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有人說:「男孩要窮養,女孩要富養。」話糙理不糙,從側面告訴我們,男娃的教育方式,和女娃多少是有一些區別的。
男孩子性格往往比較粗獷,而女孩子則相對溫柔細膩。如果家裡有一兒一女兩個孩子,教育的方式上也需要有所差別。
李玫瑾是我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同時也是教育專家,曾經直言:「養兒有三忌,養女有五忌。」這個觀念並非封建迷信,而是符合當前社會發展的。
教育男孩有三個忌諱,分別是什麼呢?
◆ 忌過高要求
很多家長都有「望子成龍」的心態,認為自己家的孩子必須出人頭地,將來事業有所成,但是當這樣的期望表現出來的時候,會給男孩的心理帶來較大的壓力。
在過去的封建社會下,男性是一個家庭的主導者,屬於是一個「大家長」的形象,而縱觀現在的社會,男孩確實不需要在背負這麼大的宗族壓力了。
◆ 忌太過嚴厲
過去說「棍棒出孝子」,其實是不夠準確的,不論是男孩的教育,還是女孩的教育,都不建議通過打罵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男孩雖然有點調皮,但也是非常明事理的,凡事採用溫和的溝通方式,才能培養出溫文爾雅的翩翩君子。
◆ 忌一切事情都做主
很多爸媽習慣給孩子鋪好前路,把一切事情都做好主,但是這樣很容易培養出「巨嬰」孩子,不利於孩子日後自理能力的發展。
雖然現在已經不再是男權社會,但是男孩還是需要有所擔當的,學會自己做主,自己做決定,是一個男孩走向成熟的開始。
教育女兒當中的禁忌,和男孩雖然有所不同,但是其目的都是類似的,都是希望把孩子培養得優秀。
1. 忌窮養
窮養出來的女孩,對金錢的認識不足,長大後容易為了蠅頭小利而迷失自己,所以很多家庭即便不是非常富裕,依然選擇適當地富養女兒。
2. 忌重男輕女
很多女孩成為「扶弟魔」,長大後依然經常幫襯弟弟,結果自己家的生活都受到了影響。
重男輕女的家庭環境,會嚴重地影響女兒的未來,現在的社會逐漸走向男女平等,父母們也不能忽視家裡的女兒,做到平等對待才行。
3. 忌過度嬌慣
窮養的女兒性格會受到影響,而過去嬌生慣養的女兒,性格往往會變得囂張跋扈。很多暴發戶過度寵愛女兒,結果孩子長大後不學無術,成為「小太妹」,也是一種失敗。
4. 忌過度憂慮
女孩畢竟是比較柔弱的,很多爸媽擔心女兒被人欺負,總是給予過多的關心,這對孩子的成長和獨立是沒有任何好處的。
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總有要長大成人離開家的一天,爸媽們也需要適當放開雙手。
5. 忌過度保護
女兒是爸媽的小棉襖,家裡有一個女孩,爸媽總希望把孩子寵上天,保護得太過完美,但這卻並不利孩子未來的發展。
孩子未來有屬於自己的天空,早晚要離開爸媽的懷抱,長出自己的翅膀,給女兒獨立生長的空間,是培養女兒最後的重點。
其實不論男孩還是女孩,情商都是孩子成長路上的一節必修課,一個人的情商,表現在言談舉止之中,可以凸顯出紳士或淑女的氣質。
這部情商性格培養繪本共分8冊,從不同角度為我們剖析了情商的教育方式,從《發現更棒的自己》到《做不哭不鬧的好孩子》,一步步指引孩子們走向獨立、自信的人生。
我家裡大寶和二寶對這個繪本都愛不釋手,不過兩個孩子從不爭搶,有時候我帶著孩子一起讀,有時候兩個娃各看各的,對其中的故事都非常感興趣。
有時候我不禁想,也許,這樣的氛圍也是孩子情商培養的一種結果吧。
【雪莉媽媽寄語】
教育孩子,不僅是孩子一生都要學習的課程,更是爸媽們需要努力修行的課程。
第一次做父母,我們也有很多需要學習的。
【留言板】
你贊同李玫瑾的說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