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一位母親做的最正確的決定:放棄名校,我給兒子轉學了!

2021-02-08 優秀家長課


然而有個名校老師卻說:眼睜睜地看著小朋友一年級進學校時生龍活虎、充滿靈氣,到了五六年級,不能說「呆若木雞」吧,這份鮮活之氣卻再也不見。沒辦法,太多功課要趕,太多規矩要遵守,太多壓力要承受。


這份矛盾,本文作者感同身受。三年前,她大費周折把孩子送進當地一所聲名顯赫的小學,孩子成績也不錯;一年前,她卻把孩子從這所名校轉到一所普通學校……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選擇?一起來聽聽她的故事 。



  

01

引子:壓力下「繁榮」的一二年級


我所在的城市,是經歷過十三朝變遷的古都。我們當初買房子沒有經驗,所在行政區屬於新區,基礎教育力量較薄弱,區內公立在市裡排名都掛不上號,我在內心深處撇了撇嘴,可不能讓孩子去不好的公立。


公立看不上,咱們上私立啊,我和孩子爸爸又是拖關係又是讓孩子考試,終於成功拿到了一所聲名顯赫的私立學校的通知書。


開學前,我們帶著孩子去參觀學校,看著嶄新的教學樓,寬敞的操場,先進的多功能教室,我的內心無比踏實。看著孩子一臉好奇的看看這,看看那,老母親滿心都是對孩子成長的快樂。當父母的,所有的努力、奮鬥在這一刻都化作了欣慰。


我的童年過的很是開心、恣意,雖然我早就知道現在的孩子壓力會比我們小時候大,但我想好歹國家做了這麼多年教育改革,現在的小學教育也應該是注重天性,倡導自由的吧。


可是,現實往往會給理想一巴掌。


開學第一學期,緊張的空氣撲面而來。每天作業要求家長檢查,籤字,如有漏掉,老師會在群裡點名;老師對當天生字一天三測,早測、晚測、午測,群裡會發孩子每天堂測的成績,100分誰誰,99分誰誰,回家錯一改三,家長要高度重視。

每天微信群裡會有不同組合的小朋友在講臺上拍照,拿回各種不同名目的表揚信;每月一次月考,每月家長寫問題分析。微信群、QQ群各種信息應接不暇。兩個月後我已經形成條件反射,接到老師的電話都會不自覺坐直上身,恨不得兩手捧著電話給老師回話,感覺比接單位大領導電話還緊張。


我的心情都這麼緊張,那麼孩子的感覺呢?


我們家兒子本來就內向不愛說話,讓他說自己的感受更是難上加難。我只能通過細節(孩子說的和孩子同學們說的)來感受。


剛從幼兒園上來的小朋友不太有秩序感,嘻嘻哈哈完全不聽指令,老師扯著嗓子喊也沒用的時候就會走到小朋友跟前,拿過小朋友的鉛筆,面無表情的咔嚓掰斷,班裡頓時安靜了。


天氣不好的體育課,孩子們會在教室上課,有吵鬧的現象就會被要求練常規,練常規就是大家手抱臂,不說話,靜坐,往往要坐一節課。


學校校園雖然很大,可是人也很多,一個年級十來個班,每個班五十多個孩子,下了課學校就像一個菜市場。


為了安全,學校規定每個班的活動區域是班級對應等寬的走廊,除了上廁所,別的地方都不能去。可是走廊上都是來來回回的人,連站的地方都沒有,還是在教室坐著吧。


學校的活動看起來很多,可每個活動都很倉促,比如半天的三跳運動會,一中午的音樂會,兩節課的讀書節。而且,不是每個孩子都可以去觀摩活動的,除了個別集體活動,都是參加活動的孩子悄悄地去,悄悄地回。


再就是課程壓力,老師們感覺非常用力,月考、期中考、期末考試前,孩子們都要做大量的卷子和練習,孩子爸爸說感覺兒子的月考跟我們當年的高考一樣。


每年開學,我們都會發很多書,有思想品德,書法,閱讀等等,可是這些書到學期結束也還是新的,因為所有的副科都用來上語文數學了,除了美術和體育還每周能保證一節,其他的課,老師基本都在長期生病吧。


孩子半學期的卷子


諸如此類,各種細節,讓我心裡很不是滋味。我期待的釋放天性和自由活潑並沒有任何發現,孩子的對學校的談論也認來越少。


孩子的成績倒是很好,幾乎每次老師表揚都有他,每次拍照都有他,家裡的表揚信越來越多,陽光少年啊,書香家庭啊,我們也得到了很多學校給予的榮譽,每每這些,都讓我把心底的不安壓下去,我不停的安慰自己,慢慢就會好的。


02

轉折:作文和體罰引發的衝突


二年級開始,孩子開始學寫作文,這對一個不愛說話的孩子本身就是一個挑戰。可我沒想到,這個挑戰逼得我幾乎無處轉身。孩子的第一篇作文要求寫課外生活,我本以為很簡單,沒想到反反覆覆寫了四遍。


第一次孩子寫課外喜歡看書,看動漫,老師要求課外生活要積極。第二次寫跆拳道,老師說要寫有什麼成果。第三次寫跆拳道獲獎很開心,老師說課外生活不是為了獲獎。我實在忍無可忍,親自上手「輔導」孩子寫了一篇作文,終於過關了。


幾次之後,作文就成了我和孩子心頭的噩夢,每次有作文作業,孩子都會索命連環call我,我也會第一時間往家奔。每次作文的寫作初衷已經變成了「過關」。為了過關,我每次都會仔細詢問老師到底是怎麼講的,怎麼要求的開頭、結構,怎麼定位主旋律,要求怎樣的品質。


我們就像一個吸大麻的病人,明知不對,卻為了一時的好過不得不繼續吸食。我也在想,是不是只有我們的做作文這樣難,可後來看了老師發的優秀範文才發現優秀的文章幾乎寫的一模一樣。孩子越來越怕寫作文,甚至不知道該如何下筆,因為自由發揮的結果很可能就是一遍一遍地重寫。


最不能忍受的是,老師要求孩子背下每一篇通過的作文,甚至標點符號也不能錯。因為二年級的考試作文非常簡單,題目就是這學期寫過的作文,背下作文就可以考高分。


為了突破這個困境,我多次跟老師溝通,可是收效甚微。老師堅定地認為,只要多看範文多背範文,總有一天孩子就會寫好作文。我幾乎暴躁,我一個文科研究生居然搞不定小學三年級的作文,可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啊,作文還得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寫。



二年級下學期發生了一件事情,把班裡看似祥和的氣氛撕裂一個大口子。那一天我正在出差,一個沒有老師的班級群裡突然有媽媽發了一張照片,照片裡是孩子紅腫的臉頰。


孩子的媽媽說,這是被老師用書砸的。一石激起千層浪。群裡面又有很多個媽媽站出來說,自己的孩子今天也被老師體罰了。體罰的方式都是用書打,原因是周末的作業完成得不好,書寫不公正錯誤率比較高。


數學老師的教學成績有目共睹,她十分認真,幾乎每天晚上十一二點都還在群裡分析孩子的作業和試卷,也確實提供了很多學習數學的好的方法,幫孩子養成了很多好習慣。但這個老師動手體罰學生已經不是第一次,且體罰學生的範圍非常大。班級裡面除了班長和我兒子沒有挨過打,剩下都被打過。


我堅定地站在了反對派的陣營裡,要求換老師。無論如何,我也不能讓我的孩子生活在恐懼中。我送他來上學,是想讓他學會平等、尊重和榮譽。儘管他沒有挨打,可他每天看著老師在打別的小朋友,自尊這兩個字對他還有什麼意義呢?


整個事件中,老師沒有站出來說一句話,她被處以停職一個月的處罰,但是寒假過後她依然站在了我們班的講臺上。


這件事讓我深深地反省我當初的選擇,我到底想要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學校?也許體罰的事件可以改變,但是整個學校的教學習慣,教學風氣,教學理念呢?

 

我開始耐心的和孩子交談打探他在學校發生的大小事件,我開始和孩子的同學交流去了解他們在學校的生態環境。


這讓我更處在茫然中,痛苦卻無法掙扎。我問孩子每天這樣上學,你為什麼不告訴媽媽呢?孩子說,我告訴你能怎麼樣呢?


03

突破:時時要尋找新的希望


這時的我還沒有想到要轉學,我從沒想過要從這個圈子裡跳出去,只是在想怎麼在現有環境下,儘可能地讓孩子過得開心快樂。


可是三年級一開學,我突然發現我們的一位小夥伴不見了。原來跟我有相同煩惱的媽媽不止一個,有一位先驅者,她已經邁出了勇敢的第一步。


這給了我新的方向和希望。原來我們不是一定要在這裡一直熬下去,我可以有別的選擇!


心思一旦活絡,我便開始積極地說服孩子的父親。孩子爸爸雖然也大體知道孩子的情況,但因為平時一直是我在和學校對接,他對情況了解得不夠細緻。他有些猶豫,畢竟新的學校是什麼樣子,我們一無所知。


為了讓他放心,也為了讓自己安心,我開始積極研究新的學校,也就是先驅者轉去的地方。我想既然她能選擇那裡一定有她的原因,她跟我的訴求相同,那麼選擇的學校是否也跟我需求相同呢?三年級的第一學期,我都一直在跟她保持密切的接觸,了解她每日的作業,了解她們學校的每一場活動。


我發現,這個學校很有意思,每天的作業裡面有體育作業,除了課本以外,要學習成語古詩等其他內容。班級群的信息不多,老師也很少在群裡點評同學。老師會在去外地培訓的時候,給孩子們帶回禮物,也有對孩子們的大量表揚。


這大概可能就是我要尋找的學校吧。我想反正也不會比現在更差了。


我們開始積極聯繫轉學的事情,好在孩子爭氣,成績很好,順利通過了轉學的插班考試。三年級下學期,我們成功轉到了新學校。


孩子的轉學在原來班級掀起了不小的轟動。因為在他們看來,我的兒子是一個完全符合老師要求的好孩子,這樣的孩子為什麼要轉學?很多同學媽媽給我發了微信,詢問轉學的理由,我只能笑笑說,我覺得他壓力有點大,想讓他輕鬆一點。


04

涅磐:誰說我兒子內向了?


說實話,轉學之後我也很忐忑,並不知道這一步走得對還是不對。


接下來,我做了這幾件事:


a、積極和學校老師保持聯繫,了解孩子在新班級融入的情況。

b、降低對孩子的要求,以關注他的情緒和日常為主。

c、幫他尋找一兩個好朋友,讓他更快融入班級。


好在老師給了我們很大的包容,同學們也特別的質樸可愛,不到一個月他就和班裡的同學們打成一片,交了很多新朋友。


一年的時間很快過去了,這一年,我無數次感激自己當時的決定。


學習


孩子每天作業不多,基本在學校晚託的時候就能完成。回到家,他先跳繩踢毽子,然後根據老師的要求,完成練字等專項練習。有充足的時間進行閱讀,也養成了講題的好習慣,每天要給我講兩道數學題。


一年時間,他學完了一本古詩詞和一本成語故事。這一年,我再也不用為作文發愁,小練筆都可以獨立完成,作文都在課堂內完成,期末考試後才發下來。看著天馬行空的作文,我幾乎要笑出聲來。



體育


學校非常重體育,學校有田徑,籃球,足球,啦啦操等不同的校隊,每天晨訓,每周兩次晚訓,每天都有體育任務,這一年,兒子的跳繩單搖從一分鐘140個提高到200個以上。毽子從兩分鐘十幾個提高到兩分鐘一百個。


師生關係


學校的每一個老師都很有愛,聖誕節孩子們就差沒衝勁校長辦公室要糖了。


老師們會認真對待孩子的每一個想法,數學老師會認真批改兒子突發奇想想考一張零分的試卷,班主任會為引導孩子們下課不亂跑,專門買來各類益智的玩具,英語老師就不用說了,那就是一個行走的開心果啊。


老師們認真思考如何驅動孩子的內升動力,針對不同孩子建立不同學習小組,並及時調整,讓孩子們互相追趕,真的是比著學習。



孩子性格


孩子性格發生了很大變化。他越來越愛說話,每晚要跟我分享他在學校的學習和生活以及他和同學們之間的大大小小的各種事情。


他開始願意競選班幹部,並成功地在一年的時間內從宣傳委員變成了副班長,變成了班長。因為老師給予班幹部班級管理的權利。


他開始學著主持班會,和其他班幹部一起,組織班級的各項活動,處理同學們之間的矛盾,甚至因為班裡的同學被別的班同學欺負,找人家班的班長談判。我才發現,他挺能說的,誰說他內向了?


這一年,孩子的腳步並沒因為轉學停下了,而是走得更快了,他參加了很多校內外比賽,接受了很多新的挑戰,他的困惑有人解答,他的受挫能力越來越好,他更加努力了。


一到三年級獎狀合集


05

未來:相信會越來越好


原來的學校不是不好,只是不適合我們。氣場相同的家校才能形成合力,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如果讓我當年重來一次,我肯定不會再光打聽名氣和升學率,我想我會做這幾件事:


a、思考我內心希望的教育是什麼樣的,我的接受底線是什麼。

b、詢問不同年級的在校生,看看他們每天真實在做的事情。

c、看這個學校對體育、閱讀的重視程度。


一所適合孩子適合家長的小學,會使你未來六年得心梗的機率下降好多,相信我,這是肺腑之言。


我堅信我的孩子會越來越好,我也相信我們這個偏安一隅的學校,會憑藉它自由博愛的氛圍為孩子們創造一片新的天地。


相關焦點

  • 一句「我絕不會放棄兒子!」 是這位母親最最好的愛
    本周末就是母親節了提前向所有母親致敬你們是最美麗的人小編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位讓人佩服的母親辜敏>孩子10歲那年被診斷出「進行性肌營養不良」醫生斷言他「活不過18歲」一句「我絕不會放棄兒子!」高考分數下來了,蔡興橋的分數超出當年重本線四十多分,這是這麼久以來全家最開心的一件事 。「雖然這個成績孩子還有那麼一點點不滿意,但是在當時的情況下,能考出這樣的分數,我覺得已經很不錯了。」
  • 川普小兒子轉學至華盛頓名校,離別前帶全班同學遊白宮
    川普小兒子轉學至華盛頓名校,離別前帶全班同學遊白宮 海外網5月16日電 美國第一夫人梅拉尼婭當地時間15日宣布,小兒子巴倫將在下個學期和母親一起搬到白宮與父親川普一起居住,併入讀華盛頓郊區的名校
  • 母親教育兒子,有時即使你做了正確的事,也需承擔後果,真智慧
    母親剛到辦公室就接到班主任的電話,說兒子在學校與其他同學打架,被留在了學校,要家長去領孩子。 媽媽接完電話火冒三丈,決定要好好教訓兒子。 母親剛要發火,男孩一臉委屈的跟媽媽哭訴說:那是因為他嘲笑一個腿部有殘疾的女孩,他總是和別人一起嘲笑那個女孩,女孩都哭了, 老師板著臉,表情嚴肅的說:不管咋樣,學校都不允許學生用暴力解決問題,這是學校的規矩。 聽老師說完,母親沒有對男孩發脾氣,而是平心靜氣的問:老師,那你對我兒子的懲罰是什麼呢?
  • 從義大利公立美術學院轉學到NABA,是我留學中最正確的決定
    回顧了去義大利留學的這一年,經歷了太多事,尤其是在義大利計劃生學語言的時候,我從義大利公立美術學院轉到了NABA,到現在真心覺得這是我目前為止做過最重要的決定。我爸就說還是選擇讓我不後悔的事情,就讓我去試試。其實如果我爸和我講,比如說學費有點貴的話,我會果斷的放棄,但是像我爸都支持我,所以我就選擇這個學校。其實我也去問過朋友,他們是如何選擇學校,或者怎麼選擇要不要去讀私立,要不要讀公立?其實大家都是統一的一個點,私立要交學費,也有很多同學把它定位成,比如說我考不上公立再去讀私立學校。
  • 一位媽媽的堅守:就算孩子的成績不好,也不要放棄
    我是一位初三學生的媽媽。我兒子的成績在初一、初二一度年級墊底。今天,我想用我和兒子的親身經歷,鼓勵大家,不要放棄孩子。因為,我們每一點的付出,都會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留下痕跡。當孩子的確不是讀書的材料時,你是失望地放棄,還是包容地接受?作為母親,我潛意識裡一直認為自己孩子很聰明,很了不起。但他上了初中之後,我終於痛苦地接受了一個事實:兒子不僅是個普通的孩子,而且因為比同學們小一歲,的確要笨得多。
  • 想要逆襲美國名校 轉學也是一種途徑
    美國本科轉學是美國高等教育中一大特色,各行各業的很多知名人士都曾經有轉學的經歷。學生轉學往往是為了進入排名更高的名校,或者是專業更有優勢的學校。在美國,無論學生本科讀的是中國大學還是美國大學,美國大學每年都會招收一定數量的轉學生,其中包括大量的外國學生。中國大學生完全可以轉學到美國繼續本科學習。
  • 美本轉學就像二級火箭推動轉進名校
    所以,美國本科的學生,會通過轉學,申請進入更好的名校。 美本轉學就好比是已經衝進大氣層的火箭,要進行二級推進,才能達到最理想的美國本科名校。 做本科轉學,就像是在橫穿美國的旅途中,開始我們只能開得起大眾捷達,但是到了半途,有免費換新法拉利跑車的機會,如果因為覺得麻煩,懶得去換,最後導致比不上當年一起出發的同學,那就實在是太虧了! 我92年在中國讀本科期間就嘗試了申請美國大學的轉學,最後也順利被排名25名的密西根大學錄取了,然而由於當時學校獎學金不夠,付不起學費,還是沒能成行。
  • 微家教|一位初三媽媽的堅守:成績墊底,也不要放棄自己的孩子
    作為父母,我們千萬不能放棄孩子。今天我們給大家分享的一位初三媽媽的親身經歷,值得大家共勉。我是一位初三學生的媽媽。我兒子的成績在初一、初二一度年級墊底。今天,我想用我和兒子的親身經歷,鼓勵大家,不要放棄孩子。因為,我們每一點的付出,都會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留下痕跡。
  • 美國社區大學如何轉學逆襲TOP50名校
    (圖為留學人數2017至2019年度出國留學總人數以及美國留學真實數據,2020-2021年度數據為大數據預測數據)從圖中大家可以明顯看到疫情過後留學數據的反彈,試想,如果把所有積攢的入學申請,把所有的升學壓力都累積到留學恢復,那麼選擇的主動權將又會被重新交由到高校手中,在常態數倍的競爭壓力下,是否還能脫穎而出,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 詹青雲轉學6次,成績依然墊底,因母親「算命式鼓勵法」考上哈佛
    從小學到高中,幾乎每一位老師都對詹青雲的母親說過同樣的話:孩子不是學習的料子,趁早讓孩子去技校學一門本事吧。即便如此,母親仍不放棄她。大學畢業後,詹青雲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去哈佛留學,但苦於沒有經費,又想放棄。這時母親站出來,為女兒貸款100萬助她去哈佛留學,終於完成了學渣到學霸的逆襲。
  • 轉學名校的十大誤區是什麼?
    美國的確是有很多的大學,國際學生很多,學生和家長如果認為這就是最「適合」學生的環境,那麼可能是沒見過真正好的環境,也不知道如何去追求。 誤區 4:轉學不錯,我先等等看,自己試試,找顧問要花錢,不成再找顧問 一些家長,聽到有的同學已經轉學到了名校,比如通過轉學,進了紐約大學,進了密執安大學,進了匹茲堡大學。了解到,轉學是個好東西。 然後家長和自己的孩子商量。孩子一般的回覆是,是呀,我們就有同學在準備轉學。
  • 一位母親送給兒子的婚姻忠告,只有十個字
    陽陽新婚第二天,收到了母親的一條簡訊,時間七點四十三分。他揉了揉惺忪的雙眼,沒當回事,也想到了會是母親的一些囑咐,只是沒想到母親會用那麼凝重的語氣,讓他不得不嚴肅思考。母親在簡訊裡面說道:「兒子,從今天開始,你就是大人了,你要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儘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守護家庭和妻子。
  • 高中生民辦轉公辦折騰了一個月 正確轉學流程看這
    想把孩子從海口市的民辦學校轉學到老家澄邁縣的公立學校,馮先生為此折騰了一個月。截至22日下午,馮先生才完成學籍系統的申請步驟。2018年12月,馮先生想讓正在海口黃岡金盤高級中學讀高二的小兒子轉學到老家澄邁思源高級中學就讀。「因為家裡兩個孩子都在上學,花費較大,我們沒辦法才讓孩子轉學。」
  • 「職普融通」後 部分職高生主動放棄轉學普高 這是為什麼
    因為基礎不錯,加上勤奮努力,小楊很快在班上脫穎而出,班主任匡老師說,按小楊的情況,她只要在這次期末考試中繼續保持好成績,就很有希望轉學到五鄉中學。然而,小楊卻告訴匡老師,她決定放棄這個機會,她想繼續留在職教中心學校完成自己的會計學業。主動放棄轉學到普高的學生,並非小楊一個。
  • 「分享」一位初三學生的媽媽的堅守:成績墊底也不要放棄孩子
    一位中學媽媽的堅守:成績墊底,也不要放棄自己的孩我是一位初三學生的媽媽。我兒子的成績在初一、初二一度年級墊底。今天,我想用我和兒子的親身經歷,鼓勵大家,不要放棄孩子。因為,我們每一點的付出,都會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留下痕跡。
  • 985大三放棄保研選擇轉學,美本究竟有什麼魅力?
    之前我在UCB交換的時候,認識了一位國內985的交換生,彼時她剛決定放棄準備保研,正在辦理轉學手續。「都大三了,怎麼突然想轉學了?」這個問題她被問了不下數百遍。 當她仔細查閱過轉學要求之後,她才發現,可供她選擇的院校並不多。許多美國高校都要求轉學生只能在大二申請。
  • 父子兵燃爆《最強大腦》:這是我見過最正確的啃老
    這些精英裡,既有通曉八門語言的常春藤名校碩士,也有世界級的記憶大師和11歲就名校專科畢業的天才少年,甚至清華姚班的同學。要知道,清華姚班是一個不招高考生,只能競賽拿獎進入的班級,亦是中國天才中的天才匯聚的地方。77位精英中,讓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壓軸出場的一對父子。
  • 「疫苗戰神」陳薇的兒子火了!才知道她最厲害的是做一位媽媽
    原標題《從清華女神到護國戰神,54歲陳薇被贊上熱搜,可她最厲害的是做一位媽媽》來源:男孩派(ID:boy666dj)作者:卡卡辛以國之名,致敬英雄!「棄筆投戎」的清華學霸, 《戰狼2》中Dr Chen 的原型人物, 讓病毒聞風喪膽的「終結者」……但在陳薇院士自己看來, 自己最驕傲的事情,是做一位母親,因為「兒子燦爛的笑,更是我前進的源。」 "My son's brilliant smile is the motive for me to move forward."
  • 本科轉學——為名校申請做更充足的準備
    高考了,對於相當一部分學生來講,有可能發揮不佳和失常,不能入讀自己理想的大學和專業,但也不想就這樣下去,想要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和其他方面的能力,所以開始考慮留學這條路,今天就給大家介紹另一種名校的申請途徑-----本科轉學。
  • 轉學 | 中國學生為什麼很難轉到頂尖名校?「多樣性」政策可能是罪魁禍首!
    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把目光放到了轉學申請上。那麼,為什麼美國名校的轉學申請越來越難呢?在明尼蘇達州,該州幾所知名的私立大學都和當地社區大學達成了轉學「保錄」協議……這樣的事情正在全美各地發生。 全國大學招生諮詢協會的希瑟·杜羅斯科說:「多樣化群體是美國大學增長最快的人口。對於大學來說,認識到大部分他們最需要的學生來自社區大學其實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