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下雪了,「雪蘋果」和饊飯火了

2020-12-17 騰訊網

昨天霜降

天水下雪了

小編先帶大家

隔著屏幕吃饊飯

天水饊飯

天水饊飯,用玉米等雜糧做成。先將水燒開,再把玉米或其它雜糧細細撒入開水中,邊撒邊攪,用溫火熬煮,待結成團狀即成饊飯,吃時配以天水風味小菜,清香可口。

特別適合冬天吃

再帶大家

隔著屏幕看「雪蘋果」

「雪蘋果」

這兩天,天水的部分富士果園被白雪覆蓋,因此就誕生了可遇而不可求的「雪蘋果」。紅富士蘋果晚採收會增加紅度、增加亮度、增加糖度、增加硬度。

經雪之後

紅富士蘋果糖分增加

甜度明顯提升

而且會產生一種美妙而獨特的風味

吃過饊飯和「雪蘋果」

打開朋友圈

繼續賞雪吧

(麥積山)

(麥積山植物園)

(麥積山植物園)

(麥積山植物園)

(麥積山植物園)

(麥積山植物園)

(麥積山植物園)

(麥積山植物園)

(麥積山植物園)

來源:天水在線

相關焦點

  • 讀寫人家專欄李玉生散文:天水人的火鍋——饊飯
    在天水,火鍋也自然成為流行城鄉的外來美食,到處被熱捧成了一種時尚。殊不知,在我們天水本土有一道不起眼的家常飯是大可與火鍋相媲美的,那就是饊飯。外地人可能比較陌生,我們本地人是再熟悉不過了。那是一種在開水鍋裡拿玉米面 ( 為了增加細膩度和口感也可以添加少許白面 ) 攪拌煮成最後能拿勺子甚至筷子挖起來吃的稠飯糰。
  • 冬日鄉村美食——饊飯
    饊飯的傳統做法是,左手拿麵粉攥緊搖晃,麵粉從指縫細細落入鍋裡的開水中,這叫「摔面」。右手用擀杖(擀麵杖),在鍋裡不停地轉圈攪動。這時候,一定要注意火候,火太大,不但容易糊鍋,同時還非常容易結塊,這就不好吃了;火太小,一方面不容易熟,另一方面,麵粉中的味道出不來。因此,應做到「不溫不火」才好。除火候外,最主要的還在於攪功,實踐證明,攪得越歡,饊飯會越有黏性,吃起來口感會更好。
  • 臨夏味道:饊飯
    本報記者 張原廠  饊飯,曾是臨夏尋常百姓家常做的一道麵食。因原料簡單、經濟實惠,生活困難的歲月,饊飯是當時餐桌上的「標配」,人們「充飢」的首選。而今,隨著物質的豐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製作考究的饊飯已經極少在居民餐桌上出現,相反,卻成為飯店中顧客常點的一道美食。  「陰雨天,來碗饊飯相當幹散!」積石山縣城的五十三號院負責人馬建軍介紹說,饊飯製作複雜,居民想吃了,一般都選擇來飯店裡,配上油潑辣子、秘制小菜,味美、快捷又省事。  和攪團相比,饊飯製作更考驗人的工藝。
  • 2021下雪抖音最火的句子 2021下雪朋友圈文案
    2021下雪抖音最火的句子 2021下雪朋友圈文案時間:2021-01-07 23:4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1下雪抖音最火的句子 2021下雪朋友圈文案 終究我們還是等來了2021冬天的第一場雪,在這個時候你是否想起了誰?誰又想起了你?
  • 冬日美食系列~饊飯
    過了小寒天氣一天比一天冷了,像今天的這種天氣就適合待在家裡暖炕,然後煮一罐麵茶,如果再有一碗熱乎的饊飯,那就再好不過了,說起饊飯,只要是臨夏人就一定都知道。饊飯是一門藝術。以當年的新鮮玉米和用石磨磨成的面最香。
  • 天水「呱呱」香飄萬裡,登陸大上海!
    自從我寫了《我的鄉愁是一碗饊飯》的小文章,與人一見面,人家往往說「我看了你的饊飯」,仿佛成了饊飯代言人。天水諺語「饊飯若要好,三百六十攪」,做呱呱也一樣。把蕎麥澱粉均勻地撒在開水鍋裡,邊撒邊攪動。越撒越多,越來越稠,攪得也需越來越勤。現在科技發達,安裝一套自動攪拌的機械不是啥難事,天水呱呱卻完全靠手工攪。撒蕎麥澱粉和用大勺子攪,似乎已成了呱呱製作過程中不可分割的孿生兄弟,歲月和生活, 也在這撒和攪裡越過越紮實。
  • 它是冬季西北農村地區的特色美食,家家戶戶都會做的「饊飯」
    雖然大家都知道廣東人愛喝湯,但是在冬天煲湯卻格外的,而且用的食材也會和平時不太一樣,一般都是比較滋補的食材。但是今天要說的並不是廣東,而是在我國的西北地區,在如今這個時候西北地區的很多地方也已經下起了大雪,而在當地的農村地區,很多人家在這個時候都會製作一種特殊的糊狀麵食,饊飯。
  • 《小說選刊》副主編李曉東:我與天水,雖然分別,卻感情深致!
    自從我寫了《我的鄉愁是一碗饊飯》的小文章,與人一見面,人家往往說「我看了你的饊飯」,仿佛成了饊飯代言人。天水諺語「饊飯若要好,三百六十攪」,做呱呱也一樣。把蕎麥澱粉均勻地撒在開水鍋裡,邊撒邊攪動。越撒越多,越來越稠,攪得也需越來越勤。現在科技發達,安裝一套自動攪拌的機械不是啥難事,天水呱呱卻完全靠手工攪。撒蕎麥澱粉和用大勺子攪,似乎已成了呱呱製作過程中不可分割的孿生兄弟,歲月和生活, 也在這撒和攪裡越過越紮實。
  • 甘肅人,一碗饊飯,滿腹鄉情
    要吃得好、吃得乾淨,是有一定訣竅和標準的,一碗饊飯吃完後,碗依然乾淨如初。 父親吃饊飯和他下棋的風格一樣,步步為營,嚴格按照自己的方式來。一碗熱氣騰騰的饊飯上桌後,父親不急於端碗放調料,而是先放置一會兒,父親說這是要讓饊飯緊湊些,父親利用這個時段,選擇一雙長短、粗細相對一致的筷子。
  • 天水常記呱呱的故事來了,非遺美食濃縮了一群人一座城的生活習慣
    自從我寫了《我的鄉愁是一碗饊飯》的小文章,與人一見面,人家往往說「我看了你的饊飯」,仿佛成了饊飯代言人。天水諺語「饊飯若要好,三百六十攪」,做呱呱也一樣。把蕎麥澱粉均勻地撒在開水鍋裡,邊撒邊攪動。越撒越多,越來越稠,攪得也需越來越勤。現在科技發達,安裝一套自動攪拌的機械不是啥難事,天水呱呱卻完全靠手工攪。撒蕎麥澱粉和用大勺子攪,似乎已成了呱呱製作過程中不可分割的孿生兄弟,歲月和生活, 也在這撒和攪裡越過越紮實。
  • 冬日裡來一大碗地道的「柴火玉米饊飯」,滿福得很
    攪勻了,就用火熬。饊飯雖簡,也有它的講究,配菜就是一種,多可數十種:熗酸菜是必不可少,炒綠辣椒和洋芋菜也是座上賓,再配上各種醃好的鹹菜,擺上滿滿一桌,就是「群英薈萃」了「滿漢全席」。雪天,每人一碗熱乎乎的饊飯,一家人圍坐在炕頭,炕桌上擺著各色小菜。饊飯的燙熱在口中稍縱即逝,酸菜的涼爽馬上透了出來,味蕾在一燙一涼的刺激下,表現得格外興奮。此時稍加咀嚼,吞咽下肚,一股火熱順喉而下,冬日的嚴寒頓時消失殆盡。縱使外面天寒地凍,屋內卻熱氣騰騰,溫暖從捂著饊飯碗的手漸漸融化到心裡,是多麼溫馨的事!
  • 追光|這裡過去「雪就是災」,現在「就怕不下雪」
    追光|這裡過去「雪就是災」,現在「就怕不下雪」 「
  • 我這裡下雪了,你那裡呢?雪snow
    snow,英語單詞,名詞、及物動詞、不及物動詞,作名詞時意為「雪,積雪;下雪。人名:(英)斯諾。snow=s+now現在在下s,下多了就是雪了。我喜歡和你一起在雪中玩耍。But, I like winter because of the snow.但是,我因為雪而喜歡冬天。I like snow .我喜歡下雪。
  • 天水.奧特萊斯*綠城|明月江南,臻品共享
    項目規劃擬引入天水優質學校資源,將建成集奧特萊斯體驗式購物、住宅、教育、休閒、商務、酒店等為一體的理想生活城,未來將成為天水城市新中心。《明月江南》青芝塞上江南風景異,廣庭雪月最相宜。《明月江南》譯文天水,被稱為塞上小江南,此地風景很是別致。尤其,下雪的夜晚,於閒庭漫步。此情此景,最是相宜。千古以來,由天而注的這一灣聖水,澤被著這個地方世世代代的人們。
  • 2020年的第一場雪,你的家鄉下雪了嗎?
    2020年的第一場雪,你的家鄉下雪了嗎?秋意已暮,新雪紛至。近日不少城市都迎來了「第一場雪」,你的家鄉或者你牽掛著的那個城市下雪了嗎?今年的第一場雪,你想和誰一起去看呢?
  • 九寨溝下雪了,一場雪讓九寨溝成了夢幻般的冰雪世界!
    九寨溝下雪了,一場雪讓九寨溝成了夢幻般的冰雪世界! 九寨溝下雪了! 一場雪讓九寨溝成了夢幻般的冰雪世界
  • 【甘肅味道】天水人的早飯,唱主角的是「呱呱」!
    天水人的早飯,唱主角的是一種名叫「呱呱」的小吃。有人說,天水的早晨從一碗呱呱開始,雖有點邯鄲學步,倒也可謂實情。「呱呱」就是呱呱,別人愛懂不懂,不會改稱「蕎麵疙瘩」或「蕎面塊塊」,也不怕人誤解成啥叫呱呱、頂呱呱,或傻呱呱。其實,「呱呱」就是天水話「鍋巴」。我們常說自信,名字自信是非常重要的,孔子云「名不正則言不順」,呱呱就是呱呱。
  • 雪雪雪!長治這個地方下雪了!
    這兩天出門 大家有沒有感受到冷空氣的暴擊 昨天 沁源花坡國家草原公園 下雪了
  • 在「雪窩子」裡自娛自樂,請看幾條關於煙臺下雪的段子
    煙臺和威海上個周剛下過一場大雪,原以為要歇一陣兒了,沒想到的是這個周的雪來得更猛烈。早上起來一看,到處都是白茫茫的一片。前幾次的雪,稱之為「雪窩子」,多少還有些拔高的成分;而這個周的雪,真是一點也不誇張。 雪景固然美麗,但也給人們的出行和生活帶來了一些不便,不少朋友在上班的路上就不堪其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