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中國證券報 | 發布時間: | 2009年11月14日 10:47 | 作者: | 殷鵬 |
現在,持卡人的手機上總能收到各種各樣的信用卡消費活動信息。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信用卡市場競爭之激烈。如何能讓持卡人打開錢包,直接就能拿出自己銀行的信用卡刷卡消費,這是信用卡中心老總最費腦筋的問題。本期滙豐理財圓桌請到了三位信用卡中心的掌門人,讓他們談談信用卡市場競爭的應對之道。 主持人:中國證券報記者 殷鵬 嘉 賓: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總裁 陳 勁 深圳發展銀行信用卡中心總裁 彭小軍 廣東發展銀行信用卡中心總經理 呂詩楓 基本定位各具特色 中國證券報:中國信用卡發卡量已經超過了1.7億張,您如何評價中國信用卡的發展態勢?您是如何給自己的信用卡定位的? 陳勁:自1986年中國銀行發行第一張信用卡至今,中國的信用卡業務實現了迅猛增長。伴隨這一產業的逐漸成熟,風險管理水平會越來越高,市場也會越來越理性。加之目前政府在不斷拉動內需,信用卡的核心功能符合國家對大的經濟環境的推動,因此,中國信用卡發展的空間很大。我們對於未來的發展定位有兩點,一是確立中高端客戶服務體系,二是樹立優秀的信用卡品牌。 彭小軍:截至去年年底,我們在全國市場佔比2%,信用卡貸款餘額佔比4%,目前的有效卡量(包括睡眠卡)是320萬張。我們的目標是,五年之後,(信用卡)貸款餘額市場佔比到10%,卡均貸款餘額是業界平均水平的3倍。 呂詩楓:信用卡在國內只有短短15年的發展歷史,還是一個新興的行業,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市場前景。 中國證券報:要把信用卡發出去不困難,卡發出後讓客戶把它用起來才是關鍵。您如何提高用戶的使用率和卡的活躍率? 呂詩楓:信用卡的消費積分是持卡人關注度最高的優惠之一,很多精明的持卡人會對比各銀行的積分兌換條件來選擇信用卡,因此廣發卡在積分回饋中下足工夫。 彭小軍:我們要將深發展信用卡辦成「金融界的Facebook」(國外一家熱門的社交網站),就像朋友一樣知道客戶的需求,從而推出相應的服務。這一點頗像美國第一資本的運營特點――通過信息化做到精準營銷,憑藉著龐大的資料庫和眾多的分析人員(第一資本是全美僱用數學博士和統計學博士比例最高的企業),第一資本總能比競爭對手更快推出符合顧客需求的新產品和新服務。 陳勁:影響活躍卡量的因素比較多元。比如,整體經濟環境,市場競爭態勢,以及銀行自身的經營和管理等。 風險控制至關重要 中國證券報:您認為應該如何處理信用卡控制風險和擴大規模之間的矛盾? 彭小軍:整個信用卡市場的風險確實在大大增加。今年上半年,同業平均風險度增長133%,但我們的風險度卻下降了40%。怎麼做到的?還是篩選客戶。我們通過數據分析,調低了部分客戶的額度。可以說,這是國內同行以前沒有做過的。但客戶也很理解,因為我們跟客戶做了良好的溝通。今年一季度,我們卡均客戶投訴率只有業界的一半。 呂詩楓:信用卡是一種小額無抵押信貸產品,風險的管控直接關係到業務的盈利狀況。同時,信用卡也是一種具有規模經濟特質的個人信貸產品,其規模與效益是相關聯的。如果是正關聯,則規模越大,單位操作成本越低,效益自然隨著規模提升。但是,如果擴張的客戶群不符合信用卡產品特性,那麼將產生大量的睡眠卡,或者客戶對銀行貢獻度較低,規模的擴大並不能有效提升效益。在我國13億人口中,單純追求規模擴張的意義並不大,同樣是100萬張的發卡量,因客戶群的不同而帶給銀行的收益也可能完全不同。 陳勁:任何一個新興市場在信用卡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都會不可避免地經歷風險較高的一個階段,然後會有一個從上升到逐步回落的過程。目前,國內的信用卡滲透率並不高,只是在前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積累了一些風險管理、授信管理以及企業本身服務方面的問題。這需要經過一段時間調整和消化,之後就會帶來這一產業更加良性的發展。 中國證券報:在過去幾年,中國的信用卡發卡量上取得了「井噴式」的增長,但卻都普遍面臨著盈利性的挑戰。因此,很多銀行決定從以規模增長為導向的初級發展模式轉變到以盈利為中心的發展方向上來。您是否已做好準備去應對這些變化?將會從哪些方面推動這一轉變? 陳勁:一個企業從優秀到卓越要經歷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強調跑馬圈地。我們在這個階段上基本完成了原始客戶的積累,已經具備了盈利增長點。第二個階段強調的是群策群力的經營管理。第三個階段強調以「客戶為中心」的價值整合解決方案。目前,我們正在第三階段上努力。 彭小軍:國外信用卡發展進程,都經歷過從「爭奪發卡量」的大眾化行銷方式到以客戶為中心的精準化行銷方式的轉變。在轉型中,對深發展信用卡而言,我們著力塑造「時尚」、「環保」、「健康」的品牌內涵。 未來發展在創新 中國證券報:未來市場競爭會更加激烈,請問您將如何展現自己的獨特性與差異性?面對國內其他信用卡發卡銀行,您與之競爭的法寶是什麼? 彭小軍:創新是我們的競爭法寶之一。明年初我們將推出「第三代」信用卡。它最大的特點在於便利性,第三代信用卡有可能帶來一場支付方式觀念的歷史性變革。它對人們支付觀念的衝擊,將不亞於電子支付給傳統支付手段帶來的衝擊。 目前,我們在重點發展第二代信用卡,根據客戶的生活需求,為其「量身定做」信用卡。第三代信用卡是在第二代的基礎上,把信用卡和手機支付功能進行捆綁,實現科技與生活的完美結合。 陳勁:過分強調競爭激烈還為時過早。與美國等西方國家相比,我國的人均信用卡持有量還是比較低的。但是,在目前的信用卡市場上,要實現盈利、形成口碑、樹立品牌,還是需要具備明晰的發展策略。 現在我們已與中國移動旗下的12580合作,發行了聯名信用卡,其最重要的功能就是積分換話費。未來我們要進一步謀求與手機業務的合作,通過優勢資源共享,為消費者提供更豐富、更實惠的服務。 呂詩楓:我們會根據客戶用卡狀況進行額度調整。譬如,為信用狀況良好的客戶調高額度,對信用風險較高的客戶實行降額。對於卡片使用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欺詐風險,我們在信用卡部門成立之初就建立了實時監測系統,及時發現可疑交易並第一時間與客戶確認,如發生盜刷等欺詐案件,會配合公安機關調查破案,同時還會將此情況及時通報給同業銀行。 ▲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總裁陳勁:打造世界級信用卡中心 ▲深圳發展銀行信用卡中心總裁彭小軍:把發展卡辦成金融界的Facebook ▲廣東發展銀行信用卡中心總經理呂詩楓:做中國最好的信用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