「宅男」來形容80後,那麼現在的90後,又出現了一個新的網絡詞,叫「佛系」,「佛系」一詞悄然走紅。90後的年輕人紛紛自稱為佛系男子、佛系女子,此外還有佛系追星、佛系購物、佛系員工、佛繫戀愛等說法。那麼,究竟什麼是「佛系」?同許多青年亞文化一樣,「佛系」一詞也來源於日本。
  • 「正一派」為何要以「正一」為名
    「正一」具有怎樣的意義那麼,「正一」具有怎樣的意義呢?《雲笈七籤》中說:正一者,真一為宗。也就是正一是以真一為宗本的。道經裡面說「正」即「正以治邪」,正的反面就是邪,要以正的東西來克服邪的東西。「一」就是「一以統萬」,《道德經》中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我們一切的根本的是「道」,開始的是「一」。
  • 佛系青年等熱詞現身江蘇省考 90後:這碗雞湯我幹了
    而最讓90後、95後考生印象深刻的還要數下午的申論考試,「佛系青年」成了考點,不少考生對「佛系青年」的理解又深了幾分,大呼:「這碗雞湯我幹了!」而最讓90後、95後考生印象深刻的還要數下午的申論考試,「佛系青年」成了考點,不少考生對「佛系青年」的理解又深了幾分,大呼:「這碗雞湯我幹了!」2018年省考迎近33萬人趕考江蘇省2018年考試錄用公務員筆試於3月24日舉行。今年筆試公共科目實行分類分級考試,報考人員按所報職位類別分別參加A、B、C類考試。
  • 「佛系90後」,心理的逃生通道 - 南風窗網
    在營銷號炒熱「第一批90後已經出家了」談資的那兩天裡,我問了一個佛教「大師」和幾個信佛或自稱信佛的精英人士,想看一下他們對「佛系90後」有什麼看法。 他們只是笑笑,拒絕發表評論。
  • 「喪」和「佛系」文化的90後
    這種沒有需求的青年越來越多,被稱為「佛系」青年。在日本,低欲望是指的是年輕人不願意結婚生子,貸款買房,不想出人頭地更是對物質沒有強烈的欲望。這股欲望慢慢散播到中國,「喪」,「佛系」開始稱為年度熱詞。佛系不止年輕人真實寫照,也是社會問題的具體表現。
  • 第一批90後可能真的都佛系變老了
    記得之前有熱文說,第一波90後已經脫髮了,第一波90後已經猝死了,第一波90後已經二胎了,第一波90後胃已經垮了,然而身為第一波90後的我已經26歲了!我還算是寶寶麼?而按照聯合國對於「青年」的定義為15~24 周歲,所以我們1992年出生的人如今開始步入中年,曾經的小姐姐轉眼就變成了阿姨,曾經的小哥哥也變成了大叔,曾經那些追求時尚,要風度不要命的人,也開始拿起了保溫瓶,穿著厚厚軍大衣,全身貼滿了暖寶寶在辦公室裡瑟瑟發抖。
  • 90後的你,為什麼越來越佛系了?網友:想開了,看透了
    從「第一批90後都XX了」開始,「佛系」這個詞突然流行起來了,佛系,是一種怎麼都行、不大走心、看淡一切的活法和生活方式。簡單來說,就是看破紅塵。從這個詞衍生出來的「佛系男子」、「佛系女子」、「佛系子女」、「佛系父母「、從佛系追星、佛系玩家到佛系鏟屎官,好像你不佛系都不好意思稱自己是年輕人了,那是什麼讓年輕人變得佛系了呢?現在的年輕人壓力很大,買房買車還得養孩子。每天拼了命的工作卻還看不到希望,讓人變得麻木。
  • 「佛系青年」:鐵打的90後,流水的群嘲
    但與此同時,無論是「佛系90後」一文,還是之前的「脫髮」「熬夜養生」「枸杞茶」,卻在90後中引起一陣共鳴。有人說,90後不是「佛系」了,是「喪」了。這些自嘲式標籤背後,更多的是對現狀無力改變的一種無奈,個人的奮鬥被碾壓在時代進程的車輪下,那種深深的無力感融入了90後生活的方方面面。面對無止境加班、瘋漲的房價、父母逼婚,一種自發的群體「自嘲」成了90後們在社交媒體抱團取暖的方式。
  • 你,今天佛系嗎?
    你,佛系嗎?前幾天才寫完《狗十三》的影評,還在思考這個大人世界的規則,今天就被這個規則套路了。就像是班主任老師給班裡的學生打平時成績,某幾個學生和別人一樣勞動,甚至付出更多,然而最後的評比竟然和別人有三十多分的落差,然而老師卻安慰說及格就好。
  • BBC對話中國正牌90後出家人:真正「佛系」不是消極避世
    英國廣播公司網站(BBC)12月27日報導稱,「佛系青年」在媒體與網絡上衍生一系列新詞,包括「佛系追星」、「佛繫戀愛」、「佛系過節」、「佛系媽媽」……  報導稱,「佛系」一詞其實來源於日本,儘管查不到明確出處,但2014年,「佛系男子」一詞在日本某雜誌出現過,專指不食人間煙火的男子,具體特徵為:最重視興趣、喜歡獨處、想按自己的節奏行動、戀愛好麻煩、不想顧慮周遭、不需要女朋友
  • 最近火爆朋友圈的「佛系90後」,韓語怎麼說?
    繼禿了、胃垮了、離婚了、油膩了之後,這幾天90後又出家了。近日,一篇講 「佛系生活」 的文章刷屏了。
  • 佛系出自哪裡佛系什麼梗?解釋佛系屬性什麼意思及佛系生活來源出處
    網絡流行語90後佛系女孩是什麼意思  佛系是什麼意思這段時間,網上特別流行一個詞「佛系」,什麼佛系90後、佛繫戀愛、佛系追星……看得很多人不明所以,那麼,這個佛繫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第一批90後已經出家了」,一篇關於細數了90後佛系生活的原創微信文章,作者新世相。
  • 中國90後被說「佛系」,牛津詞典2017年度熱詞卻是「青年震蕩」
    繼「保溫杯」「油膩」「脫髮」後,最新一個被印上年齡標籤的是「佛系」。不同於以往禿了、垮了、油膩了、保溫杯裡要放枸杞了的「中年危機」,這次中招的是90後。  「佛繫戀愛」、「佛系追星」、「佛系交友」、「佛系購物」、「佛系上班」……所謂「佛系」,大概意思就是:有也行,沒有也行,不爭不搶,不求輸贏。
  • 佛系英語要這樣說!
    要說最有代表性的還是這個——90 後已經找到人生新方向:他們宣布成佛了。「佛系」是這樣一種淡然的生活態度:有也行,沒有也行,不爭不搶,不求輸贏。90後的佛系生活:手拿保溫杯,蹦迪帶護膝,啤酒加枸杞,破洞褲加暖寶寶……佛系乘客:給司機打電話說,你不要動,我來找你。
  • 《漢語知識》_流行熱詞「佛系」是什麼意思?
    這個月就輪到了90後,一大批《第一批90後已經xxx》的文章出爐。尤其是《第一批90後已經出家了》刷屏,讓「佛系青年」成為網絡熱詞。當然不是真的出家,而是說青年們對生活、工作的態度,怎麼都行,不走心,看淡一切,已經修煉到了佛祖的境界,做到了無欲無求,不喜不悲,心如止水。生活中無所謂:「中午吃什麼?這個行不行?」「行。」「要不那個吧?」「也可以。」
  • 90後佛系青年的高頻使用詞彙,人生不就是一個「隨緣」嗎?
    現在的90後一直被人稱為是「佛系」人生的代言人,「OK」,「不用,謝謝」,「也行,都成」,這些詞彙都是90後佛系青年常用且非常高頻的詞,他們追求的人生是什麼呢 ?沒有什麼事情不是隨緣的,沒有什麼事情是我真的關係的,人生全靠緣分,就這樣了!
  • 別借「佛系」賣三觀!佛曰:這鍋我可不背!
    雖是東洋舶來品,「佛系」卻成了當下國內社交平臺上自帶流量的大熱詞。所謂「佛系」青年,不爭不搶、一切隨緣,這是分分鐘要出家的節奏嗎?佛說,這鍋我可不背!「佛系」怎麼就成潮流了呢?「第一批90後」再次無奈地被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