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知道的是目前已知的我國最早的文字是殷商的甲骨文,因此西方國家認為我國史上第一個朝代是商朝,而非周朝,在諸多史籍中都記載了周朝發生過的事情,所以我國學者並沒有停止對文字的進一步發現,後專家在四川發現了5000年前古文字,這個民族仍在使用,為何西方各國不願承認?
1929年,我國四川省廣漢市西北的鴨子河南岸當地的農民偶然發現了一坑玉石器,這是三星堆遺址首次露出面目,不過到20世紀中後期才開始逐漸深入挖掘,並且命名為三星堆遺址。
目前,三星堆遺址是在西南地區發現的範圍最大、延續時間最長、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古城、古國、古蜀文化遺址,出土了上千件青銅器、金器後和玉器,被譽為是「長江文明之源」。
珍稀文物中,瓶形杯是三星堆出土的很有地方特色的器物;號稱「邊璋之王」的玉邊璋在我國內現有的考古發現中僅此一件;全用純金皮包卷而成的長142釐米的金杖是世界上出土年代最早、體型最大的一件青銅器。
還有目前發現的世界上最早、樹株最高的青銅神樹;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青銅大立人像,被稱為是銅像之王;並且考古專家發現了7個神秘的古文字,後來研究發現,這些古文字與我國彝(yí)族人民至今使用的老彝文字極其相似。
專家為了破譯這7個神秘的古文字,還特別找了懂彝文的彝族老人,得知了這7個字是「陰陽人仰望神祖!」並且在這些古文字在彝文古籍中都能找到,彝族人也一直生活在四川、雲南等西南地區,因此專家推算彝文最早出現於5000年前,也是我國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文字,「中華五千年文明歷史」名不虛傳。
不過現今在三星堆遺址中發現的古文字數量十分稀少,並未達到西方學者規定的「成體系化」標準,所以還沒有被西方各國承認;在此之前著名人類學家克拉克洪和丹尼爾曾提出了衡量文明標誌的3個條件,即:文字、城市和禮儀性建築,並且表明只要具備其中2種就可以了。
事實上我國歷史文化悠久,有56個民族,而最原始文字大多是圖畫符號,由此演變並非是統一的,距今3600年前的甲骨文是目前我們所得知的現存最早,並且相當成熟的文字體系,考古學家便能夠由此推算,漢字的發生遠在3600年以前。
現今發現了距今5000年的彝文以及大批古老文物,即使西方國家還不予承認,但也無法否認我國5000年的歷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