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指一個民族在長期生活中形成的價值觀,思維定勢和情感方式,又是指一個民族的生活方式和交際方式,如共同的生活習慣,風俗等等。語言是表達觀念的一種符號,它是文化的載體,同時又是文化的一部分,兩者互為影響,互相作用。了解一門語言,必須了解它背後的文化背景。了解西方文化有助於平時的英語語言交流更加通暢,避免引起尷尬,帶來誤解。
所以,艾萊克英語想通過本文來淺析一下西方文化在英語語言中的影響,提示大家注重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
1. 宗教對英語的影響
在西方,宗教在社會生活和思想文化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西方文化的主要特徵之一。而作為基督教文化圈的語言之一英語,無法避免地被烙上了基督教文化的烙印。在英語中源於基督教文化的習慣用語數不勝數。如:Adam’s apple (喉結),來自《舊約,創世界》第三章講到人類的起源,亞當偷吃禁果,有一片果肉哽在喉嚨中,不上不下,留下個結塊變成了喉結。還有一個大家都知道的,「the apple of one’s eye(掌上明珠)這個來自於《聖經舊約詩篇》第十七章的內容,類似以上的內容不勝枚舉。
2. 風俗習慣對英語的影響
風俗習慣是一個地區人們的生活方式。英語中的習慣用語,是經過人們長期使用,千錘百鍊而來。大部分受到人們風俗習慣的影響,它言簡意賅,妙趣橫生,而又形象生動。例如:Trick or treat (不請吃就搗蛋)這是來自於西方節日習俗。在萬聖節前夕,孩子們會挨家挨戶叫著這句話討要糖果和小禮物,不給的話就會惡作劇。take off one’s hat to someone (向某人致敬)。英國人流行戴帽子,在社交場合與他人打招呼或表示對他人的尊重,通常要摘下帽子。在不同的語言和風俗習慣中,人們來習慣用動物來比喻同一種思維,但是同一種動物含義卻各有不同。在漢語中與狗相關的成語多為貶義。而在西方國家,人們認為狗是非常忠誠的動物,因此與狗相關習語多為褒義。如:lucky dog(幸運的人),love me,love my dog(愛屋及烏)等等。
3. 神話傳說對英語的影響
不同的文化都有不同的神話傳說,各個民族的語言也會深受當地神話傳說的影響。英語主要受希臘羅馬神話的影響。
4. 地理環境的影響
英國四面環海是個島國,海上資源豐富。而一定的文化是產生在某個特定的地理環境之中的。因此,在我國大部分與土地有關的習語,在英語中卻與水有關。例如:a sea of trouble (無窮無盡的煩惱)
在長期以來,在我國的英語教學中都是以語言本身為主體,著重於語言形式,以學習語法,詞彙,閱讀為主,而忽視了文化在語言中的重要性,導致真正交際過程中容易誤解對方,不利於順暢的交流和溝通。
接下來介紹一下,西方文化如何在艾萊克英語課堂是如何體現的?
1. 教材內容中的體現
少兒基礎級別S級的親子手冊中,每一頁都有一個關於西方文化的小知識(Poster),鞏固級別P級和提高級別I級別都有專屬的西方文化小冊子。以及我們每一課的主題故事,內容背景都是以西方文化的特點為依據。
2. 日常活動的西方文化體驗
通過聖誕節,萬聖節,復活節等節日,及日常的教學活動(如水果拼盤Party課),來進行滲透西方文化知識。讓孩子對於西方文化不僅僅存在感受上,而是真正的體驗上。
3. 西方文化知識的每日傳遞
艾萊克英語研究院每日有專門的老師來進行西方文化知識的傳遞。從衣食住行,文化,建築等不同的角度每天向家長和孩子傳遞一個西方文化知識。讓西方文化滋潤孩子的心田,讓孩子帶著靈性的內心感受英語的魅力。
4. 西方元素的滲透
整體艾萊克英語的教材都是手繪的彩圖,教室的裝潢上都是根據不同國家的元素進行編排,融入視覺上的西方文化使孩子們潛移默化的喜歡上了英語和西方文化。
【浸入西方文化】作為艾萊克英語的三大教學理念之一,我們一直踐行著。讓我們的孩子打開視野,擁抱世界,成為真正的世界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