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2011年5月間,新北市某小學發生營養午餐餐桶長蛆事件,板橋地檢署循線查出供應商金龍公司與歐克等10家業者投標營養午餐時,依學生數每月每人3到5元(新臺幣)提供校長回扣,較小學校1次付約10萬元,有校長1學期拿近50萬元。
之後板橋檢方接獲檢舉,指新北市部分學校的營養午餐標案,有校方高層及評選委員涉嫌舞弊;檢方監控後,查出部分營養午餐供貨商為得標,涉嫌行賄數十萬元不等金額或饋贈禮品給校長及評選委員。檢方經長期搜證後,10月28日發動第1波偵查行動,搜索10所小學,約談6名校長等人,其中3名小學校長及供貨商、評選委員共12人遭收押禁見。
檢方11月10日發動第2波偵查行動,搜索7所初中、13所小學並以被告身分約談板橋區後埔、蘆洲區成功、蘆洲、土城區清水等4名校長以及1名供貨商業務員,晚間移送板檢復訊。
隨後檢方約談了後埔小學校長李應宗,成功小學校長許利楨、蘆洲小學校長柯份及清水小學校長蔡寶俊等,經檢方復訊後,今天凌晨將李應宗、柯份申押。
板橋地檢署發言人李海龍表示,李、柯2名校長經檢察官漏夜復訊後,認定他們涉嫌犯貪汙重罪,又有串供之虞,將他們向法院聲請羈押;至於許利楨 、蔡寶俊則各以新臺幣100萬元交保。
進展
新北市營養午餐爆回扣弊案,新北市教育局長林騰蛟指出,未來將通盤檢討營養午餐作業方式,以兩、三所學校組成聯合採購委員會,輪流辦理營養午餐,減少弊端。據透露,目前約有五位校長有意「自首」,未來也將協助檢調約談事宜。
林騰蛟指出,營養午餐積弊已久,未來新設學校或校舍閒置空間足夠者,將優先以自立午餐為主,或採取民間經營的OT或ROT方式辦理。至於179所「中央餐廚學校」,以兩、三所學校合組聯合採購委員會,輪流辦理。採購方式將比「採購法」更嚴格,如外聘專家學者將從三分之一,增加名額到二分之一,家長代表與教師代表也將以民主方式推薦,預計最快明年上路。
他強調,各校也將檢討所謂「創意回饋」,必須全部使用在營養午餐相關項目,如果不是用在學生身上將全部刪除,舉凡校慶活動、餐會等等都不允許。
林騰蛟透露,目前有五位校長有意自首,或針對法令疑慮部分提出詢問,將會請檢調單位協助約談,市府採取勿枉勿縱態度。
臺媒:學生午餐弊案延燒 顯臺灣教育界之恥
臺灣新北市初中、小學校長收受營養午餐回扣風暴,持續擴大。至目前為止,板橋地檢署與調查局新北市調查處已發動三波偵查行動,約談了17位中小學校長,有5人認罪,以100萬元(新臺幣,下同)交保,兩位校長否認收賄遭到收押。這是臺灣教育界的重大恥辱,一校之長帶頭貪汙收賄,把學生營午餐的費用挪為他用、甚至中飽私囊,其結果就是學生飲食質與量降低,受損的是學生的健康。
檢調指出,新北市政府頒訂《新北市所屬學校中央餐廚及外訂餐盒採購契約書範本》,做為各級學校營養午餐招標作業的統一規範,學校可以不經公開招標、採最有利標,校長可遴選評審委員、圈選評定得標廠商等,於是,有業者行賄校長以利取得標案。檢調發現,部分中小學校長拿回扣已行之有年,甚至還有行賄公式,團膳業者依標案規模或每個月學生的用餐人數行賄,以每月用餐人次乘上3元到5元,做為行賄校長的額度,換句話說,如果學校用餐人數愈多,那麼校長可以拿的回扣錢就愈多。
在這次檢調十月底展開大規模搜索行動後,就有收賄校長主動投案,並繳回50萬元的不法所得。以「市場行情價」來看,這位校長等於跟業者了收15萬人次的學生營養午餐「規費」,多麼驚人的數字!不要以為業者一個人次付三塊錢到五塊錢給校長是小錢,以目前中小學生一個月營養午餐收費500元到600元來看,一個人次抽個3到5塊錢,就差不多是一餐的兩成了。
試想,一個校長收賄的學校,就等於學生每天的營養午餐長期打了8折,賠本的生意沒人做,業者會怎麼做?那當然就是設法節省成本了,如此一來,學生午餐的質量與份量怎能不受影響!
學校每學期跟學生收這個費用、那個費用,科目很多。或許個別費用的金額不高,學生和家長也多不深究,但學校是個團體,學生人數眾多,就可能累積出龐大的「商機」;如果學校有人想在各種費用上「上下其手」,從中牟利,積少成多,也很可觀。而其結果,就是學生得到的服務質量,集體變差。
學生的營養午餐因為學校收賄,長期就出現菜色變差、份量變少的情況,就像有些學校的制服質量差、料子薄,於是新生會要求家長在外面做制服,這種事情多了,學生或者家長怎麼可能一直沒有感覺呢?偷斤減兩,總會被揭發。從事教育工作的人,按部就班,要花多長的時間、要累積多少資歷,才能做到校長,校長是非常受人敬重的工作,10萬元、50萬元,就把尊嚴、靈魂、以至於退休金都給賣了,值得嗎?這些涉案的校長真是蠢不可及。
有些被約談的校長說,廠商給的錢並不是放進私人口袋裡,而是做了校務基金,這也並不合理。學校要採購設備、器材,辦理活動,就應使用合於科目的經費,如果明明經費不足,學校行政單位不肯公開,卻私下挪用學生的營養午餐,就是欺騙行為,教育者的這種行為是相當不好的示範。學校經費不足有經費不足的因應做法,如增加捐款、減少支出等,怎麼可說因為沒錢買計算機,所以每天偷偷從每個學生的午餐裡少幾塊錢呢?更何況,這些不合情理不合法的錢,名目不清不楚,最後是不是真的用在公務上,誰來檢核?校長說了算嗎?
每餐偷學生3塊錢、5塊錢;一本教科書加個10、20塊錢;一件制服多收學生200塊錢、300塊錢,這種事情一旦被發現,一校之長,拿什麼臉面對學生?有什麼資格再站在臺上講做人做事道理?這些人引發了外界憂慮,擔心學校裡頭是不是還有其它不法牟利、圖利的事情,造成教育界信用破產,真的是教育界之瘤、之恥。一旦確定犯案,應予嚴格懲處,絕不可寬貸。
責任編輯:程金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