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小寶今年上了幼小銜接班嗎?」「你家的報了哪裡的幼小銜接班?」今年暑期,除了疫情後再度跑火的各類課程培訓班、課外興趣班外,幼小銜接班也日漸成了一個熱門話題。近日,記者了解到,許多教輔機構紛紛推出了幼小銜接項目「為孩子們能更好地步入校園生活做準備」。
調適心情迎入學
「從幼兒園進入小學學習,是幼兒成長中的一個重要轉折。為了更好地做好幼兒與小學入學銜接工作,滿足孩子對小學生活的探知願望,幫助他們更全面、直觀地了解小學,以積極的心態迎接小學生活,我園近幾年都組織了本園大班畢業班的小朋友去附近的小學實地參觀。」近日,贛州某民辦幼兒園的負責人王女士告訴記者,讓孩子們近距離地感受小學生的學習生活,只是該園幼小銜接的一部分內容。
王女士介紹道,以前幼兒園每年都會接到好些畢業幼兒家長的離園反饋,稱孩子剛入校不適應嚴肅緊張的環境,心情不好,還有的產生了厭學情緒,說要回到幼兒園去。為此,幼兒園針對孩子入學後可能發生的問題,開設了大班畢業生的暑期幼小銜接班。主要內容是通過模擬小學一年級學生上課的方式,讓孩子們提前適應學齡兒童的學習特點、行為習慣、作息時間等等。其中,帶孩子們到小學實地參觀校園的教室、操場、教學樓、文體活動室等,使之對小學的環境有了初步的認識,了解了小學生的生活,給孩子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激起了他們對小學生活的美好嚮往和期待。
記者了解到,幼兒園開設的幼小銜接班多是以調適兒童學習心態、培養入學規範等為目的,時間普遍安排在升小學前的暑期,因為會增加一些學知識的內容,所以費用也比平時的暑期保育班稍貴一些。
提前補課防落後
市民夏女士告訴記者,大女兒今年讀初二,從小學一年級起,數學就不好,但也能考八九十分,進入初中後,分數越考越少,現在120分的總分只能考個三四十分。有朋友傳授經驗說,孩子也許天生數學思維就差一些,入學後又長期處於落後行列,越學越沒有信心,現在看來是徹底放棄了,要想再趕上就很難了。汲取了老大的教訓,對於下半年要入學一年級的二女兒,她早早地就報了一家教輔機構的幼小銜接班,提前學數學。本來只報了數學,但機構的老師說,讀題的理解能力來自於語文水平的高低,所以,她又報了一門語文課程。
記者發現,不少社會上的教育機構也紛紛推出了幼小銜接班,確切地說,應當為幼小銜接課程,主要是讓孩子提前學習一年級的教學內容,以免跟不上老師的進度而落後。「我們機構本來是以開發智力的速算類項目為主的,開設幼小銜接課程也是迎合市場需要。」位於萬盛商業街的某教學機構負責人陳經理介紹道,近年來,他感覺家長培養孩子越來越用心,孩子們也越發優秀,但同時家長的焦慮情緒也更普遍了,生怕孩子一時落後,終生落後,比別人家的更平庸、更沒有出息。許多家長都問有沒有可以讓孩子一入學就考得好,以後學起來更輕鬆的課程,因此,很多機構也就順勢而為,開設起相關的幼小銜接課來了。
未達年齡先上課
記者了解到,贛州市各小學招收一年級新生要求年滿6周歲,如2020年秋季小學一年級入學者,應為2014年8月31日前出生的適齡兒童,今年尤其嚴格執行該項規定,任何學校違招生,該生將不能錄上學籍。這就讓不少在此日期之後不久出生的孩子家長感到頭痛,特別是相隔才幾天者,當年不能入學,再讀一年幼兒園何其尷尬,而第二年入學就成了班上的大齡兒童,感覺真是被耽誤了。
為此,贛州市的民辦學校針對此類孩子開設了幼小銜接班,學制一年,除了教行為規範、培養習慣養成,幾乎將一年級的課程都提前上了。這樣,當他們真正入學時,其中優秀學生便能迅速脫穎而出進入培優班。而培優班的教學進度和難度均與普遍班有所區別。這樣,就為民營學校培養尖優生從一開始便打下了基礎。雖然學費不菲,一年要二三萬元,但還是有不少家長趨之若鶩。
對於不少家長來說,「要不要上幼小銜接班」,還是一個令人糾結的問題。贊同者會舉例說孩子因為一入學就優秀,從此有了自信,慢慢愛上學習,一路領先成了學霸,人生開掛;反對的人也能舉出例子,說這樣的孩子只是入學成績好,後勁未必足,因為輕鬆能考好,反而不認真學習、聽課,導致學習態度浮躁,後來被別人趕超後還容易情緒失落,進而影響其成長。
長期從事教育工作的章貢區教育局招生辦副主任朱老師表示,不論是哪種幼小銜接班,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關鍵是家長要清楚自家孩子的實際情況,制定長遠的學習目標和計劃,而不是盲目跟風,一擁而上。(記者 喻曉佩)
[責任編輯: 黃春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