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長的焦慮:「幼小銜接」與「零基礎」上小學之爭

2020-12-19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石家莊12月13日電 (肖光明 張帆)河北石家莊市民劉燕女士的孩子在一所公立幼兒園上中班,最近她很焦慮,她發現明年打算留在幼兒園上大班的孩子寥寥無幾。

圖為「幼小銜接」班教授拼音。 石家莊市啟明星教育培訓學校微信公號截圖 攝

  近年來,從國家層面來看,教育部等部門連續發文,要求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倡導「零基礎」上小學。但是,面對家長們普遍「望子成龍」的期盼與「不要輸在起跑線上的」的焦慮,目前,社會上培訓機構小學化的「幼小銜接」班異常火爆。

  對此,中新網記者近日來到河北省會石家莊市,就家長們普遍關心的「零基礎」上小學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採訪。

  家長:上與不上各有利弊

  根據卓越巧問教育與亞洲幼教年會聯合發布的《2018年中國幼小銜接調研白皮書》顯示,94%的家長都意識到「幼小銜接」階段的重要性。同時,超過半數的家長對孩子進入小學存在擔憂。

  那麼,已經上過「幼小銜接」班的孩子們的情況如何?

  「在石家莊未來強者幼兒園大班,孩子100以內的加減法都學完了,拼音也都學完了,漢字也教了幾百個。現在孩子上小學一年級三個月,才學到10以內的加減法。」石家莊市民周麗麗說。

  周麗麗說,據她所知,孩子現在的同學有好幾位在暑假裡報了「幼小銜接」班狠學了兩個月。「小學學習拼音的時間比較短,如果之前沒學可能會吃力。」

  石家莊市民楊靜女士的孩子也上過半年的「幼小銜接」班,她認為這樣會讓孩子進入一年級以後相對輕鬆一些。

  相對於周女士和楊女士,石家莊市民張新順女士則對小學化「幼小銜接」班持反對態度。

  她也是「跟風」報了一所「幼小銜接」班,但是她發現,孩子一天到晚都是學習,上了一周後就馬上終止了。

圖為在兒童培訓機構門口等待孩子放學的家長。 張帆 攝

  通過對「幼小銜接」班的觀察,張新順認為,應該清楚孩子每個年齡段應該做什麼,在學前階段,關鍵是培養孩子的興趣,引導發現學習的興趣。她表示,孩子在「幼小銜接」班學到的僅是死記硬背的正確答案。比如5加3孩子知道等於8,但是如果問孩子:爸爸給了你五個蘋果,媽媽給了你三個蘋果,你有幾個蘋果,他就不會回答了。

  她認為,現在的家長僅關注成績,只要求孩子學會標準答案,而「幼小銜接」班的存在,就是為了迎合家長的焦慮而不是為了孩子。

  小學:一張「白紙」更易成長

  「我們發現,今年入學的新一屆小學一年級學生有50%以上在拼音、數學等方面都有基礎。但是,社會上所謂的『幼小銜接』班或者是私立幼兒園教學良莠不齊,在規範教學方面做得很差。孩子們或是拼音發音不標準,或是握筆姿勢不正確,或是算理不清,我們糾正孩子們的習慣要比教授新知識要難的多。」石家莊市國際城小學一年級年級組長錢老師說。

  錢老師是一位有著30年教齡的資深小學教師,在她的教學生涯中,孩子們從一開始基本上全部是「一張白紙」入學到現在的大多都是有基礎地入學,她認為一些家長們過度「拔苗助長」的情況已經比較嚴重了。

  錢老師說,近些年來,她發現那些入學時候掌握100以內加減法、掌握拼音以及許多漢字的孩子們,進入小學階段,一些孩子就會覺得掌握了,養成課堂聽講不認真等不好的學習習慣,進入高年級反而掉隊了。

  邊老師是國際城小學一年級的一位班主任,教授孩子們語文和數學。她說,根據教育部的教學大綱,拼音就安排了38個課時,孩子們大約需要學習一個半月以上,小學一年級一開始的知識量並不大,這些課時足夠孩子們掌握。

  邊老師表示,拼音、算數等知識內容,應遵循孩子的生長發育周期,實在沒有必要提前學。

  石家莊市某城鄉結合部小學一年級班主任袁老師表示,孩子們需要的是養成好習慣的「幼小銜接」而不是小學化的「幼小銜接」。

  她表示,家長們對待孩子的學前教育要理性,養成教育很重要,比如培養孩子上課時間不去廁所、別人說話不要打斷等。學習知識,還是放到小學階段比較好。

  保護孩子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不寫作業,兒慈母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這雖然是網絡上的一則段子,但是也客觀真實地反映了在課業壓力下,親子關係的現狀。

圖為一些培訓機構火爆的現象,孩子們過早的背上了沉重的書包 張帆 攝

  在採訪中,記者發現,個別學校對於家長、孩子的過高要求也是「幼小銜接」班與各種補習班火爆的原因。這樣更容易滋生已經入學和即將入學孩子家長的焦慮心態。

  石家莊市民王女士反映稱,該市的南石家莊小學,在一年級開學前就已經組建了班級群,老師每天在群裡布置作業。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家長稱,她的孩子目前正在石家莊市綠洲小學讀一年級,雖然現在教育部門規定,低年級的孩子不許留書面作業,但是學校還是安排孩子所在班級的家委會買了三套練習題,每天布置家庭作業。「開學沒多久,學校還組織了期中考試,成績不好的孩子還被老師『叫家長』,這樣更增加了家長們的焦慮。」

  石家莊市北苑小學李曉冰校長表示,幼兒的童年應該是輕鬆快樂的,家長應該正確理解孩子的特點,合理評價自己的孩子,做好陪伴非常重要。

  「家長是保護孩子心靈成長的第一道防線,應該多發現孩子的優點,保護孩子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儘量給孩子們多一點休息、玩耍的時間,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李曉冰說。

  李曉冰表示,家長們大可不必擔心「零基礎」上小學的問題,現在學校在一年級開學伊始,都會為孩子們的入學做好充分準備,會組織老師們帶領孩子們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不講授教材內容。對於進入小學階段的孩子而言,最重要的是讓孩子保持對新知識的好奇心。

圖為培訓機構微信公號的招生信息。 石家莊市啟明星教育培訓學校微信公號截圖 攝

  石家莊市國際城小學苗校長表示,其實家長們對「幼小銜接」的認識存在誤區。家長要明白所謂的「去小學化」不是與小學完全對立,去掉的是在幼兒園階段不適合孩子們學習的小學知識內容。

  河北各地曝光培訓機構黑名單

  教育部日前發布了《關於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指出:社會培訓機構也不得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等名義提前教授小學內容。

  但在重拳之下,面對火爆的需求,小學化的「幼小銜接」班依然存在。

  據石家莊市多位家長反映,一家名為「教育寶」的網站上面有很全面的該市「幼小銜接」機構的信息。記者登錄該網站,搜索到了十餘家機構。隨後,該網站彈出一個對話框,一位自稱夏青老師的網站工作人員主動聯繫記者,稱自己提供的數據能迅速找到準確靠譜的答案。記者以家長的身份進行了諮詢。該老師表示,很多小朋友都在上這個課程,並登記了記者的手機號碼。

  隨後,一位自稱是石家莊市啟明星教育培訓學校的趙老師主動聯繫了記者,並極力邀請記者來店諮詢。面對記者提出的是否會教孩子拼音、數學等課程時,該老師並未正面回答,並表示來店就清楚了。記者登錄了該校的官方微信,該校稱常年開設特色學前班、「幼小銜接」班。

  記者在「教育寶」網站中搜索到了多所培訓機構均開設教授數學、拼音等課程的學前班或「幼小銜接」班。其中一家名為石家莊七田陽光的教育機構的簡介讓人咋舌。該機構稱從0歲接受七田陽光教育的正常嬰兒,可成長為智商高達140以上的優秀人才。

  日前,石家莊市教育局在其官網上表示,下一步,該市準備建立民辦教育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出臺《校外培訓機構設置和管理辦法》,聯合有關部門共同執法,動態更新黑白名單。

  另據記者梳理,日前,河北省教育廳發布了《小學一年級零起點教學工作十項規定》。目前河北省各設區市以及雄安新區教育部門均在網絡上曝光了轄區內的培訓機構黑名單。(完)

圖為石家莊市教育局官網轉發的由河北省教育廳發布的《小學一年級零起點教學工作十項規定》。 石家莊教育局網站截圖 攝

相關焦點

  • 卓越巧問教育發布幼小銜接白皮書2.0,深度探究幼小銜接行業趨勢
    中國家長也將對幼小銜接機構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期許,這些都將倒推幼小銜接行業往規範化、專業化的方向發展。收入越高越焦慮,學科知識成剛需事實上,越來越多家長意識到,從「散漫」的幼兒園到「學習導向、標準化、規律化」的小學之間,確實需要過渡期。不能讓孩子「零準備入學」,已經成為了家長們的共識。
  • 「幼小銜接」焦慮
    而郝麗的焦慮,則代表很多幼兒園大班家長的心態:他們原本不支持孩子提前儲備小學知識,但發現別人家的孩子「搶跑」後,不禁也有些沉不住氣了……近日,新時報記者暗訪發現,部分提供幼小銜接班的培訓機構,仍在繼續進行拼音、識字和算術等小學知識的教育。
  • 大班家長新困境:幼小銜接在園時間變短,家庭版幼小銜接該怎麼做
    一些家長很關心幼兒園和幼小銜接機構的開園時間,孩子在家這個超長的假期裡,隨著一些行業的復工,爸爸媽媽沒有過多的時間陪伴孩子都把孩子送回了老家,在老家的孩子真的是解放天性,與天地為友,什麼也不學了,畢業班的家長真的是著急,想讓孩子上學,畢竟孩子在幼兒園的作息是規律的,在幼兒園老師會系統地涉及幼小銜接知識與能力,孩子可以有一個好的狀態上小學,但是遲遲不開園,家長們知識與能力也不足,擔心上小學一年級會跟不上
  • 慧心童伴:面對幼兒園小學都不管的「幼小銜接」,家長應該怎麼辦
    相信很多家長都會發現,在孩子即將步入小學的前一年或者半年左右,身邊同齡的孩子有一部分會放棄大班的學習,轉而去幼小銜接班了。在這種貌似激流勇進的「學潮」中,就算平時再佛系的媽媽,內心也會焦慮,產生疑問:到底要不要上幼小銜接班?
  • 寶寶幼小銜接心裡苦?專家:家長也要幼小銜接
    在幼小銜接階段,軒軒並不是一個人。因為擔心孩子一上小學就掉隊,不少家長把起跑線設在了幼兒園大班甚至更早。專家表示,幼小銜接更重要的習慣的培養,這一點大多數父母都懂了。而在學科方面,幼兒園階段再早的搶跑,一般也只能管到小學二年級。幼小銜接適當進行一些知識儲備是可以的,但不要硬灌,可以採取浸潤的方式,讓孩子入個門,就能更順利地完成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
  • 一名優秀的家長,是如何做好孩子幼小銜接的?
    說到幼小銜接,左老師先來問大家一個問題:我們為什麼要準備幼小連結?孩子讀小學後,成績上能夠適應節奏,不掉隊;和同學相處融洽,合群,喜歡上學;學到很多知識和本領,養成好習慣,越來越有自信。這都是做父母的期待。
  • 「幼小銜接」到底要不要上?過來人這麼說,建議家長慎重考慮
    對於幼兒園「去小學化」,有的家長拍手叫好,有的家長卻心存憂慮。要不要給孩子上幼小銜接,也就此成為許多人關心和熱議的話題。「幼小銜接」到底要不要上?來聽聽過來人怎麼說兜媽身邊有好幾位朋友,家裡的孩子都快到學齡了,正在發愁要不要給孩子上幼小銜接的事情。
  • 「幼小銜接」到底要不要上?過來人這麼說,建議家長慎重考慮
    「就因為大寶上過幼小銜接,所以我才決定不給二寶上的。」也有的家長說,不給孩子上幼小銜接,孩子上了小學跟不上,一樣要吃很大的苦頭。而家長要輔導孩子趕上進度也很困難,大人小孩一起崩潰。這部分家長認為,為了孩子能順利跟上小學課程,讓孩子上幼小銜接,還是很有必要的。
  • 「宅家」如何做好幼小銜接?濟南一幼兒園給「焦慮」家長支招兒
    &nbsp&nbsp&nbsp&nbsp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南4月26日訊(記者 陳洋洋)近日,全國多地中小學陸續開學,許多幼兒園大班的孩子們也將面臨升入小學。疫情期間,「宅家」的孩子們應如何做好幼小銜接準備成為家長關注的問題。
  • 孩子要不要上幼小銜接?上哪種類型幼小銜接?看看小學老師怎麼說
    為了讓孩子能夠一上小學就馬上適應小學生活,不輸在小學的起跑線上,時下,幼小銜接班在培訓市場上非常火熱。我家孩子還有一年上小學,最近,無論是幼兒園家長還是身邊同齡孩子的家長,都在討論幼小銜接的事情。辰媽了解了一下,目前市場上的幼小銜接大致分為以下幾種類型:1.全日制幼小銜接班。這種幼小銜接班類似幼兒園的大班,有的就直接稱為「學前班」,在入小學之前的一整個學年的教育中,推行幼小銜接教育。
  • 幼兒園不得教小學內容,家長反而焦慮了,原因為何?
    小學教材不是為零基礎的孩子設置的不準幼兒園小學化,這就意味著小學的內容不準在幼兒園學,也就是說幼兒園不能涉及到識字和拼音,數學不能涉及到數數和加減法。不學當然可以,那我們來看看現在部編版的一年級教材是不是零基礎的。
  • 2019中國幼小銜接市場規模近500億元,學科知識啟蒙受家長青睞
    在幼兒園教育去小學化的政策要求下,中國家長如何看待孩子的幼小銜接教育?家長的真實需求是什麼?有何焦慮點?本次發布的白皮書2.0,通過深度調研2176位幼小銜接家長群體,對該群體的認知、需求、教育理念等進行了多方位分析,給出答案。
  • 2019-2020中國幼小銜接教育報告:父母最焦慮孩子的這些問題!
    近幾年,隨著優質教育資源的稀缺,孩子教育成為家庭重中之重,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從學前就已關注。近兩年國家出生人口數減少,教育行業近幾年依然享有人口基數增長的紅利,未來將由人口數量增長轉為消費升級的紅利,優質教育培訓機構將獲利。
  • 新教材改版家長提前焦慮,貝爾安親幼小銜接來支招
    「周老師,這次小考我家孩子都沒上90分。」   「周老師,這次語文測試嘉嘉居然扣了5分,她是只寫了一句話嗎?」
  • 中國式父母的第一站焦慮——幼小銜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尤其是一年或者半年的緩衝期,幼小銜接。幼小銜接重要嗎?當然重要。因為幼兒園和小學,在學習環境,生活制度,師生關係,學習方式上存在很多差別,所以孩子需要在入小學之前,做些準備,做好幼小銜接。但幼小銜接僅僅是幼兒園裡的知識和小學知識方面的銜接嗎?不是的。幼小銜接是全方位的銜接,心理、知識、能力、習慣四大方面的銜接。
  • 青島熱門機構一座難求 幼小銜接「搶跑」如何破解?
    文/圖 半島記者 李紅梅從幼兒園升入小學,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次重大轉折。不少家長擔心孩子「零基礎」入學會跟不上教學進度,於是,把孩子送進暑期幼小銜接培訓班,甚至有的家長已經讓孩子提前上了半年到一年的幼小銜接課程。在本應恣意奔跑嬉戲的年齡,許多孩子被家長塞進狹小的教室,接受各種幼小銜接培訓。
  • 幼小銜接家長必看圖書推薦
    孩子要上小學啦!心裡既興奮又焦慮,一系列的問題暴露在眼前:家長要做哪些準備?孩子要做哪些準備?孩子怎樣能喜歡上學校的生活?孩子學習怎麼抓?要達到什麼水平?不要焦慮,今天給大家推薦九本適合幼小銜接家長學習的圖書,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特別提醒:家長如有需要,可以加關注,私信索要相關電子書。
  • 2019年中國幼小銜接行業趨勢白皮書
    超七成家長對報讀幼小銜接持認可態度,讀過幼小銜接的家長最認可的效果是幫助孩子更好的過渡,最大的收穫是學習能力的提升。課程報讀率逐年升高,新一線城市的報讀率最高。目前幼小銜接市場宣傳以知識培訓這一剛需為主,但家長的需求更多在於從心理、態度上幫助孩子過渡,部分家長因為擔心過多過早學習知識而放棄報讀幼小銜接課程。
  • 「幼小銜接」培訓班遍地開花
    無論是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或是解決雙職工家庭帶娃剛需,抑或是出於入學焦慮……給即將上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報幼小銜接班來度過大部分暑期時間成為相當一部分溫州「幼升小」家長的選擇。「幼小銜接班」通常指的是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學習的階段適應。隨著「小升初」升學方式的多元化,學籍制度管理的加強,「幼升小」這一說法愈發成為家長口中的高頻詞。那麼究竟要不要上「幼小銜接班」?
  • 「焦慮」的幼小銜接市場,成長保如何在線上探索生意經?
    文|馮瑋  或許,幼小銜接課程的出現,是「贏在起跑線」焦慮下的必然產物。  一大波在線教育公司快速崛起,更多玩家也開始入局在線產業:學科課程打頭,素質教育跟進,在線下已花開遍地的幼小銜接,也開始有在線上落地生根之勢。  2012年以兒童心理諮詢業務起家的成長保,近期又完成了數千萬元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