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樂仔(本文內容皆為原創,轉載請註明,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李玫瑾教授是育兒界的泰鬥,對於教育方面有著非常深刻的理解。在李玫瑾教授看來,養育兒子和養育女兒時的教育方式是不同的,對此她專門提出了"養兒三忌,養女五忌"這一觀點。各位不妨家長學習下這幾點,幫助孩子未來少走些彎路。
那麼,李玫瑾教授所說的養兒三忌和養女五忌分別是什麼呢?
第1:不要為孩子包辦大小事宜
有些家長特別溺愛孩子,尤其是多少沾點"重男輕女"思想的父母,對於自己的兒子更加喜愛有加,每次孩子有什麼願望的時候,家長都會極力去幫忙完成。然而正是因為這樣的育兒態度,導致家長可以說什麼事情都替孩子包辦。
雖說孩子過得非常舒服,就像小王子一樣,然而這樣的過分溺愛只會讓孩子的人格塑造出現缺失,甚至讓孩子不懂得感恩和失去獨立生存能力,在以後還有可能變成一個"巨嬰",因此,家長要有這樣清晰的認知,避免過度"包辦"。
第2:不要勉強孩子的情緒
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都會有自己的情緒。然而有些家長卻因為要養成一名男子漢,硬生生把這種男生有淚不輕彈的思想強壓在孩子身上。而這樣的做法,只不過會讓孩子的情緒更加緊繃,甚至因此讓孩子年幼的心靈和脆弱的情緒雪上加霜。
因此,家長不要去勉強孩子的情緒,讓孩子想哭就哭、想笑就笑,這樣才能利於他的心理健康和人格成長。
第3:別讓孩子失去主見和責任感
實際上,如果家長是第一點那種經常給孩子包辦的父母,那麼孩子很有可能因此失去主見和責任感。因為在遇到麻煩的時候他們只會選擇逃避或者讓父母幫忙收拾問題,而不會主動去面對和挑戰,那麼,久而久之他們便不會有主見和責任感。
作為家長應當做的是讓孩子自己去選擇問題,然後負責選擇問題後引起的後果,到時候如果孩子處理不好再出面輔助孩子解決,這樣才能培養出孩子的主見和責任感。
由此可見,養兒三忌確實指出家長經常犯的一些錯誤,因此,有女兒的家長不妨看看養女五忌,看看李玫瑾教授如何指出養女兒的五個忌諱。
1:別過分寵溺孩子
當然,不僅是不能過度寵溺兒子,女兒也一樣不能過度寵溺。如果過度溺愛孩子,就可能會導致孩子因為父母的偏袒而失去對事情的判斷能力,因為每次犯錯的時候就愛張都不會幫助她認識錯誤,以至於她一錯再錯。
2:不要有重男輕女思想
有些有女兒的家長,因為認為男生更好的關係,儘管已經有了一個女兒,仍舊為了生二胎積極備孕,然而生下的如果是男孩的話,那麼則會把資源和關愛傾斜給弟弟,造成女兒因為照顧疏忽而影響成長和發育。因此,家長可不要有這樣落後的思想。
3:不要窮養
女兒並不是說要富養,但是如果窮養的話,會導致女兒的眼界過窄,以至於長大後隨隨便便的男性就能唬弄她,甚至因此陷入報復性消費的陷阱當中,最終迷失了自我。
4:不要不信任孩子
家長如果不信任自己的孩子的話,那麼久而久之孩子也會不信任自己,這樣的結果會導致孩子變得沒有安全感,甚至對自己沒有信心,因此,對孩子有信心的話,那麼也能變相培養孩子。
5:不要疏忽安全意識的培養
女生的體力比較男生終歸是弱勢,因此家長一定要給孩子培養安全方面的意識,不要讓孩子晚歸,同時也要避開一些危險的地段,以及一些比較可疑的人物,同時,家長也不要讓異性和自己的女兒單獨相處,再熟的人都一樣。
養女兒和養兒子一樣要用心,這樣孩子才能因為父母的教育走出自己的人生,當然,這樣的孩子自然也就不用父母的庇蔭,因為他們已經能靠著自己的能力在這個世界活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