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過年,年糕是必不可少的!年糕年糕年年高,寓意吉祥如意,年年都是芝麻開花節節高!傳說是以前一高姓部落為對付「年獸」,蒸了很多粘米糰放在院子裡,人則躲進屋內堅決不出來,結果「年獸」找不到人只好把米糰吃了,味道還挺好,吃完也就走了!這下好了,一傳十十傳百,人們都效仿高姓部落蒸米糰度年,並把它稱作「年高」,後面也流傳成「年糕」!
雖說都稱為年糕,全世界各地應該有幾十上百種吃法吧!中國南北方製作年糕的手藝可是不盡相同!譬如說廣東人就最喜歡紅糖年糕,糯米粉加入紅糖水攪勻成絮狀,蒸屜上鋪好蒸布,鋪好一層米粉,再把提前煮好的紅豆撈出鋪在米粉上,如此反覆幾次,蒸熟後切開,直接趁熱吃一口,甜蜜粘糯,滿口跟含了蜜一樣香甜!
吃著還嫌不過癮的話也可切成塊煎著吃,外皮焦脆,裡面還是軟糯香甜,再配上一杯綠茶,妥妥兒的一正宗港式下午茶!
福建建甌的紅糖糕做法類似,但是只吃原味,不加其他紅豆或乾果,蒸好切片直接吃,味道與廣式的大同小異。
江南的無錫則喜食八寶年糕,核桃紅棗瓜子仁葡萄乾等各種乾果與糯米粉拌勻,加水適量,不要太幹,介於糊和麵團之間的稀稠度,放入屜籠蒸熟。這樣蒸出來的俗稱「八寶年糕」,比起廣式的更軟更鬆些,嚼起來各種乾果顆粒口感豐富,別有一番風味!江南本就喜甜,年糕的味道自然也是比別處甜上幾度。
而黃土高原上的陝北黃米年糕,風味與南方的截然不同。陝北年糕又叫棗糕,是用當地特有的黃黍米製作而成,一般都是把黃米先在石碾上碾成面,放少量水抓成一小撮一小撮的,然後在開水鍋上鋪上一層米麵團,鋪上一層紅豆紅棗,再來一層黃米麵,如此幾層看自己喜歡。蒸熟後很黏,直接拿勺子挖著吃,晾一會兒才能切成大塊收到筐子裡,冬天可以儲存好久,想吃的時候就拿出一塊蒸下就可以了。
眾所周知,黃米富含多種胺基酸和維生素,營養價值很高,據說是對孕婦和胎兒都特別好,也是老少鹹宜了。
還有就是原味的黃米糕,不加任何其他豆子,只加少許白糖即可,小米味特別得濃鬱,贊!
中原地區有一種叫「豌豆餡」的小吃,只有過年的時候才會有,也算是當地的一種年糕。做法要比前面幾種都要繁瑣,豌豆煮熟搗爛成泥後過篩去皮,然後放平底鍋熬製,一直熬到豌豆泥越來越濃稠成膏狀,快成膏之前,把預備好的柿餅洗淨切成條,均勻的撒在豌豆膏裡,攪拌均勻盛出定型。吃一口沙沙的,不會特別甜,吃到柿餅條的時候,更有嚼勁,逛街時候來一塊,邊走邊吃,不亦樂乎!
還有大家也很熟悉的韓式的辣炒年糕,火鍋年糕,也是非常美味。韓式辣炒年糕簡單易做,超市現成的年糕條和辣炒料,回家自己加水煮熟便可,味道也是很不錯!部隊鍋裡放年糕也是韓式一種吃法,鹹辣的鍋底剛好在吃年糕的時候去膩,伴著泡菜吃很是爽口!
過年了,家裡的好多年糕等著吃,扁的適合放上海青,雞蛋,和火腿片炒著當飯吃;條形的也可以煎著吃,擠上番茄醬,我也可以吃上一小盤。不過癮就還吃火鍋,反正任何食材遇上火鍋,味道絕對霸道!
哈嘍,今年你們家的年糕準備怎麼吃?
喜歡奧麗芙的朋友,請點擊關注百家號「奧麗芙樂遊大世界」! 非常感謝!
春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