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歷史悠久,曾經的武漢面積不是很大,武昌這邊也僅有司門口附近比較繁華,街道口這邊更是曾經的村莊。街道口這個地方開始於清朝,當時的街道口只是武昌城東北方的一小鎮。後來因為武漢大學要在珞珈山興建學校,街道口才變成了武大的門戶,當年國立武漢大學的牌坊就設立在街道口。
街道口曾用名為鑰匙頭
看資料顯示因為這個小鎮的東面有一村莊,名曰「杏花村」,這個村子通往小鎮的道路的形狀像是一把鑰匙,街道口所以又有了「鑰匙頭」這個名字,不過當時的人們更喜歡叫「街口頭」這個名字。到了解放後,武漢市地名委員會正式將此地命名為街道口了。
在個上世紀的50年代,街道口還是一個很普通的小集市,到此都是土路、水塘、稻田,樹木,一派典型的武漢鄉村風味。後來很多學校都在這邊選址,學生漸漸增多,這裡也漸漸繁華起來。像現在的武漢大學、華中師範大學、武漢理工大學,都是圍繞著街道口而建。
在1986年7月,洪山區由郊區變成了主城區,隨后街道口也就變成了洪山區的經濟中心,一直繁華到現在。街道口隨即也成了武漢現在的交通中心,連通東西南北的主要匯集點。
如今的街道口高校林立,交通發達,商場雲集,像創意城,新世界,群光等等,武漢人都知道的商場,在這裡幾乎所有的商品應有盡有。
雖然提到街道口,大家的第一個想法就是「堵」,沒錯!街道口很堵,但是相信再堅持幾年,這裡會更加繁華,而且更加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