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青年等熱詞現身江蘇省考 90後:這碗雞湯我幹了

2021-02-08 南報網

2018-03-25 11:11圖文來源:紫金山/金陵晚報

憲法宣誓、精準扶貧、行政法.今年江蘇省考,考題中出現不少十九大、兩會熱詞,這讓近段時間以來關注十九大和兩會的考生「暗暗竊喜」。而最讓90後、95後考生印象深刻的還要數下午的申論考試,「佛系青年」成了考點,不少考生對「佛系青年」的理解又深了幾分,大呼:「這碗雞湯我幹了!」

「佛系青年」等熱詞現身江蘇省考

申論關注青年價值觀導向 90後:這碗雞湯我幹了

憲法宣誓、精準扶貧、行政法.今年江蘇省考,考題中出現不少十九大、兩會熱詞,這讓近段時間以來關注十九大和兩會的考生「暗暗竊喜」。而最讓90後、95後考生印象深刻的還要數下午的申論考試,「佛系青年」成了考點,不少考生對「佛系青年」的理解又深了幾分,大呼:「這碗雞湯我幹了!」

2018年省考迎近33萬人趕考

江蘇省2018年考試錄用公務員筆試於3月24日舉行。今年筆試公共科目實行分類分級考試,報考人員按所報職位類別分別參加A、B、C類考試。全省參加筆試的人員為32.96萬人(含選調生、司法警校生),比去年增加了3.63萬人。為方便報考人員就近參加考試,全省共設置了14個考區,194個考點,11029個考場。省直考區共有3.94萬人參加考試,分布在18個考點,1315個考場。

95後考生:考公務員不是為了安逸

昨天上午8點,就有不少考生聚集在南京林業大學考點。1995年出生的張同學告訴記者:「我覺得公務員並不是安逸的象徵,還是需要腳踏實地地去工作,一些考生因為貪圖安逸而選擇公務員考試,我覺得這是不對的。我了解到今年有很多職位都是招考有基層工作經歷的人員,這也是一種趨勢,公務員工作是要擔起責任的。」據悉,今年定向考錄大學生村官等服務基層項目人員的職位計劃共793個,與去年相比,總數增加了32個。省級機關除部分專業性較強、社會人才存量少或難以從基層遴選的職位外,全部從具有兩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的人員中考錄。

憲法宣誓、精準扶貧……省考頻現熱詞

上午11:00,《行政職業能力測試》考試結束,考生蜂擁而出,不少考生表示資料分析費時間。

公考專家介紹:「今年分析題在材料這一塊有點難度。材料本身比較長,不少考生在看完後可能還沒獲取關鍵信息,這會影響到考生心情而導致答題上的困難。」

據介紹,往年常識判斷有20道題,今年變成了15道題,其中有5道被挪到了判斷推理裡,但整體來看,行測還是考135道題,也要求我們在最短的時間內把題做完。

此外,有不少考生表示,考題中出現不少十九大、兩會熱詞。張同學說:「最近備考期間我一直在關注十九大和全國兩會,考題中有不少信息都是和這些時政資訊相關的,我記得比較清楚的有憲法宣誓、精準扶貧等。」精心的備考也讓張同學暗自竊喜:「這些題我都比較有把握!」

對此該專家介紹:「這次省考較往年相比與時政的關係更加密切了,這應該也是以後江蘇省考命題的趨勢。在此也要提醒考生可以多看報紙來獲取時政資訊。」

申論關注青年價值觀導向

下午考完申論後,90後小陳說自己意外地收穫了很多:「之前一段時間,網絡上熱傳『佛系青年』,一度引起不少人的共鳴,說在現在的高壓時代下,不少90後活成了不悲不喜,不爭不搶的樣子。我記得很深刻,申論材料裡提到有些『佛系青年』面對領導的批評,只有一句『哦,知道了』,面對繁重的工作只有一句『哦,好的』,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活成了大寫的『哦』字,但今天申論的材料告訴我們90後不該活成這樣,而是要有激情有擔當地過,就像材料中說的,應該有一分熱就發一分光。」成同學也表示,今年的省考是一碗濃濃的雞湯,但這碗雞湯得幹了:「考試緊張之餘我甚至還有點小激動。感覺作為90後不應該意志消沉,對什麼事情都失去興趣,而是應該打起精神過好每一天。」

據透露,此次申論的作文大題為結合對「以百姓之心為己心,以他人之心為己心」的理解,以「有溫度的人生更美好」為主題寫議論文。公考專家告訴記者,這也是讓年輕人要有生活的熱情、工作的熱度。江蘇省考的考題向來很接地氣,但今年的材料更貼近生活,該專家說:「往年申論材料、考題都更關注文化、環保等領域,此次考試依然關注民生等方面,但更多地體現了對當代年輕人價值觀的引導。」

相關焦點

  • 中國90後被說「佛系」,牛津詞典2017年度熱詞卻是「青年震蕩」
    繼「保溫杯」「油膩」「脫髮」後,最新一個被印上年齡標籤的是「佛系」。不同於以往禿了、垮了、油膩了、保溫杯裡要放枸杞了的「中年危機」,這次中招的是90後。  「佛繫戀愛」、「佛系追星」、「佛系交友」、「佛系購物」、「佛系上班」……所謂「佛系」,大概意思就是:有也行,沒有也行,不爭不搶,不求輸贏。
  • 《漢語知識》_流行熱詞「佛系」是什麼意思?
    這個月就輪到了90後,一大批《第一批90後已經xxx》的文章出爐。尤其是《第一批90後已經出家了》刷屏,讓「佛系青年」成為網絡熱詞。當然不是真的出家,而是說青年們對生活、工作的態度,怎麼都行,不走心,看淡一切,已經修煉到了佛祖的境界,做到了無欲無求,不喜不悲,心如止水。生活中無所謂:「中午吃什麼?這個行不行?」「行。」「要不那個吧?」「也可以。」
  • 「喪」和「佛系」文化的90後
    這種沒有需求的青年越來越多,被稱為「佛系」青年。在日本,低欲望是指的是年輕人不願意結婚生子,貸款買房,不想出人頭地更是對物質沒有強烈的欲望。這股欲望慢慢散播到中國,「喪」,「佛系」開始稱為年度熱詞。佛系不止年輕人真實寫照,也是社會問題的具體表現。
  • 「佛系青年」對社會認知有偏差
    1 出現「佛系青年」是合乎規律的現象  記者(以下稱「記」):「佛系青年」可以說是近段時間的熱詞,由此還出現佛系追星、佛系打車、佛系工作等各種演繹,你怎麼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待這種現象?  雷洪(以下稱「雷」):「佛系青年」的出現並不奇怪。社會學認為,人的成長是一個社會化的過程,而「90後」和之前幾代人的社會化環境有很大差別。
  • 第一批90後可能真的都佛系變老了
    記得之前有熱文說,第一波90後已經脫髮了,第一波90後已經猝死了,第一波90後已經二胎了,第一波90後胃已經垮了,然而身為第一波90後的我已經26歲了!我還算是寶寶麼?佛系健身法,講究的就是「省時省事省錢有效」2越來越多的婚姻是因為不小心有了孩子,搞得每次周圍有人結婚,我都忍不住問一句,「懷孕了?」而我表姐就是,身為90初期的元老,她已經生二胎了,之前我問她,為什麼那麼早結婚,她告訴我,再不結了沒人要了,而最近她偷偷和我說,其實結婚只是因為不小心有了孩子。
  • 為何90後容易走向佛系的怪圈,是因為90後的佛系是被逼出來的
    什麼是「佛系青年」?為什麼90後就那麼容易走向「佛系」?先知君在前後也寫過不少的文章,零零總總都是說明「佛系」的危害,今天我想談談的是「佛系」為什麼就那麼容易在90後這個群體產生呢?很多人認為進入了「佛系」是一個社會成熟和富有的表現,但是事實是真的嗎?無可否認現在的時代很多人可以不怎麼去努力就能實現溫飽,但是中國的「佛系」遠不能只看到表面的現象,它和我們現在所處的由房地產所主導的社會經濟有著巨大的聯繫!今天的90後這群人和他們的祖輩、父輩所處的是完全不一樣的時代。
  • 「佛系,不會讓你立地成佛」,00後集體寫作文吐槽90後佛系
    楚天都市報記者 高領亞 通訊員 蘇敏「佛系,不會讓你立地成佛」、「告別佛系,爭做一名獸系青年」、.這些頗有哲學味道的金句,居然出現在高中生的作文裡。近日,武漢市第十一中學寒假開學後舉行了第一次月考,語文作文題讓學生大談當今在90後中流行的「佛系生活」,面對如此鮮活和接地氣的作文題,學生們可謂是金句頻出。
  • 美媒分析中國90後消費群體:斜槓青年 佛系青年
    美國《精日傳媒》1月3日文章,原題:我是誰?理解中國二十出頭的奢侈品買主心理 想把產品賣給中國90後的奢侈品牌,首先要理解他們的世界。以下熱門流行語能說明這個消費群體的所思所想。  斜槓青年。很多二十歲出頭的中國年輕人標榜自己是「斜槓青年」。
  • 《後浪》翻車,「人間不值得」爆火,這屆年輕人愛佛愛喪不愛雞湯
    在知乎關於《後浪》的86個問題裡,高贊答案全是負能量評價;頭條江湖裡,借vlog和微頭條表達自己對《後浪》質疑的比比皆是;就連B站本站內,《後浪》後頭跟的是無數來自「後浪」的無情惡搞和調侃——各大社交媒體,《後浪》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翻車。圖源B站截圖想給這屆年輕人喝碗雞湯,實在是太難了。
  • 90後佛系青年的高頻使用詞彙,人生不就是一個「隨緣」嗎?
    現在的90後一直被人稱為是「佛系」人生的代言人,「OK」,「不用,謝謝」,「也行,都成」,這些詞彙都是90後佛系青年常用且非常高頻的詞,他們追求的人生是什麼呢 ?沒有什麼事情不是隨緣的,沒有什麼事情是我真的關係的,人生全靠緣分,就這樣了!
  • 「90後佛系青年們」,人民日報給你們敲警鐘了
    「油膩大叔」還沒走遠,「佛系青年」又刷屏了。您別誤會,跟宗教沒有任何關係,就是借這個符號,講一種怎麼都行、不大走心、看淡一切的活法。約車,司機到門口也行,自己走兩步也行;「雙11」,搶著也行搶不到也行;餓了,有啥吃啥,湊合就行;幹活,說我好也行,說不好也行……無可無不可的「佛系」一夜風行,其實是擊中了現代社會的一個痛點
  • 今天,我要為「佛系」90後正一正名
    晨間在公交車上偶然聽到兩個阿姨在討論「佛系」90後,大致的意思就是90後時常打著「佛系」的旗號,行慵懶造作、不思進取之事,作為一枚「不幸中招」的90後姑娘,我無奈地笑了笑:阿姨,你們真的冤枉我們了,我們時常自稱的「佛系」,真的不能與消極畫劃上等號。
  • 從「宅男」到「佛系男子」,「90後」的價值取向怎麼了?
    如果用「宅男」來形容80後,那麼現在的90後,又出現了一個新的網絡詞,叫「佛系」,「佛系」一詞悄然走紅。90後的年輕人紛紛自稱為佛系男子、佛系女子,此外還有佛系追星、佛系購物、佛系員工、佛繫戀愛等說法。那麼,究竟什麼是「佛系」?同許多青年亞文化一樣,「佛系」一詞也來源於日本。
  • 美國「90後」青年也「佛系」:冥想、吃素、打毛線
    圖片來源:PLANT NITE「佛系」已然成為中國許多「90後」青年樂於貼在自己身上的一個新標籤,以展現面對壓力與挑戰時淡然隨性的生活哲學。不僅在中國,美國、日本、歐洲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新一代青年,也紛紛開啟了「佛系」生活模式。
  • 「佛系青年」:鐵打的90後,流水的群嘲
    但與此同時,無論是「佛系90後」一文,還是之前的「脫髮」「熬夜養生」「枸杞茶」,卻在90後中引起一陣共鳴。有人說,90後不是「佛系」了,是「喪」了。這些自嘲式標籤背後,更多的是對現狀無力改變的一種無奈,個人的奮鬥被碾壓在時代進程的車輪下,那種深深的無力感融入了90後生活的方方面面。面對無止境加班、瘋漲的房價、父母逼婚,一種自發的群體「自嘲」成了90後們在社交媒體抱團取暖的方式。
  • 「佛系青年」的英文怎麼說?
    在後臺收到一個問題:您好,可以請教一下最近網上出現的「佛系」"道系"怎麼翻譯比較確切嗎?謝謝「佛系」 「道系」是流行文化中的新詞,在收到這個問題之前我並沒有聽說過它。通過搜索我了解到:「佛系」一詞首先出現在日本non-no雜誌,把「佛系男」的特點總結為:1. 依照自己的步調行動;2. 嫌戀愛麻煩 3. 不特別顧慮他人 4.
  • 【調查】90後想把錢花在哪?這個答案看完懷疑人生,這也太不「佛系...
    「油膩大叔」還沒走遠,「佛系青年」又刷屏了。您別誤會,跟宗教沒有任何關係,就是借這個符號,講一種怎麼都行、不大走心、看淡一切的活法。那麼「佛系」青年是什麼消費觀,《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有個顛覆三觀的發現!
  • 佛系青年,中國農村比城市更先「低欲望」,90後:努力也沒用
    這本是日本著名管理學家大前研一《低欲望社會》一書中的一句話,用來描述日本當代年輕人消極的生活狀態。日本社會的冷漠幾乎人盡皆知,可以人情社會著稱的中國,似乎也開始面臨「低欲望社會」帶來的困境。所謂低欲望,其實就是「佛系青年」的精神核心,喪一點說就是「有也行,沒有也行,不爭不搶,不求輸贏」。
  • 最近火爆朋友圈的「佛系90後」,韓語怎麼說?
    繼禿了、胃垮了、離婚了、油膩了之後,這幾天90後又出家了。近日,一篇講 「佛系生活」 的文章刷屏了。
  • 90後的你,為什麼越來越佛系了?網友:想開了,看透了
    從「第一批90後都XX了」開始,「佛系」這個詞突然流行起來了,佛系,是一種怎麼都行、不大走心、看淡一切的活法和生活方式。簡單來說,就是看破紅塵。從這個詞衍生出來的「佛系男子」、「佛系女子」、「佛系子女」、「佛系父母「、從佛系追星、佛系玩家到佛系鏟屎官,好像你不佛系都不好意思稱自己是年輕人了,那是什麼讓年輕人變得佛系了呢?現在的年輕人壓力很大,買房買車還得養孩子。每天拼了命的工作卻還看不到希望,讓人變得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