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送孩子上學的校門口,總是不缺三五成群討論孩子的家長。「哎呀,我家孩子寫作業慢得蝸牛還慢!」「每天早上吃早飯,給我急得都想揍他!」「越是著急出門,他越是磨蹭!」有一個爸爸打趣地說:「要有一天早上他起床不生氣,我就能高興一整天!」……
作為家長,這些孩子「作妖」的場景我一點也不陌生。尤其是早上起床自帶起床氣,不是哼哼唧唧,就是發脾氣,過分的時候還會哭哭啼啼,讓他這樣的原因無非是洗臉用了熱水,他說的某句話我沒聽清楚,在他喊出那句「抱抱我」的時候,我沒有立刻馬上放下手裡的東西去抱他,等等這些小事上。
曾經一度,我試圖忍,用自我安慰法默念「親生的,我生的」來緩解我憋在心裡的氣,可是一周過去了,兩周過去了,他依然會每天早上如此,直到冬天過去,夏天來臨,起床氣才會自動消失。但是到了下一年冬天時,起床氣又會捲土重來。
在過去的兩年,我嘗試過N多個溫和的方法,試圖讓我們家工作日的早晨能不因為孩子的起床氣而變得緊張。
1、溫柔叫醒。嘗試播放輕柔的音樂;拉開窗簾;讓自然光喚醒身體;趴在他耳邊輕喚;轉移注意力,讓他挑選喜歡的衣服穿。孩子的反應都是快點關了,吵死了;快點拉上,刺眼眼;討厭吵到我了;哎呀我不喜歡穿這些,我要穿昨天的。
2、嘗試早睡。「媽媽,我想再看兩本書。我想玩一會再睡。我睡不著……」各種磨蹭的事件,層出不群。
3、換爸爸伺候早起。爸爸會語重心常地說:「我們是小男子漢,不要動不動就發脾氣跟個小女生似的。」「你才是小女生呢。」還是會帶著起床氣。
4、自己承擔後果。經歷多次勸說無果,我放棄了,準備讓他自己承擔遲到的後果(沒有飯吃),結果他更開心了,因為趕不上早飯,老師怕餓著孩子,給他小零食吃。
當我把這些方法全試了一遍後,發現改變的效果就是一兩天,到了第三天,還是自帶起床氣起來。為此我還特地向他們的老師請教,早上孩子起床困難怎麼辦?結果發現老師給的方法和建議跟我的基本吻合。
有一次,時間來不及了,眼看要遲到,去得太晚就會沒有早飯吃。我沒忍住衝他怒吵了兩句,然後他委屈地流起了眼淚,到了學校門口,老師跟他打招呼,他也不理,轉身去了教室。當天下午我去接他放學,他走出校門就跑了。平時出了校門都是要拉著我的手一起走。我想像著這一天,他在學校一定過得也不開心,突然覺得一大早就吼他,太不理智了。
所以從那以後我儘可能的學習修煉我自己的情緒管理能力,避免早上跟他有摩擦。
到了幼兒園大班,我原本覺得孩子年齡有增,更懂事了。但起床氣,依然還在。還增加了另一個習慣,反覆的說「抱抱我」,從早上起床的那一瞬間到送進學校門這一段時間,起碼得說上十幾遍,與此同時,我就得抱他十幾次。他說的聲音落,我就得立刻馬上抱他一下,慢一下,就會發脾氣。
但是就在上個月,一次對話和一個鬧鈴,就幫我解決了順利早起的困難。
在愉快的氛圍下,採納他的意見。
一個周末,我去超市買了很多零食(健康的),回到家就跟他一起吃,我看他很開心,一邊吃一邊跟他說:「你每天都對我說無數次抱抱,減少一點吧,一天只能說三次!」孩子說:「不行,我說得算,一天說五次,然後你抱我五次。」我一看他這態度,立馬說:「好,君子一言(留了半句等他接)。」「駟馬難追。」然後我倆拉了個勾勾。
此後的幾天,早上起來他會使用一個抱抱,下午放學使用一個抱抱,剩下的留著晚上睡前用。過了兩三天,他就把要抱抱的事,給忘了。也不再總對著我喊:「抱抱!抱抱!」
這個事情解決後,我反思結果,以前也是有耐心的勸說,但基本上是上來就說,我給他解釋我的建議,說服他接受我的要求,都不奏效,這次唯一的區別就是提前準備愉悅的環境,採納了他的意見,最後讓他拍板做決定。
讓鬧鐘提前20分鐘響
以前我家的鬧鐘是7點20分響,他在7點40分左右出門,時間緊張,我總會忍不住催他。基於這件事的啟發,我不再執著於讓他多睡20分鐘,悄悄的把鬧鐘調到了7鍾,鬧鐘響後,他稍微磨蹭一點,時間也是足夠用的,而我也不用總是催他,擔心去晚沒飯吃。
焦慮的心情無論你怎麼隱藏也還是會暴露無遺,本來時間就緊張,孩子面對著一個臉上寫滿著急,催促聲音裡還帶著焦慮的媽媽,他也會著急,不適,所以才給我一種自帶「起床氣」的感覺,當我把鬧鐘調了,時間充足了,不再焦慮了,孩子沒有做任何的調整,「起床氣」自然而然消失了。從此,在我家早上孩子起床再也不困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