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群裡的小夥伴們喜歡成群結隊,到各家去溜門,時間久了,大家就自覺的只選擇去其中的兩家,其他人家就不怎麼去了,有一次我和兒子聊到這個話題,他說,雅琪的媽媽喜歡笑,每次我們去,都給我們準備了水果,還會帶我們一起讀書,偶爾陪我們一起玩,她的家裡很舒服,有很大的地臺,我們可以隨便在上面玩,而不擔心遭到訓斥。我們遇到了不懂得問題,問她媽媽,她也能耐心地給我們解答。我們小朋友私下說,如果我的媽媽也和雅琪的媽媽一樣好就好了。
而九號樓浩浩的媽媽,我們都很怕她,她一見面就問,我們作業有沒有做好,我們玩的過程中,她經常打斷我們,對我們提要求,不許我們吵著她看手機。
聽了孩子的描述,我瞠目結舌,反思自己的行為,也有點像浩浩的媽媽,今天到學校裡,我做了一項小調查,題目就是,你喜歡的媽媽是什麼樣子。
90%的孩子說喜歡愛笑的媽媽。80%的孩子回答喜歡漂亮的媽媽。70%的孩子喜歡陪伴他玩的媽媽。
然後,我又問,你們最討厭媽媽什麼?
結果大多數孩子說,討厭媽媽的嘮叨,特別是大吼大叫。更討厭媽媽將自己拿出去和別的孩子做比較。
我想,可能作為母親,我們可能很少去思考我們該做一個怎樣的媽媽,媽媽絕對不是隨心所欲就能做好的,每天也應該備備課,學習一些育兒的經驗和知識,最起碼,在孩子面前,我們應該保持情緒的穩定。
相信絕大部分的父母,都是真心愛孩子的,這不容置疑。
但絕大多數時候,他們滿嘴是愛,卻表現得滿目猙獰。
根據美國愛荷華大學一項研究顯示,父母每天對孩子說的話語中,只有不到20%的表述是積極和充滿鼓勵的。
而同樣的一項研究再次說明了一個優秀的媽媽絕對不能有語言暴力。因為這樣的語言暴力如同行為暴力一樣,對孩子同樣有巨大的傷害。
根據密西根大學的伊森·克羅斯博士的一項實驗:
當一個人受到語言暴力攻擊,他的情緒疼痛在大腦區域反應,和身體疼痛極為相似,神經系統能體驗到了幾乎相同級別的疼痛。
也就是說,當父母辱罵自己孩子的時候,孩子情緒上遭受到的創傷,和身體受到傷害的疼痛程度不相上下!
作為一個母親,其實是非常不容易的,又要忙工作,又要帶孩子,還要去面對各種問題,應付好這些已經非常的不容易,但是,為了孩子,我們有必要靜下心來,做一個美麗的,溫和的,能多陪孩子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