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的「幼小銜接」學習手冊

2020-12-20 寶寶知道

「幼小銜接」這個詞相信大家並不陌生,尤其是對於家有即將升入一年級的小朋友家庭來說。更多的這個詞我們聽到的,理解到的都是關於孩子如何做好「幼小銜接」,要不要報個班學習下,也因著這樣關於幼小銜接是關於孩子的,在於學科知識方面的適應和提升。今天我分享到這個是關於家長的「幼小銜接」手冊。

這本書我當時拿到時,於我而言就是及時雨,我家娃今年9月入小學了,我們即便是沒有成為孩子拼爹的「父母」,也沒有雞血滿滿的上過「幼小銜接」的班而努力奮鬥過,去私立的小學轉悠了一圈,然後就是坐等公辦統籌。我秉承「歡樂童年玩樂學習」,內心雖然算強在,但也還是會有些緊張和擔憂。緊張是因為興奮與不舍,怎麼就這樣長大了就要上小學啦,擔憂是我不確定,目前孩子這樣的狀態入小學後,是否跟得上節奏。鑑於此,所以父母也需要做準備,也需要修煉,這本書給我下了一顆定心丸。

《歡迎來到一年級,幼小銜接家長手冊》本書是由在一線工作了50餘年小學校長卓立所著。從心理,生活,學習等全方面的讓父母了解到如何更好的去適應一年級的生活,一年級到底意味著什麼,在孩子的整個學習生涯裡的重要性。另一方,也從父母最關心的關於如何參與到孩子的學習,以及對於分數的如何看待,關於座位的安排,孩子們間的相處,如何更好的和老師溝通,以及要不要進家委會。事無巨細的從各個層面,讓我們了解一年級的生活,作為一年級學生的父母要做些什麼!

1. 入學儀式感

生活裡需要儀式,不要怕繁瑣,儀式有時卻卻就是一個幫手,也是一個催化劑。從此他擁有了一個身份,讓孩子參與到入學報名的登記的每個環節,讓其參與準備學習生活用品的各個環節。

2. 幼兒園的課堂形式VS小學課堂

所以對於要不要上「幼小銜接「的學前班,能做到以下這兩點的話,去讀一讀還是有積極的意義的,提前適應課堂,而不是提前超前學習。

a.讓孩子提前適應課堂的學習這個形式,爭取能在其中找到樂趣。

b.將孩子即將到來的小學生活中的一些可能出現的問題提前表現出來,可以給孩子和父母一個即時的得提醒,以便找到對策。

一年級的時候,能夠融入和參與到課堂學習裡來,也就掌握了在學校裡最重要的一個遊戲規則。

3. 100分的魔法利弊

不追求分數,只在乎過程裡是否「努力」了,這是我們現在特別推崇的。且對於小學階段,過分追求分數,而本末倒置,耗費自己大量精力,消磨掉許多學習樂趣。但這裡又特別提出了對於一年級的時候還是提倡,要考100分,給自己一點甜頭,不要給剛剛建立上學學習這件事就定下一個基調:分數不重要啊,只要努力,「努力」二字對於孩子來說還是太抽象,需要量化。所以再最初的時候,鼓勵孩子爭取100分,讓他有一個激勵的心理高位。

但是從長遠的學習生涯來說,分數不重要,更不要說這100分意義有多大了,即便是得了100分,也只是代表在這個時間裡,卷面上有限的知識裡,掌握的程度。

家校共育

家長與老師之間的溝通

(關於和老師溝通的一個時間:放學的時候,老師不上課的時候,課外的時候)

1. 老師批評錯了孩子

遇到這樣的情況,家長一定要保持心態平和,千萬不要「蹭」就跳起來,和老師有衝突,這樣做不但解決不了孩子的委屈,只會增加孩子對老師的不信任,和老師產生牴觸情緒。

要知道讓孩子喜歡老師,對於孩子喜愛上學,喜愛學習,也是重要的一關。

當然,要是確有事情,家長需要細緻的了解事情的前因後果,一方面要引導孩子鼓勵他把這事情當作一次鍛鍊的機會,一起尋找解決的問題辦法。當然父母也不要怕多事情,怕老師不高興,而不顧及孩子的感受,這也不利於孩子的發展。還是要找機會和老師溝通下,但一定要注意情緒,人總會免不了有疏忽的時候。

2.座位的安排(這個也是很家長最關心的事情)

想給孩子調換座位無非是幾個原因:座位太靠後,孩子看不清黑板,聽不清老師講課,上課容易不專心,擔心孩子座位偏形成斜視……

一個班級裡三四十個孩子,總會有人要坐在後面的旁邊,老師按排座位首先是按照個頭的高矮,高個子坐在前面,肯定會擋住後面同學的視線,在按照身高的大排序基礎上,確實有視力問題的,會個別調整,然後就沒有然後了,這是基本的兩個大原則。另外在班級裡每周縱對左右也會做平移調整,橫排前後差不多兩三排也會做調換。切不要為了坐前排而謊稱視力有問題,或是找老師,其實老師在安排時也會綜合考慮,特意去偏頗與誰。

學校是孩子的江湖,父母不能替代。

書中還講到很多的細節,比如孩子在同學中如何才能受歡迎,作為家長我們可以為孩子做點什麼。對於孩進入小學需要有意識的培養哪些意識和習慣等,以及「別人家的很棒的孩子」,他們在家裡都做了些什麼呢?

幼小銜接,不只是孩子需要做準備,家長更要做準備。家有正準備入小學的父母,推薦你應該且必須來讀一讀這本書,肯定會有很多的收穫!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墨子涵Zoe)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摩比推出《家長手冊》 幫孩子備戰幼小銜接
    國內首部針對家長的幼小銜接實用手冊——《家長手冊:幼小銜接你準備好了嗎》近期由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 摩比《家長手冊》  孩子即將升入小學,角色和所處的環境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同時家長的角色也要發生很大的變化。
  • 《幼小銜接家長手冊》上線 家長可對照"自檢表"彌補疏漏
    市教委教研室日前組織專家以及一線教師團隊,梳理出幼小銜接教育中家長經常遇到的困惑和問題,編撰完成《幼小銜接家長手冊》。即日起家長可登錄上海學前教育網(www.age06.com)免費下載。   避免出現「訓練」字樣   市教委教研室幼教教研員徐則民介紹,這一手冊是在2008年試用版的基礎上,針對家長和孩子的認知水平和習慣進行修改的。
  • 家長必看:幼小銜接工作指導手冊
    如果幼小銜接做的好,適應過程就會比較順利,能夠使幼兒入學後,在身體、情感、社會性適應和學習適應等方面都有良好的發展,從而順利地實現由幼兒園向小學的過渡。三、幼小銜接到底銜接什麼?幼小銜接工作的重點不是知識的準備問題,而是如何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引發其對知識的好奇心,培養幼兒具有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並樹立克服困難的勇氣等。因此,幼小銜接應該以幼兒發展為本,遵循幼兒的年齡和心理特點,注重興趣、習慣、能力的培養。四、幼小銜接應從何時開始?
  • 幼小銜接家長必看圖書推薦
    不要焦慮,今天給大家推薦九本適合幼小銜接家長學習的圖書,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特別提醒:家長如有需要,可以加關注,私信索要相關電子書。在探討進入小學之前要不要上幼小銜接班、家長要做哪些入學準備的基礎上,提出一年級是規範學習的起跑點。學習是孩子終生的樂趣,還是苦惱的負擔?在這一年裡,可以初見端倪。這一年裡,孩子們需要做些什麼?老師們會為我們的孩子們做什麼?家長們又需要為我們的孩子們做什麼?
  • "幼小銜接",到底該銜接什麼?
    知識學習:最佳教材源自生活  幼小銜接是指幼兒園與小學兩個教育階段平穩過渡的教育過程,也是幼兒成長發展過程中需要面臨的一個重大轉折期。提起這個話題,很多人想到的便是書本。我市已全面啟用人教版新版語文教材,不少老師和家長評價「有點難」,令不少媽媽們感覺「壓力山大」。
  • 寶寶幼小銜接心裡苦?專家:家長也要幼小銜接
    在幼小銜接階段,軒軒並不是一個人。因為擔心孩子一上小學就掉隊,不少家長把起跑線設在了幼兒園大班甚至更早。專家表示,幼小銜接更重要的習慣的培養,這一點大多數父母都懂了。而在學科方面,幼兒園階段再早的搶跑,一般也只能管到小學二年級。幼小銜接適當進行一些知識儲備是可以的,但不要硬灌,可以採取浸潤的方式,讓孩子入個門,就能更順利地完成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
  • 不容錯過的「幼小銜接」書單
    一,幼小銜接家長必看書單1,幼小銜接家長手冊,幼升小你準備好了嗎?這本書是幼小銜接實用指導手冊,是幼升小必備的能力提升和心理調適的一手資料。它從家長的角度出發,指導家長在學習能力、生活習慣、學習習慣、人際交往等方面給孩子全方位的幫助和指導。
  • 剛上完幼小銜接的我們來回答,幼小銜接孩子要銜接的到底是什麼?
    從事過幼兒園和小學教學的我,經常會被家長諮詢到是否有必要給孩子報幼小銜接。其實幼小銜接這個概念不是現在剛剛就有的新名詞,過去的幼兒園學前班基本就是目前家長們給孩子報名的幼小銜接的雛形。於是校外的培訓機構開始興起,「幼小銜接班」、「拼音班」、「識字班」等到開始如雨後春筍般爆出,向家長們販賣著「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焦慮心情,讓家長們心甘情願的買單,甚至不少家長最後一年的幼兒園都不讓孩子上了,而直接送去全託制的幼小銜接機構了。
  • 家長的高期望,助推幼小銜接市場火熱
    當孩子正式進入小學,開始在固定時間上課、做作業和考試,要學習、適應課堂教育,完全不同於此前以玩耍為主的幼兒園生活。這是一個關鍵時間點,在「幼升小」的這一較大跨度下,幼小銜接應運而生。幼小銜接的主要任務,是解決好孩子從幼兒園以遊戲和能力發展為主的教育方式到小學以正規課業和靜態知識的學習為主的教育方式下,兩種不同方式帶來的對兒童身心調適帶來的轉變需求。
  • 快心算對幼小銜接的影響,家長必看
    可是當寶貝你入學之後才發現,身邊的很多孩子從大班就開始上孔樂幼小銜接課程。認識幾百個字,會小學算數,會拼音甚至已經知道上課的紀律和考試是什麼,而我們的寶貝晨晨這方面還是空白,曾經自豪的他也很失落。是媽媽我的責任,是我沒有做好功課,平時只光顧課外興趣,以為可以憑藉一技之長和同學拉開差距,沒想到卻忽略了九年義務教育的根本——學習。
  • 幼小銜接至關重要 家長們應謹慎選擇
    市心理諮詢師協會秘書長、市中心醫院心理門診心理治療師何彥霞說,有些家長或老師在幼小銜接過程中急於求成,忽視了幼兒的可接受性,致使幼兒在生理、心理各方面壓力突然加大,難以適應,不但教育效果不好,而且還使幼兒對小學和未來的學習產生恐懼感和不安全感。
  • 幼小銜接親子講座:幼小「愛」相聚,銜接零距離
    ,本次主要邀請了劉曼英老師採用講座和互動結合的方式,將如何做好幼小銜接的經驗傳授給父母,使其能更好地幫助孩子適應新環境新學期的生活和學習。,而小學階段則以鍛鍊孩子的自主性為主,並分享了幼小銜接的重要意義:從幼兒園到小學,中間僅有兩個月的時間,但在作息方式、學習內容、日常生活等方面都形成了一定的差別,以至於孩子在學習和生活的道路上突然面對一個轉折點,極易產生適應不良的情況。
  • 幼小銜接班成家長群新熱點
    近日,記者了解到,許多教輔機構紛紛推出了幼小銜接項目「為孩子們能更好地步入校園生活做準備」。  調適心情迎入學  「從幼兒園進入小學學習,是幼兒成長中的一個重要轉折。為了更好地做好幼兒與小學入學銜接工作,滿足孩子對小學生活的探知願望,幫助他們更全面、直觀地了解小學,以積極的心態迎接小學生活,我園近幾年都組織了本園大班畢業班的小朋友去附近的小學實地參觀。」近日,贛州某民辦幼兒園的負責人王女士告訴記者,讓孩子們近距離地感受小學生的學習生活,只是該園幼小銜接的一部分內容。
  • 90%的家長都不明白:幼小銜接,銜接的究竟是什麼?
    幼小銜接是家長一直在關注的一個問題,那銜接的究竟是什麼?弄明白這一點很重要!很多家長錯誤地認為幼小銜接就是提前學習一年級的知識,在開學的時候有一定的優勢。事實證明,這種優勢是不可持續的,若沒有繼續努力,孩子終將被超越。實際上,幼小銜接真正銜接的是孩子的學業抗壓和社交能力。
  • 幼小銜接學什麼?一張圖便知幼小銜接的全部學習內容
    最近,各大學校在陸續的開學,很多家長都在猶豫,是讓孩子上幼兒園的大班,還是要讓孩子上幼小銜接班,想必這個問題是困擾大部分家長的問題。也有一部分家長根本不知道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應該學什麼,也就是說幼兒園的大班要學習哪些內容,幼小銜接班又要學習哪些內容。
  • 幼小銜接,快樂成長——長興縣開發區中心幼兒園大班幼小銜接家長會活動
    幼小銜接是幼兒園與小學兩個教育階段平穩過渡的重要教育過程,也是幼兒在其學習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一個重大的轉折期。因此,為了幫助家長們更好地做好幼小銜接工作,幫助孩子們順利地進入到小學。長興縣開發區中心幼兒園於2020年9月15日順利召開了大班線上家長會。
  • 幼小銜接,順利過渡小學,家長知辛苦
    幼小銜接引起了不少的家長的憂慮與恐慌,且年年都有,那麼幼小過渡家長究竟需要知道些什麼?&阡貝育兒阡貝育兒阡貝育兒#認為家長們更應該關注孩子的學習方式、學習時間、師生關係、行為習慣, 能力以及孩子的性格、品行等方面。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1.
  • 幼兒園大班幼小銜接指導手冊,轉給家長
    一、幼小銜接,家長應持什麼態度? 家長要踏好準備節奏「學習準備期」所要完成的任務是一個過程。按一般而言,可分為學前、學中和學後,應抓緊學前、關注學中、延伸學後。
  • 幼小銜接什麼意思,幼小銜接的重要性,你真的懂嗎?
    很多家長,至今都不太懂幼小銜接是什麼意思,幼小銜接到底對孩子有什麼幫助?真的就是因為幼兒園不能教授小學知識嗎? 如果真的只是因為這一點點,我想幼小銜接市場不會呈現爆發式的增長? 思考完這幾個問題,你再來仔細看幼小銜接到底是什麼意思?幼小銜接對孩子有什麼幫助?你就會一目了然了。 幼小銜接是什麼意思?
  • 幼小銜接這樣做,孩子平穩過渡(內附幼小銜接家長指南)
    這樣的「怪現象」並不是今年獨有的,每一年都會有家長提前將孩子送到學前班或者是市場上的其他輔導機構參加幼小銜接課程。今天,我們就來對這些家長的焦慮點進行抽絲剝繭,為你解開這些幼小銜接的誤區。事實上幼兒園的課程是遵循幼兒的年齡特點,以遊戲為課程載體,傳遞知識和培養習慣。孩子從進入幼兒園開始就已經在進行幼小銜接的綜合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