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隆必達跨境電商有限公司總經理,陽光學院2006級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生,陽光學院廈門校友會會長。大學畢業後先後在廈門大學、法國勒阿弗爾大學、德國馬格德堡大學、韓國仁荷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院校研修攻讀。創立了隆必達跨境電商,總部立足於廈門,在深圳、香港、美國等設立全資子公司,被廈門大學MBA中心評為2018屆最佳創業項目。楊志龍被保送廈門大學EMBA深造,並代表團中央參加一帶一路中東歐青年企業家峰會,作為會上唯一發言中國代表受到了中國駐保加利亞大使的親切接待。
2006年楊志龍進入福州大學陽光學院電子商務專業學習,2010年正式畢業。進入跨境電商是緣於一個偶然的機會,當時正從事傳統貿易的楊志龍,敏銳地洞察到跨境電商的趨勢,但最初也是屬於門外漢,沒有自己的品牌,沒有自己的設計,只是作為純粹的貿易商藉助阿里巴巴平臺的引流。
2011年,楊志龍決心做出改變,結束純貿易化的經營方式,開始嘗試做數據化分析,通過技術實現對商品銷售數據的統計與分析。基於大數據的分析下,公司將商品類目優化,不僅轉化率有了很大的提升,也減少了多品類庫存的壓力,也就是在那一年,楊志龍迎來了事業的「小高峰「。
隨著跨境電商的競爭白熱化,在楊志龍看來,唯有避開同質化競爭,以用戶需求至上才能在這次廝殺中突圍。
「根據我們的市場調研數據來看,我們會根據不同區域不同平臺進行數據分析,然後精選符合用戶需求相關的產品。放在以前買家可能需要多個平臺選擇不同的商品,但經過數據分析我們提供的產品能夠更好符合消費者的需求,這就是我們的差異化。」
基於數據體系的沉澱下,楊志龍的品牌化經營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為用戶提供高質量、高顏值、新穎獨特的產品,吸引來了更多優質的客戶,並且因為優質的產品形成了一定的口碑,獲得了用戶的認可,有了穩定的客戶源。
楊志龍總結道,不管是從進口業務,還是出口業務來看,跨境電商這個風口源源不斷地有資本注入,從而導致跨境電商行業整體競爭逐漸白熱化,服務水平也參差不齊。要如何才能從競爭中脫穎而出?他認為要以不斷創新的態度去提供客戶所需要的差異化、定製化產品。
「我們在原有的業務基礎上,不斷去探尋開發滿足用戶需求的新產品,同時也努力去完善提高我們的大數據體系,發揮自身海內外全渠道的綜合能力,幫助國內品牌商更好地開拓海外市場。」在楊志龍看來,隨時保持創新的態度,不管是什麼行業,都應該保持這樣的認知才能更好的發展。
對於將畢業或者有想創業的校友,楊志龍建議,首先你要衡量下自己到底適合不適合創業?在他看來創業也是有「天賦」的。一來人的性格是比較顯性的特徵,你不可能因為要創業突然由內向變為外向,因為性格決定了你對事物的興趣,準確來說創業就是要對很多事情感興趣,包括人力、採購、銷售等,你都要了解,所以創業首先是需要綜合能力比較強的人才適合。再者,一定要有決心。「『背水一戰』永遠是對的,不給自己留後路,你才能義無反顧向前。」
隆必達發展至今,楊志龍用「守」與「創」來描述和定義:「我對「守」與「創」滿懷敬畏之情,不管是上一代人還是我們,創業都是『積跬步以至千裡』」,楊志龍認為,公司現在還是會主抓自己的產品渠道銷售,然後通過大數據分析等優勢服務去幫助品牌商開拓海外市場,後期會再深入跨境電商的其他分支,但這些都要在「守」的過程中去慢慢開「創」。
創業過程中遇到挫折是必然的,楊志龍說,基本上別的人在創業中遇到過的困難,他都經歷過了,比如新團隊組建,創業資金控制運用,以及創業初期的摸索跟未來思考。不過他從解決困難的過程中受益頗多,他始終認可創業精神是引領創業的支柱。
在楊志龍看來,「80後」與「90後」創客間最大的區別是「90後」創客有比「80後」強烈得多的創業熱情,也有專業素養和人格魅力,但尚欠缺穩紮穩打的風險意識,所以「如果80、90後聯手創業,會特別揚長補短、相輔相成。」
回顧四年的陽光大學生活,楊志龍無疑是繁忙而充實的,除了學業之外,他還積極參與各種校內外的實踐。基本上各個暑期都參與了暑期實踐,同時在校內的課餘時間進行了網際網路的實踐,如搜尋引擎推廣,淘寶網店開設,虛擬貨幣的貿易,電話卡的運營代理等。楊志龍在陽光校園裡還收穫了屬於自己的愛情,他的愛人也是陽光同級外語系校友,這個對他的事業發展也奠定了基礎。
「陽光四年給我最大的影響是使自己能夠遠離市區的紛擾,能夠沉下心來思考屬於自己的人生,使自己明白未來的路在哪裡。」陽光四年的學習,賦予了我自強不息,使命必達的特質。「任何事情,只有通過不斷的努力,才能達成想要的目標,同時也促成了自己的使命感,擁有凡事使命必達的信念。」
本期編輯 | 黨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