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公開徵求意見 湖南消費者咋說?

2020-12-16 湖南在線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公開徵求意見,網購再系「安全繩」

亂打電話發簡訊推銷,罰你沒商量

8月5日,國家工商總局於其官網上公布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徵求意見稿),並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條例對消費者反映強烈的如網絡購物無理由退貨、個人信息保護、預付卡等問題進行了有針對性的規範。如未經消費者明確同意或請求,經營者不得向其發送商業性電子信息或者撥打商業性推銷電話;不影響「商品完好」即可退貨;以及多用途預付卡需取得央行支付業務許可才可發行等。


面對這些廣受關注的條款,湖南消費者怎麼說?本報記者做了調查。

■記者 朱蓉 實習生 曹雨軒 柴利娜 吳佳豪 陳紫偲

商家簡訊轟炸或將終結

只要網購一次,電話號碼便變成了商家推送的渠道,這種情況以後有可能會改變。

工商總局發布的《消保條例》(徵求意見稿)中擬定,經營者及其工作人員不得洩露、篡改、毀損其收集的消費者個人信息;未經消費者同意,不得向他人提供消費者個人信息,經過處理無法識別特定消費者且不能復原的除外。

此外,意見稿還提到,未經消費者明確同意或者請求,經營者不得向其發送商業性電子信息或者撥打商業性推銷電話。消費者同意經營者向其發送商業性電子信息或者撥打商業性推銷電話的,除雙方另有約定以外,不得要求消費者承擔費用。

截至8月8日16時30分,據一項由三湘都市報發布,調查樣本為43份的消費者調查數據顯示,55.81%的消費者表示偶爾收到過廣告信息,37.21%的消費者經常收到此類信息,其中,高達74.42%的受訪者對商家的這一行為表示反感,55.81%的消費者表示不願意接受此類推送。

拆包可退貨,7日內退款

2014年3月15日施行的新消法的亮點之一是支持網購七日無理由退貨。徵求意見稿提出,經營者除依照新消法第二十五條規定外,不得擅自擴大不適用無理由退貨商品的範圍。

無理由退貨爭議的焦點之一在於消費者和商家對商品完好的理解不一致,比如有的商家不僅要求商品本身完好,而且商品包裝必須完整,甚至要求商品不得拆封。此番條例提出,不得擅自擴大不適用無理由退貨商品的範圍,並對「商品完好」給出清晰界定:商品能夠保持原有品質、功能,包括商品本身、配件、商標標識、使用說明書等齊全的,視為商品完好。消費者基於查驗需要而打開商品包裝,或者為確認商品的品質、功能而進行合理的調試不影響商品的完好。有了新規「撐腰」,以後消費者無理由退貨將更有底氣。

《徵求意見稿》還提出,經營者應當在籤收退回商品之日起7日內向消費者返還已支付的貨款。

此外,條例中提到,對拆封后易導致商品性質改變、影響人身安全或者生命健康的商品;一經激活或者試用後價值貶損較大的商品;銷售時已明示的臨近保質期的商品、有瑕疵的商品等情況,可以不適用7日無理由退貨規定。不過,在未經消費者在購買時確認知情的,經營者不得拒絕7日無理由退貨。

預付卡商家關門提前30天告知

活動期間通過給出大額優惠的形式,吸引消費者提前儲值辦理預付卡,如今已成為多數商家促銷的一種主要方式。不過,隨之而來的,卡內餘額還有不少,商家卻不見了等消費者在使用預付卡過程中所遭遇的權益受到損害的現象也屢有發生。

針對此類亂象,《徵求意見稿》提出,如經營者決定停業、歇業或者服務場所遷移的,應當提前30天以電話、簡訊、電子郵件、公告等形式告知消費者。在此期間,消費者有權選擇解除協議,經營者應當退回預付款並承擔預付款的利息、辦理預付款業務時消費者支付的合理費用。

在此次徵求意見的《條例》中,記者注意到,對於多用途預付卡,也作出了相關規定。如,《條例》第37條針對資和信、奧斯卡、福卡等可在多個商戶適用的多用途卡擬規定,經營者發行多用途商業預付卡的,應當取得人民銀行的支付業務許可,並依照國家規定辦理髮行、受理、使用、充值和贖回等業務,設立預付資金專用帳戶,遵守客戶備付金存管規定。

值得關注的是,在消費者調查中,高達58.14%的消費者表示對多用途預付卡所存在的潛在風險並不了解,而51.14%的消費者對該項徵求意見的條例表示支持。

預收培訓費太多,15日內可退款

培訓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不少培訓機構給出1年甚至更長的「培訓計劃」,如消費者一次性繳納1年的學費,則可以在整體上獲得折扣。一位曾計劃進修英文的白領女性告訴記者,她曾前往五一大道某英語培訓機構諮詢培訓事宜,被推薦一次性繳納2年培訓費的套餐,「覺得不靠譜,便拒絕了。」

新條例實施後,消費者將有望不再遇到此類尷尬境地。記者在徵求意見的條例中看到,意見稿規定,從事培訓服務的經營者,應當向消費者如實告知培訓目標、課程設置、師資狀況、教學地址或網址、收費項目和標準等情況,鑑定培訓服務協議,不得有六類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

這其中便包括了,不具備或超出法定資格和許可範圍進行培訓;違反約定提高收費標準或者增加收費項目;按學期或者教育培訓周期收費的,預收費超過1個學期或者6個月;按課時收費的,預收費超過100個學時;違反約定調整培訓時間和內容,減少培訓時長和次數,安排不具有教師資格或者不具有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從事教學活動,不按約定的教學場所、設備、設施、網絡平臺等提供培訓服務等行為;採取不正當手段,迫使受教育者提前終止或者遲延學業等內容。

意見稿中提到,如培訓經營者有前款行為之一的,應當自消費者提出退學退款要求之日起十五日內,退還全部或者部分學費、培訓費以及其他費用。這也就是說,在未來,消費者在培訓權益受到侵害時,找尋培訓機構退還學費將「有法可依」。

釋疑

退換貨後保質保修期怎麼算?

《徵求意見稿》提出,經營者依照國家規定或者與消費者的約定承擔退貨、更換、修理等責任的有效期限自經營者向消費者交付商品或者服務之日起計算。而經營者向消費者履行商品或者服務更換義務後,承擔退貨、更換、修理等責任的有效期限自商品或者服務更換之日起重新計算。

職業打假人還將受保護嗎?

《徵求意見稿》提出,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而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其權益受本條例保護。但是金融消費者以外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以營利為目的而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行為不適用本條例。

快遞丟失咋賠償?

現實中引發爭議最多的是無約定且未保價快遞的賠償問題,不少快遞公司往往只按快遞費的三倍賠償,令消費者不滿。條例徵求意見稿明確了快遞丟失等情況的三類賠償責任,提出「對於無約定且未購買保價的快件,按照相關法律規定賠償」。

不召回缺陷產品怎麼辦?

前不久,宜家拒絕召回「奪命櫃」引發熱議。此番條例專門對商品「缺陷」進行了定義,「缺陷是指經營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務存在危及消費者人身、財產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險」,同時對拒不依法處理缺陷商品的,重申和強調了處罰規定。以後「宜家們」可能不能再那麼任性了。

反饋

三種方式反饋意見

公眾可通過以下途徑和方式提出反饋意見:

1.登錄國家工商總局網站(網址:http://www.saic.gov.cn),通過首頁右側「法規規章草案意見徵集」欄提出意見。

2.通過信函方式將意見寄至:北京市西城區三裡河東路8號國家工商總局消費者權益保護局(郵編:100037)。

3.通過電子郵件方式將意見發送至:12315@saic.gov.cn。

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2016年9月5日。

相關焦點

  • 新消法實施條例徵求意見稿預計年底出臺
    原標題:新消法實施條例徵求意見稿預計年底出臺   網購商品有後悔權,但是商家以包裝破損為由拒絕退貨怎麼辦?揚子晚報記者昨天了解到,針對新消法實施中出現的問題,近日江蘇省消協、市場監督管理等部門接到了國家工商總局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徵求意見稿)》的徵求意見通知,新鮮出爐的「徵求意見稿」中,很多條款令人眼前一亮。   實習生 李藝偉 錢雪菲   揚子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鬱   關鍵詞:網購   商品拆了包裝,就不能退了?
  • 國務院2020年立法工作計劃發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等擬制修訂
    ——圍繞堅持和完善統籌城鄉的民生保障制度,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退役軍人保障法草案、社會救助法草案、教育法修正草案、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修訂草案,制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監督管理條例、生物技術研究開發安全管理條例、生物醫學新技術臨床研究和轉化應用管理條例、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建設工程抗震管理條例,修訂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
  •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之立法現實、誤區與平衡
    《消法條例》的特殊性體現於幾個鮮明的特徵:覆蓋面特別廣,涉及多數行政部門和司法機關、所有2C的商品和服務行業、近14億消費者,千頭萬緒匯於一法;調整對象發展特別快,2015年條例立項時共享單車剛剛起步,如今已是消費者投訴榜首;參與門檻很低,誰都有資格發言,誰都有訴求表達,社會公眾參與度極高,第一次網上公開徵求意見就收到1665條。
  • 新消法實施條例公開徵民意 網購商品拆封也能無理由退貨
    日前,國家工商總局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公開徵集民意,這是新消法出臺後首個實施細則,在快遞、網購、預付卡等多個方面就新消法如何實施提出一系列規定。
  • 《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全文公開徵求意見
    10月21日,全國人大法工委公開就《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徵求意見,以下是草案全文和說明、以及徵求意見通知。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在制定關於加強網絡信息保護的決定、網絡安全法、電子商務法、修改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立法工作中,確立了個人信息保護的主要規則;在修改刑法中,完善了懲治侵害個人信息犯罪的法律制度;在編纂民法典中,將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作為一項重要民事權利作出規定。我國個人信息保護法律制度逐步建立,但仍難以適應信息化快速發展的現實情況和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 解讀《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實施辦法》,八點重大變化
    我國有關於金融消費者的立法其實是比較晚的,在2013年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進行了第二次修訂後,考慮到一般消費領域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機制存在差異,也在當年首次發布了《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工作管理辦法(試行)》,這可以看做是金融消保法的1.0版本。
  • 澳門特區立法會一般性通過《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社澳門3月20日電澳門特區立法會20日舉行全體會議,一般性討論及表決通過《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法案。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引介法案時表示,澳門有關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法律已超過30年,消費模式隨著經濟急速發展及旅客不斷增加而有所改變,因此有必要檢討保護消費者權益的相關法律,進一步釐清消費者和經營者的權利和義務,建立一個更公平、公正及透明的消費環境。
  •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網購無理由退貨需買家自付運費
    昨天,環境保護法修正案草案第三次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針對此前備受關注的環境公益訴訟,三審稿再次調整了訴訟主體範圍,擬擴大至從事環保公益活動連續五年以上且信譽良好的全國性社會組織。三審稿還建議將環境保護法修正案草案修改為修訂草案,這意味著全國人大立法機關將對這部法律進行全面修改。  同日,備受關注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修正案草案也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
  • 《吉林省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將於3月15日正式實施
    在 "315" 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來臨之際,長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長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相關負責人詳細介紹長春市 2019 年度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成果、現階段疫情防控工作進展情況,以及 2020 年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安排。
  • ...者權益保護、租房、小額貸款……今年國務院立法工作計劃都有提及
    圖片來源:攝圖網制定實施條例完善消費維權法律體系在此次公布的國務院2019年立法工作計劃中,出現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的身影,並明確其由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起草。2015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在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情況的報告中曾建議,國務院出臺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實施條例,對法律確定的遠程購物無理由退貨、經營者承擔舉證責任、懲罰性賠償、個人信息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等重要制度進行細化補充,使之更具有可操作性。
  • 湖北新《湖北省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將於5月起實施
    今年1月18號,在湖北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二次會議上,表決通過了《湖北省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該條例將在今年5月1號起正式實施。新《消保條例》有哪些亮點呢?我們來了解一下。據了解,《湖北省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共六章五十三條,它從幾個方面強化了消費者維權保障。一、強化經營者的主體責任,保障消費安全新《消保條例》中第七條、第八條、第九條、第十條都對保障消費安全做出了明確規定。
  • 《成都市郵政管理條例(修訂草案)》公開徵求意見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5月12日訊 據市政府網消息,《成都市郵政管理條例(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於6月11日前在網上公開徵求意見。原文如下:《成都市郵政管理條例(修訂草案)》 (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為提高地方立法質量,現將《成都市郵政管理條例(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網上公開徵求意見,請於2020年6月11日前將修改意見反饋至成都市司法局。
  • 《吉林省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亮點解讀|贈品出問題怎麼辦?不免責
    目前,一些商家為了促銷商品,經常採用搭贈銷售吸引消費者,而這些贈品往往價格不高,質量可靠性不強,容易產生糾紛。2019年2月,李女士在某超市購物,購物總價超過了500元,超市遂送給李女士一份價值近百元的洗面奶作為贈品。
  • 消費者權益的定義是什麼? 消費者權益的概念是什麼?
    消費者權益的定義是什麼? 消費者權益的概念是什麼?時間:2017-03-16 09:16   來源:360問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消費者權益的定義是什麼? 消費者權益的概念是什麼?
  • 深圳出租汽車管理條例公開徵求意見
    近日,《深圳經濟特區出租汽車管理條例(草案)》在市人大常委會官網公開徵求意見,擬規定駕駛員存在拒載、不按規定標準收費或「繞路」行駛等行為的,最高或處2000元罰款,情節特別嚴重可被「吊牌」。駕駛員不得拒載或故意繞路深圳市於1995年出臺實施《深圳經濟特區出租小汽車管理條例》,並於2004年作了修訂。
  • 法制辦就《拘留所條例(徵求意見稿)》徵求意見
    為了進一步增強立法的透明度,提高立法質量,擴大政府立法的參與程度,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將《拘留所條例(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全文公布,徵求社會各界意見。現就公開徵求意見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徵求意見稿的主要內容    為了規範拘留所的設置和管理,正確執行拘留,懲罰和教育被拘留人,保護被拘留人的合法權益,公安部在總結《治安拘留所管理辦法(試行)》實施經驗的基礎上,組織起草了《拘留所條例(送審稿)》。
  • 公共場所控制吸菸條例公開徵求意見
    國務院法制辦公室關於公布《公共場所控制吸菸條例(送審稿)》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    為減少和消除菸草煙霧危害,保障公眾健康,衛生計生委起草了《公共場所控制吸菸條例(送審稿)》(以下簡稱送審稿),報送國務院。
  • 預付卡亂象與消費者權益保護途徑
    上述法規僅僅是對經營者的發卡行為進行限制,但沒有提及消費者權益保護以及糾紛解決程序。在發生糾紛時,消費者主要依靠《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與《合同法》相關條款保護自身權益。依據《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六十五條的規定「當事人應當為自己的主張提供證據」。預付卡糾紛由於信息不對等,消費者舉證困難,舉證責任使消費者處於弱勢的地位。
  • 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徵求意見:賦予地方政府更多用地自主權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徵求意見:賦予地方政府更多用地自主權3月30日,自然資源部就《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是《土地管理法》重要的配套法規。
  • 《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獲省人大常委會通過
    3月30日下午,《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由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通過。條例中諸多條款與消費者密切相關,立法部門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條例》在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上有所突破,在立法制度保護上走在全國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