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兌信仰」崩塌之後 市場秩序如何重建?

2020-12-11 金融界

來源: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

作者:CF40研究部朱鶴

「11月中旬以來,永煤集團債券違約事件持續發酵。

就在昨夜,又一債券違約風險出現。永煤集團12月7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其2020年度第五期超短期融資券「20永煤SCP005」應於12月15日兌付本息,但由於公司流動資金不足,兌付存在不確定性。

永煤事件不僅是一波超預期的違約事件,整個事件的發酵過程折射出了市場在不確定環境下的焦慮感,以及焦慮感背後的更深層次的心理因素——那個在過去數年裡不斷被強調、能夠在不確定年代為投資者提供安全感的剛兌信仰,突然崩塌了。

剛兌信仰是對風險的忽視,剛兌信仰的崩塌則自然對應了風險意識的回歸。現在市場太過擔心風險,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然而過猶不及,光有風險意識顯然不夠,市場還要有信心,否則市場會走向自我否定。

無論是監管者還是中國資本市場,都不需要重塑對國企和城投的盲目相信。中國資本市場真正需要的,是對監管體制的信心,是對嚴肅研究的信心,是對中國企業的信心。

市場迫切需要一套新的、完整的、尊重市場規律的遊戲規則。在這個規則裡,每個人都清楚地知道哪些該做、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如果做了不該做的事情,就應該受到足夠重的處罰,以此強化市場主體對規則體系的敬畏,確保規則體系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只有在這樣的遊戲規則裡,嚴肅且具有深度的研究才有用武之地,市場配置資源的功能才有條件真正發揮作用。

剛兌信仰」的崩塌與市場秩序的重建

2020年11月10日,永城煤電一紙公告讓債券市場頓時陷入恐慌。這家現金資產高達469億的企業,因「流動性緊張」,無法按期兌付一筆只有10億的超短期融資債券。

很快,恐慌化為了憤怒,永煤在違約前一系列的詭異操作讓市場懷疑這根本不是「流動性緊張」,而是「惡意逃廢債」。

隨之而來的是巨大的連鎖反應。多個債券被拋售,國企債和高評級債的到期收益率多數都在上升,許多債券的隱含評級出現下調。因市場因素取消發行的債券數量明顯增加,有的是因為利率不合適,也有的是因為沒人買。

直到11月21日,金融委開會強調,要嚴厲處罰各種「逃廢債」行為,23日永煤與債券持有人達成先兌付一半本金的協議,市場這才暫時恢復了表面的平靜。

永煤事件不僅是一次超預期的違約事件,整個事件的發酵過程折射出了市場在不確定環境下的焦慮感。這種焦慮感的背後,還有更深層次的心理因素——那個在過去數年裡不斷被強調、能夠在不確定年代為投資者提供安全感的剛兌信仰,突然崩塌了。

所謂「剛兌信仰」

何為剛兌信仰?

剛兌就是剛性兌付,通俗地講就是一定能還錢的意思。

信仰是一個內涵非常豐富的詞,《大英百科全書》有關信仰的定義是:「指在無充分的理智認識足以保證一個命題為真實的情況下,就對它予以接受或同意的一種心理狀態。」

它強調信仰一定是跟具體命題有關,而且是一種肯定的心理狀態,並且不需要充分的依據。

簡單定義「剛兌信仰」,即「在沒有充分證據的情況下,相信某類債務一定可以得到償付。」質言之,剛兌信仰就是對風險的忽視,而且這種忽視是主動行為,並非來源於認識錯誤。

剛兌信仰並不罕見,投資者持有發達國家的國債其實就是一種剛兌信仰。

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就有學者說美國政府債務不可持續,這個故事一講就是30多年。從那時到現在,美國政府債務規模翻了幾倍,可為什麼全球投資者還是普遍願意持有美國國債?誰能保證美國政府一定不會違約?

沒有人能保證。之所以堅信,無非是追溯過往,美國政府違約的情況還沒發生過,所以這種信用風險可以忽略不計,僅此而已。所以投資者只要相信就可以了。

但是,如果剛兌信仰過於普遍,就會導致金融市場出現嚴重的定價失靈。道理很簡單,收益就是對風險的定價,如果對風險的定價過低,那意味著投資者實際上承擔了許多不自知的風險。

普遍存在的剛兌信仰也讓信用研究處於一個非常尷尬的境地。研究是為決策服務,剛兌信仰本身就意味著決策,有沒有紮實的研究並不重要。

這恰是中國資本市場長期存在的主要問題。過去十年裡,城投信仰、國企信仰大行其道。

個別情況下,地方債的發行利率比同期限的國債還要低,政府債券的定價邏輯完全脫離了對財政的分析。同行業、同評級的民企和國企,哪怕民企的財務報表比國企要好看得多,民企發的債券就是不如國企的受歡迎,發行利率往往會更高。明明現金流狀況很差的城投公司,就是能發出來債,而且發行利率明顯低於那些現金流更好的製造業。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相關的解釋有很多。比如,發行利率低背後還有其他的利益補償,地方政府可以隨時劃撥土地儲備來充實資金,銀行是國企潛在的兜底者等。然而,這些解釋中沒有任何一個是基於嚴肅認真的研究和財務分析,都是一些難以證實的觀點和假設。這完全符合了信仰的定義,先相信再說,觀點靠譜不靠譜並不重要。

所有這些解釋都依賴於兩個關鍵假設:第一,將與政府相關的主體,即國企和城投,等同於政府本身。第二,將地方政府等同於中央政府。只要這兩個假設成立,所謂的剛兌信仰就成立了——國企和城投的信用,自然就等於國家信用,也就能享受到跟國債差不多的市場待遇。投資者也可以在心理上完全立於不敗之地。

「剛兌信仰」博弈戰

在過去5年裡,監管部門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打破剛兌。

早在2014年,央行就在《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4)》中明確表示,要有序打破理財產品的剛性兌付,完善信用風險在定價中的作用。應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有序打破剛性兌付,順應基礎資產風險的釋放,讓一些違約事件在市場的自發作用下「自然發生」。

2017年底,財政部在《關于堅決制止地方政府違法違規舉債 遏制隱性債務增量情況的報告》中明確指出,堅持中央不救助原則,做到「誰家的孩子誰抱」,堅決打消地方政府認為中央政府會「買單」的「幻覺」,堅決打消金融機構認為政府會兜底的「幻覺」。這基本上等於告訴市場,前述第二個假設根本不存在,都是幻覺。

但市場就此放棄剛兌信仰了嗎?貌似沒有。一個典型的事實是,2018年之後,從AAA到AA-的城投債收益率,跟同期限國債收益率的利差在持續且顯著縮小。這說明市場對城投債的信心非但沒有被削弱,反而有所強化。幾乎是同一時期,民企和國企的信用利差也在快速擴大。一句話,哪怕監管部門已經明確告訴投資者不能抱有不切實際的幻覺,市場對國企和城投的剛兌信仰仍然固若金湯。

是因為沒有出現實質性違約嗎?當然不是。2015年的中鋼集團、2016年的東北特鋼、2017年四川煤炭,2018年獨山縣城投、2019年青海鹽湖和北大方正……這些年來,無論是國企還是城投,都出現過違約,而且每次違約都引發了廣泛的市場關注。

既然政策已經表態,違約也已經發生,為什麼剛兌信仰還是牢不可破?因為市場還沒做好心理準備,剛兌信仰還不具備退出的條件。

打破剛兌必然意味著違約常態化,這個過程中要想做到穩定有序、風險可控,避免出現系統性金融風險,一個必要條件是市場要找到足夠多的解釋,將每一次違約獨立開。

然後隨著違約常態化,市場會發現新的統計規律,那就是國企和非國企、城投和非城投之間的系統性偏差在收斂。最終的結果就是剛兌信仰逐漸消失。

只要故事足夠多,每個故事牽連的範圍又沒那麼廣,剛兌信仰就還能保得住。於是,過去5年出現了一幅非常詭異的場景:一邊是政策在想盡辦法打破剛兌信仰,一邊是市場在找尋一切理由來保護剛兌信仰。投資者用一個接一個的故事把具體的違約事件獨立出去,以保護最核心的那個信仰。

2015年,中鋼集團違約了。市場說是基本面差,鋼鐵行業基本面尤其差。

2016年3月,東北特鋼違約了。市場開始強調「歷史遺留問題」、「投資不過山海關」,保住了關內的信仰基本盤。

2018年9月,獨山縣私募城投債違約了。這顯然可以被當成防控地方債風險的結果,而且還是私募債。那麼偏的地方還修那麼多基建,擺明了收智商稅,誰信誰活該。

2019年9月,青海頭號地方國企鹽湖違約了。投資者一度十分憤怒,但最終被市場解讀成了股權人和債權人的利益博弈。

2019年12月,北大方正違約了。這次解釋起來更容易:北大方正是個假國企。

總之,每次出現過國企違約,城投違約,市場總會找一個具體的理由,將違約者踢出可以被信仰的行列,然後繼續堅守信仰。回顧過去五年出現的違約事件,莫不如是。

直到2020年11月,永煤違約,市場信心突然就崩了。與其說是信心崩了,不如說是心態崩了。市場找來找去,只找到一個誅心的故事——惡意逃廢債。

《鋼鐵俠II》裡,有一個反派去偷襲鋼鐵俠,但沒有成功,被抓了起來。鋼鐵俠去監獄裡見這個反派,跟他說:你水平又不行,又打不過我,你說你圖個啥。這個反派很輕蔑的回了一句:「凡人一旦看到上帝流血,就不再把它當做上帝。」永煤就是那個讓上帝流血的人。原來,政府真的可以不管企業,哪怕是國企。

永煤違約之後,許多省份的國資委明確表態會嚴厲打擊惡意逃廢債。之前難道就不應該打擊嗎?怎麼評判是否是惡意呢?說白了,這些都是一種姿態,告訴投資者放心,我們不會這麼幹。可永煤已經這麼幹了,至少投資者認為永煤就是逃廢債。剩下的國企,有什麼辦法能讓投資者相信自己絕不會這麼幹呢?國企也好,城投也罷,面臨這種質疑,是沒辦法自證清白的,這本身就是個信還是不信的二選一問題。

懷疑一旦開始,就不會結束。即使投資者嘴上不說,心裡也是會犯嘀咕的。即使現在來不及跑,隨著懷疑的加深,該跑的還是要跑的,甚至還會帶著那些本來不想跑的一起跑。可以想像,接下來一段時間裡,信用債二級市場上再有風吹草動,自然少不了莫名其妙的拋售。

市場多年以來拼命守護的剛兌信仰,終究是錯付了。

重塑信心

既然剛兌信仰就是對風險的忽視,那剛兌信仰的崩塌就自然對應了風險意識的回歸。這當然是好事,而且是天大的好事。現在市場是太過擔心風險,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過猶不及,光有風險意識顯然不夠,市場還要有信心,否則市場會走向自我否定。

信心比黃金更重要,但首先搞清楚,我們需要的是對誰的信心。可以肯定的是,無論是監管者還是中國資本市場,都不需要重塑對國企和城投的盲目相信。中國資本市場真正需要的,是對監管體制的信心,是對嚴肅研究的信心,是對中國企業的信心。

永煤事件之後,監管部門的應對可謂是「及時介入、嚴肅處理、冷靜對待」,在保護市場流動性的同時,又非常謹慎的避免道德風險。先是各監管部門第一時間介入事件,重點就違法違規問題進行審查。市場其實不在乎一個結果,因為無論什麼樣的結果,剛兌信仰已經沒了。市場迫切需要一套新的、完整的、尊重市場規律的遊戲規則。在這個規則裡,每個人都清楚地知道哪些該做,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如果做了不該做的事情,就應該受到足夠重的處罰,以此強化市場主體對規則體系的敬畏,確保規則體系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只有在這樣的遊戲規則裡,嚴肅且具有深度的研究才有用武之地,市場配置資源的功能才有條件真正發揮作用。在對發行人形成有效約束之後,評級公司才有可能擺脫買方市場的困境,通過完備且獨立的信用評價體系來贏得市場認可。投資者能拿到質量更高的財務信息,自然就會對公司有更全面的掌握和了解,並據此獲得與風險匹配的收益。

中國經濟正經歷一場偉大的轉型,從高增長階段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必將湧現出一大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優秀企業。在經歷短暫的迷茫後,投資者會在一個新的市場環境中,憑藉聰明才智,逐漸發現並堅定支持那些屬於未來的中國企業。這才是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最好詮釋。

相關焦點

  • 「剛兌信仰」「國企信仰」崩塌之後,市場秩序如何重建?
    這種焦慮感的背後,還有更深層次的心理因素——那個在過去數年裡不斷被強調、能夠在不確定年代為投資者提供安全感的剛兌信仰,突然崩塌了。所謂「剛兌信仰」何為剛兌信仰?剛兌就是剛性兌付,通俗地講就是一定能還錢的意思。
  • 闡述14世紀「蒙古秩序」的崩塌與重建,對亞歐大陸的影響
    縱觀整個13世紀,蒙古各部從依附於金朝的邊緣勢力,一躍衝出高原,經過屢次對外徵服之後,諸將將蒙古帝國建立成東至太平洋、西及大西洋的遼闊地域。然而進入14世紀中葉,曾經影響幾乎整片大陸的「蒙古秩序」迅速坍塌,並連帶引發世界新一輪地緣秩序博弈。本文就讓我們從蒙古秩序的坍塌和重建,來詳細暢談14世紀世界格局演變歷程。
  • 成龍集團又發債券違約,到底誰在打破債市「剛兌」信仰?
    「信用債結構性發行此前是在灰色地帶,大家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市場好的時候皆大歡喜,各方受益。信用一旦分化,弱信用主體一定先倒黴。」風波不斷的債券市場被成龍集團一紙公告推向高潮。5 誰在打破債市「剛兌」信仰?近期債券違約事件頻發,到底誰在觸碰紅線?事實上,自2018年出臺資管新規、打破「剛性兌付」後,中國債券市場違約債券數量和規模已經呈現上升趨勢。
  • 社會秩序的恢復與重建
    原標題:郭星華 劉朔:社會秩序的恢復與重建   [摘 要]近代以來,中國遭遇了「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傳統的中國社會趨於解體,整個社會一直處於劇烈的震蕩之中,發生了廣泛而深刻的變化。這種變化引起了學界廣泛的興趣和研究,成果汗牛充棟。但是改革開放之後,中國社會變化的規模之大和程度之深,又遠遠超過近代以來的任何一個時期。
  • 羅永浩,錘子,崩塌的信仰
    2019年,羅永浩和錘子科技的故事徹底結束了,錘子失去了羅永浩,「錘粉」們丟失了信仰。 曾有一個「錘粉」在老羅退出錘子之後說:「錘子」就是這些年他們為之奮鬥和維護的東西。 在這樣一條從個人粉絲到品牌粉絲的「粉絲經濟之路」的背後,「錘子」和「羅永浩」成為了這群粉絲們的信仰。但錘子科技的產品卻一直沒有真正走出自己的「粉絲圈」。
  • 信念崩塌後的重建|INFJ自我成長(上)
    信念崩塌嘛,無非是碰上了不如意的事,和原有的價值觀起了衝突。多大點事啊,生活還得繼續,塌了就重建,有這麼難嗎?話好像沒錯,崩塌是為了重建。可對INFJ而言,有三個關鍵問題的阻礙,使得他們更難面對信念崩塌和崩塌後的重建。
  • 君權神授的信仰崩塌
    但在當時,剛剛經歷信仰崩塌的儒家士族們在目睹如此多的人生無常死亡後,在這個新信仰還沒建立起來的空窗期,只能夠思考到剛才說的第一種解法,就是開始了一種基因自我選擇的今朝有酒今朝醉。每個「縱慾」為底色的時代大背景,通常都是和信仰崩塌有關的。兵荒馬亂不可怕,家園毀滅不可怕,只要過去凝結整個民族乃至國家的那個政治結構還在,曾經的國民認同感還在,就一切都能翻回來!
  • 信仰崩塌的時代,人類重拾信仰還來得及嗎?
    難道這就是人類失去信仰之後的樣子嗎?那麼,人類最終會迷失在金錢、物質和欲望編織的網套裡!人類最終會毀滅在自己的欲望之下。人類以為在控制物質,掌控所有,實際走上毀滅自己的道路卻不自知。信仰崩塌之下,我們不再相信任何信仰。因為信仰不能帶來金錢、物質、財富,不能滿足自身的欲望,所以人們開始摒棄信仰。
  • 信仰崩塌!一個消息「傷」了果粉心,有人說不等iPhone12了
    為啥蘋果iPhone手機能在全球市場賣得好?總結起來,我認為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iOS系統,二是用戶的信仰。對於iOS系統,其實比較好理解,畢竟操作體驗度是關鍵的參考維度;而所謂的信仰,說白了背後就是蘋果公司的品牌影響力在起作用。
  • 人心是最毒的猛獸:《哥斯拉2》美女博士重建地球秩序禍害70億人
    席捲全球70億人的滅世災禍並不是因為某隻怪獸在深山老林呆膩了,想出來都市中溜達散個步,而是因為一位美女博士想用怪獸之間的爭鬥來重建地球秩序。怪獸爭鬥來重建地球秩序?支撐她產生這一想法的依據就是在哥斯拉踩踏過的地區雖然建築被毀,近乎被夷為平地但卻重新獲得了重生的力量,她正是想利用這股力量重建地球的平衡,拯救這個世界。好吧,簡單來說就是,女博士想將怪獸間的爭鬥控制在一個範圍內。把地球比作鬥獸場的話,一次性放出兩隻怪獸來對打,雖然會造成一定的破壞但同時能釋放新的能量,而利用這股能量,我們能讓鬥獸場得到平衡。
  • 末世小說:他親歷核戰,在秩序崩塌的殘酷世界,為了生存一路前行
    末世小說:他親歷核戰,在秩序崩塌的殘酷世界,為了生存一路前行各位夥伴們大家好呀!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的是4本末世爽文類型的小說,他親歷核戰,在秩序崩塌的殘酷世界,為了生存一路前行。書荒和感興趣的的小夥伴們千萬不要錯過哦!
  • 投資者「信仰」崩塌!滙豐銀行和投資者們開了一個不太好笑的「玩笑...
    投資者「信仰」崩塌 資本市場用腳頭投票「聖誕鍾,買滙豐」分紅穩定的滙豐一直是愛好價值投資收取股息的港股投資者追捧的公司,更有港人信仰每年聖誕買入一手滙豐坐等「分紅分紅」。但作為寧可借錢也要堅持分紅的慷慨公司,突然宣布取消派息,這對投資者來說不僅僅是派息本身,更多的是不得不重新思考此次事件背後更深次的問題,由此引發投資者「信仰」的崩塌,資本市場也是用腳投了票。A銀行業績穩定性高 分紅持續性強從投資的角度,股息分紅意味著現金流,可再投資,是公司實實在在分到投資者手中的錢。
  • 法律如何被信仰?
    真正信仰法律的人應該做到以下幾點:1、對生效的法律不懷疑、不質疑、不猶豫 不懷疑就是無條件的相信,相信法律源於自己的內心意志,相信法律來自自己的授權經民主而生成; 不質疑就是無論法律是否對自己有利或對自己不利,都要當作鐵律去遵守,相信他人與自己的認識是一致的; 不猶豫就是無理由的執行,即使事後發現法律的執行是錯誤的也只能按照規定的程序才能改變
  • 兌澳元、兌英鎊、兌加元等弱勢美元市場走勢方向是否方向已明
    12月9日美元市場居於漲跌後幾位為兌澳元、兌英鎊、兌加元、兌港幣、兌新加坡元。最大跌幅:兌澳元兌澳元多空,空方稍佔優勢。盤中走勢,低開整理。市場預期評判,同市場預期。漲跌後幾位:兌澳元、兌英鎊、兌加元、兌港幣、兌新加坡元多空主力分析,多方主力、空方主力貢獻率0.83%、99.17%,主要貢獻為空方主力。多空,兌澳元空方稍佔優勢,兌英鎊、兌加元、兌新加坡元等3種多方稍佔優勢,兌港幣多空雙方相互爭奪。
  • 人民幣市場:兌南非蘭特、兌波蘭茲羅提等居於漲跌前列
    上周(12月6日-12月12日)人民幣市場居於漲跌前列為兌南非蘭特、兌波蘭茲羅提、兌墨西哥比索、兌韓元、兌英鎊。最大漲幅:兌南非蘭特漲跌,震蕩上行漲跌為0.8%。對比漲跌力量,收盤行情沒有達到市場預期。相比最高、最低、收盤三者平均價格預計,下跌-0.2%。漲跌前5位:兌南非蘭特、兌波蘭茲羅提、兌墨西哥比索、兌韓元、兌英鎊行情走勢。漲跌,兌南非蘭特、兌波蘭茲羅提、兌墨西哥比索、兌韓元、兌英鎊等震蕩上行平均漲跌為0.7%。
  • 護佑香港重建秩序重啟信心
    香港企業家、廣州天河港澳青年之家主任林惠斌說,香港國安法是對香港重建秩序、重啟信心的堅強護佑,將有助於恢復香港穩定、促進香港經濟繁榮。香港青年、博鑫(廣州)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彭博文說:「香港國安法將對恢復香港的穩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作為一個國際都市,香港繁榮穩定有助於增強企業家信心,讓企業家更加相信香港未來會更好,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在國際上的地位。」
  • 兌日元、兌港幣、兌瑞郎、兌新加坡元等於美元市場漲跌後幾位
    6月11日美元市場居於漲跌後幾位為兌日元、兌港幣、兌瑞郎、兌新加坡元、兌歐元。最大跌幅:兌日元兌日元漲跌,窄幅整理漲跌-0.27%。震蕩情況,窄幅震蕩。盤中走勢,高開整理。漲跌後幾位:兌日元、兌港幣、兌瑞郎、兌新加坡元、兌歐元漲跌,兌日元、兌港幣、兌瑞郎等3種窄幅整理平均漲跌-0.06%,兌新加坡元、兌歐元2種震蕩上行平均漲跌0.69%。震蕩情況,兌日元、兌港幣、兌瑞郎等5種窄幅震蕩。
  • A股最強信仰...
    12月24日,A股最強信仰釀酒股集體崩塌,罕見出現17隻跌停。剛劃轉900億股份上交所對茅臺發監管函12月24日晚間,上交所網站突然掛出對貴州茅臺的監管工作函,本次實施監管的處理事由為「關於相關事項的監管工作函」,涉及對象為「上市公司」。
  • 思客丨鄭永年:地緣政治變遷和政治秩序重塑
    隨著今天地緣政治環境的變化,這個政治秩序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與此同時,隨著地緣政治的變遷,政治秩序的重塑也變得可能。如何理解這個深刻的危機及其對政治秩序重塑的影響?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來看。  首先,西方民主的核心在發生變化。這幾乎表現在方方面面。從國家層面看,民主很難成為多民族國家的整合力量。二戰以來,西方一直為民主能夠整合國內各民族而感到自豪。
  • 《明日之後》中文主題曲MV首發 陳意涵Estelle傾情獻唱
    美好的世界一夕崩塌,所有最恐怖的噩夢場景都變成人間真實。驚懼之後,倖存者該如何自處?《明日之後》11月6日即將全平臺上線,今日中文主題曲MV首發。廢墟之上,重建能遮蔽風雨的新房在和平安寧的生活中,風霜雨雪都只是司空見慣的天氣,對躲在結實溫暖的家裡的你來說,它們最多也只會影響心情。然而末日降臨,病毒和感染者摧毀了堅固的屏障,夢中風雨不侵的家園醒來後只剩斷壁頹垣,暴雨遮擋你的視線,風雪吹寒你的體溫,白晝黑夜的氣候變換帶來難以預料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