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到底是什麼意思 冬至節氣有哪些飲食習俗?

2020-12-17 川北在線網

冬至到底是什麼意思 冬至節氣有哪些飲食習俗?

時間:2019-12-21 18:2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冬至到底是什麼意思 冬至節氣有哪些飲食習俗? 馬上就要進入12月份下旬了,而在12月22日也將會要迎來2019年的最後一個節氣,那就是冬至。而冬至不僅是24節氣之一,也是中國農曆中最重要的節氣,冬至為冬節,所以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

    原標題:冬至到底是什麼意思 冬至節氣有哪些飲食習俗?

    馬上就要進入12月份下旬了,而在12月22日也將會要迎來2019年的最後一個節氣,那就是「冬至」。而「冬至」不僅是24節氣之一,也是中國農曆中最重要的節氣,冬至為「冬節」,所以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那麼「冬至」到底是什麼意思?「冬至」節氣有哪些飲食習俗?一起來了解下吧。

  「冬至」到底是什麼意思?

 

  從字面上理解,很多人誤以為就是冬天來了的意思,實際上這是不正確的。「冬至」是24節氣中第22個節氣,也是我國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時代,古人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來了,時間是在每年的陽曆12月22日-23日之間。而當時古人對於「冬至」的解釋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意思是說,在「冬至」這一天,北半球是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以後白天就開始邊長,夜晚變短。並且從「冬至」節氣這天開始,各地的氣候也要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開始「數九」了。

 

  另外,在古代的時候,「冬至」不只是一個節氣,而且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因此「冬至」也俗稱為「冬節」、「長至節」、「亞歲」等,因此民間的「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就流傳至今。

  「冬至」節氣有哪些飲食習俗?

 

  1、餃子

 

  餃子是「冬至」 是必備美食,古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特別是在中國北方地區,「冬至」吃餃子已經是流傳了千年的歷史,人們在「冬至」這天吃餃子也寓意著吉祥如意。

 

  2、湯圓

 

  古人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吃湯圓,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民間便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湯圓也稱湯糰,「冬至」吃湯糰又叫「冬至團」;湯圓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於互贈親朋。

 

  3、餛飩

 

  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燕京歲時記》云:「夫餛飩之形有如雞卵,頗似天地混沌之象,故於冬至日食之。」除了形態相似,「餛飩」也與「混沌」諧音。冬食餛飩,有利於寒冷季節熱能的儲蓄,而且餛飩的做法也十分簡單。

 

  4、羊湯

 

  「冬至」喝羊湯也特別好,而且在中國山東地區一直有著「冬至」喝羊湯的習慣,「冬至」正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這時人體內寒氣增加,身體抗寒能力減弱,及時喝一些羊湯能滋補身體也能提高人體的抗寒能力,也能增強人體在冬季的抗病能力。

    總的來說,「冬至」美食是老祖宗幾千年流傳下來的風俗傳統,除了營養美味之外,其中也蘊含著養生之道。雖說各地的講究不一樣,但在「冬至」這一最重要的節氣當中,對於美食的喜愛是一致的。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

相關焦點

  • 冬至大如年這話什麼意思?冬至都有哪些習俗?
    冬至大如年這話什麼意思?冬至都有哪些習俗?時間:2018-12-22 14:2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冬至大如年這話什麼意思?冬至都有哪些習俗? 冬至了,不知道你們那邊有什麼習俗,對於冬至來說的話,我個人認為南方過得比較平淡,一般就是一家人坐一起吃個飯。
  • 2018年冬至是幾月幾日?2018冬至節氣飲食吃什麼及冬至習俗
    2018年的冬至是幾月幾日?2018年的冬至是12月22日,冬至是中國人普遍在意的一個節氣,雖說冬至要吃餃子,但是在不同的地方,冬至習俗也不相同,從北至南,有吃餃子、吃湯圓、吃年糕、吃耨米等等。在氣候方面中國大江南北都有一個普遍的特徵就是「寒」。那麼具體的冬至節氣的天氣有什麼特點呢?
  • 農村老話「冬至大如年」是什麼意思?為何冬至有「燒紙」習俗?
    農村老話「冬至大如年」是什麼意思?為何冬至有「燒紙」習俗?這不,馬上就要冬至了,今天農夫就和大家來聊一聊和冬至相關的一些話題。(1)農村的老話「冬至大如年」是什麼意思嗎?冬至是中國傳統的24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這也是在最早一個被確定的節氣。在古代的時候,冬至不只是一個節氣,還是一個很重要的傳統節日。
  • 冬至有哪些習俗?冬至應該吃什麼?
    雖然一年有二十四個節氣,人們會用標誌性的食物和儀式來以示慶賀,但沒有一個會像「冬至」一樣那般隆重,甚至流傳下了「冬至大如年」的講法,這是冬日裡最為重要的節氣,更是歲末思歸的古老節日,因此冬至也被人們稱作「小年」。
  • 冬至的風俗習俗是什麼 冬至傳統習俗數九祭祖是什麼意思
    冬至的風俗習俗是什麼 冬至傳統習俗數九祭祖是什麼意思時間:2018-12-22 00:13   來源:鳳凰國際iMarkets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今天中國人對冬至最深刻的記憶,大概就是吃餃子這個習俗了。北方人是「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
  • 今日冬至,你知道「冬至大如年」是什麼意思,有什麼習俗嗎?
    冬至具體是什麼含義,有什麼習俗?為什麼會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一般來說,每年陽曆12月21日至23日,當太陽運行至黃經270°時,就是「冬至」節氣。古人認為,此時「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
  • 冬至吃餃子還是吃湯圓 冬至節氣南北方各地的飲食習俗盤點
    每到冬至日,人們就模仿張仲景做「嬌耳」煮食並和熱湯,積久成俗,「嬌耳」傳久生變,又有了「餃子」、「扁食」、「水餃子」、「水點心」等地方性名稱。冬至日吃餃子的習俗就這樣一代一代流傳下來。  南方吃湯圓  古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吃湯圓,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民間便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
  • 明日冬至中國進入「數九寒天」 冬至節氣習俗和飲食養生分享
    明日冬至12月21日,「冬至」,北半球將迎來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自冬至開始,我國開始進入「數九寒天」,即人們常說的「進九」。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史志成介紹說,冬至是冬季的第四個節氣,在每年陽曆的12月21日至23日,太陽運行到黃經270度時。據史料記載,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這一天,陽光幾乎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白晝最短,黑夜最長。古籍《素問·脈要精微論》說:「冬至四十五日,陽氣微上,陰氣微下。」
  • 2018年冬至吃什麼?冬至節氣安徽合肥及全國各地習俗最全科普
    明天(12月22日)就是2018年冬至節氣啦,冬至吃什麼好?各地在冬至節氣有不同的風俗,中國北方多數地方有冬至吃餃子的習俗。但是在安徽合肥,四川成都、蘇州、臺灣等地,冬至習俗略有不同,冬至吃什麼也有不同的講究。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或「亞歲」等。冬至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
  • 今日冬至!冬至具體時間是幾時幾分?冬至起源由來習俗盤點 冬至飲食...
    歷史學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員羅澍偉介紹,每年公曆12月22日左右為「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四個節氣。與相對應的「夏至」相反,「冬至」這天,陽光幾乎直射南回歸線,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古稱「日短」或「日短至」。「冬至」過後,太陽直射點慢慢向北移動,北半球的白晝逐步變長,夜晚漸漸縮短。
  • 冬至到底是什麼意思?寓意著冬天到了嗎?
    冬至到底是什麼意思?寓意著冬天到了嗎?時間:2019-12-21 18:23   來源:文/農夫也瘋狂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冬至到底是什麼意思?寓意著冬天到了嗎? 你們哪裡降溫了嗎?筆者這裡今天是大降溫了,看來冬天還是來了。
  • 冬至吃什麼,冬至節這個節氣代表什麼意思,民俗冬至節有什麼講究
    冬至吃什麼,冬至節這個節氣是代表什麼意思,民俗冬至節會有什麼講究鐵筆居士今年2021年冬節是在12月21日這一天。冬至也就是我們所知道的是冬節,冬節代表一年的寒冬是真正的到來,在唐代以前,我們中國過年是以冬節這一天為新年開始。在易經中來講,冬節是至寒的時候,雖然後面還有一個小寒和大寒這兩個季節存在,但冬節在節氣中,是屬於大季氣。
  • 冬至節氣 | 過冬至,幸福至!
    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 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循環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晉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於正旦。」說明古代對冬至日的重視。 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
  • 冬至小習俗有哪些 冬至吃酒糟是哪裡的習俗
    冬至小習俗有哪些1、贈鞋冬至節,民間習慣贈鞋,其源甚古主要體現在孩童身上,希望孩子們健康成長。過去主要是手工刺繡。送給男孩子的禮物,帽子多做成虎形、狗形、鞋上刺繡的也是猛獸。送給女孩子的禮物,帽子多做成鳳形,鞋上刺繡多為花鳥。
  • 二十四節氣新解:冬至農諺習俗早知道,飲食文化你知道多少?
    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其中有很多的民俗文化在其中,冬至俗稱「數九、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就用土圭測影,測出了冬至日。
  • 今年的冬至是什麼時候?有哪些傳統習俗你知道嗎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今年的冬至是什麼時候?有哪些傳統習俗你知道嗎 也許我們不知道冬至是什麼,但冬至是節氣之一.這並不意味著冬天已經開始或結束.冬至也是數字9的開始,我們每年的數字9是從冬至開始,那麼你知道冬至的起源和意義嗎?
  • 冬至是什麼意思 冬至有什麼寓意
    冬至是什麼意思 冬至有什麼寓意時間:2018-12-22 14:2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冬至是什麼意思 冬至有什麼寓意 隨著冬至的到來,距離過年的腳步也就越來越近了。在歷史上,冬至對於人們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那麼這個節氣中,蘊含哪些豐富的寓意呢?
  • 今日冬至,你知道冬至有哪些習俗嗎
    每年陽曆12月22日前後,便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了。這一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應物極必反之理,此後便是陰陽逆轉,白天漸漸變長,黑夜漸漸變短。有兩種說法,一說冬至大如年,一說冬至不算節。冬至過節源於漢,盛於唐宋,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祖的日子。宋《東京夢華錄》記載:十一月冬至。京師最重此節,雖至貧者,一年之間,積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先祖。官放關撲,慶祝往來,一如年節。
  • 冬至是什麼意思?冬至是幾月幾日?冬至的由來
    12月22日6時23分,迎來冬至節氣!「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冬至是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定出的。
  • 吃水餃、喝羊肉湯……你家鄉的冬至習俗有哪些?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22日電(記者 上官雲)「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冬至是冬季的第四個節氣,也是一個重要的節日,民間素來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古人認為,冬至是陰陽轉化的重要節氣,代表著下一個循環的開始,是大吉之日,「數九」亦從此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