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6月12日,美國總統裡根訪問西柏林。當時柏林城被一分為二,一邊屬於民主制度的西德,一邊屬於高壓管制的東德。
得知在一牆之隔的東柏林,有敵對者遠距離監聽設備,自己說的話隨時都會被監聽,裡根做出了讓人驚訝的反應。
裡根後來在自傳裡提到當時的情形:
「要注意你的言語。」一名西德官員說道。好嘛,當我聽到這個,我走出房間,走到一個最接近那棟建築物的地點,開始大聲說出我的想法,對於一個把人民當作農場動物一樣圈養的政府的想法。
裡根幽默地說,他不能確切記得當時所說的話,但是可能使用了一點不禮貌的語言以表達自己對這個統治集團的看法,並且非常希望自己的話能夠被對方聽到。
那天晚些時候,裡根更是來到臭名昭著的柏林圍牆前,在那裡做了一個公開演講,對迫害民眾的政權予以譴責,並且向莫斯科喊話說:「戈巴契夫先生,拆掉這堵牆吧!」
當代學者託馬斯.索維爾對此評價說:「這句話是一種雙重冒犯,因為至少從形式上來講,柏林圍牆的管轄權是在東德政府手裡,而不是在蘇聯手裡,通過公開地把人們的注意力轉向蘇聯最高統治者戈巴契夫,裡根實際指的是:東德政府只是一個傀儡政府。」
兩年後,柏林圍牆被推倒;三年後,東西德統一;三年後,蘇聯宣告解體。
在歐美知識分子眼裡,裡根是一個不按常理出牌的人,因為他常常向他們習以為常的政治正確提出挑戰。裡根雖然是一個政治家,但他在心目中有一個比政治原則更高的準則。
2004年,美國出版了關於裡根的一本書《上帝之手》。這本書的作者瑪麗.貝斯.布朗訪問了裡根的家人、朋友和工作搭檔,結合裡根的文章,揭示出基督信仰如何引導裡根走上從政之路,如何影響了他的政治理念。
與許多對自己的信仰遮遮掩掩的美國政客不同,裡根常在公開場合表達自己的信仰。
1984年8月23日,裡根在公開演講中說:「離開上帝之城,凡人之城無法存活;離開無形之城,有形之城必將凋亡」。他對美國自一九六零之後排斥基督信仰而推行世俗化的做法予以批評。他富有遠見地表達了這樣的觀點:
沒有上帝,就沒有美德,因為沒了良心的驅使。沒有上帝,我們就會陷入物慾而無法自拔,因為這個偏平的世界只會告訴我們感官體驗。沒有上帝,社會就會粗鄙化。而且沒有上帝,民主政治不會也無法長存。如果有朝一日我們忘了美國是一個上帝庇佑下的國家,我們終將成為一個沒落的國家。
裡根的遠見卓識來自上帝的啟示。他並沒有像聖經中所批評的那個埋藏銀子的僕人,把自己的信念偷偷埋藏心底,而是勇敢表達出來,喚醒沉睡的人們。
在《馬太福音》中,耶穌囑咐門徒說:
不要怕他們。掩蓋的事,沒有不露出來的;隱藏的事,沒有不被人知道的。我在暗中告訴你們的,你們要在明處說出來;你們耳中所聽的,要在房上宣揚出來。(太10:26--27)
在這個世界上,有多少話像黴菌一樣,只能藏在陰暗的角落裡。而屬於真理的話,從來就不怕陽光,這些話需要在陽光裡大聲說出來。
自古至今,世世代代的聖徒為了說出真理,不惜冒著殺頭火刑的危險。他們知道自己靈魂的歸宿,不會畏懼那殺身體不能殺靈魂的黑暗權勢。
這些勇士就像先知耶利米所說的那樣,若不說出從至高者那裡領受的真理,「似乎有燒著的火閉塞在我骨中,我就含忍不住,不能自禁。」(耶20:9)
來自:詩意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