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開啟東協四國之旅,外媒關注什麼

2021-01-13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參考消息網

據路透社1月11日報導,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抵達緬甸,與緬方討論了加強合作問題,並承諾為緬甸提供新冠病毒疫苗。緬甸是王毅為期六天的東南亞之行的第一站。

報導稱,王毅會見了緬甸總統溫敏和緬甸國務資政兼外長翁山蘇姬。

報導援引緬甸廣播電視臺報導稱,王毅與緬甸官員討論了邊境安全、地區合作以及中國在促成緬甸和平方面的作用。

報導稱,王毅還承諾為緬甸提供一批中國的新冠疫苗。

報導指出,中國是緬甸的第二大投資國,希望加快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啟動的大型項目。

報導還指出,北京在緬甸軍隊與駐紮在邊境地區的少數民族武裝組織之間的和平談判中發揮著關鍵作用。

另據日本《讀賣新聞》1月12日報導,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11日起開始對東協四國進行訪問。此前的非洲五國之行剛於9日結束。美國下任總統拜登將於本月20日上任,中國希望在此之前以活躍的面對面外交擴大自己在東南亞和非洲的影響力。

報導稱,王毅此次行程將於16日結束,其間他將訪問緬甸、印度尼西亞、汶萊和菲律賓四國。

報導認為,預計,此次中國將以疫苗為核心開展防疫合作。除此以外,中國還可能拿出一些政策支援它們從疫情打擊中恢復經濟。

報導稱,2020年夏天以後,中國多次表示將優先向東協各國提供疫苗。對此,東協各國特別是疫情較為嚴重的印尼和菲律賓對中國寄予厚望。

此外,俄羅斯《獨立報》1月12日刊文稱,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與緬甸政治領導人翁山蘇姬會談後,前往印度尼西亞、汶萊和菲律賓訪問。

俄羅斯科學院世界經濟和國際關係研究所副所長亞歷山大·洛馬諾夫指出:「現在對中國來說,亞洲具有更重要的政治和經濟意義。中國去年成為《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籤署國,為了更好地發展貿易,需要在該地區保持穩定的政治局勢。另一方面,(與中國的)貿易越廣泛,該地區夥伴國家就越會有興趣與中國協作。眾所周知,該地區沒有任何國家能在放棄對華貿易的情況下實現發展。」

文章指出,過去有人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倫敦一打噴嚏,亞洲和非洲就開始咳嗽。現在,甚至像《日經亞洲評論》這樣的保守派日本雜誌都承認,中國是在亞洲和非洲地區事務中最具影響力的國家。該雜誌指出,在出訪亞洲國家之前,王毅還訪問了奈及利亞等五個非洲國家。

相關焦點

  • 外媒關注:王毅開啟東協四國之旅
    參考消息網1月13日報導據路透社1月11日報導,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抵達緬甸,與緬方討論了加強合作問題,並承諾為緬甸提供新冠病毒疫苗。緬甸是王毅為期六天的東南亞之行的第一站。報導稱,王毅會見了緬甸總統溫敏和緬甸國務資政兼外長翁山蘇姬。
  • 王毅同東協秘書長林玉輝通電話(中英文)
    2020年4月24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同東協秘書長林玉輝通電話。  王毅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和東協作為友好近鄰,相互支持、相互幫助,攜手抗擊疫情,充分顯示出中國—東協關係的戰略意義。
  • 美媒:王毅訪東協傳達中國堅定承諾
    原標題:美媒:王毅訪東協傳達中國堅定承諾參考消息網1月14日報導據美國外交學者網站1月12日報導,本周,中國外長王毅開始了對東南亞四國的訪問,這是自2020年10月以來,他第二次出訪這一地區。報導稱,王毅的這次訪問從1月11日起,先在緬甸停留兩天,然後前往印尼、汶萊和菲律賓。他在訪問這些國家期間,基礎設施建設和在新冠肺炎防治方面提供的支持可能是重要討論議題。2020年10月,王毅訪問了柬埔寨、馬來西亞、寮國和泰國。
  • 話語投契,中國-東協關係更緊密(國際論道)
    東協是中國周邊外交優先方向和「一帶一路」建設重點地區,中國-東協合作堪稱引領東亞區域合作的一面旗幟。      「最具活力的夥伴關係」   隨著中國-東協外長會、東協與中日韓外長會、東亞峰會外長會和東協地區論壇外長會近日在泰國曼谷舉行,中國-東協關係再度成為國際輿論關注的焦點。   多家外媒紛紛對中國-東協的最新貿易數據進行報導、解讀。
  • 10國重量級客人來華,王毅親自接待,向世界釋放重大信號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
  • 八個關鍵詞讀懂王毅外長兩會記者會
    有新意:疫情按下「暫停鍵」 中國開啟「雲外交」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各國交往按下「暫停鍵」。但中國外交卻並沒有止步,而是開啟了以電話、書信、視頻為主渠道的「雲外交」模式,逆勢前行。 王毅指出,中國外交的未來,致力於與各國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此,中國一貫主張世界要走向多極化,國際關係要實現民主化。這一主張與人類文明進步的方向完全一致,與絕大多數國家的願望完全一致。不管中國發展到什麼程度,我們都不會在國際上稱王稱霸,都將始終站在世界各國的共同利益一邊,站在歷史發展潮流的正確一邊。
  • 美日澳印「四國聯盟」針對中國
    美國一直想把「四國聯盟」做實,使之成為針對中國的「亞洲版北約」的基礎。馬拉巴爾軍演以及本月四國外長的東京會晤調動了人們這方面的更多聯想。  法新社評論稱,所謂「四方安全對話」被吹捧為對抗中國崛起的一種手段,但在遏制或參與遏制北京方面,該集團常常因分歧而步履蹣跚。但值得警惕的是,印度政府的對華強硬派近來不斷鼓吹對華政策「突破底線」。
  • 王毅外長發出重要表態,直擊美國「印太戰略」
    美國組建四國聯盟據央廣網報導,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羅伯特·奧布萊恩於近期表示,美國打算與印度、澳大利亞以及日本四個國家組成"四國聯盟",並為此開展會談,希望通過會談加強四國聯繫。早前,美國便已經把印太戰略升級為國家戰略,美方想通過聯合其他三國共同遏制中國發展,並且在四國聯盟中,美國作為升級世界大國,能夠對其他三國實施控制,讓他們為美國的印太戰略服務。美國副國務卿史蒂芬·比根日前在美印交流論壇上表示,美國政府將不會馬上在太平洋組建"新北約"。他聲稱,像新北約這種正式聯盟,需要其他參與國家的政治意像美國一樣堅定。
  • 王毅談2021年中國外交工作重點及中美關係__上海有色網
    王毅談2021年中國外交工作重點王毅表示,2021年確實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具有歷史性意義的一年,我們將隆重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千秋偉業,百年只是序章。對待朋友,我們有好客之道;對待夥伴,我們有合作之道;對待惡人,我們也有鬥爭之道。對於善意的批評,我們一直願意虛心聽取;對於有益的建議,我們從來都是相向而行。但如果是無端抹黑和惡意攻擊,我們當然要堅決回擊;如果是危害世界的強權霸凌,我們更需要主持公道。這是中國外交應盡的責任,也是中國人應有的風骨。
  • 王毅:挽起袖子實幹,幫助非洲實現自主發展
    新華社溫荷克2月6日電(記者吳長偉)在結束對馬拉威、模里西斯、莫三比克、納米比亞正式訪問之際,外交部長王毅5日接受媒體採訪,談了對此次非洲之行的看法。  王毅表示,中國外交有個很好的傳統。外長每年首次外訪都要到非洲來,這一作法已持續20多年,今後還會堅持下去。
  • 王毅同印尼外長保亭會談
    中新社保亭8月20日電 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20日在海南保亭同印度尼西亞外長蕾特諾舉行會談,印尼國企部長艾瑞克參加會談。  王毅指出,當今世界面臨新的挑戰,百年變局和全球疫情相互疊加,單邊主義和強權政治不斷抬頭。中印尼關係作為本地區最富戰略性的夥伴關係之一,經受住了疫情考驗,展現出強勁韌性。
  • 習近平四國之行凸顯「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外交戰略
    新華社記者 姚大偉 攝 人民網北京9月19日電 (萬鵬)9月11日至19日,習近平主席赴塔吉克斯坦參加上合峰會,並開啟任內首次南亞之訪,訪問馬爾地夫、斯裡蘭卡和印度。昨日,習近平主席在印度世界事務委員會發表題為《攜手追尋民族復興之夢》的重要演講,他再次強調,「我們提出了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就是要誠心誠意同鄰居相處,一心一意共謀發展,攜手把合作的蛋糕做大,共享發展成果。」
  • 王毅外長接受新華社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採訪
    記者:2021年是中國-東協建立對話關係30周年,您對中國—東協關係未來發展有何期待?王毅:東協是中國山水相連、血脈相親的友好近鄰。中國—東協合作啟動以來,就一直幹在實處、走在前列、站立潮頭,已經成為最成功、最具活力的地區合作樣板。
  • 王毅就2020年國際形勢和外交工作接受採訪 權威發布
    記者:2021年是中國-東協建立對話關係30周年,您對中國-東協關係未來發展有何期待?  王毅:東協是中國山水相連、血脈相親的友好近鄰。中國-東協合作啟動以來,就一直幹在實處、走在前列、站立潮頭,已經成為最成功、最具活力的地區合作樣板。
  • 王毅談印太戰略:這個世界上各種話題層出不窮,就像浪花!
    【環球網快訊】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於今日上午10時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邀請外交部部長王毅就「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係」回答中外記者提問,這也是王毅外長第五次在兩會記者會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 王毅會見菲外長:願同菲律賓探討南海油氣共同開發
    外交部網站10月29日消息,2018年10月29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達沃與菲律賓外長洛欽會談後共同會見記者。有記者問中方對未來南海局勢的預期和看法。 王毅表示,這些年每次和菲律賓朋友見面,都會談到南海問題,但現在與過去的感覺已完全不同。在中菲兩國領導人引領下,通過雙方的努力,南海形勢日益趨向穩定好轉。
  • 王毅同新加坡外長維文通電話
    原標題:王毅同新加坡外長維文通電話 新華社北京4月29日電 4月28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同新加坡外長維文通電話。 王毅表示,在中方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困難時刻,新方給予了支持和幫助。當前新方疫情形勢出現新挑戰,中方願繼續向新方提供醫療物資,並在檢驗檢疫和通關方面提供便利。
  • 外交部記者會:王毅數次「握拳」 表達堅定 「中國態度」
    ● 中國態度   南海問題:明顯降溫 王毅握拳表示信心   「過去一年,南海潮起潮落,最終趨於平靜,不是有所降溫,而是明顯降溫。這是中國和東協國家共同努力的結果,是地區之幸,也是世界之福。」在回應南海問題時,王毅指出,當前,《南海各方行為宣言》(DOC),正在得到全面有效的落實,具體的爭議已經重新回到由直接當事方通過對話協商來解決的正軌。我們還正在同東協十國推進南海行為準則,即COC的磋商,要共同打造大家都認可的一個地區規則。  王毅透露,在上月底剛剛舉行的聯合工作組磋商取得了非常明顯的進展,已經形成了COC框架的第一份草案。中國和東協國家都對此感到非常滿意。
  • 關於中美「脫鉤」、無端抹黑、病毒源頭……王毅都正面回應了
    新華社記者 邢廣利 攝談中俄關係王毅:中方對俄羅斯疫情高度關注,已經並將繼續為俄方抗疫提供一切可能的支援。我相信,在普京總統領導下,堅韌不拔的俄羅斯人民一定能夠戰勝疫情,偉大的俄羅斯民族也一定能在疫情後煥發新的活力。
  • 東協國家與中國關係走深走實
    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東協國家與其他國家和地區一樣,也遭受了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和霸權主義的衝擊,東協各國所長期營造的大國平衡、地區穩定和經濟發展局面一度面臨「失序、失穩、失衡」之憂。面對嚴峻的形勢,東協國家與中國積極加強溝通,大力倡導互利共贏,著力維護和平穩定,共同維護了東亞和亞太地區的大局穩定與經濟發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