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家長嗎?是!就點標題下方藍色的 家長慧 三字,然後點關注,您就可以享受到我們為您提供的最新教育和健康等信息。
10月16日,教育部王登峰司長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考體育要逐年增加分值,達到和語數外同分值的水平。並且將啟動體育在高考中計分的研究。同時2022年力爭全覆蓋,全面實行美育中考。
這幾條消息一經發布,立即引起大家的熱議,畢竟中考和高考幾乎關係到每一戶家庭。
其實在國家具體政策下發前,我國大部分地區,已經把體育納入中考,部分省市在中考改革上已經進行了積極的探索。
2020年中考,雲南省體育跟語文數學外語一樣都是100分。目前全國只有一家。
雲南省從2016年開始,將音樂、美術課程納入初中學生學業水平考試,兩門科目各以5分計入高中階段學校錄取總分。從今年開始要增加到40分。
江蘇省從2017年將美術、音樂納入中考。
廣西壯族自治區,自2020年起,將音樂、美術列入初中學業水平考試計分科目,共賦分40分。
2020年北京中考校額到校成績有三部分組成:文化課成績、綜合素質評價成績、體育成績。其中,中考文化課和綜合素質評價成績滿分為540分,按7:3 比例計入。
2019年6月,山西省長治市宣布從2022年中考開始,考查學生體重、裸眼視力情況,各佔5分。
而廣州市教育局已發布改革辦法,2021年開始,中考體育考試由統一考試和體育素質綜合評價兩個部分組成,總分從今年的60分提升為70分,其中統一考試50分,體育素質綜合評價20分,計入考生學業考試總成績。
2021年至2022年,普通考生須參加兩類項目的考試:一類項目包括中長跑、100米遊泳,考生任選一項;二類項目包括跳類、投擲類和球類,考生在八個項目裡任選兩項。
2023年開始,普通考生須參加三類項目的考試,二類項目調整為立定跳遠、三級蛙跳、一分鐘跳繩、投擲實心球、推鉛球,三類項目為球類。
此外,中長跑和跳繩兩項考試項目評分標準將逐年提高:
2021年滿分標準為:跳繩182次、800米(女)3'22"、1000米(男)3'37";
2022年滿分標準為:跳繩188次、800米(女)3'14"、1000米(男)3'29";
2023年滿分標準為:跳繩194次、800米(女)3'06"、1000米(男)3'21"。
另外,廣州部分中小學已經開始布置體育家庭作業,家庭體育作業完成情況納入學生日常體育行為規範考察範圍,並作為學期體育成績考核指標之一。
以上這些地區已經對體育和美育納入中考進行了探索。只不過我們不知道具體的效果。
目前網上對這個體育和美育納入中高考教育新政有不同的看法,慧姐整理了一下各方的觀點:
支持一方:中國基礎教育的巨大進步!
意味著中國基礎教育,從一開始以「選拔」為目的應試考評正式邁入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的素質培養。以前沒實力、沒師資、沒精力做這件事,現在開始做了,說明中國整體社會在進步。
原來學校不怎麼教、或者教個過場,你孩子想學特長就要出去花錢;現在學校必定認真教而且考的又不難,大多數隻想讓孩子多個愛好、強壯身體,並沒奔著藝術家、運動員去的家庭將大大受益。
對學生有益無害。考,學生就會要分數;要分數,就會長本事。體育美育將在中高考中「硬起來」。考什麼練什麼;定考決定定教;定教決定定練。同時可以降低枯燥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堅毅頑強拼搏的性格。
音體美納入全面考核,肯定有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肯定有利於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肯定有利於培養個性化的人才,肯定能給更多學生提供成才的機會。
我非常支持孩子運動。因為運動不但鍛鍊孩子的體格,還鍛鍊他的品格,意志,團體運動如籃球,還培養他的團隊精神。我向來主張孩子學一門樂器,會一項運動,可以豐富自己的生活。
對於有些頑固不化的家長來說任何改變他們都反對,至於是否有益於孩子成長,他們其實不太關心。
反對一方:將增加學生和家長的壓力,及不公平現象。
按照專家的策略,重視的都應該加入中考項目,更重視的就應該提高分值。那孩子們最缺的是什麼?是自由玩耍的時間。最應該重視的教育是什麼?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經常刷到,各年齡的孩子自殺了?抑鬱了?請問專家們:請問你們開的藥方對症嗎?達到減負的目的嗎?對於這種改革實際是增加孩子和家長的負擔,你們是假裝自己不懂,還是脫離群眾太久真不懂?
真想問問,孩子天天寫作業到十來點,哪有時間戶外活動。對,還有前一段的山西長治,把近視納入考核,還真是奇葩,孩子近視是因為家長老師不注重孩子的視力嗎?!問問,那個家長不是在孩子寫作業時不停地提醒孩子,坐端正……吧啦吧啦。真會拍腦袋!
我家孩子小學三年級,體育活動課是數學老師上的,那基本上就是數學課,一般體育課也就是自由活動居多,那麼就是站隊列,跑兩圈,再自由活動。你說這有個啥意思……還沒我小時候體育課豐富有趣!
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心理負擔。同時也加重經濟負擔(為了應對考試,要參加輔導班)。學生學習考試的科目會越來越多。這樣會不會加重學生學習的負擔?會不會讓讓減負減負成為一句空話。
美育考試分數的評判人為因素太大,權力與關係滲入。成績差,可通過關係,在美術考試中加上一個「高分」。
音樂美術,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有「特質」。嗓門不行,五音不全,音域特窄,你唱什麼歌??
藝術類考試成績將會因家庭財富多寡進行分化。當然,也會有藝術天份一說,但一個數百萬千萬計學生參加的升學考試中,天份的因素已經可以忽略不計了,技巧將會是決定性的因素。而技巧和成績的取得,需要高明的老師,大量的練習,大量時間精力的投入。這顯然是以溫飽為主要主題的社會中低層家庭所無暇顧及的。
中高考教育考試改革,將會極大改變文化課分數決定一切,文化課考試決定命運的的格局。大量財力優勢的家庭的子女將會獲得更多社會資源和機會,社會資源和晉升機會將繼續向少數人集中的趨勢更明顯!
中考體育如果演變為應試體育。學校上體育課,就會按照體育中考的項目進行訓練,這不但增加學生的應試負擔,而且,也不利於培養學生的體育運動興趣與技能。
首先城鄉之間在音樂美術教師的師資配備上存在巨大差距。很多農村學校連音樂和美術教師都配不齊,即便有,水平也難以與城區學校相比,很難開設出高質量的音樂和美術課。其次,城市孩子從小就上音樂和美術興趣班,啟蒙早,起點高。而農村孩子不具備這樣的條件。把音樂美術納入中考,對農村孩子不公平。
這些支持和反對的觀點,似乎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慧姐認為,作為家長,我們要清楚這樣幾點:
一、中國的教育必須要有改變了。這一點,無論是教育界內部人士,還是社會精英如馬雲、任正非等,還是高層都對此有共同的認識。
以下為馬雲講話視頻:
二、無論家長支持還是反對,不管願意不願意,教育新政已經開始,中考改革真的到來了。唯有提前應對,才能減少恐慌,才能更好適應。
三、相信教育改革的最終目的是解決學生學習壓力過大、負擔過重的問題,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高中階段教育高水平高質量普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維護教育公平。
幾天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剛剛印發了《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明確指出:
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堅持正確政績觀,不得下達升學指標或以中高考升學率考核下一級黨委和政府、教育部門、學校和教師,不得將升學率與學校工程項目、經費分配、評優評先等掛鈎,不得通過任何形式以中高考成績為標準獎勵教師和學生,嚴禁公布、宣傳、炒作中高考「狀元」和升學率。對教育生態問題突出、造成嚴重社會影響的,依規依法問責追責。
以下為視頻內容:
四、其實慧姐認為,要更重視孩子的勞動教育,目前來看,勞動教育比體育和美育更重要。對此,教育前輩魏書生老師有很好的論述,請觀看下面的視頻:
五、教育部要加強監督,多做實事。按照我國《教育法》、《義務教育法》,基礎教育學科不存在「主科」、「副科」之別。而在具體辦學中,學科被分為「主科」、「副科」,「副科」經常被「主科」擠佔,體育、音樂、美術課常常被語文、數學課擠佔,在很多地區,這變成了一種普遍現象。這種現象明顯違規或者違法了。但是,我們目前幾乎沒有看到,有相關的老師、或校長、或局長因此受到相應的處理。教育部是不是有不作為的嫌疑呢?你能不能下去查一查呢?是不是要來一點實質性的行動呢?!
六、慧姐認為:分是命根 ,但不是良藥 。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無論是音體美,還是語數英,儘量培養孩子的興趣,這才是上策。
各位家長,你對體育美育納入中考和高考有何觀點,歡迎留言!也請點個「在看」,分享給朋友!
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