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銜接做得好,孩子上學不被難倒,做好知識過渡家長要上心

2020-09-15 文竹媽媽

現在很多家長都很重視幼小銜接,因為這是孩子正式接觸學習前的一個過渡階段,若是做好了,對之後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它包括在能力上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安全管理能力以及自我保護能力,包括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及為孩子做好學前的心理建設,還有知識過渡等等,這些都是幼小銜接要做的事情。

但是,很多家長可能有一種誤解,認為幼小銜接就是提前學習小學知識。

實際上,幼小銜接的知識過渡並不是鼓勵孩子提前學習一年級甚至二年級的內容,它只是教會孩子初步建立知識的概念,包括語言文字的認知、數字數量基礎以及對空間的感知能力等等。

那些在幼小銜接階段做好知識過渡的孩子,上了小學之後接收知識的速度、廣度以及深度都比別人要快。所以,家長要重視孩子幼小銜接階段孩子的知識過渡。

幼小銜接做好知識過渡,孩子上學更輕鬆,成績更優秀

1.建立好孩子「數量」、「數字」、「顏色」等概念

孩子上小學學習跟不上的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對課本中的知識前提沒有一個足夠的認知概念。

比如說,不會分辨數字顏色,或者是會簡單的數數但是卻不會運用加減法等等,所以,家長應當重視孩子對基礎的培養,讓孩子建立起相關內容的概念。

家長可以從日常生活中教會孩子,比如說草莓是紅色的,香蕉是黃色的,蘋果是圓的;加法就是把有的東西都歸到一起,減法就是把東西從一個「框裡」拿出來等等,教會孩子這些簡單的概念,孩子會更加理解。

2.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專注力決定了孩子學習的效率,專注力好的孩子學習的效率都很高。

一些缺乏專注力的孩子在剛上學的時候總是坐不住,忍不住東張西望被外界所幹擾。所以,家長在孩子的幼小銜接階段應該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家長可以給孩子營造一個較為安靜的氛圍,讓孩子習慣在這樣的氛圍中思考和學習,隨後再逐漸增加聲音或者是給孩子製造一些幹擾點,當孩子不被打擾時,家長可以適當給予一定的獎勵,讓孩子逐漸習慣在嘈雜的環境中也能夠專注。

家長也可以通過一些練習或者是遊戲來訓練孩子的專注力,讓孩子在玩樂中學會專注。

3.教會孩子學會思維

學習最需要的就是思維,家長需要培養孩子學會思維的好習慣,比如遇到問題要自己想想辦法解決,不要依賴家長;

培養孩子做題目的思維,比如要先閱讀好題目,看清問題問的是什麼,做題要注意什麼等等,只有孩子自己學會思維,才能夠完整地做好練習。

要訓練孩子做好這些知識過渡,家長除了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之外,還需要藉助一些基礎的練習幫助孩子更加系統地訓練。

這套日本近半數家庭都在用的《七田真全腦開發練習冊》針對的就是幼小銜接階段的孩子,它能夠有效提高孩子的專注力力、記憶力,以及數學邏輯思維能力。

七田真先生是非常有名的左右腦開發專家以及教育博士,在國際上有很高的地位。

他一直堅持共同開發孩子的左右腦以達到孩子大腦全面開發的教育理念,理論和著作傳到很多國家並且被翻譯成多國文字,得到西方教育學家的廣泛認可,是適合我們東方孩子的教育理念。

這本書的優勢:

在概念認知上:

這套書將重點放在10大基礎認知:量、比較、錢幣、時間、形狀、空間、大小、數、順序、顏色,教孩子理解數字1-20,掌握數字1-10,理解數字的合成與分解,讓孩子在幼小銜接階段能夠了解數和物的概念,為日後的學習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在空間問題上:

訓練孩子方向與方位感知、數字感知、運算、現實應用、比較以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孩子更加了解什麼是空間增強孩子的空間理解能力和抽象思維

從專注力與記憶力上:

區分短時記憶與長時記憶,立足於專注力廣度與持久性的訓練。

從孩子的接受度上:

根據孩子的接受程度設置了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難度,讓孩子能夠接受,同時培養成就感和自信心。

在實踐上:

這套書裡面的練習題量很大,同一個知識點會設置4個不同的題目,培養孩子變通能力,讓孩子能夠達到400%的學習效果,讓幼小銜接更加順利,並且學有所得。

在編排上:

根據孩子的心理發展程度進行科學編排,按照同的年齡階段設置了不同的練習和題目,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實際需求進行選擇,不用擔心不適合孩子。

幼小銜接是每個家長都很重視的階段,孩子在這個階段的基礎打好,上小學便不再那麼容易被難倒。這套書非常適用於幼小銜接階段的孩子,能夠幫助孩子做好幼小銜接階段的知識過渡,非常實用。

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幼小銜接,順利過渡小學,家長知辛苦
    幼小銜接引起了不少的家長的憂慮與恐慌,且年年都有,那麼幼小過渡家長究竟需要知道些什麼?&阡貝育兒阡貝育兒阡貝育兒#認為家長們更應該關注孩子的學習方式、學習時間、師生關係、行為習慣, 能力以及孩子的性格、品行等方面。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1.
  • 幼小銜接這樣做,孩子平穩過渡(內附幼小銜接家長指南)
    這樣的「怪現象」並不是今年獨有的,每一年都會有家長提前將孩子送到學前班或者是市場上的其他輔導機構參加幼小銜接課程。今天,我們就來對這些家長的焦慮點進行抽絲剝繭,為你解開這些幼小銜接的誤區。事實上幼兒園的課程是遵循幼兒的年齡特點,以遊戲為課程載體,傳遞知識和培養習慣。孩子從進入幼兒園開始就已經在進行幼小銜接的綜合能力的培養。
  • 國韻教育教你如何科學做好幼小銜接?
    什麼是幼小銜接? 幼小銜接就是幼兒園與小學的銜接,也是幼兒在其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一個重大的轉折期。幼小銜接過渡的好,對孩子上小學及其以後的學習生涯都是有利的,幼兒的思維方式、學習習慣、社會交往等方面都能更好的發展。 幼小銜接,銜接的內容是什麼?
  • 養兒育女:幼小銜接,如何過渡?
    當孩子準備上小班的時候,我們擔心孩子是否能順利過度分離焦慮;當孩子準備上小學了,我們又開始擔心幼小銜接要怎樣進行......總而言之——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很多家長印象中的幼小銜接,都是所謂聽上屆有經驗的家長們分享的,「老師拼音教得很快」,大概一個月就結束了」,「孩子都不會,教太快了」,「對寫字要求很高,一直要訂正」,「數學也比我們之前學的複雜」。
  • 寶寶幼小銜接心裡苦?專家:家長也要幼小銜接
    在這之前,他最大的苦惱只是媽媽總要求他多喝水、不許剩飯,還有中午要睡覺。如今,他感受到了些許不一樣的壓力:每天要學寫兩個字,學拼音,還要做算術題。在幼小銜接階段,軒軒並不是一個人。因為擔心孩子一上小學就掉隊,不少家長把起跑線設在了幼兒園大班甚至更早。專家表示,幼小銜接更重要的習慣的培養,這一點大多數父母都懂了。
  • 剛上完幼小銜接的我們來回答,幼小銜接孩子要銜接的到底是什麼?
    從事過幼兒園和小學教學的我,經常會被家長諮詢到是否有必要給孩子報幼小銜接。其實幼小銜接這個概念不是現在剛剛就有的新名詞,過去的幼兒園學前班基本就是目前家長們給孩子報名的幼小銜接的雛形。於是校外的培訓機構開始興起,「幼小銜接班」、「拼音班」、「識字班」等到開始如雨後春筍般爆出,向家長們販賣著「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焦慮心情,讓家長們心甘情願的買單,甚至不少家長最後一年的幼兒園都不讓孩子上了,而直接送去全託制的幼小銜接機構了。
  • 幼小銜接怎麼做可以幫助孩子平穩過渡?
    幼小銜接,也是孩子學習的一道「坎」。從以玩為主,到長時間、有任務的小學模式。有的家長還很擔心孩子的識字、讀寫比不上「牛娃」們,不正確的啟蒙方式破壞學習興趣……可能有焦慮型的家長經常不自覺地會進行比較,看著周圍的孩子去上幼小銜接班了,就開始焦慮。
  • 一名優秀的家長,是如何做好孩子幼小銜接的?
    說到幼小銜接,左老師先來問大家一個問題:我們為什麼要準備幼小連結?孩子讀小學後,成績上能夠適應節奏,不掉隊;和同學相處融洽,合群,喜歡上學;學到很多知識和本領,養成好習慣,越來越有自信。這都是做父母的期待。
  • 「幼小銜接」到底要不要上?過來人這麼說,建議家長慎重考慮
    對於幼兒園「去小學化」,有的家長拍手叫好,有的家長卻心存憂慮。要不要給孩子上幼小銜接,也就此成為許多人關心和熱議的話題。「幼小銜接」到底要不要上?來聽聽過來人怎麼說兜媽身邊有好幾位朋友,家裡的孩子都快到學齡了,正在發愁要不要給孩子上幼小銜接的事情。
  • 「幼小銜接」到底要不要上?過來人這麼說,建議家長慎重考慮
    來聽聽過來人怎麼說兜媽身邊有好幾位朋友,家裡的孩子都快到學齡了,正在發愁要不要給孩子上幼小銜接的事情。,到了小學跟不上也有的家長說,不給孩子上幼小銜接,孩子上了小學跟不上,一樣要吃很大的苦頭。,提前做好準備的心態可以理解,但這麼做並不一定對孩子好,也不一定適合孩子。
  • 幼小銜接不是搶跑,這些能力的訓練才是幫孩子過渡的關鍵
    這一年的小學生活,暖暖適應得很好,不管是學習習慣和學習結果都在同學裡比較出色。不得不說,這跟我們在幼兒園最後一年的幼小銜接有很大的關係。年初的時候,我曾經寫過一篇《幼小銜接,怎麼做才對?90%的家長都理解錯了》,裡面寫到了很多我對幼小銜接的感悟,也得到了很多媽媽的反饋。
  • 不上幼小銜接,孩子如何順利過渡到一年級?父母先抓情緒再定紀律
    如何從幼兒園順利過渡到一年級?如果是往年,這件事就好辦了,送個正規的幼小銜接機構不就得了唄!我兒子幼兒園,從中班升入大班時,50個孩子變成了23個,剩下的父母全都送進了幼小銜接機構,寧可少一年快樂的大班,也要讓孩子不輸在一年級的起跑線上。今年因為疫情,情況就大大不同了。幼小銜接機構倒閉了一大批不說,孩子連大班都沒得上,有整整大半年的時間都在家裡放羊,就這樣送去上一年級,想想都能知道孩子心裡受到的暴擊。
  • 幼小銜接家長必看圖書推薦
    孩子要上小學啦!心裡既興奮又焦慮,一系列的問題暴露在眼前:家長要做哪些準備?孩子要做哪些準備?孩子怎樣能喜歡上學校的生活?孩子學習怎麼抓?要達到什麼水平?在探討進入小學之前要不要上幼小銜接班、家長要做哪些入學準備的基礎上,提出一年級是規範學習的起跑點。學習是孩子終生的樂趣,還是苦惱的負擔?在這一年裡,可以初見端倪。這一年裡,孩子們需要做些什麼?老師們會為我們的孩子們做什麼?家長們又需要為我們的孩子們做什麼?
  • 如何解決90後家長在幼小銜接過程中的焦慮
    校長說·幼小銜接本報記者 鄭煒90後作為獨生子女一代,面對幼小銜接,讓孩子順利過渡適應小學生活,晉升為孩子爸媽的你是否焦慮?在這裡韓雪校長和家長談了三個關於幼小銜接的問題。入學前幫助孩子做好準備工作幼小銜接的準備工作非常重要,家長需要和孩子一起做好心理、物質、生活這三方面的準備工作。
  • 幼小銜接的重點是什麼?培養習慣+掌握方法>「灌輸」知識
    「小學一年級的課程要不要提前學?」「我可以自己在家教孩子嗎?」……學前孩子的家長,對於幼小銜接總是有很多疑問。「幼小銜接」是指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是兩個不同教育階段的過渡。;習慣過渡,我是小學生,要遵守學校紀律;能力過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 幼小銜接需要銜接什麼?做好這些準備順利「軟著陸」
    水母網8月18日訊(記者 張奕)幼小銜接究竟需要銜接什麼?怎樣做能讓孩子順利升入小學?9月1日即將開學,家有小學一年級新生,家長和孩子應該做好哪些準備?煙臺萊山實驗幼兒園園長姜翠清建議家長從心理、習慣、常識和物資四個方面和孩子一起做好準備。
  • 幼小不聯手,如何做好幼小銜接
    看我們之前的幼兒園教育,幼兒園提前學習小學內容,還以為那是為小學做準備。結果呢,幼兒園學習小學知識,小學學習中學知識,中學恨不得學習完大學知識,這就是典型的揠苗助長。這種惡果強加在孩子身上,使得孩子出現典型的厭學情緒,扼殺孩子的創造力和想像力。
  • 幼小銜接常見的誤區是什麼?
    這這時候家長的所作所為是非常關鍵的,家長一定要認識到,孩子開始上學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沒有必要過度緊張。作為家長,應該幫孩子調整作息時間、學習和生活習慣,要創造環境讓孩子認識到,上學是一件輕鬆愉快的事。家長們自用自己理解的方式進行幼小銜接的時候,有時候不免會步入幼小銜接的誤區,那。幼小銜接常見的誤區有哪些?家長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 新時代文明實踐 | 幼兒園園長教你如何做好幼小銜接!
    本期主題為《疫情期間,如何幫助宅家萌娃做好幼小銜接》。 顏園長:幼小銜接這段時間很關鍵。如果要讓孩子做好合理、平穩地過渡,首先要求我們做家長的,要以一種平常心來面對孩子即將上學的這件事情,要放鬆心情,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讓孩子感覺到入小學是一個自然而然的成長過程。
  • 幼小銜接,家長需要做好的5個準備
    其實對於幼小銜接(6000字告訴你,孩子幼小銜接習慣養成攻略),其實,我們應該更早就開始準備,而不是到了這個時候才匆忙準備。因為在幼小銜接的這件事情上,不是僅僅是孩子一個人準備好了就夠了。在講孩子要做的一些準備之前,我們今天著重的來講一講家長需要做好的幾個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