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後50年,7次腹部手術,78歲老太康復出院迎新年!

2021-01-09 廣州日報

「我以為都要見不著我的老媽媽了,7次手術後還能健康出院,這已經是奇蹟了。」年近花甲的小女兒滿懷欣喜地說。12月30日上午,東莞市南城醫院為78歲的趙老太太舉辦了一個簡短而又隆重的出院儀式。鮮為人知的是,在這個簡短的出院儀式背後,有著溫情而又驚心動魄的故事。

78歲老太太飽受「腸梗阻」折磨

78歲的趙老太太結緣南城醫院,還要從今年8月份說起。「我老媽媽那時因為膽囊泥沙型結石,需要做手術。通過我親家母介紹,說南城醫院這種手術做得好,就到南城醫院做了手術。」老太太的小女兒頭髮都已花白,12月29日上午,她介紹起母親過往的「腸梗阻」手術經歷。

「我老媽媽29歲那年就做過第一次腸梗阻手術。」小女兒還記得老家吉林省那時的物價水平,「1分錢可以換5顆糖果。第一次手術就花了5000多元。」此後,在將近50年的歲月裡,趙老太太在吉林省因為腸粘連,先後做過5次腸梗阻手術,「做第5次手術時,人家專家都說,再得腸梗阻就沒辦法手術了。」

「結果今年做過膽囊手術後一個多月,老太太又吃不下飯了。」小女兒說,家屬曾送老太太到廣州一家三甲醫院看病,診斷為慢性腸梗阻,「老太太說住不慣,說還是喜歡南城醫院的醫護人員,就又轉了回來。」

老年人的重大手術做不做?做!

「我們對老人家的身體狀況進行了全面檢查,發現老人家手術條件很差:有高血壓、較嚴重的冠心病;因反覆腸梗阻多次做過手術;營養狀況很差,血蛋白含量很低;手術耐受性差,抵抗力也低;常年抽菸,肺功能也不太好……」南城醫院外二科組長、主治醫師朱元贊說,由於慢性腸梗阻,老人家已經不能進食,基本上依靠靜脈輸入營養液維持生命,而且家屬也都說,已在老家給老人準備了壽衣。

「一般這種情況,多數醫院都會勸病人進行姑息療法,也就是維持生命,能維持多久是多久,因為手術的風險很大。」南城醫院院長王三貴說,接到這個病例,他曾經反覆考量了一周;召集各科室主任醫師探討了一周;又找家屬開會溝通告知風險,讓家屬充分考慮了一周。「最終家屬態度堅決,說賭一把,要做這個手術。」

王三貴考量的是一個嚴肅的醫學倫理問題:與其讓老人靠輸液維持生命,失去生活自理能力,不如憑藉現代化的醫療技術手段和南城醫院醫護人員的責任心,爭取一線機會,重建老人消化功能,讓老人能夠自主進食,重新站起來,達到基本生活自理,提高生存質量。

如履薄冰,勇敢「過三關」

「手術中確實如履薄冰,老人家的腹壁肌肉已經薄如紙片,手指稍一用力,肌纖維就會斷掉。」兩個多月過去了,王三貴院長還記得手術中的這一細節。

外二科醫療組長、主治醫師朱元贊介紹,10月8日上午,王三貴親自主刀,率領相關科室的主任醫師給老人做了腸梗阻手術。手術進行了3個小時,上了呼吸機,順利地過了「手術關」。

第二關就是感染關。ICU主任、副主任醫師羅曉介紹,正如他們此前會診研討時預料的一樣,趙老太太手術前因腸粘連發生慢性腸梗阻,需要長期使用抗生素,很有可能出現耐藥性,再加上手術中進行了氣管插管,肺部感染的機率很高。

患者入住ICU後,術後出現繼發性肺部感染、膿毒血症、感染性休克、急性窘迫症候群、肺栓塞等嚴重併發症,「以上任何一種併發症都是致命的。」羅曉說。經過醫護人員的精心診治與護理,一次次從鬼門關拉回來,63天ICU精心治療後,患者病情逐漸好穩定,達到轉普通病房的標準。

第三關就是重建老人的消化功能。朱元贊介紹,趙老太太此前經過多次腸梗阻手術,加上此次手術切除0.8米病變的小腸,現在只剩下1.8米(正常人小腸大約6米長),重建老人的消化功能變得愈加艱難。

吃了5隻蠶蛹,還想吃小魚乾!

「老人家由於長時間沒有通過用口進食過,進入ICU時已經失去自主進食的欲望了。」ICU護士長、主管護師黃惠香介紹。為了訓練趙老太太恢復吞咽功能,ICU輪值護士定時用棉籤蘸白醋,塞到老人舌根處,刺激老人吞咽條件反射,從而訓練老人的吞咽功能。

為了讓趙老太太保持身體各項機能,ICU醫護人員每1小時給老人翻1次身;每2小時進行1次肢體運動;每天擦身2次、洗臉2次、清理口腔2次……尤其是詳細記錄老人家的排便情況,這些數據直接反應老人的消化功能恢復情況。

「轉到我們普通病房後,我們每天定時用棉籤蘸水,溼潤老人家的嘴唇,鼓勵她從吞咽白開水開始,到注射器餵食2毫升流質食物,再到調配營養均衡的糊狀食物,一步步訓練老人開始自主進食。」外二科護士長、主管護師張婷婷介紹,到12月29日,趙老太太提出想吃東北名菜——蠶蛹,一頓吃了5隻蠶蛹;下一頓還想吃小魚乾。護士長給家屬支招:把小魚乾蒸一下,去掉魚骨魚刺,鬆軟的魚肉老人已經可以進食了。

老人出院,與家人一起迎新年

「我以為都要見不著我的老媽媽了。」12月29日,年近花甲的小女兒滿懷欣喜地說:「現在比較住院前,我老媽媽的眼神清亮了很多,而且眼珠子可以轉來轉去,有時候還跟我比著剪刀手,那是想要煙抽呢!」

隨著老人消化功能重建,體力增加,如今趙老太太在有人攙扶的情況下,已經可以下地走路了。這幾天,醫護人員開始教家屬較為專業的家庭護理技能:消毒用具、營養物質調配、恢復鍛鍊的辦法和時間長短等,已經做好了出院準備。

「我們對老人家出院後的情況比較樂觀。老人家消化吸收功能弱,可以通過少食多餐來彌補營養物質的吸收。」朱元贊說,家屬也很重視老人的恢復訓練,為了迎接老人出院,家裡專門購買了多功能病床,還專門騰了一間陽光充足的房間,就等著老人回家過節了。

12月30日上午,南城醫院專門為趙老太太舉辦了一個簡短而又隆重的出院儀式,祝福她健康快樂地迎接新的一年。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汪萬裡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蔡冬慶

相關焦點

  • 大手術快康復,94歲老人術後第三天康復出院
    紅網時刻6月5日訊(通訊員 吳櫻)上周,長沙市第三醫院婦科團隊為94歲的老人實施了腹腔鏡下盆腔巨大包塊切除術。這是目前該院完成的患者年齡最大的盆腔手術病例。老人在術後第一天即可下床活動,並於術後第三天順利出院。
  • 小秋蓉四次植皮康復出院 曾被親生父親用開水燙
    小秋蓉經過整形手術後終於康復出院。新快報記者孫毅/攝  《開水淋燙7歲女兒家屬告發獸父》追蹤  家人將孩子沒用完的救助捐款,轉捐3萬元救助一名重度燒傷男孩  去年8月,雲浮7歲女孩小秋蓉被親生父親用開水燙,導致全身皮膚大面積嚴重燒傷,其遭遇備受關注(本報曾以《開水淋燙7歲女兒家屬告發獸父》為題作連續報導)。
  • 68歲老太不願做手術 術後感謝長沙東大專家解病痛
    紅網長沙5月4日訊(通訊員 莫德民)近日,68歲的劉老太受肛周膿腫困擾多年,曾經寧願死也不來做手術,經過兒子們的再三說服,終於到長沙東大肛腸醫院接受手術治療,康復出院的她,拉著三個兒子,當面向主治醫師餘仁貴道謝。   68歲的劉奶奶來自長沙寧鄉縣,早年便患有痔瘡,由於農村家庭經濟條件不好,一直沒有進行治療。
  • 86歲老人子宮脫垂 手術後一天即可正常活動
    ,嚴重影響正常生活,近2月來更是出現大小便困難症狀,一周前王女士家人帶領老人慕名來到了婦兒醫院婦科中心就診,確定老人為子宮脫垂Ⅲ°伴陰道前後壁膨出Ⅲ°,11月8日,婦兒醫院成功為其實施手術。信網(0532-80889431)了解到,術後1天患者即可正常飲食及活動,目前老人已康復出院。1年前,86歲的王女士開始發現陰道脫出一拳頭大小腫物,嚴重影響正常生活,近2月來更是出現大小便困難症狀,眼看老人的身體被病痛折磨、每況愈下,老人的子女到處為其「求醫問藥」,但由於老人86歲高齡,又伴有肺氣腫、支氣管擴張、雙下肢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多家醫院告知其手術及麻醉風險大,治療需謹慎。
  • 「ERAS快速康復上線 82歲高齡患者手術到出院才2天
    82歲高齡的老伯患「真菌性鼻竇炎」術前檢查+手術+康復出院只用了2天?!(不就是正常患者術前檢查的時間嗎!)而且術中、術後全程無痛感!82歲的羅伯看起來神採奕奕、精神爽利,一點都不像是前一天做完高危手術的高齡老人,羅伯笑著稱:「舒服多了,就醫體驗也很好,真是太感謝了!」隨後賴醫生為羅伯進行了常規的術後檢查,「一切恢復得很好,沒有意外,手術後第二天就能出院。」
  • 被宣告生命所剩無幾27歲肝移植女孩康復出院
    山西新聞網1月4日訊(記者 王曉豔 通訊員 範曉莉 劉臘梅)「新年快樂!謝謝你們給了我第二次生命。」2020年12月31日,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肝臟移植中心病房,曾因「肝豆狀核變性、藥物性肝衰竭」被宣告生命所剩無幾的27歲女孩小樊,身體各項指標逐步恢復正常,康復出院。
  • 美國78歲老婦戰勝新冠病毒,康復出院,卻被兒子亂刀砍死?
    美國78歲老婦戰勝新冠病毒,康復出院,卻被兒子亂刀砍死?根據《每日郵報》的報導,此事發生在美國紐約州紐約市的皇后區,殺死78歲母親的兒子名叫大衛.加利西亞,今年48歲,住在紐約市皇后區的一個公寓樓!大衛.加利西亞把門打開之後,警察發現大衛.加利西亞滿身都是血,發現大衛.加利西亞78歲的老母親卡梅利塔.卡班薩格就躺在地上,地板上到處都是血。不僅如此,紐約州的警方還發現,在卡梅利塔.卡班薩格身旁的地板上,還有2把刀!經過醫護人員的鑑定,躺在血泊之中的卡梅利塔.卡班薩格已經沒有生命體徵,當場死亡!
  • 六旬老太一年兩次心臟支架手術,家屬大鬧醫院卻被拘
    important}審訊室裡,柳老太的兒媳還憤憤不止,「都是這醫生害人!手術後才9個月,老太太就又發病了」。柳老太,63歲,平時脾氣就十分火爆。上次入院便是跟街坊爭吵後,突發心慌胸悶、心痛。柳老太的兒媳問著主治醫生。主治醫生向家屬介紹道,「心臟支架手術成功率非常高,目前幾乎達到百分之百。」冠心病放置心臟支架,醫生都參考了哪些指標?
  • 7歲男童被父親燙傷雙手:經4次手術已出院回家休養
    7歲男童被父親燙傷雙手:經4次手術已出院回家休養 12月24日,廣東廣州。
  • 22歲姑娘突發不明病因腦出血,三次手術終得康復
    中國江蘇網訊 (記者 孫駿 通訊員 羅鑫)四個月前的一個晚上,一輛120救護車急速駛至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車上的病人是22歲的重慶姑娘,她深度昏迷,一側瞳孔放大,病情危重。按照常規流程應該做完腦血管診斷檢查術確診後再擇期手術,但當時情況相當緊急,需要即刻手術。「當時已沒有時間檢查確定病因了,對於這樣的病人,如果兩個小時內還沒有得到有效的救治,死亡率非常高。」張勇副主任醫師說。
  • 90歲老太的老爛腿,在鄭州市一院治好了
    中原經濟網90歲的黃老太小腿有嚴重的靜脈曲張,但平時走路也沒有什麼影響。可就在一個月前,不知道什麼原因靜脈曲張的小腿破了個大口子,嚴重影響了黃老太的平時起居,自己在家換藥治療也不見癒合,無奈之下前來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創面修復科就診,經醫生診斷需住院治療。
  • 骨科微創手術+快速康復理念 更多患者在市人民醫院獲益
    78歲老人樂觀堅強,半年做4次手術都快速康復11月11日,是78歲的任婆婆在市人民醫院骨科中心關節外科做了髖關節置換術後的第6天,記者見到她時,她正下床在病房裡自由行走。經過骨科中心脊柱外科醫生的檢查,發現任婆婆腰部有兩處腰椎骨折,考慮為骨質疏鬆引起的病理性腰椎骨折,需要手術治療。本來擔心傷筋動骨一百天,但詳細了解了微創手術和快速康復等相關情況後,一家人放心了不少。「手術很順利,她術後沒有放置引流管、尿管,當天正常飲食,第2天就能下床,第6天康復出院。」
  • 百歲老太骨折手術次日下床走路:不挑食性格開朗 血管狀況好過40歲...
    在術前的心血管檢查中,醫生們發現老太太的血管狀況好過了許多40歲左右的年輕人,基於此這位百歲老太順利進行了髖關節置換手術。昨日,老人家在向楚天都市報記者坦言健康秘訣時稱,「不挑食、性格開朗是我的健康法寶」。骨折手術第二天百歲老太下地走路老太太姓汪,浙江人,今年正好100歲。一年前,大女兒將她接來武漢一起生活。
  • 一場結腸癌手術 實現腹部零切口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梁超儀 通訊員簡文楊、于田、黃亮)繼在國內較早系統地開展完全經肛門直腸癌根治術(taTME)之後,近日,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結直腸肛門外科康亮教授團隊宣布,他們首次運用經肛腔鏡平臺,完成了5例完全經肛腔鏡右半結腸切除術,病人在腹部無任何切口的情況下順利完成了升結腸癌的根治術
  • 廣州醫生再創新:結腸癌手術腹部零切口
    經過術後半年的追蹤複查,這些患者均恢復良好,手術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得到了初步驗證。對於這一全新的手術方式,康亮表示,完全經肛腔鏡腸癌手術目前全世界局限在直腸癌領域,對於結腸癌特別是右半結腸癌暫未見有報導。 來自廣西的劉女士今年30歲,因為一個多月的「黑便」來到中山六院就診,通過腸鏡檢查確診為升結腸癌(臨床分期中早期),經評估後排除遠處轉移。
  • 上午手術,下午出院!高效又省心桂醫附院日間手術刷新就診體驗
    早上入院,下午出院 日間手術讓患者省錢省心01.85歲王爺爺誇日間手術「快又好」王爺爺平時身體健康,今年春節期間發現左側腹股溝包塊,因腫物無痛不癢,加上疫情影響,他便沒有及時就診,後來腫物逐漸增大,影響正常活動,王爺爺及家屬決定手術。
  • 1個月4次開腹手術,治療花費40萬,孩子終於開始康復治療
    導讀:1個月4次開腹手術,治療花費40萬,孩子終於開始康復治療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1個月4次開腹手術,治療花費40萬,孩子終於開始康復治療!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微創技術加流程優化 日間手術24小時可出院
    24小時內完成術前檢查,做手術並回到家中,甚至當天住院手術當天出院回家——日間手術在擇期手術中的佔比正在不斷提高。2019年至2020年,國家衛健委發布了多部有關日間手術的規範及通知,按批次明確了日間手術的試點病種及操作規範,公布日間手術試點醫院名單等。
  • 邵永孚教授:腹部腫瘤的「剋星」
    7月15日上午,關於腹部腫瘤外科術法的前沿探討學術報告會在鄭州人民醫院舉行,來自省內各大醫院近200名專家,尤其是在腹部腫瘤領域的省內知名專家更是悉數到場。  到底是誰有如此的號召力?是他!中央幹部保健局外科組副組長,中國協和醫科大學、中國醫科院腫瘤醫院的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邵永孚教授,今年7月正式受聘為鄭州人民醫院河南省院士專家工作站的首席外科專家。  86歲的王老太是位橫結腸癌患者。半年前,她來到鄭州人民醫院就醫時,因為腫瘤引起梗阻,導致她無法進食和排洩,經常心慌悶氣,偶爾還引發中毒性休克。邵永孚教授在鄭州人民醫院了解完病情,認為可以為她做腫瘤切除術。
  • 山東33歲準媽媽手術成功,保住孩子又切掉腫瘤
    輾轉多地,終於在山東省婦幼保健院成功進行了妊娠期乳腺癌手術。腹中胎兒狀態一直很平穩,林果也即將康復出院。懷孕後查出乳腺癌1月7日,濟南飄落2020年的第一場雪。山東省婦幼保健院乳腺甲狀腺外科病房內,望著窗外紛紛揚揚的雪花,吃著愛人削好的蘋果,林果看上去平靜安詳。第二天,即將步入手術室,她卻褪去了以往的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