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徙期到來,大美常德成候鳥棲息天堂

2020-12-20 湖南在線

常德晚報訊(記者 曾玉英 通訊員 賀春容 肖優俊 李心苗)12月16日,桃源水電站大壩下方的淺灘水域,10多隻中華秋沙鴨悠閒地穿梭在沙洲間,有的梳毛展翅,有的自由翱翔,還有的一頭扎進水裡捕捉食物,引來不少攝影愛好者的「圍追堵截」。

「今年僅在這一片水域,我們就觀測到31隻秋沙鴨。其中雄性12隻、雌性19隻,這說明沅江的水質越來越好,環境也越來越好。」桃源沅水國家溼地公園管理處負責人向記者介紹。

壺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鳥類367種,每年冬天,100餘只中華秋沙鴨都會來這裡越冬。今年入冬以來,保護區工作人員已在江坪河、南坪河、金家河、黃虎港河發現中華秋沙鴨51隻,另在仙陽湖國家溼地公園發現11隻、蒙泉水庫發現8隻,石門境內目前已觀測到中華秋沙鴨70隻。

11月以來,道水河國家溼地公園管理處工作人員也發現了16隻尊貴的客人——小天鵝,這是臨澧縣首次發現數量如此眾多的小天鵝。16隻小天鵝在道水河國家溼地公園內結隊巡遊、覓食嬉戲,工作人員同時還觀測到灰雁、豆雁、斑嘴鴨、羅紋鴨、蒼鷺、灰頭麥雞等候鳥20多種。

在西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工作人員觀測到黑鸛11隻,小天鵝2000多隻,還有上萬隻野鸕鷀、雁鴨類萬餘只。「現在還不是候鳥最多的時候,明年3月,西洞庭湖將成為鳥兒的天堂,預計將達到4萬餘只。」保護區管理局負責人介紹。

據悉,常德擁有洞庭湖平原獨特的河網水系,溼地分布廣闊、特色鮮明,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現有溼地面積19.01萬公頃,佔國土面積的10.44%,有植物865種、鳥類285種、魚類120多種。其中,國家一、二級保護鳥類20餘種,主要瀕危保護物種有中華秋沙鴨、白鶴、黑鸛、東方白鸛、鴻雁、小天鵝等,西洞庭湖溼地是全球重要的候鳥遷徙越冬地、停歇地和繁殖地。目前,我市已建立津市毛裡湖、桃源沅水、安鄉書院洲、澧州涔槐、鼎城鳥兒洲、石門仙陽湖、漢壽息風湖、臨澧道水河等8處國家溼地公園(含試點),形成了覆蓋各區縣(市)的國家溼地公園體系。設立了壺瓶山、烏雲界、西洞庭湖3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花巖溪、望陽山2個省級自然保護區。市域納入保護的溼地面積13.33萬公頃,溼地保護率達70.15%。適宜的環境和豐富的食物,吸引了眾多鳥類前來「安營紮寨」、繁衍生息。

「歡迎大家來大美常德,感受候鳥的天堂、溼地公園的獨特魅力!」市林業局負責人向世界發出邀請。

相關焦點

  • 鄱陽湖本月將迎冬候鳥遷徙高峰
    有一字形的、也有人字形的鳥陣,一群群正在向我省鄱陽湖溼地保護區飛來,鄱陽湖廣闊水域作為候鳥珍禽的第二故鄉,本月將迎來候鳥的遷徙高峰。遷徙高峰之後,大量的候鳥將在湖泊中嬉戲,在天空中飛翔,也就意味著鄱陽湖迎來了最佳觀賞候鳥季節。如此絕佳觀鳥勝地勢必吸引許多遊客、攝影愛好者前來。 在鄱陽湖停留下來栖息的成群候鳥也將分散在廣闊的水域,那麼,哪裡將是廣大遊客的最佳觀鳥點呢?
  • 隨野保巡護員在官廳水庫調查今冬候鳥遷徙,今年飛過北京的候鳥最多
    守候在岸上的三位巡護員也沒閒著,他們用高倍望遠鏡和相機對著空中的候鳥進行拍攝,並記錄相關的數據。在整個官廳水庫,這樣記錄候鳥遷徙的機位有十多個,迎接著大天鵝、小天鵝、疣鼻天鵝的依次到來,官廳水庫也成了候鳥的天堂。「我們第二組已經準備下水了,你們上來休息一會兒吧!」
  • 額敏水庫成為候鳥棲息的家園
    春天候鳥集結,夏天綠樹成蔭,構成了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畫卷。  眼下正是生機勃發的美好時節,額敏水庫碧波蕩漾、草木萌動、春和景明。成群的候鳥紛紛在此棲息繁殖,它們時而迎空飛舞,時而隨波逐流,為水庫增添了無限生機。
  • 候鳥遷徙正當時 延慶野鴨湖「野趣」橫生
    延慶區野鴨湖國家溼地自然保護區是每年候鳥遷徙的重要駐足棲息地,寒冬時節氣溫驟降,但在野鴨湖國家溼地公園的湖面上,卻熱鬧非凡。百隻灰鶴光臨於此,棲息覓食,形態各異的候鳥為這個冬天帶來了不一樣的靈動之美。在野鴨湖國家溼地公園,南側的步道上,環湖而行,可以聽見候鳥清晰的「咕咕」叫聲,讓野鴨湖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大雪節氣剛過,氣溫已降到零下,野鴨湖國家溼地公園內的湖面上,結了一層厚厚的冰,晶瑩剔透,形成一幅美麗的冬日圖畫。寬闊平坦的溼地上,一群駐足覓食的灰鶴和豆雁成為了這裡的主角。
  • 遷徙的候鳥靠什麼辨舊路?
    當黃葉開始紛落,丹桂金菊飄香,山果成熟墜落,候鳥們也已從更北的北方出發,填飽肚腹,扇動翅膀,向更南的南方飛翔。    這是它們一年內第二度的遷徙。廣漠的黃河溼地內,已經迎來了第一批候鳥的身影。鷹擊長空,鷂子翻身,白鷺鳴柳,灰鶴沖天,還有一些體型小的鳥類,它們作為遷徙候鳥的「先頭部隊」,翩翩降落在河南,棲息在河上,休憩在河兩岸。
  • 溪頭北寮村紅樹林溼地成候鳥天堂
    冬去春來,大批候鳥開始由南向北遷徙。近日,陽西縣溪頭鎮北寮村紅樹林溼地公園迎來了越冬候鳥遷徙高峰,每當退潮時,那裡便呈現一幅山海鳥共存的美麗景象。穿過茂密的竹林,記者來到一片一望無垠的灘涂,遠遠地就聽到鳥兒在「嘰嘰喳喳」。
  • 遷徙的候鳥靠什麼辨舊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候鳥「先頭部隊...
    當黃葉開始紛落,丹桂金菊飄香,山果成熟墜落,候鳥們也已從更北的北方出發,填飽肚腹,扇動翅膀,向更南的南方飛翔。這是它們一年內第二度的遷徙。廣漠的黃河溼地內,已經迎來了第一批候鳥的身影。鷹擊長空,鷂子翻身,白鷺鳴柳,灰鶴沖天,還有一些體型小的鳥類,它們作為遷徙候鳥的「先頭部隊」,翩翩降落在河南,棲息在河上,休憩在河兩岸。
  • 候鳥遷徙日風景亮麗時 共享家園我們應該怎麼做?
    山西永濟:大批遷徙候鳥成為冬日亮麗風景 隨著冬季的到來,全國許多地方也迎來了遷徙的候鳥。每年初冬時節,位於山西南部的伍姓湖都有大批越冬候鳥抵達,成為冬日裡一道亮麗風景。這裡生物資源豐富,生長著大量的蘆葦、苔草、香蒲等溼地植物,是我國候鳥遷徙廊道上的重要驛站。初冬時節,草鷺、雨燕、太平鳥等候鳥陸續抵達,吸引當地不少市民前來賞景拍照。 山西永濟市民:我來這最大的感覺就是心情特別放鬆,這塊景色非常美,這種詩情畫意的美景真的是讓人心醉。
  • 【大美廣東】候鳥遷徙季 觀鳥正當時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東莞大嶺山森林公園懷德水庫附近水域,許多鷺鳥在此棲息。目前東莞部分鳥類成員有:大白鷺、綠鷺、鳳頭鷹、蒼鷹、紅隼、山斑鳩、八聲杜鵑、大擬啄木鳥、家燕、白頭鵯、八哥、畫眉、金頭縫葉鶯、黃腰柳鶯、大山雀、暗綠繡眼鳥、斑文鳥。
  • 寧夏:西北內陸的「鳥類天堂」
    中新網銀川12月15日電 (記者 李佩珊)冬季到來,候鳥繼續向南遷徙。最近,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東亞種群只有百餘只的卷羽鵜鶘再度光顧銀川,這是銀川黃河溼地歷史上第二年監測到卷羽鵜鶘的蹤跡。目前,該物種已被列入國際鳥類保護委員會世界瀕危鳥類紅皮書。
  • 新疆阿克蘇:國家溼地公園迎來遷徙候鳥
    初冬時節,阿克蘇國家溼地公園迎來了大量遷徙候鳥,有的揮動著翅膀低空飛翔,有的探入水中捕魚,神態悠閒自然。清澈的湖水、金色的蘆葦和嬉戲覓食的候鳥構成一幅生態和諧的美麗畫卷,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觀賞。沿著觀景棧道,遠眺溼地淺灘區,上萬隻灰雁、蓑羽鶴、鸕鷀等候鳥正在棲息覓食、補充能量,吸引大批遊客駐足,共賞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景。
  • 敦煌陽關自然保護區過境和棲息候鳥數量破記錄
    原標題:敦煌陽關自然保護區過境和棲息候鳥數量破記錄  中國甘肅網5月9日訊 據蘭州晚報報導(記者 劉學智 通訊員 麻守仕 王小炯 文/圖) 近期,敦煌陽關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渥窪池溼地夏季候鳥陸續到達,保護區今年的過境候鳥總數已超過
  • 北京今春候鳥遷徙呈現三大特點
    本報記者 馬雨晶 尚文博  候鳥遷飛季,北京野鴨湖溼地自然保護區成了現實版的天鵝湖,每日可觀測到200多隻大天鵝、小天鵝和疣鼻天鵝在湖中嬉戲。  在2020年這個特殊的春天,北京88個候鳥監測站監測到遷徙候鳥140餘萬隻。監測結果還顯示,今春候鳥遷徙具有時間早、數量多、停歇地點廣泛三大特點。
  • 50餘萬隻候鳥飛臨北大港溼地,誰在守護候鳥天堂?
    北大港溼地自然保護區,是世界八大重要候鳥遷徙通道之一,每年春秋兩季,大量候鳥把這裡當做驛站,覓食、棲息,補充能量後繼續遷飛。現在,正是候鳥南遷的時候,據最新數據,北大港溼地已迎來候鳥50餘萬隻,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700餘只,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疣鼻天鵝、大天鵝、小天鵝總共約2500餘只,白琵鷺500餘只。
  • 高考地理小專題——候鳥
    (3)簡述洞庭湖成為候鳥天堂的自然條件。(4)分析此次冬汛對候鳥的影響,並提出解決措施。(2)說出候鳥在該地區棲息、繁殖的季節,並從氣候角度說明理由。(3)分析圖示地區能夠成為「候鳥天堂」的原因。理由:夏季氣候溫暖,適宜候鳥棲息、繁殖;夏季氣溫較高,河湖、沼澤解凍,植物生長速度快,有利於鳥類獲取食物。(3)溼地類型多樣,溼地面積廣,鳥類生存空間大;河湖眾多,各類淡水魚蝦數量多,鳥類食物豐富;人口密度低,人類活動對候鳥棲息、繁殖的影響小;環境汙染小,環境質量高(或水質好,空氣新鮮),有利於候鳥棲息、繁殖。
  • 美!越冬候鳥如期赴約
    美! 又逢一年越冬季千餘只過冬候鳥如期赴約為鄂託克前旗中水湖帶來了勃勃生機鄂託克前旗的中水湖佔地800餘畝,每年冬天這一帶都留有開闊的水面和連片的灘涂,得天獨厚的棲息環境成為了候鳥越冬的絕佳地點
  • 冬候鳥遷徙進入尾聲,最後一批「北方來客」抵達揚州
    錢治華 攝當一群紅嘴的鳥兒出現在高郵湖時,意味著候鳥遷徙,已進入尾聲。這紅嘴的鳥兒正是紅嘴鷗。通常,它們是最後抵達揚州的冬候鳥。紅嘴鷗抵達揚州,比往年晚了一些揚州攝影協會野生動物與鳥類攝影分會的錢治華,在高郵湖上拍攝到了一群約80隻紅嘴鷗,這是他今冬第一次在揚拍攝到紅嘴鷗。
  • 候鳥遷徙季,西藏自治區林草局加強監控管理和巡護力度
    候鳥遷徙季,時有鳥類受傷,為應對這類情況,我區各市(地)均建立了野生動物救護站。以林芝市野生動物收容救護站為例,自2007年成立以來,13年間累計救護野生動物1248頭(只),其中,野放623頭(只)。救護成功率達50%。近3年來,救護候鳥34隻。
  • 8年時間,持續保護候鳥、研究候鳥全球遷徙路線
    11月10日,「跟著大雁去遷徙留住江豚的微笑」全球候鳥跟蹤守護行動舉行,愛鳥志願者們從遼寧瀋陽灌子洞國家溼地公園出發,將抵達湖南洞庭湖,活動將持續至11月22日,途中將為遷徙候鳥立下第十塊保護碑。奔波千裡,只為見證候鳥南遷。2012年,在瀏陽工作的愛鳥志願者周自然發起「跟著大雁去遷徙」這一公益活動。
  • 除了北大港溼地,濱海這些地方也是「觀鳥天堂」
    在新區,除了北大港溼地之外,其實還有不少「觀鳥天堂」。大家熟悉的臨港溼地公園,不僅環境優美,每年也會吸引大批候鳥聚集。 因地域位於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飛線的路上,所以很多鳥類都將這裡作為春秋兩季的暫居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