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成長,總有一些特別「傻」的瞬間,比如他們會放著昂貴的玩具不玩,反而執著一些瓶子、勺子、盒子。
或者用一塊布擋住爸爸或媽媽的臉,再把布掀開就能逗得他們哈哈大笑,這個遊戲即使玩幾十遍,都屢試不爽。
還有寶寶3歲之後,搖身一變,變成了「問題兒童」,每天有十萬個為什麼,一定能問到你無路可逃。
其實這些看似傻傻的動作,都是寶寶在鍛鍊認知能力。認知能力是智力的基礎,包括了知覺、記憶、注意、思維和想像的能力。
「寶寶呆萌日記·認知能力成長記」
1、寶寶月齡:0-3個月
3個月以前的我,每天的生活就是吃了睡,睡了吃。你以為我過著豬一般的生活,其實我的內心是很忐忑的。
舉個慄子,爸爸媽媽離開之後我就會以為他們永遠消失了,我還不能明白其實他們還是存在的,還會回來。
所以最初3個月,我最希望爸爸媽媽給我足夠的安全感,讓我多看看你們的臉,建立我們的信任。最好「有求必應」啦。
媽媽最好每天和我有一段肌膚相親的時間,比如撫觸、洗澡……
2、寶寶月齡:4-7個月
我大概在4~5個月的時候,會開始學習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因果關係,比如晃動搖鈴會發出聲音,在這之前,我還不能理解這之間原來是有關係的,是不是很呆萌?
這對我來說,是一個超級驚喜的發現,於是我會樂而不疲得去試各種東西,爸爸媽媽要保護好我脆弱的探索欲,比如我會用手和嘴試探各種東西,媽媽不要因為怕髒就一直阻止我碰這個摸那個。
當理解了因果關係後,我還有一個很重大的發現,那就是物體即使離開我的視線也仍然存在,科學家稱之為「物體恆存」原理。
要知道,在這之前,我一直都認為爸爸媽媽離開就是永遠消失了。當他們回來的時候,對我來說已經是全新的人。所以這段時間,捉迷藏是我最喜歡的遊戲。
4~7個月孩子的認知能力特點:
可以找到故意藏起來的物體;
通過手和嘴來探索世界;
會很努力去拿遠方的物體;
3、寶寶月齡:8-12個月
8個月大的我對什麼都充滿好奇,我最喜歡翻抽屜,這種感覺就像尋寶,在你們看來我是到處搗亂,其實這是我探索世界的方式。
我會像一個探險家那樣,觀察物體的特點,在觀察中逐漸理解關於形狀、材質、大小的概念。只要不停變化遊戲中的物體,我可以永不厭倦地玩下去。
我甚至開始明白有些東西可以吃,有些東西不能吃。不過我還是會把所有東西都放進嘴裡確定一下,所以媽媽一定要保證我放進嘴裡的東西是安全的哦。
8~12個月孩子的認知能力特點
用很多不同的方式探索物體(搖晃、敲擊、拋出去、扔到地上);
很輕易找到藏起的物體;
開始正確使用物體(用杯子喝水、用梳子梳頭、撥電話)
念圖的名字時會看正確的那個圖片;
模仿動作姿勢
4、寶寶月齡:1~2歲
進入1歲,模仿是我每天必做也最喜歡的事,模仿爸爸刮鬍子,模仿媽媽打電話,對著電話咿咿呀呀,我最愛玩的遊戲是過家家。
模仿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學習方式,所以爸爸媽媽要給我樹立良好的榜樣,因為我還不會分辨行為的好與壞,對與錯。
我還有一個很厲害的技能,就是記憶力,當我快到兩歲的時候,我最擅長玩藏東西的遊戲,如果你把我正在玩的玩具藏起來,即使你忘得一乾二淨,我也絕對不會忘記。
2歲以下孩子的認知能力特點:
即使覆蓋兩三層東西,也能找到下面藏著的東西;
開始按照形狀和顏色排列東西;
開始玩角色扮演遊戲。
當我們了解了寶寶每個階段認知能力的特點,就能夠理解他們所謂調皮的行為。所以了解寶寶每個階段的認知能力特點尤為重要。
精彩媽媽:專家陪你帶孩子,百萬會員媽媽的育兒顧問。
由國內外數十位專業的兒科醫生,營養、早教、心理學專家組成的專家爸媽團,遵循孩子自然成長的天性,為你提供科學 「教」和「養」 的內容、課程和諮詢服務。助你成為美貌與智慧並存的精彩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