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綜藝節目主打溫情主題 《朗讀者》引熱議

2020-12-20 中國新聞網

春季綜藝節目主打溫情主題 《朗讀者》引熱議

2017-03-15 15:03:34來源:西安晚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鮑文玉

2017年03月15日 15:03 來源:西安晚報

參與互動 

  蕭條期也有亮色

  春季,綜藝節目 主打溫情主題

  同電影市場一樣,春節過後總會經歷一段國產電影的「冷遇期」;每年春季,衛視的綜藝節目也顯得有些蕭條。重頭節目多放在春節檔期,而為暑期檔打造的王牌綜藝則還在蓄勢待發。3月後,天氣遭遇倒春寒,衛視的綜藝節目也沒有那麼熱火,所以多家衛視推出了溫情的綜藝節目,希望能給這個春天增加一抹亮色。

  《媽媽咪呀》展現當代女性新風貌

  東方衛視大型女性勵志節目《媽媽咪呀》已經舉行到了第五季,雖然沒有明星大腕,也沒有佔據黃金時段,但《媽媽咪呀》「弘揚中國好家風」的精神還是得到了觀眾的一致認可。《媽媽咪呀》播出至今,吸引了近4萬家庭報名參與,超過500位媽媽走上舞臺,《媽媽咪呀》所表達出的社會價值和人文關懷正是強大生命力所在。她們在展示各自風貌的同時,也成為好家風的倡導者。作為一檔素人表演才藝的節目,在明星綜藝的重圍中脫穎而出,除了節目本身呈現出的精彩度,其對女性群體的關注,以及一以貫之的人文和社會價值極為難得。

  在上周播出的節目中,有兩位選手令人印象深刻。32歲的石燕妮看上去不善言辭,她曾是一位公司職員,為了向女兒證明自己不笨,她放下一切,封閉訓練一年,將自己練成了一位記憶大師。無論是快速記憶撲克牌還是在全場一百位觀眾中記清每個觀眾的容貌,石燕妮都駕輕就熟,信手拈來。「以前我女兒老是說我笨,在工作中我的同事也覺得我幹不好事情。前夫因為嫌棄我和我離婚。於是,我辭職去訓練記憶力,就是為了向女兒證明媽媽並不笨。」石燕妮說。

  來自河南的劉葉琳曾是一位圖書管理員,後來,她喜歡上極限運動,曾在長江、黃河裡遊泳,橫渡馬六甲海峽,攀冰川,跑馬拉松,漂流,徒步100公裡,騎車環島200公裡,甚至跳瀑布。劉葉琳透露自己的人生信條便是「不停運動」,她說自己80歲還要穿著比基尼遊遍江河湖海。

  《歌聲的翅膀》

  成全孩子們的願望

  如果說《媽媽咪呀》是一個展示女性自信的溫情節目,那麼《歌聲的翅膀》則是為熱愛音樂的孩童發聲的綜藝節目。事實上,音樂文化教育對於孩子的成長往往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挖掘孩子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陶冶情操雨潤心靈,培養高尚情感及審美。對於浮躁的當代社會來說,兒童音樂亦是一股不可多得的清流,孩子的聲音清澈明淨,天籟童聲往往能給繁雜的生活注入一絲珍貴的寧靜。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江蘇衛視《歌聲的翅膀》應運而生。一方面,它關注新時代青少年兒童的成長和音樂文化教育,通過「新民歌民謠」的傳播彰顯當代中國人的文化自信,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另一方面,它將起到一種正面、積極的音樂普及推動作用,讓真正熱愛音樂的孩子們得到舞臺的認可與信心。幾位導師將共同承擔起發掘者、放大鏡、傾聽者和築夢者的使命,通過孩子們的歌聲,挖掘他們身上被埋藏的音樂天賦與天真可愛的自我表達,傾聽和引導孩子們說出他們的故事,把孩子們對歌聲的直接感受與身上的微光放大,讓大眾得到溫暖共鳴的同時,守護並成全每一個孩子內心的願望。

  《朗讀者》

  無聲文字,有聲傾訴

  倪萍來了,講述她多年為子求醫的心路歷程;李亞鵬來了,分享他的教育觀點及陪伴女兒成長的故事;徐靜蕾來了,為去世多年的奶奶朗誦出自史鐵生筆下的《奶奶的星星》,字字入心,全程哽咽,些許顫抖的聲音瞬間戳中萬千心靈。自從《朗讀者》開播,很多觀眾發自內心的驚訝,原來綜藝節目也可以這麼有文化。

  「你有多久沒有朗讀了?很久了吧,因為很多人都覺得朗讀是學生時代的事情。」這段話是《朗讀者》製作人和主持人董卿在節目裡的一段自問自答。從2月中旬開播至今的《朗讀者》,以其驚豔的表現,在收視率和口碑上一直雙線飄紅,並被媒體稱為綜藝節目中的一股清流。這個以「無聲的文字,有聲的傾訴」為主旨的文化節目,「將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關注的文字完美結合」,出自真情實感的朗讀再次喚醒了文字的感染力,點燃了人們的閱讀熱情,讓這個節目也成為春日裡最溫暖的節目。

  記者 張靜

相關焦點

  • 文化綜藝節目《朗讀者》的創新與成功之道
    摘 要:2017年年初,央視《朗讀者》《見字如面》《中國詩詞大會》等節目火爆螢屏,掀起了人們對文化綜藝節目討論和關注的熱潮。其中《朗讀者》以新穎的節目形式,清新的語言風格,注重情感的溝通和交流而備受關注,堪稱電視綜藝節目界的「一股清流」。
  • 【綜藝大專題】文化綜藝節目
    以往文化節目的重心都在文化宣傳上,把自己擺上神壇,一副高高在上的說教口吻,所以往往造成自說自話、無人理睬的尷尬局面。而近來的三檔節目,吸收娛樂類綜藝的長處,調整了之前生硬的節目模式,環節設置更為接地氣,巧妙地把文化傳播和綜藝節目模式融合在一起。比如《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就加入了好玩的「飛花令」等創新性競技環節,同時以嘉賓和主持人闡釋詩詞內涵作為補充。選
  • 抄襲VS原創,我們有哪些原創綜藝節目?
    其實,拿來主義並非全部,在爆款難尋的電視螢屏中,依然有一批創意鮮活的國產綜藝崛起,而中國原創綜藝節目走出去的步伐也在進一步加快,有些節目已經成功將版權推向海外。今天我們就來盤點我國那些優秀的原創綜藝節目:1.《朗讀者》近年來,傳統文化類綜藝節目的開發非常成功,已經漸漸從「小眾」走向「大眾」。
  • 董卿《朗讀者》中出口成章,堪稱經典,這樣的節目不看就太虧了!
    董卿《朗讀者》中出口成章,堪稱經典,這樣的節目不看就太虧了!相信很多喜歡看綜藝節目的人應該都是看過朗讀者的吧,這個綜藝節目特別的火爆,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歡,具有很強的文學氣息,這樣的節目真的是特別厲害的,所以說對於主持人的要求肯定是特別高的,當這個節目第一季出來的時候,真的是好評不斷,尤其是那些對於董卿的讚賞。
  • 《朗讀者》口碑爆棚,董卿教你如何正確打開綜藝
    這段作為《朗讀者》的開場白,擊在了每位觀眾的心裡。  「朗讀者就是朗讀的人,在我看來可以分為兩部分來理解:朗讀是傳播文字,而人則是展現生命。將值得尊敬的生命和值得關注的文字完美結合,就是我們的朗讀者。」這是這檔節目的自白,也是出彩之處。重點放在挖掘人的百態——每位嘉賓帶來的不是乾巴巴的選取片段,而是自身的真實寫照,自己的人生感悟。
  • 《朗讀者》與《見字如面》,這兩檔節目的相似與不同之處在哪
    面對著新媒體的強烈衝擊,傳統電視節目面臨著前所未有的低潮和尷尬。面對省級衛視《跑男》《爸爸》《花樣》等明星戶外綜藝節目衝擊, 《中國好聲音》《歌手》《蒙面歌王》等音樂類選秀節目的衝擊,央視的節目受到了呆板、陳舊的質疑,收視率持續低迷。
  • 《朗讀者》第三季先導節目,董卿又給大家帶來兩篇滿分作文!
    《朗讀者》被觀眾們評為一股「綜藝清流」,在網絡時代的信息繭房中,在碎片化、功利化的閱讀趨勢中,用聲音重拾精神世界的寬廣與厚重。 近日,《朗讀者》第三季啟動。除了一以貫之的人文情懷與文學底色,《朗讀者》第三季將藉助新媒體升級、主題升級等,從「一個人,一段文」轉換為「讀天地人心」,從單向傳播轉換為雙向互動。 官方為本季《朗讀者》下了一個飽含溫情的定義:2020這樣的春夏,我們穿越山海,等到萬丈璀璨;漫步長路,可待初心不換。相信告別是為了重逢,暫停是為了開始。
  • 「節目評論」《朗讀者》「一平方米」:開融合新局 讀天地人心
    帶著滿滿誠意和濃濃溫情,帶著一如既往的專注與從容,12月11日,《朗讀者》「一平方米」特別節目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藝頻道播出了。還是親切的董卿,還是熟悉的《朗讀者》,不同的是《朗讀者》走出演播室,走進「一平方米」朗讀亭,走入普通人,通過一段段真誠的講述和朗讀,在方寸天地間,於平實樸素中,傳遞著善良、希望和愛。
  • 《朗讀者》邀您再赴「朗讀之旅」,5月5日起央視綜合頻道播出
    中央電視臺綜藝頻道總監、大型節目中心主任郎昆,中央電視臺資產管理中心專職副書記陳榮勇,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節目統籌部主任譚義勇,中央電視臺綜藝頻道節目部主任呂逸濤,央視創造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總編輯過彤,《朗讀者》節目製作人、總導演董卿,《朗讀者》節目總導演劉欣出席本次發布會,冠名商代表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蔡速平也來到現場,和《朗讀者》開啟二次牽手。
  • 和韓國節目相似度破紀錄的綜藝得給個說法!
    在今年坎城春季電視節上,國際節目模式保護協會FRAPA指出,《偶像練習生》涉嫌嚴重抄襲韓國公司CJ E&M的綜藝節目《Produce101》,經數據分析,兩檔節目的相似度高達88%。針對外國公司頻繁抄襲韓國綜藝節目的問題,韓國國會在今年1月30日通過了《文化內容產業針型閥修訂案》和《音樂產業振興法修訂案》,目的是保護韓國電視節目和音樂產品等的智慧財產權。在剛結束的博鰲論壇上,「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為與會者熱議。
  • 西瓜視頻打造首檔自製綜藝《頭號任務》,《朗讀者》第二季迎來收官
    西瓜視頻將與銀河酷娛攜手打造平臺首檔節目《頭號任務》。《頭號任務》定位為中國首檔全民神操作挑戰綜藝,該節目由汪涵擔任主嘉賓。節目設置為用「神操作」破解「奇任務」,講述國民「大智慧」和「趣生活」。據銀河酷娛CEO李煒介紹,該檔綜藝將嘗試「互聯全網、全面參與」的高互動玩法,讓用戶通過手機發布視頻直接參與到綜藝的進程中來,節目30%的內容將來自用戶。為了符合網際網路用戶的觀看習慣,節目還將採用橫屏、豎屏同時拍攝的手法。目前,節目還處於研發當中,具體形式和內容尚未透露。這是西瓜視頻首次進軍內容製作領域。
  • 《朗讀者》「一平方米」特別節目央視播出,武漢觀眾激動不已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綜藝頻道和央視創造聯合打造的《朗讀者》第三季「一平方米」特別節目,11日在央視綜藝頻道20:30檔播出。節目全方位呈現10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武漢、廈門同步開啟的72小時慢直播活動的精華內容。
  • 這些高評分文化類節目值得"追"
    【文藝星青年按】「一個人,一段文,帶你邂逅溫情。」 當我們還沉浸在詩意滿滿的《中國詩詞大會》時,央視全新文化類節目《朗讀者》在上周六晚開播。它沒有炫目的舞美,只有6組嘉賓安靜的朗讀聲,節目首播便獲得了豆瓣9.3分的好評。
  • 明天,董卿的《朗讀者》走進浙大紫金港!期待你的朗讀,感動全國觀眾!
    近期又一部綜藝界的清流《朗讀者》開播,「朗讀亭」的杭州之旅正圈粉無數。而對浙大人來說還有一個好消息,央視《朗讀者》欄目浙大站錄製時間定於22日早10點至晚10點,「朗讀亭」設在以浙大紫金港校區南草坪為背景的納米樓和校友樓之間的廣場(求是鼎附近),隨到隨錄。
  • 《朗讀者》特別節目「一平方米」精編版播出 於平凡中傳遞善良溫暖...
    國際在線消息:12月18日20:30,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和央視創造傳媒聯合打造的《朗讀者》第三季「一平方米」新媒體特別節目於央視綜藝頻道播出第二期。12月20日晚22:30 「一平方米」精編版也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
  • 董卿:央視三套終於有了固定主持節目,時隔八百天《朗讀者》開播
    特別節目要在央視綜藝頻道20:30檔播出嘍!朗讀者小朗兒2020年12月9日 19:07,發布消息:12月11日,《朗讀者》「一平方米」特別節目在央視綜藝頻道20:30檔播出,節目將全方位呈現10月16-18日,#朗讀者第三季# 北京、武漢、廈門72小時慢直播精華內容。
  • "朗讀者"第二季全面升級 央視新綜藝"詩詞+音樂"
    原標題:央視明年推「音樂版《朗讀者》」   《朗讀者》是今年年初綜藝節目中的一股清流,日前,在2018年「CCTV國家品牌計劃」發布會現場,央視發布了中國首檔詩詞文化音樂節目《經典詠流傳》。該節目把流傳千百年的古詩詞和現代音樂結合在一起,堪稱「音樂版《朗讀者》」。
  • 董卿談《朗讀者》和文化類節目熱播
    在這樣的背景下,《朗讀者》節目推出了。它能否複製《漢字大會》和《詩詞大會》的成功尚未可知,但這幾個節目一脈相承的對民族語言文化的敬重,以及前兩者在傳播上的巨大成功,讓我們明白:這個民族傳承數千年的文化、文學與文字,還是有人看重、受到廣泛推崇和熱愛的。正如董卿被問到為什麼辦《朗讀者》節目時回答的:「那麼多優美的文字,就等在那裡,我想問的是,為什麼不呢?」
  • 一檔旅行綜藝節目—青春環遊記
    今天甜心教主給大家推薦一檔關於旅行的綜藝節目——《青春環遊記》《青春環遊記》是浙江衛視推出的文化旅遊探索類綜藝,由王凱、吳謹言、魏大勳、範丞丞、胡先煦擔任「青春領航員」,白宇擔任「青春逐夢人」,林允、張新成組成「青春小夥伴」。
  • 主題派對high翻暑假 創意主打我型我show
    主題派對high翻暑假 創意主打我型我show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5.08.11 星期二     聚會、派對、home party,絕對是花樣暑假的主打歌。不過在潮流嗅覺領先的同學幫裡,「創意時尚有意思,腦洞大開有意義」才是假期「轟趴」的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