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源CAR-T療法挽救三位急淋白血病患者生命

2020-12-22 美通社

廣州2017年4月27日電 /美通社/ -- 4月23日,斯丹賽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肖磊博士在第三屆百奧賽圖模式動物與醫藥產業大會報告了斯丹賽自主研發的人源CAR-T臨床研究的最新進展情況,公司與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合作完成三例人源CAR-T成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治療,三位患者均達到完全緩解以及微小疾病殘留陰性(MRD-)。

鼠源CAR-T排斥反應影響治療效果

由於歷史原因,全球CAR-T公司現有CD19 CAR-T產品大多採用鼠源抗體。鼠源抗體顯示會誘導患者人體產生排斥反應,降低療效,增加復發率。人源CAR-T通過對抗體識別序列進行人源化改造,獲得人源抗體,理論上有助於降低患者免疫排斥反應,維持CAR-T細胞在患者體內長期存在,提升長期治療效果。

人源CAR-T療效顯著,前景可期

目前全球領先CAR-T公司都在積極探索研發人源CAR-T產品。在去年12月美國血液學年會(ASH)上,諾華公司和費城兒童醫院介紹了諾華人源CD19 CAR-T產品治療兒童青少年急淋白血病的臨床試驗情況,36例入組患者中有30人達到完全緩解;其中22位之前未接受過CAR-T治療的兒童白血病患者,在接受人源CAR-T治療後均達到完全緩解,完全緩解率100%,6個月無復發生存率為83%,顯示人源CAR-T在治療難治兒童白血病方面的顯著療效。

此次斯丹賽與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合作開展的三例人源CAR-T復發難治急淋白血病治療,三位患者為32-48歲之間的成年人,通過治療均獲得完全緩解以及微小疾病殘留陰性,顯示人源CAR-T在治療成人白血病方面的良好療效,同時也說明斯丹賽依靠自主研發,獨立完成人源抗體的研發、臨床前實驗和臨床試驗,在人源CAR-T研發領域已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雖然從長期來看,人源CAR-T的治療效果還有待觀察,但是基於以往鼠源抗體和人源抗體之間的差別,人源CAR-T的未來治療前景令人期待。

CAR-T療法有望年內獲FDA批准商業化應用

有別於傳統手術、化療、放療等腫瘤治療手段,CAR-T細胞免疫治療主要通過提取病人自身血液免疫T細胞,在體外進行基因工程改造,令其能識別腫瘤細胞表面抗原,然後將其回輸病人體內,達到精準識別、殺死癌細胞的治療效果。作為公認人類最有希望最終攻克癌症的創新療法之一,CAR-T細胞免疫治療近年來在國內外得到快速發展,並在治療白血病、淋巴瘤等惡性血液腫瘤方面展現出良好效果,諾華、Kite等公司已經向美國FDA提交了CAR-T商業化療法申請,預計將於年內獲批。

相關焦點

  • 免疫療法之CAR-T細胞療法
    CAR-T 發展簡史 CAR-T進行治療,大致通過以下步驟進行: 從患者體內提取t細胞;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將其改造為CAR-T細胞; 大量擴增CAR-T細胞; 將其輸回至患者體內展開治療。
  • 細胞免疫治療 CAR-T療法知多少?
    之前提到的獲批上市的兩款CAR-T療法,其適應症就是治療罹患B細胞前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及復發或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的成人患者。雖然,CAR-T細胞免疫療法已經證實在上述血液腫瘤的治療中體現了良好的靶向性、殺傷性和持久性,但在實體瘤的治療方面,細胞治療還並未獲得突破。
  • NEJM:臨床試驗表明CD19 CAR-NK細胞療法在白血病和淋巴瘤患者中...
    2020年2月7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I/IIa期臨床試驗中,來自美國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報導利用臍帶血來源的靶向CD19的嵌合抗原受體(CAR)自然殺傷細胞(CAR-NK)進行治療可導致大多數患有復發性或難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和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患者出現臨床反應,
  • 陸道培醫院 CD7CAR-T 治療急性 T 淋巴細胞白血病取得三連勝
    CD7CAR-T 細胞治療復發難治性 CD7+的急性 T 淋巴細胞白血病」的臨床研究取得突破性的成果。2019 年 8 月底,小爍被診斷為急性 T 淋巴細胞白血病,伴 SIL-TAL1 融合基因陽性,高危組。在外院進行多療程化療以及腰穿鞘注,骨髓 MRD 持續陰性、腦脊液未見明顯異常。2020 年 5 月複查,骨髓全面復發,合併中樞神經系統白血病,於燕達陸道培醫院化療 2 療程,骨髓未獲緩解;鞘注治療後腦脊液轉陰。
  • 首個用於治療r/r T-ALL成人患者的通用CAR-T細胞療法
    GC027是首個用於治療r/r T-ALL成人患者的通用CAR-T細胞療法。本文報告了GC027的前瞻性研究的結果,該研究評估了GC027的安全性和臨床療效。試驗中,研究者使用T-ALL異種移植小鼠模型來評估GC027抗白血病的療效和細胞擴增程度。 一項治療成人r/r T-ALL的單臂、開放標籤、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對GC027的初步安全性、抗白血病活性和擴增動力學進行了評估。截至目前,共有5名患者參與試驗(患者年齡19-38歲,中位年齡為24歲),骨髓腫瘤負荷為4%-80.2%(中位既往治療線數為5線)。
  • 這才是最好的結局:菲律賓女孩被武漢同濟醫院CAR-T療法成功救治
    近日,據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官方微信報導,患有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菲律賓籍女孩麥吉(化名)在同濟醫院接受了CAR-T細胞免疫療法治療後,日前恢復良好,武漢同濟醫院血液內科主任周劍峰表示:「麥吉通過兩個階段的CAR-T治療,體內已經沒有白血病細胞,生命體徵平穩,完全可以長期生存,我們對她的前景很樂觀。」
  • CAR-T細胞療法最新研究進展
    CAR-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Immunotherapy),即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該療法是一種出現了很多年但近幾年才被改良使用到臨床中的新型細胞療法。在急性白血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療上有著顯著的療效,被認為是最有前景的腫瘤治療方式之一。
  • ...CD19特異性CAR-T細胞治療CD19表達的復發/難治急性非B細胞白血病
    03 研究方法 2017年11月至2019年5月,研究共納入8名復發/難治非B-ALL患者,其中7名成人(19-40歲)和1名兒童(5歲)。7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和1名T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T-ALL)患者。
  • 《Nature》: CAR-T療法全球市場分析
    CAR-T的開創性  CAR-T療法是利用白細胞分離術收集患者的T細胞,然後在體外進行T細胞活化、轉導含有CAR的病毒載體、CAR-T細胞的擴增及回輸患者體內。CAR是由抗體衍生的片段組成,可識別、結合併促進T細胞擴增的共刺激分子偶聯腫瘤抗原。
  • 新型CAR-T療法提高胰腺癌肝轉移生存期 患者1年無復發
    11月6日,臨床階段生物技術公司Sorrento Therapeutics公布稱,其利用TriSalus™生命科學公司Pressure-enabled Drug Delivery™(PEDD)技術生產的抗CEA CAR-T療法臨床1b試驗獲得了積極數據。
  • CAR-T細胞療法是什麼?一文讀懂免疫療法之星CAR-T細胞療法!
    細胞治療又稱為細胞移植或細胞移植治療,即利用患者自體(或異體)的成體細胞(或幹細胞)對組織、器官進行修復的治療方法。目前,臨床上應用最廣泛的細胞治療方式為免疫細胞療法和幹細胞療法兩種。而近兩年,CAR-T細胞療法作為腫瘤免疫治療界的黑馬,成為免疫細胞療法的大熱方向。
  • 中國CAR-T治療癌症首案:爭議CAR-T藥品、療法屬性
    9月19日,醫院方面就此回應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稱,王志慧患者當時籤署的知情同意書是以既往的白血病治療模板為基礎進行修訂的。最早的白血病治療同意書頁眉是2016年3月3日,因此在淋巴瘤的知情同意書中沒有及時修改,導致了批件版本日期與實際籤字的知情同意書頁眉日期不符。
  • CAR-T療法和腫瘤疫苗領域的最新進展
    她和她的同事使用靶向HER2的CAR-T細胞對10名復發/難治性HER+肉瘤患者進行了治療。這些患者已經接受過高達5次的補救性療法(salvage therapy)的治療,屬於非常難於治療的患者。這項研究發現,接受CAR-T療法的10名患者中有8名患者接受的CAR-T細胞在體內增殖。
  • 多靶點新型CAR-T細胞療法蓄勢待發,多管齊下對抗癌細胞!
    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療法(CAR-T)其實大家並不陌生,不僅歷經25年的發展,自2017年也已被批准進入臨床使用,且適應證越來越廣泛。此技術在淋巴瘤治療中處於2.5線的治療地位,即二線挽救治療後無法達到完全緩解或部分緩解的患者可考慮行CAR-T治療,因此它已經逐漸成為大家認可的治療手段之一。
  • CAR-T之父Carl June博士力挺NK細胞療法!
    而且,他相信NK細胞和T細胞領域具有極大的協同作用,這種組合可能有助於患有嚴重疾病的患者。 01 NK細胞療法實現首個白血病患者給藥 自然殺傷細胞(natural killer cell, NK細胞)是人體第一道免疫防禦系統之一,具有快速和選擇性破壞異常細胞(如癌症或病毒感染細胞)的先天能力。
  • 全球首個套細胞淋巴瘤(MCL)CAR-T細胞療法!吉利德Tecartus歐盟獲批...
    MCL在復發後具有高度侵襲性,許多患者在治療期間病情逐步進展。接受過2種或多種系統療法(包括BTK抑制劑)治療後的R/R MCL患者預後很差,中位總生存期僅為6-10個月。在歐洲,每年至少確診7400例MCL患者。值得一提的是,Tecartus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被批准治療R/R MCL的CAR-T療法,將為患者帶來一種變革性的治療方法。
  • 科學網—CAR-T細胞療法有望成治療多發性骨髓瘤新策略
    「兩年前,我幾乎已經成了一個廢人,感覺生命走到了盡頭。」來自浙江的馬女士這樣感慨。
  • 長海醫院利用CAR-T技術治療白血病獲得突破
    日前召開的全國臨床腫瘤學大會上,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血液內科主任楊建民告訴記者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在長海醫院血液科,CAR-T技術在難治復發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臨床試驗中,已治療的14例患者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其中12例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達到完全緩解,2例淋巴瘤患者症狀穩定,至今無一例病人因嚴重併發症而死亡。
  • 中國CAR-T多中心臨床研究啟動 18家醫院參與
    該項目將在18家醫院成立臨床研究中心,40多位專家參與臨床研究,歷時2年,目的為了評價CAR-T技術治療復發/難治性血液腫瘤的安全性和臨床有效性,為更廣泛的應用於臨床治療提供依據。我國每年新生腫瘤患者350萬人以上,入院人數超過了600多萬,每年因癌症死亡的人數高達250萬以上。其中,在肝、食道、胃和肺等4種惡性腫瘤中,中國新增病例和死亡人數均居世界首位。常見的血液腫瘤包括白血病、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等,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命健康,位列常見十大惡性腫瘤第八位,且發病率逐年升高。
  • 張同存:用CAR-T阻擊愛滋
    此事經媒體報導後,找張同存的電話就沒斷過——有患者打來的,也有投資人打來的。這些電話令專利發明人、武漢科技大學張同存、顧潮江兩位教授應接不暇。  「今年春節後,我們又對5位患者進行了CAR-T治療,截至目前已經積累了7個相關病例。我們正在觀察臨床療效,希望近期能完成20例。預計,後續再進行半年到一年的患者隨訪,我們就能拿出更具說服力的報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