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能力發展記丨如何將0-2歲的寶寶培養成為天才寶寶?

2020-12-20 精彩媽媽

寶寶的成長,總有一些特別「傻」的瞬間,比如他們會放著昂貴的玩具不玩,反而執著一些瓶子、勺子、盒子。

或者用一塊布擋住爸爸或媽媽的臉,再把布掀開就能逗得他們哈哈大笑,這個遊戲即使玩幾十遍,都屢試不爽。

還有寶寶3歲之後,搖身一變,變成了「問題兒童」,每天有十萬個為什麼,一定能問到你無路可逃。

其實這些看似傻傻的動作,都是寶寶在鍛鍊認知能力。認知能力是智力的基礎,包括了知覺、記憶、注意、思維和想像的能力。

「寶寶呆萌日記·認知能力成長記」

1、寶寶月齡:0-3個月

3個月以前的我,每天的生活就是吃了睡,睡了吃。你以為我過著豬一般的生活,其實我的內心是很忐忑的。

舉個慄子,爸爸媽媽離開之後我就會以為他們永遠消失了,我還不能明白其實他們還是存在的,還會回來。

所以最初3個月,我最希望爸爸媽媽給我足夠的安全感,讓我多看看你們的臉,建立我們的信任。最好「有求必應」啦。

媽媽最好每天和我有一段肌膚相親的時間,比如撫觸、洗澡……

2、寶寶月齡:4-7個月

我大概在4~5個月的時候,會開始學習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因果關係,比如晃動搖鈴會發出聲音,在這之前,我還不能理解這之間原來是有關係的,是不是很呆萌?

這對我來說,是一個超級驚喜的發現,於是我會樂而不疲得去試各種東西,爸爸媽媽要保護好我脆弱的探索欲,比如我會用手和嘴試探各種東西,媽媽不要因為怕髒就一直阻止我碰這個摸那個。

當理解了因果關係後,我還有一個很重大的發現,那就是物體即使離開我的視線也仍然存在,科學家稱之為「物體恆存」原理。

要知道,在這之前,我一直都認為爸爸媽媽離開就是永遠消失了。當他們回來的時候,對我來說已經是全新的人。所以這段時間,捉迷藏是我最喜歡的遊戲。

4~7個月孩子的認知能力特點:

可以找到故意藏起來的物體;

通過手和嘴來探索世界;

會很努力去拿遠方的物體;

3、寶寶月齡:8-12個月

8個月大的我對什麼都充滿好奇,我最喜歡翻抽屜,這種感覺就像尋寶,在你們看來我是到處搗亂,其實這是我探索世界的方式。

我會像一個探險家那樣,觀察物體的特點,在觀察中逐漸理解關於形狀、材質、大小的概念。只要不停變化遊戲中的物體,我可以永不厭倦地玩下去。

我甚至開始明白有些東西可以吃,有些東西不能吃。不過我還是會把所有東西都放進嘴裡確定一下,所以媽媽一定要保證我放進嘴裡的東西是安全的哦。

8~12個月孩子的認知能力特點

用很多不同的方式探索物體(搖晃、敲擊、拋出去、扔到地上);

很輕易找到藏起的物體;

開始正確使用物體(用杯子喝水、用梳子梳頭、撥電話)

念圖的名字時會看正確的那個圖片;

模仿動作姿勢

4、寶寶月齡:1~2歲

進入1歲,模仿是我每天必做也最喜歡的事,模仿爸爸刮鬍子,模仿媽媽打電話,對著電話咿咿呀呀,我最愛玩的遊戲是過家家。

模仿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學習方式,所以爸爸媽媽要給我樹立良好的榜樣,因為我還不會分辨行為的好與壞,對與錯。

我還有一個很厲害的技能,就是記憶力,當我快到兩歲的時候,我最擅長玩藏東西的遊戲,如果你把我正在玩的玩具藏起來,即使你忘得一乾二淨,我也絕對不會忘記。

2歲以下孩子的認知能力特點:

即使覆蓋兩三層東西,也能找到下面藏著的東西;

開始按照形狀和顏色排列東西;

開始玩角色扮演遊戲。

當我們了解了寶寶每個階段認知能力的特點,就能夠理解他們所謂調皮的行為。所以了解寶寶每個階段的認知能力特點尤為重要。

精彩媽媽:專家陪你帶孩子,百萬會員媽媽的育兒顧問。

由國內外數十位專業的兒科醫生,營養、早教、心理學專家組成的專家爸媽團,遵循孩子自然成長的天性,為你提供科學 「教」和「養」 的內容、課程和諮詢服務。助你成為美貌與智慧並存的精彩媽媽。

相關焦點

  • 2-3歲寶寶的認知能力培養攻略
    2-3歲嬰幼兒認知能力培養1、觀察能力的培養【動作一】比較形狀、認識形狀、給形狀分類遊戲準備:不同形狀的積木或者卡紙、形狀認知書、洞洞書等。、遇到的人,促進語言能力和記憶能力的同步發展。讓寶寶觀察裙擺的舞動、風車的宣傳、汽泡的飛起等現象,引導寶寶感知風與這些現象之間的聯繫,激發寶寶的好奇心,促進寶寶對於因果關係的邏輯培養。(3)發展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
  • 1-2歲寶寶認知能力的發展
    寶寶滿1歲了,在接下來的一年裡寶寶的認知能力將會出現那些新的變化呢?  當娜娜媽媽看著自己20個月大的女兒從睡夢中醒來,她靜靜地靠在女兒的柵欄床邊,女兒拉著媽媽的手指頭,看著媽媽的眼睛,說了句:「下午好」。
  • 0-3歲寶寶 自我認知能力的發展歷程
    0-3歲寶寶自我認知能力的發展歷程(圖片來源:愛美網)0-1歲:自我認知的出現從出生到4個月當媽媽用胳膊摟著小寶寶時於是寶寶在無法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時感到很沮喪,但這樣的體驗不無積極意義,那就是寶寶了解了自己的能力。
  • 武漢兒保中心:培養優質寶寶,關鍵抓住0-3歲大腦發展黃金期
    培養優質寶寶,關鍵抓住0-3歲大腦發展黃金期 「同是一起長大的孩子,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別?」 0歲腦部體積相當於成人腦體積的50%,3歲腦部體積相當於成人腦體積的80%。一個人的學習能力50%都是生命的頭4年發展起來的。科學研究證明,大腦發展的關鍵時期是0-3歲的嬰幼兒階段,在這個階段中,人的大腦發展,形成今後智力、情感、運動、社會交往等各方面能力發展的基礎。
  • 明白2-3歲寶寶的認知發展水平,少走多少彎路!
    曾經的我是一名早教中心指導師,那時候我也常聽到類似有關於認知能力的問題.真的是孩子的認知能力不達標嗎?還是我們對孩子的認知發育特點和指導方式了解不到位?咱們一起來研究研究吧。●2-3歲寶寶認知特點作為家長,我們得了解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認知能力應該發展到怎樣的水平,具有哪些特點?
  • 14個月寶寶認知能力超強,0-4歲寶寶早教中父母容易犯的錯?
    14個月寶寶認知能力超強,認識300多個物體,專注力驚人,早教經驗揭秘:大多數父母早教中容易犯的4個錯,給0-4歲寶寶早教應抓住敏感期,感官刺激影響智力發育!很多父母會給孩子早教,帶孩子聽音樂、看繪本、做運動,也有一些父母會去給孩子報早教班,早教形式豐富多樣,但很多父母早教過程中也會犯一些錯誤。
  • 0-12個月寶寶育兒重點:不同階段發育特點及重點培養能力,收藏
    0-1歲的階段,對於寶寶來說是很重要的階段,雖然只有一年時間,但寶寶會解鎖不少能力。按發育來劃分的話,又可以 把這一年分為「三段」:0-3個月,4-7個月,8-12個月。那對家長來說,就要抓住不同階段寶寶的生長發育特點,為寶寶提供足夠的看、聽、摸、聞、嘗等刺激,促進寶寶更好的發育。
  • 給家長們的建議——促進1歲寶寶認知能力的健康發展
    寶寶從出生時感知這個世界的聲音、氣味開始,認知能力就在不斷地發展,對待1歲左右的寶寶,家長要有意識地開始培養他的認知能力。不然, 當帶著孩子去保健科做體檢保健時,得到的評估結果很有可能是低於同齡正常值的,但這一結果並不是代表寶寶的智商一定有問題,而是有可能寶寶們所接觸到或所學習的事物太少,就像一年級認知水平的學生去考三年級的題目,最終的分數肯定是不及格的。
  • 1-2歲寶寶認知發展訓練怎麼做?有這九個訓練遊戲就夠了
    本期我們將繼續上周的主題「如何把握0~3歲寶寶認知發展窗口期,事半功倍培養品質優,能力強的寶寶」!在1~2歲年齡階段,寶寶們的觀察力、記憶力、思維能力、想像力、創造力以及注意力都在飛速發展;接下來跳爸將有針對性地推薦優質的親子互動、遊戲,寓教於樂,更好地促進寶寶認知能力的發展。
  • 寶寶的認知能力什麼時候培養?比你想像的要早
    越來越多的家長重視寶寶的發育問題,經常會看到家長們相互討論「你家認知怎麼樣?」「我家其他方面發育都挺好的,就是認知有些差」「你可以在家裡多跟寶寶練習啊」......類似這樣的討論有很多,什麼是認知能力?什麼時候開始培養寶寶的認知能力?如何培養寶寶的認知能力呢?
  • 0-3歲是培養寶寶社會能力的最佳時期
    0-3歲的寶寶也要發展社會能力嗎?答案是肯定的,他們的語言、動作、智力、好奇心、情感發展等在這個年齡段是培養社會能力的最佳時期。方法如下:一、給孩子足夠的愛和關心0-3歲需要給足孩子愛和關心,尤其是寶寶8個月前,迅速回應寶寶的需求,給足愛和關心,避免情緒化、愛哭鬧的狀況發生。
  • 牙牙學語|語言能力&情感認知,為0-2歲寶寶量身定製的成長書!
    0-1歲時開始積極理解語言、2歲前後學習說話……在寶寶牙牙學語的時期,從身邊親密的家人到對各種各樣的聲音感興趣,再到自發的說出一些詞語想要表達自己的意思,逐步發聲。日本圖畫書作家、產經兒童出版文化獎得主三浦太郎從女兒牙牙學語的趣事中,記錄了0-2歲寶寶日常生活熟悉的人與物,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與寶爸媽寶媽分享寶寶成長帶來的喜悅。
  • 0-3歲的寶寶如何早教才能變聰明
    《早期教育與天才》一書中這樣說明了早期兒童教育的重要性:孩子潛能發展遵循著一種絕不可逆的遞減規律,比如:生下來具有100分潛能的孩子,如果剛從一出生就開始對他進行合理的教育,堅持下去,他就可能成為具有100分能力得人;若從5歲才開始教育,即使是公認為很優秀的教育,他也只能成為具有80分能力得人;若從10歲開始教育,他就只能成為具有60分能力得人了。
  • 收藏這份0-3歲寶寶遊戲能力發展指南,幫助寶寶在玩中學
    早期教育學者表示,遊戲不僅僅是給幼兒帶來樂趣這麼簡單,它是幼兒學習與發展的重要途徑,對幼兒的身體發展、認知發展、社會性和情感發展都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因此,鍛鍊寶寶的遊戲能力,其實就是在幫助寶寶不斷進步、不斷成長。
  • 育兒 | 0-2歲做對這件事,對培養寶寶數學思維至關重要
    ,不是我們人類與生俱來的能力,而是需要靠後天的習得和發展獲得。具體來說,在寶寶0-2歲的階段,我們可以根據寶寶的認知發展水平,有意識地著重培養寶寶「數感」和「空間感」這兩方面及其重要的數學思維能力。說了這麼多,到底應該如何在0-2歲期間培養寶寶「數感」的形成呢?最重要最有效的啟蒙方法就是:點著東西數數!
  • 開啟培養0-4歲寶寶認知能力最好的方式...
    咱們寶爸寶媽們平時會通過什麼樣的方式來給寶寶進行認知教育呢?我今天早上出門上班,在小區碰到了一位家長,拿著一把西瓜扇子對嬰兒車裡的寶寶說,你看這是西瓜扇子嗎?綠色的邊兒,紅色的瓤兒,黑色的籽兒~其實這就是一種很好的把認知融入日常生活的方法。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套新書——歪歪兔《嬰幼兒超級認知力》。
  • 一歲半寶寶必須培養的6種能力
    一、1歲半寶寶如何早教——語言能力培養:1歲半寶寶將迎來一個「語言爆發期」,寶寶的詞彙量猛漲,但多半發音不準,而且無法連成句子。因此在這一時期,家長要把寶寶的詞在生活中練成簡單的句子,如當寶寶說「媽媽,抱」時,家長需要為寶寶連成句子「你是想說『媽媽,我想要抱』嗎?」在生活中長期堅持,寶寶就會逐漸掌握短句子了。
  • 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認知能力」?看看心理學家怎麼說
    我驚訝4歲的他居然能把事情的因果關係想得這麼明白。聯想到之前看到一篇文章,寫道在家庭中,父親對孩子的教育投入的時間越多,方法得當,孩子收穫會更多。特別是學齡前的孩子,父親對於其初步認知的教育越全面,孩子在認知發展上得分更高,對環境更有控制力,也表現出更強的共情能力。而對孩子認知能力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應根據孩子不同的發展階段,適當的調整不同的教育方式。
  • 孩子2歲還不會說話?醫生:可能是認知能力發展落後
    信息時報訊(記者 劉俊 通訊員 張小瑞)「寶寶快2歲了,還不會說話,這是不是發育落後啊?」最近,一位寶媽來到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諮詢,對此,該院兒科心理測評師林健芬表示,這位寶媽的意識是對的,寶寶的認知能力已經落後了。很多父母並不知道怎麼判斷孩子的認知能力發展情況,有時候就會錯過認知能力訓練的最佳時期。
  • 0-6歲寶寶如何發展語言和記憶能力,先了解規律再找辦法
    語言發育離不開記憶力1-2歲寶寶記憶發展很快,很多父母驚喜地發現,在日常生活中,寶寶們常常能找到大人都找不到的東西,有時甚至是只見過一次的東西,雖然寶寶說不清名字,但是記得時間和位置。甚至有的寶寶記憶力,可以模仿出幾天或幾個星期前發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