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即將來臨,在外打拼一年的兒女們開始收拾行囊,陸續踏上返鄉之路,歸心似箭。而在千裡之外的家鄉,白髮花花的老人們此刻又在家中忙碌些什麼?為此,江蘇新聞廣播記者探訪了兩位八旬老人,令我們驚訝的是,已是耄耋之年的他們,不但沒有停止奮鬥的腳步,更有著長者的責任與擔當。
農曆臘月二十,南京市江寧區橫溪街道勇躍社區的「年糕村」裡一片忙碌,浸糯米、磨米粉、壓模、上蒸籠、晾糕...... 「年糕奶奶」李玉嬌家中霧氣騰騰,一塊塊印有「福、祿、財、壽」的方正小年糕入袋、包裝、等待運輸。
86歲的李奶奶養育了三代人,兒子女兒,孫子,重孫。58年前,她嫁到這裡,借債娶了兒媳婦。隨後,蓋房子、帶孫子,忙了大半輩子也沒歇過。到了70歲那年,她居然要創業——打年糕。兒子心疼她,愣是沒同意。婆媳二人瞞著家人悄悄幹了起來,但萬事開頭難,那時她們雖然沒日沒夜地幹,可一天最多掙百把塊錢,有時只能保本,還得挑著擔子外出銷售。
堅持了16年,李玉嬌已經86歲了。她不但創立了公司,還註冊了品牌商標。春節臨近,年糕生意紅火,李家人每天要蒸出2000斤左右的年糕,工作量是平時的10倍。李奶奶風趣地說,人一定要有幹事創業的熱情,這是她傳承的文明家風:「幹到什麼退休啊?眼珠子不動就退休了,哈哈哈!現在我們有得吃,有得穿,還有什麼想法呢?就是幹!人家曬太陽的時候,我把凳子搬給別人曬太陽,我不曬,我在家裡灌糕。」
一年忙到頭,86歲的李玉嬌也沒給自己放個假。不過,她心裡很充實,因為孩子們已經開始張羅著置辦年貨,有了好的生活習慣,一切都會打理得井井有條,這個大家長可以放心了。她只需準備好紅包,盼望著四世同堂的年夜飯:「孫子,孫媳婦兒,你們也辛苦了,在外頭忙了一年了,都要回家了。我紅包準備好了,香菸、酒也準備好了,回家過年了,團團圓圓的、喜喜歡歡的,回家了噢!」
同樣是農曆臘月二十,蘇州市怡養老年公寓多功能廳內正在舉行著一場團拜會。人稱「老帥哥」的謝子興已經86歲,這一天,他頭戴禮帽,帥氣的「上海灘」紳士造型引來年輕人的陣陣尖叫。半年前,老謝夫婦從加拿大回國,最終選擇在這家養老機構「安家落戶」。
老謝的一雙兒女都不在身邊,兒子在加拿大,女兒在上海。在旁人看來,養兒防老,人之常情,老謝本可以隨子女生活,共享天倫之樂。但他不願給兒女添麻煩,兒女也不想父母太累:「女兒在上海,我們想回來幫幫她,她說你們年紀大了,照顧好自己,你來了以後我反而要照顧你們。所以,我兒子兩個小孩都他們自己帶,24小時請人,哈哈。」
經過再三考慮,老謝夫婦倆選擇在這家蘇州的養老院「定居」。榮譽獎章、旅行照片、紀念品……老謝將這些記憶都搬進了90多平米的房間內,他在這兒找到了家的感覺,老謝:「這裡的服務非常好,感覺到很溫馨,這裡小秘書都是養老專業畢業的。謝伯伯你有什麼事情叫我們啊,有什麼事情要我們辦的?而且兒子女兒你不一定馬上叫得到,他這裡24小時有人的,你說這不是比自己的女兒兒子還要親嘛,對不對?」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老謝參加了老年模特隊、合唱團,感受到了老有所養,老有所樂。不過,「熱心腸」的謝子興還想著老有所為,他一直在調研養老產業的發展狀況,想為養老事業的健康發展盡一份力。
這幾天,前來看望老謝夫婦倆的親朋好友一波接著一波,老謝將客廳果盤內擺滿了進口糖果,每逢晚輩上門,他總要塞上幾顆甜甜嘴。當然,客人離開後,老謝更期待三代同堂的團圓時刻:
「上海要聚一次,這裡要聚一次,家庭親戚一起團聚,天倫之樂嘛,哈哈!」
(來源:江蘇新聞廣播/朱亮 範志凱 編輯/蔣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