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視覺中國
據人民日報消息,香港海關14日公布,日前採取代號為「獵影」的執法行動,成功偵破一宗懷疑清洗黑錢的案件,案中涉及逾30億港元來歷不明的款項,是香港海關處理同類型案件中的歷來最高金額。
有香港媒體報導,海關今日上午公布案情稱,年初收到情報,指有人涉嫌洗黑錢,經調查後,在上周四突擊搜查4個住宅單位和一間找換店(即外幣兌換店),拘捕6人,年齡在25-62之間。其中5人是同一家庭成員,包括一對父母、2位兄長和妹妹。
這對父母報稱無業,另外3兄妹分別報稱任職技術員、找換店經理及客戶服務員,月收入在1.5w-3w不等。但海關在調查期間發現該家庭擁有的資產超過3000萬,因而懷疑該家庭有隱藏的收入。並發現家庭成員5人自2018年起,在本地多間銀行開設超過100個個人銀行戶口,清洗逾30億元黑錢,款項大多來自空殼公司及不知名的人士。當中有1.7億元涉嫌透過一名找換店持牌人處理,這名持牌人亦被拘捕。
海關有組織罪案調查科財富調查課監督鄧惠顏表示:「我們在調查過程亦發現,一名找換店持牌人與這個涉案家庭有關,曾有多次不尋常大額交易。過戶予母親及大哥,涉及款項達1.7億元。初步相信該找換店利用其他人個人戶口,處理這1.7億元來歷不明的大額交易,企圖利用找換店作掩飾,進行洗黑錢活動,逃避海關監管。」
行動中,海關檢獲稅務局文件、銀行月結單、已經預先籤名的支票簿、手提電話和電腦等,以及大量由第三者已預先籤名的支票簿和不同公司的登記文件,相信為空殼公司。過去一直沒有實質的業務,被捕人士涉嫌串謀洗黑錢罪名,違反有組織及嚴重罪行條例,所有被捕人士已獲准保釋候查。
目前,已凍結涉案人士約 3000萬元資產,包括1500萬銀行存款以及2個物業,分別價值700萬元和八800萬元,涉案找換店已在上週即時被吊銷牌照。鄧續稱,調查涉案人士的戶口時,交易次數超過6000宗,交易金額數以10億計,當中單1最大金額的交易為2200萬元,相信該家庭將洗黑錢的得益購買2個物業,藉以掩飾非法收益。
海關表示,會繼續以繼續循被捕人士的背景、資金來源及資金流向等多方面進行調查,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
知識擴展:
找換店亦稱「外幣兌換店」,是專門為客戶提供貨幣兌換服務的店鋪。根據《找換店條例》,開辦此項業務須向政府有關部門提出申請專門的營業牌照。
近年來,隨著內地與香港人員交往的日益增多,以及內地對人民幣出境限制的放寬,港幣與人民幣的兌換需求大增,香港湧現出大量專營人民幣港幣兌換的專營兌換店。(來源:《金融大辭典》)
瀟湘晨報綜合報導
【來源:瀟湘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