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發現5000年前古文字,這個民族仍在用,為何西方各國不願承認

2020-12-13 騰訊網

很多人知道的是目前已知的我國最早的文字是殷商的甲骨文,因此西方國家認為我國史上第一個朝代是商朝,而非周朝,在諸多史籍中都記載了周朝發生過的事情,所以我國學者並沒有停止對文字的進一步發現,後專家在四川發現了5000年前古文字,這個民族仍在使用,為何西方各國不願承認?

1929年,我國四川省廣漢市西北的鴨子河南岸當地的農民偶然發現了一坑玉石器,這是三星堆遺址首次露出面目,不過到20世紀中後期才開始逐漸深入挖掘,並且命名為三星堆遺址。

目前,三星堆遺址是在西南地區發現的範圍最大、延續時間最長、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古城、古國、古蜀文化遺址,出土了上千件青銅器、金器後和玉器,被譽為是「長江文明之源」。

珍稀文物中,瓶形杯是三星堆出土的很有地方特色的器物;號稱「邊璋之王」的玉邊璋在我國內現有的考古發現中僅此一件;全用純金皮包卷而成的長142釐米的金杖是世界上出土年代最早、體型最大的一件青銅器。

還有目前發現的世界上最早、樹株最高的青銅神樹;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青銅大立人像,被稱為是銅像之王;並且考古專家發現了7個神秘的古文字,後來研究發現,這些古文字與我國彝(yí)族人民至今使用的老彝文字極其相似。

專家為了破譯這7個神秘的古文字,還特別找了懂彝文的彝族老人,得知了這7個字是「陰陽人仰望神祖!」並且在這些古文字在彝文古籍中都能找到,彝族人也一直生活在四川、雲南等西南地區,因此專家推算彝文最早出現於5000年前,也是我國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文字,「中華五千年文明歷史」名不虛傳。

不過現今在三星堆遺址中發現的古文字數量十分稀少,並未達到西方學者規定的「成體系化」標準,所以還沒有被西方各國承認;在此之前著名人類學家克拉克洪和丹尼爾曾提出了衡量文明標誌的3個條件,即:文字、城市和禮儀性建築,並且表明只要具備其中2種就可以了。

事實上我國歷史文化悠久,有56個民族,而最原始文字大多是圖畫符號,由此演變並非是統一的,距今3600年前的甲骨文是目前我們所得知的現存最早,並且相當成熟的文字體系,考古學家便能夠由此推算,漢字的發生遠在3600年以前。

現今發現了距今5000年的彝文以及大批古老文物,即使西方國家還不予承認,但也無法否認我國5000年的歷史文化。

相關焦點

  • 四川發現5000年前古文字,由於數量實在太少,西方一直不願認可
    四川發現5000年前古文字,由於數量實在太少,西方一直不願認可說起中國的歷史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不過這句話居然在國外遭到了反對,外國人居然表示他們所熟知的中國,其實也就只有著四千年的歷史,在時間的長度上比古埃及和巴比倫短的多得多
  • 5000年前古文字,西方各國不承認,專家:這個民族仍然在使用
    但西方人卻認為中華文明的傳承歷史只有四千年左右,並沒有我們認為的五千年之悠久。他們覺得文字的出現才是一個國家文明起源的重要證據之一,所以他們對我們的文化和文明就產生了誤區。「甲骨文」是目前被發現並一致認可的最早、最難懂的古老文字,當然在甲骨文之前到底還有沒有文字的出現,還尚待發掘與考證,這種文字距今已有3700多年的歷史。
  • 江蘇發現5000年前遺址,出土656個字符,為何西方專家堅決否認
    江蘇發現5000年前遺址,出土656個字符,為何西方專家堅決否認?後來這個想法被推翻了,因為我們在中原以外的遼河流域發現了紅山文化遺址,這個遺址比之前發現的時間都古老,由此可見,中原外的文明來得比中原早。後面我們又在江浙地區發現了良渚遺址,這是一個擁有五千多年歷史的遺址。我們來說說發現它的經過,1978年的時候,江蘇省海安縣沙崗公社青墩大隊為建居民點,開挖了一條縱貫全村、長236米的青墩新河。
  • 考古發現夏朝遺址,為什麼西方國家依舊不承認夏朝的存在?
    考古發現夏朝遺址,為什麼西方國家依舊不承認夏朝的存在?關於夏朝的存在,國際上一直有著不少的爭議,而西方國家更是不認可夏朝這個朝代的存在。而在後面,考古學家已經在河南洛陽市二里頭考古發現了夏朝的都城遺址,並出土了多件文物,從遺址出土的文物年代以及史料記載來看,足以證明夏朝的存在,但是為何西方國家卻一直都不願意承認這個朝代的存在呢?
  • 中華文明5000年,為何夏朝不被國際史學界所承認?看看專家怎麼說
    中華文明5000年,為何夏朝不被國際史學界所承認?看看專家怎麼說 中華文明,中華文化遺存下來的文山詩海、古書典籍以及考古,較完整記載著中華文明延綿不斷發展史,但在世界史學界,因為未在國內找到夏朝的遺址,卻被西方文明界定標準以所謂學術的「科學、嚴謹」割裂,「中華文明三千年,夏朝不被承認存在」,恐怕不僅僅是考古的事情,應該另有深層次的原因和目的。
  • 白話文與古文
    我們追溯六十年前,所謂五千年來中國文化的遺產,都蘊藏在古典的書籍中。這些古典書籍,都用古文寫作的。後來的青年,從白話教育入手的,對於古籍中的古文,沒有基本的修養,不但自己不會寫作那些文章,根本就看不懂這些古籍,因此而奢談中國文化,問題當然就不簡單了。於是,有些愛護中國文化之士,以衛道者的精神,極力提倡讀古書,寫古文,憧憬著舊日的讀書方法和舊式的讀書趣味。
  • 古文中的「離騷」二字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何屈原要以此為詩名?
    在華夏民族數千年的歷史天空中,屈原這名字無疑是最為耀眼的一個明星。端午節這個節日的起源,最初就是為了祭奠屈原,傳頌他的愛國精神。當然除了愛國,屈原留給我們的還有偉大的浪漫主義文學,被譽為「辭賦之祖」「中華詩祖」,他所開創的「楚辭」乃是唯美詩歌文化的先驅,而《離騷》無疑是其聲名最盛的代表作!可與《詩經》並稱「風騷」!
  • 河南發現9000年古文字,讓我國歷史再加4000年,西方不願意承認
    因為目前得以考證的是中國至少都有5000多年的歷史,相對於很多西方國家來說,我們擁有的歷史時間更長,是一個非常有文化底蘊的國家。那麼我國5000年的歷史是由什麼考證的呢?畢竟大家所熟知的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秦朝距離現在只有2000多年的時間,更早的商朝距離現在也只有3000多年,那麼剩餘的1000多年要如何考證呢?能夠證明中國擁有5000年歷史的就是。
  • 港媒文章:西方為何不願學亞洲抗疫經驗?
    新華社北京11月24日新媒體專電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1月20日發表題為《新冠病毒:英美等西方國家為何仍沒有從亞洲的成功中汲取經驗?》一文,作者為約翰·鮑爾。全文摘編如下: 在新冠肺炎最初暴發階段,西方當局未能像許多東亞同行那樣採取有效應對措施。
  • 很多華人在西方被歧視,他們為何卻不願回國呢?
    但是這些華人在海外,很多時候那是被歧視的狀態,過得並不好,為此很多人不明白的是,他們為何就是不願意回國呢?原因只有四個字。因為近代我國百年國恥,使得崇洋媚外的思想嚴重,所以近代以來,大量的中國人移民海外,尤其是到歐洲和北美,成為海外華人。
  • 為何中國古代人造的字是方塊字,而西方人則用字母,原因很有意思
    但西方則不同,文字是有字母組成的,為何同樣是象形文字演變而來,為什麼東西方文字差別這麼大?為何中國古代人造的字是方塊字,而西方人則用字母,原因很有意思。 不過西方國家就沒有這麼幸運了,西方最早的文字也是象形的,但是因為文明中斷,沒有了傳承,所以西方的象形文字後人無法破解,成了解不開的謎。
  • 為何鄒兆龍;不願承認自己是常威的扮演者?
    為何鄒兆龍;不願承認自己是常威的扮演者? 對於大多數演員來說,擁有一個能夠被觀眾記住的角色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很多演員如果碰上一個這樣的角色都會欣喜若狂,希望自己能夠和角色緊緊的捆綁在一起,這樣才能夠永久停留在觀眾的視線中,但是鄒兆龍卻沒有這樣做,反而非常排斥這個角色,那麼為何鄒兆龍不願意承認自己就是常威的扮演者呢?
  • 跳出西方「民族國家」的話語窠臼
    民族概念在西方各國的歷史演化中形成了兩種理解,一種是政治上的(主權人民),另一種是種族-文化上的,後者在非西方國家得到更多的傳播和流行。這種混亂和分歧實際上是由不同國家的不同歷史問題造成的,因而,民族和民族國家概念既具有歷史性又具有局限性。其歷史性說明了它存在的某種合理性;其局限性表現在,一是不能正確反映和認識複雜的世界現實,二是容易給政治實踐帶來危害。
  • 專家發現8000年前甲骨,比甲骨文早5000年,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而且,甲骨文距離現在已經過去了3600多年,這個時間也是非常久遠了。但其實在專家眼裡,甲骨文是否是中國最早的文字還存疑。而且在國際上,一直認為楔形文字以及古埃及的文字,或許才是最為古老的文字。但實際上這也只是某種猜測,因為專家們也無從證實,而且直到現在也無法真正破解這些文字。
  • 考古大發現!臺灣5000年前已有農業
    華夏經緯網8月1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南科學園區開發過程發現大量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從1996年開始挖掘,耗費15年總計搶救34處,經過整理發現文物中遺留有稻米、小米和其他動植物,且米粒外型大小都差不多,這是目前發現臺灣最早出現的農業,顯示當時已有選種甚至育種的技術。
  • 巴蜀符號印章在四川滎經求解(上)
    我們發現,巴蜀符號是一種「過渡圖字」,既不是純粹的圖形,也不是純粹的文字,正處於從圖到字的轉化過程中,相當於六七個月的胎兒,是中原文化、楚文化、巴蜀文化、外域文化的混合產物,絕不是一種文字,因此印面圖形類似「日語」,好像認識但又不知其意,既有漢字,又有外來語、「平假名」、「片假名」。世界上只有日語是混雜文字。從這點似乎可以推測,「日語特徵」發源於四川特別是滎經的圖語符號。
  • 為何西方在一千多年前就出現了星期天?又是如何演化的?還有雙休
    談到萬年曆,無論是西方的星座,還是東方的周易八卦,開始都是為農業生產服務的。是通過對日月星辰不斷的觀察和總結,最終歸納總結出來的規律,以方便農耕和生產。但由於古人的認知能力有限,對於很多現象無法用他們現有的知識來解釋,這時迷信就出現了。
  • 西方想不通,為何中國不願意接收難民呢?
    為此,西方想不通,為何中國不願意接收難民呢?其實原因只有四個字。我們知道西方接收中東難民,近幾十年來接收了數千萬,而且到現在還有源源不斷的難民在向歐洲遷移,所以西方一直標榜自己是接收難民最多的地區。但是其實西方接收難民,絕不是其所謂的人道主義和世界情懷,這兩個詞在西方是沒有的。
  • 為何我國古代造出的漢字是方塊字,而西方人則用字母構造文字
    其實,漢字和西方文字在構字方式上,是差不多的。西方文字用幾十個字母來構字,漢字也是用點橫豎撇捺這些筆劃來構字。只不過西方文字是把那些字母從左到右排列成一排;漢字不是,而是把那些筆畫堆起來,像搭積木一樣,堆得方方正正,堆得像一幅畫。
  • 為何在日本還在流傳這個稱呼?
    在網絡用詞上,人們熟識的美國變成了「米國」。本認為這一名字僅僅楷音漢語翻譯回來,殊不知,「米國」這一稱呼早在很多年前就被中國稱呼過。那為何在我國棄用這一名字,已不應用,而它又在日本廣為流傳迄今呢?這就不得不承認美國的發展趨勢歷史時間了。談起美國那當然不可或缺英國,英語往往做為國際語言,那當然是與英國的國土密切相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