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數學是體育老師教的吧?」
這是很多人在開玩笑的時候經常會說的一句話。現在,夢想成真了。前段日子「體育老師當中學班主任」這個話題還上了微博熱搜,因為在青島的一所中學裡,還真的有一位體育老師當了班主任。在許多人心目中,這是笑話走進了現實生活,但靜下心來想一想,這不正說明體育學科不被我們很多學生和家長重視嗎?
當前教育似乎一直有一個邏輯怪圈,以分數作為衡量孩子的唯一標準,這個邏輯帶來的危害現在也正在慢慢體現。現在孩子的作業負擔越來越重,一個初中生做作業做到晚上12:00,對很多家長來說可能已經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了,但是當國家層面強調要重視學生美育體育,並把這些設置為考試的時候,有些家長卻不這麼想了,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情況呢?
在有的家長看來,學校並沒有想著要從原來的作業負擔上減去一些,反而要求學生能夠花其他的時間,來應對增加的這兩門考試。比如江西在去年就已經將體育分納入中考總分當中,今年更是將體育的分數提高到了50分,也許這個調整原本是為了讓那些成績不好但是體育好的學生不掉隊伍,不過在部分家長看來,卻是讓自己的孩子在早上5:30就要起床,尤其很多家長都覺得自己孩子體質不好,每天一大早起床就劇烈運動,如果偶爾有熬夜或者身體不太好時,還有可能還會發生危險。也有家長說自己也很心疼孩子每天早上要這麼折騰,但是大家都這麼練,你如果不練的話就等於是白白丟了50分。當然也有網友說,這樣很好啊,這是體育老師的春天。風水輪流轉,語文之後,也該輪到我們體育來風光風光了。
對於體育和美育列入考試(包括中考和高考)這個問題,筆者以為其中的好處真的很多,下面分三點來進行詳述。
01能夠讓素質教育真正落到實處,對國民素質提高意義更大
素質教育的呼聲喊了那麼多年,很多學校和地區是只打雷不下雨,就是因為沒有動真格。以體育為例,其實是表面上學校都是重要的。比如大家看每次運動會上,紅旗飄飄,體育健兒也讓整個學校都激動起來:「發揚體育精神,提高師生素質」、「鍛鍊身體,增強體質,報效祖國,服務人民」、「我運動,我健康,我快樂」,這些運動場上轟轟烈烈的標語相信大家都看到過,然後之後呢?運動會一過去,題山題海馬上就重新回到了常態的日常教學中了。
02能夠改變學生體質和心智,根本改變家庭和學校教育方式
相信關心教育的朋友一定知道,這些年我國中小學生身體素質越來越差,在多地進行的基本體能測試中,很多孩子連簡單的跑步、跳遠,都會氣喘籲籲,根本達不到要求的基本水平。遇到颳風下雨,動不動就容易感冒生病。這種情況顯然不是個例,在筆者身邊就已經有好多這樣的例子發生了。這是講體質,而真善美的教育我們更是一直在推動中,但不列入考試就得不到重視,進行高考指揮棒的效應就無法很好地發揮。現在,國家推出這樣的舉措,也許在剛剛施行的過程中會有一些家長並不理解,但卻能夠從根本上解決上述問題。
03能夠培養我們孩子的良好習慣,激發學生青春的活力
也許在有的家長看來這不是減負而是加負,比如有一位高中學生的家長就在群裡說:高中的學業相對於初中來說更加的繁重,再加入體育分,學生們難道應該拿晚上睡覺的時間來跑步嗎?還有一位家長引經據典地說,在我國古代有文試也有武試,這樣就區分開了人才的選拔,也讓每個人有選擇的餘地,所以如果一定要加上體育和美育的話,那麼也應該從學生原本的課程當中,減去一到兩項,這樣才能夠達到比較好的效果。
這種說法不能說沒有一定道理,可事實上,矯枉必先過正,習慣的養成不是需要每個人的支持。讓我們的孩子養成用美的眼睛來看待這個世界,養成每天鍛鍊身體的好習慣,其實不僅僅是在小學,在中學,甚至將來到大學更加重要。因為,青春本來就該是充滿活力的,通過體育和美育正可以讓我們孩子的活力被很好地激發出來。對此你怎麼看,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