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父母,為何把幼小銜接看得太重要?這就是別人家和自家區別

2020-10-09 爸媽快來看


文/爸媽快來看

說到幼小銜接,很多父母都不由地開始焦慮了,尤其是看到別人家孩子4歲認10以內數字、6歲會20以內加減法,自家孩子只會摸魚打架的時候,很多家長心中焦慮火苗就會躥跳得更活躍一些,這樣眺望別人家孩子、憂愁自家孩子的情況非常普遍,包括我自己在內看到某某同齡孩子多才多藝的時候,都會羨慕對自家孩子緊抓,以他人為優秀的榜樣去約束自家孩子。

但結果是怎樣呢?

"我不要,我就是不要……"

"作業作業,老師都沒讓我寫作業"

"我討厭寫作業,我不要看書,我要出去玩"

又或者是心不在焉的各種應付和自欺欺人,孩子明明眼睛盯著書本,手裡的筆、腦子裡墨水永遠看不到效果。

怎麼會這樣呢?這也是無數焦慮父母的捫心自問,但最終的自省結果卻是"孩子不夠努力,自己不夠狠",因為如果對孩子來狠招學習效果會更好一些,但是帶著恐懼的效果只是微乎其微,並無太大的實質性效果,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他們一旦反抗起來就很難把控得住。

關於幼小銜接這件事情,我認為家長們一定要弄清楚"為什麼我們要把幼小銜接看得太重要",因為這才是我們"緊逼"孩子學習的最終目的,即是如此那麼父母反省才是硬道理,而幼小銜接的存在通俗簡單地說"這就是別人家和自家區別",因為看到別人家孩子優秀所以才會對自家孩子恨鐵不成鋼!

那麼,在幼小銜接的努力背後家長為何太在意結果?

1) 不想孩子學習太苦

2) 眼裡都是別人家的孩子

3) 對孩子未來規劃太高

幼兒園的時候:

"孩子一進幼兒園就哭怎麼辦"

"別人家的孩子都不哭,我家孩子怎麼哭得沒完"

"看到孩子哭忍不住想領回家怎麼辦"

小學的時候:

"作業太多了,孩子每天都要寫到深夜"

"別人都會做,為什麼你不會"

"這道題這麼簡單都不會,你上課都幹嘛去了"

幼小銜接很重要、也是打下學習基礎的起跑線,但是幼小銜接絕對不是學習的知識緊抓,而是學習能力的自主性訓練,提前讓孩子學習加減法、英文字母、唐詩、認數學、認漢字,也不過是為了孩子一、二年級學得更輕鬆一些,從長遠的學習本質來說對孩子的打擊會更極端,因為一、二年級輕輕鬆鬆地學習,到了三年級以後學得更深、孩子抗壓能力反而更弱,甚至從班裡的優等生降到差等生名列,這難道不是對孩子最大的自信心打擊嗎?

所以,幼小銜接真正的價值是幫助孩子如何淡然面對新知識,而不是"你趕緊寫、趕緊學",如何讓孩子淡然面對新知識大家不妨從以下幾方面開始著手:

1、父母越淡定,孩子才能早獨立早適應

大部分孩子上幼兒園、幼升小要寫作業的時候,心裏面都會有一段抵抗期,這是孩子對陌生環境的焦慮、也是自由慣了的不適應,這個父母越淡定孩子才能早獨立早適應,因為孩子哭過鬧過了還是要上學、寫作業,還不如讓孩子覺悟"算了,哭了也要去上學"、"作業寫好了老師會表揚,好開心", 不論是幼兒園裡無奈的妥協,還是小學裡新知識的誇讚,這些都是孩子學習裡需要經歷的"一撇一捺",更是提煉孩子獨立、優秀的一步一個腳印。

幼小銜接存在的意義就是提前讓孩子多學習一點知識,避免被困難壓的趴下而一蹶不振,提前讓孩子學習也是為了更簡單地戰勝困難,所以對家長來說"孩子哭還是不哭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學習好以後才能更輕鬆",但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幼兒園和小學一年級的這個銜接,就是孩子獨立適應、為困難奠定基礎的關鍵期。

如何淡定?

比如幼兒園哭鬧對孩子轉移注意力:"哇,幼兒園裡的滑滑梯好大好可愛呀,爸爸(媽媽)從來都沒見過,要是能和小朋友們一起玩肯定非常有趣",引誘孩子關注幼兒園才能看到幼兒園有趣好玩的一面。

又或者孩子不願意寫作業大鬧的時候,我們淡定地說"哭完鬧完了嗎?爸爸(媽媽)知道這道題很難做,但如果這麼難的題被你解開了,你肯定會讓老師和同學刮目相看的……"

2、讓孩子每天都要學一點、寫一點的習慣

孩子的學習需要循序漸進的過程,在幼小銜接的基礎能力漸長裡,讓孩子每天都要學一點、寫一點的習慣可以說是最強硬的基礎能力,讓孩子通過學習知識去接受每天都要看一會書寫幾個字的習慣,能夠讓孩子在感受每一天進步一小點的微妙成就裡把學習當成生活的一部分,就像是我們餓了身體機能會提醒我們要吃飯、渴了要喝水一樣。

如何讓孩子養成每天都要學一點、寫一點的習慣?對於3-6歲的孩子來說,對一切事物都具有較強的好奇態度,這個時候如果父母創造良好的學習氣氛,比如每天看書30分鐘都會給孩子帶去對書籍的熱情,看書閱讀的目的不在於孩子看了多少,而是在於孩子看懂、理解了多少,所以孩子的學習環境是依靠大人創下的學習榜樣。

3、接受孩子的平凡,鼓勵他的不平凡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不是每個孩子都是學霸、也不是每個孩子都是學渣,普通班裡有第一和倒數第一,尖子班裡也有第一和倒數第一,我們不能要求孩子必須成為學霸,更不能讓孩子每次測試都雙百分成績,想要讓孩子淡然面對新知識,孩子們就必須先接受孩子的平凡鼓勵他的不平凡,對自己說"我家寶貝也有特長",對孩子說"寶貝鋼琴彈得非常不錯,成不了學霸你也是班裡優秀的音樂王子"。

只有發現孩子的天賦,找到他們的閃光點花時間去鼓勵培養孩子,當孩子能夠感受到自己的閃光點、自信心時,他們才可以不成為別人的背景,不管是孩子上幼兒園還是小學,他們都沒有必要必須是成績最好的那個,如果他們將自己的優秀發展出來、別人誇讚的越多,他們的好學心就會越強,不一樣的發光點不也一樣可以讓孩子保持好學心嗎?

學習,不怕孩子學不會、也不怕孩子貪玩走神,最怕的是孩子對學習狀態冷淡不好學、討厭學習,興趣是上進心的起源,所以請家長們接受孩子的平凡鼓勵他的不平凡,讓孩子們都從不一樣的閃光點裡找到最自信的自己!

相關焦點

  • 90%的父母都沒有想明白:幼小銜接,銜接的到底是什麼?
    前段時間,來找我諮詢的父母有很多,他們最關心的問題就是要不要給孩子報幼小銜接班。按道理說,很多父母覺得沒有必要報,畢竟開始上了小學,孩子以後就會特別忙,不如趁著這段時間好好休息。但是,父母也會有擔憂,畢竟其他孩子都學習了那麼多知識,等到老師提問的時候,都能積極發言。自家孩子要是啥也不會,自信心也容易受到打擊,那以後的學習之路可能就不好走了。
  • 寶寶幼小銜接心裡苦?專家:家長也要幼小銜接
    在這之前,他最大的苦惱只是媽媽總要求他多喝水、不許剩飯,還有中午要睡覺。如今,他感受到了些許不一樣的壓力:每天要學寫兩個字,學拼音,還要做算術題。在幼小銜接階段,軒軒並不是一個人。因為擔心孩子一上小學就掉隊,不少家長把起跑線設在了幼兒園大班甚至更早。專家表示,幼小銜接更重要的習慣的培養,這一點大多數父母都懂了。
  • 【聚焦】幼小銜接該不該報班?家長沒做好5點準備,乾脆別花錢報班了!
    可以說,所謂的「幼小銜接班」被叫停,有人拍手稱快,認為不應該讓孩子過早背負太多的東西,但也有很多家長更焦慮了,別人家的孩子都在銜接,自家孩子能趕上學習進度麼?
  • 現在幼小銜接的市場有多大?什麼是幼小銜接?
    關於幼小銜接市場,當然是很大了。 一方面,小學課程進度快,拼音一個月教完,孩子掌握有難度。解釋下,並不是老師不願意好好教。很多孩子提前學,教學是根據孩子掌握情況調整,速度自然會有所提高。結果就是,家長們都給孩子報幼小銜接班,你一家不報孩子跟不上。 另一方面,父母基本都雙職工,暑假一個多月孩子沒人看。
  • 幼小銜接就是學拼音、數學嗎?錯!幼小銜接還要提高這些能力
    一轉眼,就進入7月底了,離一年級小學生開學只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了,你家娃幼小銜接做好了嗎?一提到幼小銜接,很多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讓孩子學拼音,學數學,學認字。實際上,這只是幼小銜接的其中一部分。對於馬上要上一年級的孩子,他們即將面對一個全新的環境,有全新的老師和同學,開始一段和幼兒園完全不同的學習方式。不管從學習上,還是從生活上,孩子都要經歷完全徹底的改變,所以幼小銜接不僅僅是學習方面,還有這幾點,家長要注意提前幫助孩子提前養成。
  • 幼小銜接,到底銜接什麼?幼小銜接班孩子要不要上?怎麼選?
    哈哈哈哈……即將上小學的父母們不淡定了,眼看著別人家孩子一個個都上幼小銜接班了。自己家孩子也得迎頭趕上啊,不能讓娃輸在起跑線上……(中班的家長們紛紛表示:我們現在就已經不淡定了)幼小銜接,到底銜接的啥?弄明白這一點很重要!幼小銜接,真正銜接的是孩子的社交能力與(學業)抗壓能力。
  • 幼小銜接,怎樣幫孩子做好過度?
    看看家裡還處在傻玩傻鬧的狀態的娃,家長在家裡都有些心慌氣短,臉紅心跳,不少家長也諮詢我,處於幼小銜接的娃們應該做點什麼。看看「別人家多才多藝的娃」,覺得自家孩子再不學點什麼,就來不及了!很多焦慮的父母選擇讓寶寶上學前班,通過幼小銜接來領先一步。
  • 家長的「幼小銜接」學習手冊
    「幼小銜接」這個詞相信大家並不陌生,尤其是對於家有即將升入一年級的小朋友家庭來說。更多的這個詞我們聽到的,理解到的都是關於孩子如何做好「幼小銜接」,要不要報個班學習下,也因著這樣關於幼小銜接是關於孩子的,在於學科知識方面的適應和提升。今天我分享到這個是關於家長的「幼小銜接」手冊。
  • 幼小銜接,銜接的是什麼?
    這不幼小銜接要上嗎也成了熱門討論的話題。說到幼小銜接,作為家長,關注的應該是:需要銜接什麼?而不是要不要上的問題,找準方向,你才有可能根據孩子情況判斷要不要上,才不會如無頭蒼蠅亂打亂撞,平添焦慮。幼小銜接,銜接的就是規則和習慣。孩子在幼兒園階段是形成規則意識的關鍵期。這個時候如果注重孩子的規則培養,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幼小銜接班成家長群新熱點
    「你家小寶今年上了幼小銜接班嗎?」「你家的報了哪裡的幼小銜接班?」今年暑期,除了疫情後再度跑火的各類課程培訓班、課外興趣班外,幼小銜接班也日漸成了一個熱門話題。
  • 幼小銜接什麼意思,幼小銜接的重要性,你真的懂嗎?
    很多家長,至今都不太懂幼小銜接是什麼意思,幼小銜接到底對孩子有什麼幫助?真的就是因為幼兒園不能教授小學知識嗎? 如果真的只是因為這一點點,我想幼小銜接市場不會呈現爆發式的增長? 思考完這幾個問題,你再來仔細看幼小銜接到底是什麼意思?幼小銜接對孩子有什麼幫助?你就會一目了然了。 幼小銜接是什麼意思?
  • 幼小銜接選擇全年班,還是半年班?
    雖然現在幼小銜接已經是孩子必須要經過的階段,但是還是有些家長會有疑問幼小銜接教育有必要性嗎?從什麼時候開始?幼小銜接選什麼班型? 那今天我們就圍繞這三個問題來一起聊一下。 幼小銜接教育有必要性嗎? 孩子對年齡成長和環境變化無法很自知,但家長卻看得清楚。
  • 幼小銜接到底銜接的是什麼?新一年父母要了解這幾點
    開學季就這樣來了,這個時候最頭疼的應該是上了幼兒園,該如何選擇幼小銜接的父母吧。不讓孩子上,擔心孩子在上小學各方面的不適應。讓孩子上,又擔心學得過多,在三年級會因沒學會聽課而拉下課程。關於幼小銜接,其實有這幾點想說。
  • 讓幼小銜接快樂啟動,愉快結束
    在知識競爭如此激烈的時代,我們當爸媽的該如何做好幼小銜接呢?選擇培訓機構的方法面對琳琅滿目的幼小銜接機構,我們該怎麼選擇呢。一、首先我們得清楚幼小銜接到底接什麼習慣。良好的作息時間也是幼小銜接的重點之一。如果孩子晚上太晚睡了,便會導致課堂上注意力易分散,學習效率不高。家長提前陪孩子做好這些,孩子更能輕鬆適應一年級。二、了解培訓機構的教育理念,以培養孩子能力和開發孩子潛能為參照目標。換句話來說就是培養一個善於學習、解決問題的孩子。
  • 幼小銜接,該不該給孩子報班?
    可是前幾天她聽說別人家孩子都已經會二十以內的加減法了,且漢字也認識幾百個。而自家孩子連基本的十以內的加減法都不會,字更不用說了。為此她開始焦慮了,十分擔心孩子上了小學之後,學習會跟不上。看到周圍那麼多人都在為孩子報幼小銜接班,她也有點蠢蠢欲動了。
  • 成都這所幼兒園畢業的孩子為何不用「幼小銜接」?
    被問及最多的問題,當屬幼小銜接。為讓自家孩子順利過渡到小學,接下來的暑假,大家扎堆報名幼小銜接班,但明顯為時已晚,孩子們所得到的幫助非常有限。「幼小銜接的最佳時期是小班,中班與大班只需要做鞏固與收尾工作。」據育文教育總監周玉如介紹,該幼兒園提倡幼小銜接工作從小班抓起,注重培養孩子的行為習慣、自理能力、學習習慣、專注力及語數外三門學科。
  • 幼小銜接不必盲目「搶跑」 專家:家長需調整好心態
    在這之前,他最大的苦惱只是媽媽總要求他不許剩飯和多喝水,還有中午要睡午覺。如今,他感受到了些許不一樣的壓力:每天要學寫兩個字,學拼音,還要做算術題。在幼小銜接階段,軒軒並不是一個人。因為擔心孩子一上小學就掉隊,不少家長把起跑線設在了幼兒園大班甚至更早。專家表示,幼小銜接更重要的是對習慣的培養,這一點大多數父母都懂了。而在學科方面,幼兒園階段再早的搶跑,一般也只能管到小學二年級。
  • 「幼小銜接」沒做好影響很大
    不少孩子剛剛上小學的父母,都發現了自家孩子在學校裡出現的問題,那就是跟不上老師的學習進度。其他孩子已經能夠跟上老師學習的腳步,在在寫作業、考試的時候發揮出色,而自己的孩子卻還一竅不通,看到試卷上的低分成績和輔導孩子作業時所產生的的狂躁心情,有的父母不禁仰天長嘯:為什麼我的孩子不是「別人家的孩子」?
  • 開學2周後,我覺得父母也需要來一次幼小銜接
    這樣學習就跟趕鴨子上架一樣,父母一遍遍催,一遍遍訓,結果越催越慢,越訓越做不好。 3、焦慮的不是孩子作業多,而是家長任務多 現在都提倡家校合作、家校共育,老師負責上課教知識,家長負責下課負擔作業。 現在,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連帶著自己也被捆綁進學校,深度參與孩子的學習,這樣一來,家長不止要關心成績,還要擔心捆綁太緊密導致的家庭問題。
  • 拼音是小學生的第一道坎:「幼小銜接」不背這個鍋
    有些剛上一年級的父母真頭疼,孩子學拼音吃力啊!每天班級群裡被老師點名表揚的小朋友不但聽寫一百分,字跡還非常工整漂亮。一打聽,70%以上的孩子都提前上過幼小銜接。再看看自家娃,連簡單的拼讀都錯誤百出,把b和a組合拼,娃念成ba達,把fo念成fao, 還有的孩子會念b也會念a,可是兩個拼音合起就偏偏舌頭打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