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銜接需要銜接什麼?做好這些準備順利「軟著陸」

2020-08-18 水母網

水母網8月18日訊(記者 張奕)幼小銜接究竟需要銜接什麼?怎樣做能讓孩子順利升入小學?9月1日即將開學,家有小學一年級新生,家長和孩子應該做好哪些準備?煙臺萊山實驗幼兒園園長姜翠清建議家長從心理、習慣、常識和物資四個方面和孩子一起做好準備。萊山第二實驗小學副校長都燕青認為家長最重要的是要多陪伴,多鼓勵,多引導,及時調整孩子入學前的心理狀態,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

做好四方面準備 順利實現「軟著陸」

姜翠清建議家長讓孩子在心理上做足準備,以便入學後儘快適應角色轉變和環境改變,順利實現從幼兒園到小學心理上的「軟著陸」。讓孩子有思想準備,知道自己已經長大,必須面對升級為小學生的事實,遇到困難和挫折,也會多一些從容,少一些不知所措。

在習慣準備方面,家長在孩子進入小學前就應該提前了解小學的上學、放學時間以及各種需要家長配合的活動,然後儘量調整好自己與孩子的生活節奏,家長要有意識地鍛鍊孩子自理自立能力,培養自我服務能力,讓他們學會自己穿、脫衣服,自己洗臉、刷牙等獨立自理能力, 適當做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整理自己的衣物,教會他們管理自己的文具、書包,以及怎樣使用這些文具...等等,為他們作為一個獨立的人進入小學的集體生活做好準備。

孩子應具備一定的常識知識,熟記監護人的名字、聯繫方式,記住自己所居住的小區;認識自己即將就讀的學校所在位置,了解離家的遠近,熟悉能安全往返的路線。幫助孩子了解認識進入小學即將用到的文具、書籍、本子等,有條件的還可帶孩子熟悉一下校園環境、教室環境、操場,幫助孩子去掉陌生感,找到安全感,逐步適應換學段所帶來的變化。此外,家長需要給孩子準備好學習用品,得體的衣服等。

「零起點」教學不等於「零準備」入學

不少家長在孩子幼升小時出現了焦慮和擔心,「公辦幼兒園不會提前教孩子小學知識,生怕孩子到了一年級跟不上。」市民李女士的擔憂代表了部分家長。姜翠清說:「家長不要機械地認為小學是「零起點」教學就等於孩子可以「零準備」入學。為了讓孩子更順利地完成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銜接和過渡,家長還是要給孩子做些學習準備,適當儲備一些開門常識。教育部門出臺的「零起點」教學新規,要求老師嚴格按照各學科課程標準開展教學,從「一張白紙」教起,主要是為了引導家長不要不顧孩子接受能力而超負荷灌輸、拔苗助長。」所以,家長的關注點不應放在是否應該學的問題上,而應該放在何時學、怎麼學、學什麼等更為關鍵的問題上,不要非此即彼走入極端。

家長與孩子一起模擬小學生活情境

從幼兒園到小學是孩子成長路上一個非常重要的轉折點,不僅是孩子的角色發生了變化,更重要的是他們即將開啟一段很長的學習旅程。都燕青給孩子即將升入小學的家長提出三點建議:

一是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模擬在校學習生活的情境,做好孩子入學前的心理行為上的調適。比如上課鈴聲響後,要訓練孩子怎樣端正坐好,怎樣認真聽講,怎樣自信響亮地發言,要讓孩子知道,上課就要專注投入的學習,學習是一件快樂有趣的事情。

二是家長要培養訓練孩子自己收拾、整理個人物品的能力。比如每天整理好書本文具等學習用品,水杯、餐具等生活用品,口罩、消毒紙巾等防護用品,確保每天上學物品不遺漏。上學後很多孩子的鉛筆、橡皮常常會丟失,這也讓家長很頭疼。建議家長提前在鉛筆、橡皮、書本上貼上一個小標籤,寫上孩子的名字,這樣既讓孩子樹立起物品小主人的意識,也讓他們學會珍惜保管自己的物品。從容面對每天的在校生活。

三是家長要教給孩子如何與新老師、新同學相處。要讓他們懂得小學生就要文明有禮,見到老師要主動問好,同學之間要學會謙讓,有了矛盾要好好解決,不能太過任性。學會悅納老師,喜歡同學,熱愛學校,才能讓孩子儘快融入、感受校園學習生活的美好。

孩子入學後,對於父母來說,也是一個角色轉換、成長提升的過程。孩子開啟了一個完全不同的新生活,家長應努力成為孩子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和生活條件,激發孩子主動學習和探索的熱情,助其快速適應學校生活,順利度過幼小銜接這個特殊時期。

相關焦點

  • 幼小銜接常見的誤區是什麼?
    一、幼小銜接是什麼?幼小銜接指的是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的銜接。處於幼兒園與小學階段的學童具有不盡相同的身心發展特徵,解決好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的銜接問題,對於促進人的可持續發展,提高教育質量都具有重要意義。幼小銜接問題是長期被教育工作者和家長所關注卻一直沒有得到很好解決的難題。
  • 幼小銜接,家長需要做好的5個準備
    其實對於幼小銜接(6000字告訴你,孩子幼小銜接習慣養成攻略),其實,我們應該更早就開始準備,而不是到了這個時候才匆忙準備。在講孩子要做的一些準備之前,我們今天著重的來講一講家長需要做好的幾個準備。在幼小銜接的過程當中,家長的準備心態是第一位的,你需要從內心當中先認同並且去接納,我將是一個小學生的家長了。
  • 孩子是否需要進行幼小銜接教育?它有什麼用?要怎麼選擇幼小銜接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需要了解幼小銜接是什麼,它有什麼用,這時候才能決定自己孩子是否需要報幼小銜接,有目的的來選擇有幼小銜接的培訓班。何為幼小銜接學前教育和小學教育是兩個不同的教育階段,為了更好的銜接過渡,讓孩子適應這個重大的「轉折期」,因此幼小銜接便應運而生了。
  • 如何做好幼小銜接,讓孩子順利適應小學生活
    從業十多年,京學教育研究院特聘專家陳豔老師,不斷接到家長關於孩子學習、心理等方面問題的諮詢,陳老師發現了一個普遍的規律,那就是: 二年級孩子的很多問題, 都可以追溯到一年級, 而一年級出現的這些問題, 更多是沒做好幼小銜接的工作。
  • 科學做好入學準備,幼小銜接應該這樣做!
    尊重幼兒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關注幼兒身心全面發展,將入學準備教育貫穿幼兒園教育的全過程,為幼兒今後的學校生活做好準備,為其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素質基礎,濱江區月亮灣幼兒園學前教育集團開展了一系列的幼小銜接活動。
  • 幼小銜接需要什麼樣的課程
    北京市豐臺區第一幼兒園園長朱繼文曾介紹,為打消家長疑慮,幼兒園絞盡腦汁做了許多幼小銜接工作,但家長並不買帳。的確,許多幼兒園的幼小銜接主題活動安排得滿滿,參觀小學、收拾小書包、課間10分鐘可以做什麼、認識文具等,但這些表象化的幼小銜接活動是兒童升入小學後真正面臨的重點問題和難點問題嗎?二三十分鐘時間能夠讓兒童在能力上有質的飛躍嗎?
  • 在鄭州該如何正確看待幼小銜接?有孩子的家長速看!
    幼小銜接就是大班的事兒 正確的認識 幼小銜接,不是一個能夠臨時突擊的短暫過程,而是需要從幼兒園階段開始,一直持續到小學一年級全學年的長期過程。 父母對於幼小銜接的認識、態度和行為,將決定孩子入學後在很多方面的表現。
  • 幼小銜接的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那幾個點?
    什麼是幼小銜接? 幼小銜接的重要性 幼小銜接作為學前教育的升華期,對整個學前教育的保教成果起著點睛之筆的作用,為幫助幼兒順利過渡到小學教育階段打好堅實的基礎,開展好幼小銜接活動,從幼兒個體的角度看,是每個家庭的希望與幸福的起點;從教育發展視角詮釋,是為了實現高質量教育要求的必經之路。
  • 國韻教育教你如何科學做好幼小銜接?
    在這個春季學期遇到了非常嚴重的疫情,孩子們延期開學期間居家學習生活,這讓很多家長特別是大班家長對有關孩子入學準備和幼小銜接達到了空前焦慮的狀態。 國韻教育教你科學幼小銜接 幼小銜接專家、學者的研究認為,幼小銜接是學校與幼兒園和家庭的雙向銜接:知識儲備是一方面,更多的是銜接的是孩子的學習習慣、學習能力、社會適應和對入學的心理準備。
  • 家園攜手,做好幼小銜接——一實幼大班年級組幼小銜接講座
    【通訊員:周昉】為了讓家長正確認識幼小銜接工作的重要性,緩解家長幼升小焦慮,引導家長有效幫助孩子做好入學準備,使其順利步入小學生活。近期一實幼大班年級組特聘請了徐州市公園巷小學,擁有二十多年班主任工作經驗,徐州市優秀教師,徐州市勞模關群老師針對大班家長作了「如何做好幼小銜接」的專題講座。
  • 學前班和幼小銜接是什麼呢,如何做好幼升小的準備?
    學前班和幼小銜接是什麼呢,如何做好幼升小的準備?又到了一年一次的畢業季,緊張的不只是高考和中考的考生,社會競爭壓力很大,所有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贏在起跑線,所以幼升小也是備受關注,學前班和幼小銜接也就順勢而生。
  • 育兒|「快樂銜接」!老師為幼小銜接順利過渡支招——做好心理疏導 培養良好習慣
    育兒|「快樂銜接」!老師為幼小銜接順利過渡支招—— 做好心理疏導 培養良好習慣 梅州日報一成長 梅州日報一成長微信號 mzrbcz 功能介紹 梅州日報誠意出品,專注梅州教育事業發展,關注孩子成長點滴,分享教育心得、育兒知識,記錄梅州小記者活動。
  • 2020,家長做好幼小銜接
    在特殊的這一年,幼兒大班的孩子,沒有上完下個學期,就步入小學了,那幼小銜接的工作就要由家長在長長的假期裡去幫助幼兒建立!因此,我們從家長的角度來總結幼小銜接的意義,第一、孩子進入小學前,身心健康發展的需要,第二、幫助孩子順利適應小學生活,以免後期各種問題,導致家長、孩子手忙腳亂,出現河東獅吼。第三、為孩子教育的長跑,奠定良好基礎。
  • 幼小銜接,銜接的是什麼?
    這不幼小銜接要上嗎也成了熱門討論的話題。說到幼小銜接,作為家長,關注的應該是:需要銜接什麼?而不是要不要上的問題,找準方向,你才有可能根據孩子情況判斷要不要上,才不會如無頭蒼蠅亂打亂撞,平添焦慮。幼小銜接,銜接的就是規則和習慣。孩子在幼兒園階段是形成規則意識的關鍵期。這個時候如果注重孩子的規則培養,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現在幼小銜接的市場有多大?什麼是幼小銜接?
    關於幼小銜接市場,當然是很大了。 一方面,小學課程進度快,拼音一個月教完,孩子掌握有難度。解釋下,並不是老師不願意好好教。很多孩子提前學,教學是根據孩子掌握情況調整,速度自然會有所提高。結果就是,家長們都給孩子報幼小銜接班,你一家不報孩子跟不上。 另一方面,父母基本都雙職工,暑假一個多月孩子沒人看。
  • 幼小銜接,順利過渡小學,家長知辛苦
    幼小銜接引起了不少的家長的憂慮與恐慌,且年年都有,那麼幼小過渡家長究竟需要知道些什麼?&阡貝育兒阡貝育兒阡貝育兒#認為家長們更應該關注孩子的學習方式、學習時間、師生關係、行為習慣, 能力以及孩子的性格、品行等方面。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1.
  • 科學的幼小銜接 關鍵是什麼
    幼小銜接是一個社會熱點問題,很多家長在焦慮,不少幼兒園老師有困惑。科學的幼小銜接應該是怎樣的?幼兒園、小學、家長應該如何做?南京師範大學虞永平教授認為,只要幼兒園老師積極鼓勵,小學老師笑臉相迎,家長真心陪伴,就能順利地實現幼小銜接。
  • 如何做好孩子的「幼小銜接」?長沙首個幼小銜接教研基地掛牌
    華聲在線7月15日訊 「幼小銜接到底是什麼?」「幼小銜接有必要嗎?」「該如何給孩子做幼小銜接?」……從幼兒園升入小學,可謂是孩子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為了不讓孩子輸在第一起跑線上,不少家長往往會在暑假給孩子報各種「幼小銜接班」,那麼,是否應該進行幼小銜接?
  • 做好家庭教育的「幼小銜接」
    如何在家庭教育上做好「幼小銜接」,幫助孩子平穩實現兩個學習階段的過渡與轉變,順利適應小學的學習與生活,是廣大家長需要關注的問題。為了給學生家長們支招,由廣州市文明辦、廣州市教育局、廣州市婦聯主辦,廣州市兒童活動中心、廣州日報新花城App等承辦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之『家長學校』系列直播:幼小銜接123,成為一年級學生的家長,你準備好了嗎?」
  • 小學語文教材變化大,幼小銜接該做好這些準備
    對此,家長們的疑問依然不少:語文教材變革了,我們幼小銜接該如何準備? 在和家長們溝通過程中,團長還發現,家長們對於幼小銜接的困惑還不止於語文一科。比如:拼音學不學?識字量該達到多少?需要提前學習硬筆書法嗎?英語零基礎能聽懂一年級的英語課嗎?「加減法要求學到什麼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