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孩子之後,父母的心思幾乎一門都撲在孩子身上,尤其是母親,更會對孩子付出百分之二百的關心,稍有個風吹草動就緊張得不得了。
但我們也知道,小孩子剛出生來到這個世界上,剛開始免不了會出現各種小毛病,比如便秘、溼疹等等都屬於非常常見的問題,但即便如此,還是有很多家長對此十分緊張。
尤其在一些信息閉塞的農村地區,一旦孩子出現了類似的狀況,家長第一反應都是聽從老人的,用一些所謂的「民間偏方」來治療,不過顯然,很多沒有科學依據的方法是很危險的。
1歲寶寶起溼疹,寶媽聽信偏方,結果病情反而加重了
彤彤前幾天剛剛過完周歲生日,奶奶也從鄉下趕來看看孩子,彤彤媽這幾天剛剛復工,正愁沒人幫忙帶孩子,婆婆的到來總算解了燃眉之急。
婆婆來自鄉下,是地道的農村人,性格很好,彤彤媽和婆婆之前雖然也接觸不多,但總的來說婆媳關係還挺融洽,老人通情達理,彤彤媽也不矯情,帶娃這幾天相處得都很愉快。
不過婆婆帶了一陣孩子之後,彤彤媽還是發現了一點兒問題,老人什麼都好,就是在帶孩子這件事上有些固執,不僅溺愛孩子,還總會有一些不良的育兒習慣。
彤彤媽怕孩子養成重口味的飲食習慣,給彤彤做飯做菜一直很清淡,但婆婆總會偷偷給菜裡加鹽,說孩子不吃鹽會沒力氣,要不就是給孩子的奶粉裡加糖,怕清淡的孩子不愛喝。
類似的事情時有發生,彤彤媽很是頭疼,有不好說什麼,直到前幾天發生了這麼一件事徹底打破了婆媳間這種微妙的和諧。
那天彤彤媽上班了,晚上回來發現孩子起了一些溼疹,當時想著明天去買些藥膏回來給孩子塗了也就沒事了,結果第二天下班回家,發現孩子臉上已經塗滿了東西,也不知道是啥。
問婆婆,婆婆也含糊其辭,就說是特效藥,對孩子是溼疹很有效,彤彤媽看孩子不哭不鬧,也沒多想,但隔天早上起來卻發現情況不對了,孩子的溼疹不僅沒消退,反而嚴重了。
彤彤媽再三追問之下,才知道婆婆給孩子臉上塗得是從對門剛生娃的桃桃媽那裡要來的母乳,婆婆說他們鄉下孩子起溼疹了都用母乳塗抹來治療。
彤彤媽又好氣又好笑,趕緊帶著孩子去了樓下的診所找大夫,醫生檢查後表示問題大不,就是皮膚被母乳「遮蓋」掩飾了,加重了溼疹的狀況,清洗之後好好用藥就沒啥事了。
聽了醫生的講解,婆婆這時才明白原來自己的「偏方」真的不靠譜,頓時心中有愧,正是自己的無知才讓孫女兒遭了罪。
為什麼有些家長會用母乳給孩子擦臉?
其實這事也不全怪婆婆,用母乳給孩子擦臉治療溼疹的說法確實由來已久,相信很多家長都略有耳聞,尤其在農村鄉下,這種說法還是有很多擁躉的。
甚至連科學原理都說得頭頭是道,「因為母乳中含有許多有益抗體,這些有益抗體能夠消毒殺菌。」
母乳中含有許多有益抗體這個說法確實不假,但它們並非用來消毒殺菌的,相反,使用不當反而會加重溼疹的狀況。
母乳確實營養豐富,不過暴露在空氣環境裡很容易滋生細菌,把母乳塗在寶寶長溼疹的臉上,很容易造成孩子出紅疹或者長痘痘,如果孩子面部有創口,還有感染的可能。
並且母乳稍微變幹之後 還會變得黏糊糊的,在夏天或者溫度高的環境裡還會變得臭乎乎的,孩子會非常不舒服。
除此之外,很多家長關於給孩子擦臉還會進入兩個常見誤區
1)用成人香皂給孩子洗臉
孩子的皮膚大都呈弱酸性,並且其本身皮膚抵抗力就比較差。而我們成人使用的香皂一般都是鹼性的,這樣就會破壞孩子皮膚的酸性環境,嚴重的還會造成細菌感染。
2)用過熱的水給孩子洗臉
還有些家長存在這種習慣,用很熱的水給孩子洗臉,覺得這樣一是能洗乾淨,二是孩子會感到很舒服,這些認知都是錯誤的。
長期使用過熱的水給孩子洗臉,只會傷害到孩子,這會讓孩子表皮的毛細血管迅速擴張,進而引發肌膚加速衰老。
錦鯉媽咪寄語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常見的「育兒偏方」值得寶媽們注意,比如母乳刮刺治夜啼、母乳滴眼可消炎、剃睫毛會長更長、捏鼻梁可以高鼻梁等等,這些都是沒有科學依據的,要警惕。
今日話題
你還知道哪些不靠譜的「民間育兒大法」呢?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