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戰神」陳薇的兒子火了!才知道她最厲害的是做一位媽媽

2021-02-22 英語口語



英語口語

此生能遇見你,已然

幸福得一塌糊塗

Jimmy's Note

吉米老師前言:研究疫苗半年,她頭髮由黑變白,從清華學霸到護國戰神,這位「人民英雄」還給我們展示了什麼叫優秀的教育。

家庭教育

原標題《從清華女神到護國戰神,54歲陳薇被贊上熱搜,可她最厲害的是做一位媽媽》

來源:男孩派(ID:boy666dj)

作者:卡卡辛

以國之名,致敬英雄!

9月8日,四位年過半百,撐起了14億人歲月靜好的人民英雄在人民大會堂接受了國家最高榮譽的獎章。在「與毒共舞」的六個月裡,超負荷工作讓她多了許多白髮,人也整整瘦了一圈。 
「棄筆投戎」的清華學霸, 《戰狼2》中Dr Chen 的原型人物, 讓病毒聞風喪膽的「終結者」……但在陳薇院士自己看來, 自己最驕傲的事情,是做一位母親,因為「兒子燦爛的笑,更是我前進的源。」 "My son's brilliant smile is the motive for me to move forward."在表彰會後的座談會上,她的兒子麻恩浩作為家屬代表發言。從當年非典時,那個親吻電視裡的媽媽的4歲小男孩,到現在這個以全A的成績畢業的最優畢業生,麻恩浩成長的每一步路上,都有著媽媽陳薇的身影。 

01

與其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

不如就去做什麼樣的人

It’s better to be the person

you want your child to be

當年還是中學生的他,在陳薇趕赴非洲研究病毒的時候,就主動申請到西非做志願者, 成為唯一一個在伊波拉疫情最嚴重的的候援非的中國中學生志願者。高三那年,恩浩在緊張的備考之餘, 還作為志願者參加了全國預防愛滋病基金會。從懵懂的少年,到意氣勃發的青年,在追尋母親步伐這條路上,他緊緊追隨。長大後的他,最終同母親一樣,選擇了微生物學作為自己畢生的奮鬥目標。The best education is always that the example is better than the words.一直奮鬥在病毒研究一線的陳薇,其實陪伴孩子的時間並不多。然而, 對於一個孩子而言,看到母親如此執著於自己的事業,享受自己的人生,這些才是真正的身教。非典疫情肆虐時,陳薇帶頭進入一次最多只能待5個小時、待久了就會因缺氧嚴重頭痛的負壓實驗室研究預防非典的藥物。為了和疫情搶時間,每次進實驗室前她都會少吃少喝,帶著成人尿布,一直待到八九個小時撐不住為止。而這次研究新冠疫苗,她更是臨危受命,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成功研製出重組新冠疫苗。2016年的裡約奧運會上, 隱退了4年決定為祖國出徵的杜麗,在奪得銀牌時是這樣說的:"I just want to challenge myself and set a good example for my son."臺灣心靈作家黃淑文就說過:「只要活出你自己要給孩子的典範,孩子自然會成長為他們所看見的人。」一個好媽媽的作用,不僅僅是給孩子提供保姆式的貼身照顧,更多的把自己的生活過得充實而快樂,從而讓孩子理解:原來這樣的人生是可以做到的。

02

母愛的最高級別表達方式

是給予孩子選擇權

The highest expression of maternal love

is to give children the right to choose

陳薇曾經在她的演講中提過,她不願意給予孩子太高的要求。她是這樣對孩子說的:「 我從來不奢求你是最優秀的,但是我希望你是快樂的、健康的、富有愛心的。」 麻恩浩在這次的發言中,特別提到了媽媽從來沒有對自己要求過高,尊重並且支持自己的選擇。對他的唯一要求不過是:「你這輩子做好兩件事就可以,第一件事是娶自己喜歡的女人,第二件事是做自己喜歡幹的事業。」這種看似「放養」的教育,其實才是對孩子最大的尊重。孩子與母親之間的連接是天然的,從這個生命存在於媽媽肚子裡開始,他們的身體和心靈都與母親在一起。這也就決定了很多時候,讓一個媽媽放手讓孩子做選擇,很難。孩子那麼幼小,我們希望憑藉自己的人生經驗,多替他們做選擇,讓他們儘可能少走一點彎路。「什麼是完美人生?那就是在人生的時時刻刻,永遠都儘可能地保有最多的選擇權。」在最近熱播的《以家人之名》中,齊明月的媽媽隔著屏幕都能讓我們感到窒息。小到點一道菜,一件衣服的顏色,大到交友,選擇工作,她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被媽媽安排得明明白白。本心是為了女兒好,表現出來的卻是強加幹涉孩子的自由,這樣的愛實在太過沉重。於是,「乖乖女」齊明月活成了劇裡最擰巴的人,她沒有主見,習慣討好,卻又暗暗地用謊言去反抗媽媽。Children who lose the right to choose can never be themselves.聰明的媽媽,會強忍著自己替孩子做決定的焦急心情,在信任的前提下把選擇權交給孩子。因為惟有如此,他們才能最大程度地活出自我,活出精彩。也正如武志紅老師說的那樣:「每個人只有為自己而活時,才是最有力量的。」

03

父母相愛

Parents' love is the confidencefor children to pursue their dreams「一個爸爸對孩子最好的愛,就是好好疼愛孩子的媽媽;一個媽媽對孩子最好的愛,就是欣賞並推崇孩子的爸爸。」陳薇與丈夫的感情,起於一次去泰山的火車上,一見傾心,從此攜手相伴二十多載。碰到出差,陳薇也會儘量帶丈夫一起去,「因為生命很短暫,要多製造兩個人在一起的機會。」在這次座談會上, 讓人不難看出兒子麻恩浩的身上的那種獨立,冷靜與自信。 父母是否相愛,家庭氛圍是否和諧,真的可以從孩子的臉上看出來。 幼兒研究專家威拉德·哈塔普這樣認為:「成年期的適應能力在童年時最好的體現不是智商,也不是學習能力,而是他在那個時候就能恰當地與他人相處。」在父母關係緊張的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孩子,一般都個性敏感,不太會與人相處,也很難有人能真正讀懂他們。父母之間的爭吵對孩子來說是場延續最長的陰影,也將是他們一輩子的痛處。而那些在父母相愛幸福家庭中長大的孩子,他們身上那種與生俱來的自信和安全感是其他人永遠模仿不來的。
作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進入內閣的華裔女性趙小蘭, 公開場合中她總是熱情洋溢,奔放自如。說到自己的父母時,她一臉柔情的微笑,眼神裡流出一種說不出來的自豪感。 趙小蘭姐妹六個,全都畢業於世界名校,個個都在自己的領域有著傲人的成就。在央視《開講啦》中,當面對主持人的問題,六個女兒都如此出色,他有何感想時。     父親趙錫成是這樣說的:「這說明我一生愛我太太,真是愛對了」,言語裡滿是對妻子的讚譽與感激。父母彼此恩愛,家庭關係和諧,這樣的孩子往往是自信、溫暖和勇敢的。他們也更能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因為內心充滿安全感,所以更有勇氣去面對風雨。

04

從清華女神到護國戰神,陳薇院士把大部分的時間與精力都奉獻給了科研事業。 

年輕時的陳薇

的確,從某種意義上,她確實與孩子相處時間不多,也曾多次缺席孩子成長中重要的時刻。 她們在不舍中放手,把選擇權交給孩子,孩子才會慢慢的知道什麼才是有意義的。她們與伴侶先學會做彼此的愛人,再去做孩子的父母,讓孩子在愛中浸泡長大。Raising children is a practice full of warmth.做媽媽最幸福的事情,是我們與孩子彼此成就,也和最好的自己相逢。如果你也有所啟發,右下角點個「在看」本文來源於男孩派(ID: boy666dj),關於養育男孩的乾貨,這裡都有;關於養育男孩的苦甜,這裡都懂;家有小男孩,歡迎關注男孩派。

編輯|Vijun

翻譯|Fancy

免費送中英文哈利波特1-7全集!

吉米老師今天給大家送福利啦!哈利波特是全世界暢銷的中英文小說,銷量超過4.5億套!是學英語原汁原味的素材!吉米老師今天免費贈送學英語哈利波特1-7中英文全集+英文原版MP3 , 一共 2999 份,長按下方指紋,識別二維碼後發送數字 520

記得掃描下方二維碼後發送數字 520  即可!

長按下方指紋,識別二維碼即可

覺得不錯,請點好看↓↓

相關焦點

  • 從清華女神到護國戰神,54歲陳薇被贊上熱搜,可她最厲害的是做一位媽媽
    「棄筆投戎」的清華學霸, 《戰狼2》中Dr Chen 的原型人物, 讓病毒聞風喪膽的「終結者」……正如人民日報的評價所言:「她是院士,也是戰士。」但在陳薇院士自己看來, 自己最驕傲的事情,是做一位母親,因為「兒子燦爛的笑,更是我前進的源。」 在表彰會後的座談會上,她的兒子麻恩浩作為家屬代表發言。
  • 「女神」陳薇給出這樣的答案
    從中,或許會帶給你教育孩子不同的視角我們一起來聽聽從清華女神到護國戰神,54歲陳薇最厲害的是做一個媽媽9月8日,北京人民大會堂,54歲的陳薇院士從習近平總書記手上莊嚴的接過了「人民英雄」勳章。正如人民日報的評價所言:「她是院士,也是戰士。」但在陳薇院士自己看來, 自己最驕傲的事情,是做一位母親,因為「兒子燦爛的笑,更是我前進的源泉。」
  • 從清華女神到護國戰神,54歲陳薇被贊上熱搜,她是《戰狼2》的人物...
    其中,陳薇院士的身影又再次出現在我們眼中。在「與毒共舞」的六個月裡,超負荷工作讓她多了許多白髮,人也整整瘦了一圈。#陳薇 研發疫苗半年頭髮由黑變白#話題位居熱搜前列,引發網友一片心疼。與此同時,陳薇接受採訪時落淚的畫面,也在網上刷屏,讓無數中國人淚奔。從陳薇院士的淚水中,我們不由得回想起年初那個武漢告急的時刻。
  • 陳薇院士授獎,火了她兒子:女兒,你最應該知道的這幾件事
    本可以做得更好,但總是事與願違。你要知道,任何一個班級的構成就是既有學霸、又有中等生,但往往就是中等生的上升空間是最大了。成績僅僅只是一個數字,它只是用來提醒自己某些知識缺漏的警鈴而已。每個人的特質都不同,但最能吸引人的一定是自信。前一陣華為的「天才少年」計劃火了。而在這些「天才少年」中,又能拿到210萬年薪的目前為止全球只有四人。張霽絕對是最特別的一個。
  • 護國戰神陳薇放養孩子卻被贊上熱搜?
    她是「攜筆從戎」的清華學霸,是《戰狼2》中Dr chen的原型人物,更是讓病毒聞風喪膽的「終結者」,她是陳薇院士,更是一位母親。 2003年抗擊非典、2008年汶川地震抗疫,2014年援非抗擊伊波拉、2020年新冠疫苗研究,十多年來,她同病毒抗爭的腳步從未停歇。
  • 收到領導和朋友給她發的祝福,陳薇回復了8個字
    9月1日晚,專題電視節目《開學第一課》現場,陳薇分享了關於新冠疫苗誕生的故事和知識,以及她與團隊在抗疫前線與病毒作戰的經歷。陳薇說,2月26日第一批疫苗在生產線下線的那天,正好是自己的生日。收到領導和朋友們給她發的祝福,陳薇當時回復了8個字:「除了勝利,別無選擇!」
  • 陳薇:「除了勝利,別無選擇!」
    中央軍委一聲令下,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陳薇,帶領軍事醫學專家組奔赴武漢,連續奮戰113天,和全國人民一同打贏這場艱苦卓絕的抗疫鬥爭。陳薇無法忘記初到武漢時的場景。寬闊的街道空空蕩蕩,醫院擠滿了人……她難以想像,這還是那個九省通衢、繁華錦繡的武漢嗎?軍事醫學專家組第一時間與有關部門對接,得知當時武漢的核酸檢測力量非常急缺,急需專家組的幫助。
  • 陳薇院士回應疫苗發熱率高問題 首次全方位解讀了疫苗研發全過程
    【陳薇院士回應疫苗發熱率高】7月28日,陳薇院士在天津市舉辦的一次活動中,就人腺病毒載體疫苗Ad5-nCo的研製過程,面臨的問題作了一個內部報告,首次全方位解讀了疫苗研發全過程,並回復了公眾對於疫苗副作用高的質疑。
  • 中國首個新冠疫苗:陳薇少將帶隊,腺病毒做載體,比預期提前1個月
    她不僅在非典抗疫中立下功勳,而且2014年還曾赴非抗擊伊波拉,是《戰狼2》中陳博士的原型。更重要的是,基於同樣的技術,陳薇院士領銜研發成功的重組伊波拉疫苗,之前也已獲批上市。所以此時此刻,如此消息引發巨大關注——微博相關話題閱讀達到5.2億,討論12.7萬,原因顯而易見。
  • 獲得「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的陳薇院士,還上過這些「開學第一課」
    在9月1日晚的《開學第一課》上,陳薇給孩子們分享了關於新冠疫苗誕生的故事和知識,以及她與團隊在前線與病毒作戰的經歷。陳薇說,第一批新冠疫苗在生產線下線的那天正好是自己的生日。在收到上級領導們發來的生日祝福信息後,她回復了八個字:「除了勝利,別無選擇!」陳薇長期從事生物防禦新型疫苗和生物新藥研究。
  • 鍾南山明確病毒潛伏期,陳薇預測疫苗誕生日;開學日他們說了算?
    陳薇預測病毒疫苗研製日期經研究此次病毒喜冷怕熱,許多人都希望氣溫上升,到春暖花開時病毒就自然消退了,但現在還處在2月中旬,離春暖花開更有時日,開學豈能等到那時候?因此人們把希望轉向疫苗的研製,紛紛探問什麼時候能夠研製出抑制病毒的疫苗或者特效藥。
  • 日本媽媽專門給兒子做暗黑料理便當,兒子無奈發帖救助,媽媽火了
    日本媽媽專門給兒子做暗黑料理便當,兒子無奈發帖救助,媽媽火了在日本,女生一旦結了婚,就不能再工作,必須擔負起家庭主婦的責任,在家相夫教子,所以日本女生大都從小就開始練習廚藝,一般情況下都會有一手很不錯的廚藝,但凡事都有例外,今天要說的這名日本媽媽
  • 一位媽媽獨自帶4個孩子打疫苗的偷拍照火了,網友們紛紛點讚祝福
    眾所周知帶娃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媽媽對此的體會應該更加深刻一些。不僅僅是因為孩子頑皮,一些瑣碎的小事無時無刻不在耗費著媽媽的心力。最近一位媽媽帶4個孩子打疫苗的偷拍照火了,網友看後大有感觸,紛紛為這位媽媽點讚。
  • 我們距離疫苗還有多遠?陳薇的謹慎與牛津的忐忑
    陳薇團隊疫苗試驗:需謹慎解讀5月22日,頂尖醫學期刊《柳葉刀》發表了中國軍事科學院陳薇院士團隊和江蘇省疾控中心朱鳳才教授團隊的新冠疫苗人體試驗臨床數據結果。這是世界首個新冠疫苗的人體臨床數據。(圖說:3月16日,陳薇院士團隊的疫苗獲批進入臨床試驗階段。圖/央視新聞)陳薇院士說,這是一個重要的裡程碑。「試驗表明,單次接種複製缺陷型人腺病毒5型載體(Ad5-nCov)新冠疫苗在14天內就能誘導產生病毒特異性抗體和T細胞應答,這使其成為具有潛力的可以進行下一步研究的候選疫苗。」
  • 收到領導和朋友發來的生日祝福時,陳薇回復了8個字
    9月1日晚,專題電視節目《開學第一課》現場,陳薇分享了關於新冠疫苗誕生的故事和知識,以及她與團隊在抗疫前線與病毒作戰的經歷。陳薇說,2月26日第一批疫苗在生產線下線的那天,正好是自己的生日。收到領導和朋友們給她發的祝福,陳薇當時回復了8個字:「除了勝利,別無選擇!」陳薇在實驗室工作(資料照片)。
  • 全球首個新冠疫苗臨試報告:未發現嚴重不良事件,陳薇:「對結果應...
    陳薇團隊自4月12日在武漢開啟 II 期人體臨床試驗,與Ⅰ期非隨機的設計相比, II期採取隨機、雙盲模式,引入安慰劑對照組,不僅將樣本擴大到500人,而且首次引入了60歲以上的志願者,最高齡達到84歲。
  • 「人民英雄」陳薇院士回浙大啦!
    >三個部分做了分享。 陳薇以自己與團隊抗擊非典、援非抗擊伊波拉的故事,分享她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悟。 面對理想與現實,陳薇說:「因為我對生物防禦研究的興趣和熱愛,因為這身軍裝的自豪和責任,我從沒有動搖過。」陳薇認為,如果一個人20多年堅持一個研究方向,專注做一件事,只要方向正確,方法得當,換了誰都一樣會成功。
  • 他是護國戰神的兒子,如今子承母業:好的家庭教育是身教大於言傳
    在世俗觀念裡,陳薇並不是一位好媽媽2020年9月8日,54歲的陳薇將軍在人民大會堂接受了國家最高榮譽獎章,在表彰會後的座談會上,她的兒子麻恩浩作為家屬代表發言。麻恩浩動情地說:「母親因為忙著在武漢抗疫一線,每天只能睡4個小時,白頭髮都多了很多,受到母親的影響,自己也選擇了與母親相似的職業。」
  • 陳薇:腺病毒載體重組新冠病毒疫苗有望5月揭盲
    今年的主題是「及時接種疫苗,共築健康屏障」。在中華預防醫學會、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口文化發展中心主辦的2020年「全國兒童預防接種日主題直播活動」上,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院士透露,目前,腺病毒載體重組新冠病毒疫苗二期臨床實驗的508個志願者已經注射完畢,現在正處於觀察期,如果一切順利將在今年5月揭盲。
  • 武則天她媽媽火了,但你真的知道她是誰嗎?她又究竟在哪裡呢?
    這兩天,網絡上有一則新聞挺火的,新聞內容大意是「某地關於成立<武則天她媽在欽州>歷史文化研究工作組的通知」。這則新聞火起來的原因,大約是因為這個歷史文化研究工作組的名字實在是太醒目,聽上去念出來不夠雅致的名字出現在正式嚴肅的紅頭文件上,也難怪大家覺得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