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考初期除了學習考編相應的知識點外,還應該知道相應的政策以及行業名稱,就比如說經常可見的「聘用制」。
該怎麼理解這個聘用制呢,咱們今天就一塊來探討下。
聘用制是什麼?
我們先來了解下啥是聘用制,聘用制教師 教師聘任制,是在符合國家法律制度的情況下,聘任雙方在平等自願的前提下,由學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門根據教育教學崗位設置,聘請有教師資質或教學經驗的人擔任相應教師職務的一項教師任用制度。
聘用制教師並不等於代課老師,一般是由學校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與聘用制老師籤訂合同,所以聘用制又可以叫做合同制。
聘用制(合同制)誕生的原因也很簡單:一個地區的教師編制數量無法滿足地區的學生數量(其比例一般是1:20,即10萬個學生則需要配備5000名教師)
可因為很多原因,比如說外地戶口不算在本地學生數量裡面,再比如在編教師因為許多原因無法授課了,所以種種原因下,總會出現學生需求大於教師數量,所以此種情況下,學校在符合國家規定的前提下,採用合同制的方式來招聘老師。
聘用制和編制的待遇區別主要體現在哪?
①退休後有無正常的工資以及醫療、住房等保障,這也是最關鍵的。
②許多無編制的學校教師是合同制,不享受各種待遇,例如職稱評選以及獎金等等。
總而言之,有編制基本屬於事業單位,財政發工資,無編制的主要是學校發工資。
聘用制的形式是啥?
1、招聘:即用人單位面向社會公開、擇優選擇具有教師資格的應聘人員;
2、續聘:即聘任期滿後,聘任單位與教師繼續籤訂聘任合同;
3、解聘:即用人單位因某種原因不適宜繼續聘任教師,雙方解除合同關係;
4、辭聘:即受聘教師主動請求用人單位解除聘任的合同行為。
那如何判斷有沒有編制?
那我們應該如何判斷一份教師招聘中的崗位有沒有編制?
有下面幾種辦法:
1.有的簡章中明確會表明招進來就是在編教師,比如某教師招聘簡章有這麼一句話:「本次計劃招聘在編教師115人」這就表明招聘進來解決編制的意思;
2.有的招聘簡章則會在最後待遇中表明需要在崗位的最低服務年限,一般要求是5年,這種的一般也是在編教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