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銜接,順利過渡小學,家長知辛苦

2020-08-23 阡貝育兒

幼小銜接引起了不少的家長的憂慮與恐慌,且年年都有,那麼幼小過渡家長究竟需要知道些什麼?

&阡貝育兒阡貝育兒阡貝育兒#認為家長們更應該關注孩子的學習方式、學習時間、師生關係、行為習慣, 能力以及孩子的性格、品行等方面。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1. 家長要和孩子一起,從身心兩方面提前做好相應的入學準備,幼小銜接不僅僅是知識上的銜接,更是心理和能力上的銜接。

激發小孩對小學生活心生嚮往,比如可以問:「你想上小學嗎?你想知道關於小學的哪些事情呢?」

激起孩子的好奇心,帶孩子去看著背著書包、穿著校服、戴著紅領巾的哥哥姐姐們,激起孩子孩子的心中的好奇心。小學是什麼樣的呢!

爸爸媽媽在家可以和孩子們多聊聊關於小學的事,了解孩子們心中對小學的嚮往。

激發孩子對小學生活的嚮往

2. 家長應理性選擇小學,儘可能解決孩子上學接送困難問題,保證孩子上學路途時間不會太長。

3. 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獨立能力。要讓孩子能自己應對一些問題,養成獨立的生活習慣。

教會孩子有關學校生活的常識,學會自己整理書包、課本、文具;學會使用剪力、鉛筆刀、橡皮等文具。

開學以後,要自己整理書包,背著去學校,在學校自己去吃飯,自己記住教室,自己記得上廁所,自己記住老師布置的作業,回家自己完成作業等等。在幼小銜接階段應該讓小朋友開始嘗試做家務,學會基本的掃地、拖地等。

小孩償試著做家務

4. 培養孩子積極樂觀、願意分享和合作、敢於承擔責任,要注意培養孩子的幽默感等品質,還需要讓孩子明白規則意識。

小學課堂和幼兒園課堂並不一樣,小學課堂是不能隨便發言,也不能隨意走動,更不能上課時間隨時上廁所。

家長平時要多做一些規則遊戲,鍛鍊小朋友的規則意識。或者開一個小家庭會議,大家商量一個規則制度,讓大家一起遵守。讓小朋友在遊戲中明白什麼是規則,規則要大家要遵守。

5. 根據孩子的特點和興趣,培養一個或多方面的特長,比如圍棋、舞蹈、音樂、繪畫等,但重重要的培養孩子的時間 觀念。

比如: 在日常生活中,刷牙三分鐘,吃飯十二分鐘,讓孩子明白一分鐘有多長,可以做多少事情。今天的事情今天做完,不能拖拉。

6. 循序漸進的培養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情緒控制能力、獨立思考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能力等。

引導小朋友見人打招呼,主動認識新朋友。比如,在電梯裡遇到鄰居要用禮貌用語打招呼,遇到小朋友主動認識,並友好相處。上了小學才更受老師和同學的喜愛。

7. 加強對孩子學習習慣的培養;

增加孩子的閱讀量,閱讀內容不重要,先把孩子的興趣、習慣培養起來,

制定時間計劃表,自己安排好學習、玩以及閱讀的時間;每天做哪些?多久做完?沒做完怎麼辦?養成預習、學習、複習的習慣;不會的問題及時提出,孩子自己安排生活與學習,相信他成長的會越做越好。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多閱讀

8. 復學開始後,想考名校的家長要開始有針對性地收集信息,準備「幼升小」面試。通過一些學習和練習,讓孩子掌握一些面試技巧。提前了解和研究感興趣的學校及其招生政策,確定目標學校。


總結:幼小銜接是孩子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的一個過程,不能單純的看成擇校、上培訓班。應該要從多方面著手,最終幫孩子順利進入小學這道坎。

相關焦點

  • 養兒育女:幼小銜接,如何過渡?
    當孩子準備上小班的時候,我們擔心孩子是否能順利過度分離焦慮;當孩子準備上小學了,我們又開始擔心幼小銜接要怎樣進行......總而言之——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很多家長印象中的幼小銜接,都是所謂聽上屆有經驗的家長們分享的,「老師拼音教得很快」,大概一個月就結束了」,「孩子都不會,教太快了」,「對寫字要求很高,一直要訂正」,「數學也比我們之前學的複雜」。
  • 育兒|「快樂銜接」!老師為幼小銜接順利過渡支招——做好心理疏導 培養良好習慣
    育兒|「快樂銜接」!老師為幼小銜接順利過渡支招—— 做好心理疏導 培養良好習慣 梅州日報一成長 梅州日報一成長微信號 mzrbcz 功能介紹 梅州日報誠意出品,專注梅州教育事業發展,關注孩子成長點滴,分享教育心得、育兒知識,記錄梅州小記者活動。
  • 幼小銜接做得好,孩子上學不被難倒,做好知識過渡家長要上心
    現在很多家長都很重視幼小銜接,因為這是孩子正式接觸學習前的一個過渡階段,若是做好了,對之後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它包括在能力上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安全管理能力以及自我保護能力,包括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及為孩子做好學前的心理建設,還有知識過渡等等,這些都是幼小銜接要做的事情。
  • 寶寶幼小銜接心裡苦?專家:家長也要幼小銜接
    在幼小銜接階段,軒軒並不是一個人。因為擔心孩子一上小學就掉隊,不少家長把起跑線設在了幼兒園大班甚至更早。專家表示,幼小銜接更重要的習慣的培養,這一點大多數父母都懂了。而在學科方面,幼兒園階段再早的搶跑,一般也只能管到小學二年級。幼小銜接適當進行一些知識儲備是可以的,但不要硬灌,可以採取浸潤的方式,讓孩子入個門,就能更順利地完成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
  • 如何做好幼小銜接,讓孩子順利適應小學生活
    從業十多年,京學教育研究院特聘專家陳豔老師,不斷接到家長關於孩子學習、心理等方面問題的諮詢,陳老師發現了一個普遍的規律,那就是: 二年級孩子的很多問題, 都可以追溯到一年級, 而一年級出現的這些問題, 更多是沒做好幼小銜接的工作。
  • 慧心童伴:面對幼兒園小學都不管的「幼小銜接」,家長應該怎麼辦
    相信很多家長都會發現,在孩子即將步入小學的前一年或者半年左右,身邊同齡的孩子有一部分會放棄大班的學習,轉而去幼小銜接班了。,是孩子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的過程,最終幫助孩子順利跨過這道坎。孩子能不能從「散漫」的幼兒園生活順利過渡到標準化的小學生活。
  • 幼小銜接這樣做,孩子平穩過渡(內附幼小銜接家長指南)
    這樣的「怪現象」並不是今年獨有的,每一年都會有家長提前將孩子送到學前班或者是市場上的其他輔導機構參加幼小銜接課程。今天,我們就來對這些家長的焦慮點進行抽絲剝繭,為你解開這些幼小銜接的誤區。事實上幼兒園的課程是遵循幼兒的年齡特點,以遊戲為課程載體,傳遞知識和培養習慣。孩子從進入幼兒園開始就已經在進行幼小銜接的綜合能力的培養。
  • 不上幼小銜接,孩子如何順利過渡到一年級?父母先抓情緒再定紀律
    如何從幼兒園順利過渡到一年級?如果是往年,這件事就好辦了,送個正規的幼小銜接機構不就得了唄!我兒子幼兒園,從中班升入大班時,50個孩子變成了23個,剩下的父母全都送進了幼小銜接機構,寧可少一年快樂的大班,也要讓孩子不輸在一年級的起跑線上。今年因為疫情,情況就大大不同了。幼小銜接機構倒閉了一大批不說,孩子連大班都沒得上,有整整大半年的時間都在家裡放羊,就這樣送去上一年級,想想都能知道孩子心裡受到的暴擊。
  • 幼小銜接,快樂成長——長興縣開發區中心幼兒園大班幼小銜接家長會活動
    幼小銜接是幼兒園與小學兩個教育階段平穩過渡的重要教育過程,也是幼兒在其學習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一個重大的轉折期。因此,為了幫助家長們更好地做好幼小銜接工作,幫助孩子們順利地進入到小學。長興縣開發區中心幼兒園於2020年9月15日順利召開了大班線上家長會。
  • 面對孩子學習的重要轉折期 葡萄英語實現幼小銜接的順利過渡
    很多家長向我抱怨,現在孩子的教育就像軍備競賽一樣,稍有失誤,積累的優勢就會蕩然無存。很多在幼兒園有足夠積累的孩子,在剛進小學的時候可能還有優勢,但一到三年級,立刻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葡萄英語通過AI互動課的新模式,為幼小銜接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可能。
  • 既不揠苗助長又要順利過渡——園長李麗華談「幼小銜接」
    新華網北京6月26日電 又到小學報名時。北京市不久前下發幼兒園「小學化」禁令、各地頻出「幼升小」面試「神題」……這些消息牽動著「家有小朋友」群體的神經。    如何既不揠苗助長,又順利完成「幼小銜接」?
  • 巧問教育發布行業白皮書:能力培養是順利渡過幼小銜接的關鍵
    如何幫助孩子幼小銜接?這是一個令許多家長困惑的問題。「幼小銜接是通過入學綜合能力培養,幫助兒童克服幼小段差壓力,實現幼小學段自然過渡,提高未來在校的積極社會性和學業成就」。在2018亞洲幼教年會上,卓越巧問聯合亞洲幼教年會發布了《2018年中國幼小銜接調研白皮書》,卓越巧問創始人成君霞在其中給出了答案。差異是根本,理解差異才能順利過渡曾有一位家長,在孩子上小學後的一個月裡為他換了四次水杯。孩子要不打不開杯蓋,無法喝水;要不沒有擰好蓋子,水都漏到書包裡面。
  • 幼小銜接需要什麼樣的課程
    北京市豐臺區第一幼兒園園長朱繼文曾介紹,為打消家長疑慮,幼兒園絞盡腦汁做了許多幼小銜接工作,但家長並不買帳。的確,許多幼兒園的幼小銜接主題活動安排得滿滿,參觀小學、收拾小書包、課間10分鐘可以做什麼、認識文具等,但這些表象化的幼小銜接活動是兒童升入小學後真正面臨的重點問題和難點問題嗎?二三十分鐘時間能夠讓兒童在能力上有質的飛躍嗎?
  • 幼小銜接需要銜接什麼?做好這些準備順利「軟著陸」
    水母網8月18日訊(記者 張奕)幼小銜接究竟需要銜接什麼?怎樣做能讓孩子順利升入小學?9月1日即將開學,家有小學一年級新生,家長和孩子應該做好哪些準備?煙臺萊山實驗幼兒園園長姜翠清建議家長從心理、習慣、常識和物資四個方面和孩子一起做好準備。
  • 幼小銜接的內容有哪些?
    之前送我兒子去巧問幼小銜接的時候,有深入了解過幼小銜接的內容,今天剛好可以總結一下,給不清楚幼小銜接的父母簡單科普~幼小銜接的重點內容是知識過渡、能力過渡、習慣過渡、心理過渡。因為小學生和幼兒園的學習生活是有很大區別的,比如小學上課需要孩子45分鐘都聚精會神聽課,需要以學習知識為中心,而幼兒園更多是和老師玩樂,因此有不少孩子難以適應小學生活,在剛入學的時候,需要耗費很長的時間精力去適應,長期以往,容易影響孩子的學習。
  • 「幼小銜接」到底要不要上?過來人這麼說,建議家長慎重考慮
    對於幼兒園「去小學化」,有的家長拍手叫好,有的家長卻心存憂慮。要不要給孩子上幼小銜接,也就此成為許多人關心和熱議的話題。「幼小銜接」到底要不要上?來聽聽過來人怎麼說兜媽身邊有好幾位朋友,家裡的孩子都快到學齡了,正在發愁要不要給孩子上幼小銜接的事情。
  • 「幼小銜接」到底要不要上?過來人這麼說,建議家長慎重考慮
    而家長要輔導孩子趕上進度也很困難,大人小孩一起崩潰。這部分家長認為,為了孩子能順利跟上小學課程,讓孩子上幼小銜接,還是很有必要的。≠超前學習,建議家長慎重考慮有人說幼小銜接會違背孩子的自然生長規律,也有人說幼小銜接能夠幫助孩子更快適應小學教育。
  • 幼小銜接家長必看圖書推薦
    不要焦慮,今天給大家推薦九本適合幼小銜接家長學習的圖書,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特別提醒:家長如有需要,可以加關注,私信索要相關電子書。在探討進入小學之前要不要上幼小銜接班、家長要做哪些入學準備的基礎上,提出一年級是規範學習的起跑點。學習是孩子終生的樂趣,還是苦惱的負擔?在這一年裡,可以初見端倪。這一年裡,孩子們需要做些什麼?老師們會為我們的孩子們做什麼?家長們又需要為我們的孩子們做什麼?
  • 國外幼小銜接特點對我國學前教育的啟示
    在我國,教育部於2001年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與小學相互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2007年,上海市頒布了《上海市幼兒園幼小銜接活動的指導意見》,將入學準備期提前到幼兒園大班,以實現幼兒園向小學的無縫銜接和順利過渡。
  • 幼小銜接必知必會30問,家長老師必讀!
    從幼兒園教育轉向小學教育的過程稱之為幼小銜接,因為教育條件和生活環境的轉變,幼兒會面臨許多新的問題,必須學會適應。如果進行了適宜的幼小銜接工作,這個適應過程會更加順利,幼兒今後的學習、生活、健康、社交等方面也會發展地更好。◇ 幼小銜接銜接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