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候鳥遷徙進入尾聲,最後一批「北方來客」抵達揚州

2020-12-20 中國江蘇網

高郵湖上的紅嘴鷗。 錢治華 攝

當一群紅嘴的鳥兒出現在高郵湖時,意味著候鳥遷徙,已進入尾聲。這紅嘴的鳥兒正是紅嘴鷗。通常,它們是最後抵達揚州的冬候鳥。

紅嘴鷗抵達揚州,比往年晚了一些

揚州攝影協會野生動物與鳥類攝影分會的錢治華,在高郵湖上拍攝到了一群約80隻紅嘴鷗,這是他今冬第一次在揚拍攝到紅嘴鷗。「時間比往年來得晚了一些。」錢治華說。

作為一種遷徙候鳥,紅嘴鷗每年從貝加爾湖出發,飛越千山萬水,遷飛到南方越冬。

揚州的觀鳥記錄顯示,紅嘴鷗抵達揚州最早的時間是11月上旬。錢治華分析,可能今年到來晚,所以數量也有點少。

紅嘴鷗,冬季常見而好認的冬候鳥

揚州眾多的冬候鳥種,紅嘴鷗是一種非常好認的鳥兒。這種水鳥,最喜歡集群在水面捕食小魚。而它最顯著也最容易讓人記住的形象,就是它的紅嘴。

其實,除了紅嘴,它的腿也是紅色的,羽毛大多是白色(尾羽黑灰色),因此也是顏值很高的鳥兒。

揚州無論城市還是鄉村,有一個特徵,就是水域分布比較廣泛。因此,很多地方都能看到離不開水的紅嘴鷗。在揚州城區,古運河、荷花池公園、運河三灣風景區、宋夾城、唐子城護城河、廖家溝等地,都有過紅嘴鷗的記錄。

而在淥洋湖、邵伯湖、高郵湖等流域,都曾記錄到過大群的紅嘴鷗。有時,紅嘴鷗群還會混有其他鷗鳥,如去年鳥友在邵伯湖觀鳥時,不僅拍攝到了成千隻紅嘴鷗,還發現了一隻遺鷗;而在高郵湖畔,記者也曾發現一隻蒙古銀鷗與紅嘴鷗混群。

除了拍到紅嘴鷗,錢治華還留意到,湖灘上還有一群白鷺。白鷺,是揚州夏季常見的鳥兒,屬夏候鳥,但今年這群白鷺可能會留在揚州過冬了。

紅嘴鷗喜歡在哪些地方活動?

選擇把揚州作為越冬棲息地的紅嘴鷗,到底喜歡去哪些地方?換句話說,人們想看它可以去哪裡看?

總體來說,魚多的地方,就可能會遇到紅嘴鷗。今年開始,揚州市轄水域全面禁捕,這一恢復水域漁業資源的措施,有利於紅嘴鷗的棲息,也增加了人們觀賞紅嘴鷗的機會。

如萬福閘,開閘時,閘下就有魚群,記者連續幾年在這裡觀看過紅嘴鷗;在鄉村地區,每年冬季,養魚人都要幹塘,這時魚塘就會吸引來成群的紅嘴鷗,搶食塘中小魚;而在高郵湖上,還有一種景觀,就是在運輸貨船後面,往往會有成群的紅嘴鷗跟隨,因為貨船行進時的攪動,會把小魚小蝦翻出水面。

揚州還有哪些冬候鳥比較常見?

冬季,冬候鳥是一地生態系統的重要成員,這些成員中,有不少是我們能經常「邂逅」的。

當然,揚州冬候鳥家族是一個龐大的家族,多達近百種,要一一都認出它們來,還真不是一件易事。

江蘇觀鳥會會員顧磊建議,觀鳥可以先觀看水鳥,相對而言,它們比較容易辨認,而且往往集大群,場面壯觀。

揚州現有記錄的冬候鳥,到底有哪些呢?除了紅嘴鷗外,還有長耳鴞、短耳鴞、楔尾伯勞、寒鴉、禿鼻烏鴉、雲雀、黃雀、鵪鶉、鴻雁、灰雁、白額雁、小天鵝、翹鼻麻鴨、赤麻鴨、鴛鴦、棉鳧等。 記者 向家富

相關焦點

  • 遷徙的候鳥靠什麼辨舊路?
    當黃葉開始紛落,丹桂金菊飄香,山果成熟墜落,候鳥們也已從更北的北方出發,填飽肚腹,扇動翅膀,向更南的南方飛翔。    這是它們一年內第二度的遷徙。廣漠的黃河溼地內,已經迎來了第一批候鳥的身影。鷹擊長空,鷂子翻身,白鷺鳴柳,灰鶴沖天,還有一些體型小的鳥類,它們作為遷徙候鳥的「先頭部隊」,翩翩降落在河南,棲息在河上,休憩在河兩岸。
  • 遷徙的候鳥靠什麼辨舊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候鳥「先頭部隊...
    當黃葉開始紛落,丹桂金菊飄香,山果成熟墜落,候鳥們也已從更北的北方出發,填飽肚腹,扇動翅膀,向更南的南方飛翔。這是它們一年內第二度的遷徙。廣漠的黃河溼地內,已經迎來了第一批候鳥的身影。鷹擊長空,鷂子翻身,白鷺鳴柳,灰鶴沖天,還有一些體型小的鳥類,它們作為遷徙候鳥的「先頭部隊」,翩翩降落在河南,棲息在河上,休憩在河兩岸。
  • 【地理視野】關於候鳥遷徙之痛背後的地理問題,中國候鳥遷徙路線圖...
    什麼是候鳥  候鳥是那些有遷徙行為的鳥類,它們每年春秋兩季沿著固定的路線往返於繁殖地和避寒地之間。在不同的地域,根據候鳥出現的時間,可以將候鳥分為夏候鳥、冬候鳥、旅鳥、漂鳥。候鳥可分為夏候鳥和冬候鳥兩種。前者指在春夏季飛到某一地區築巢安家、生兒育女,幼鳥長大時,正值深秋,它們又陸續飛往南方較暖地區越冬,至次年春季又飛臨這一地區繁殖,對該地區而言,這類鳥稱夏候鳥。
  • 最後一批冬候鳥來西湖報到了!一年中最冷的日子開始了
    都市快報訊 每年冬天,西湖里都要來一群特殊的客人——冬候鳥。很多愛鳥的人都知道,這群候鳥有「四大家族」,按照來的早晚順序,分別是鸕鷀、鴛鴦、織女銀鷗、普通秋沙鴨。怕冷的鸕鷀,年年都是第一批從北方來到西湖的越冬候鳥,一個冬天差不多能來一兩百隻,浩浩蕩蕩。緊接著,鴛鴦、織女銀鷗也都已經紛紛抵達西湖。就剩下普通秋沙鴨了。每年它們都是來得最遲的客人,因為相對沒那麼怕冷,它們會在老家等到實在受不了了,才肯拖家帶口慢吞吞啟程,來到杭州差不多都是12月中旬。
  • 鄱陽湖本月將迎冬候鳥遷徙高峰
    有一字形的、也有人字形的鳥陣,一群群正在向我省鄱陽湖溼地保護區飛來,鄱陽湖廣闊水域作為候鳥珍禽的第二故鄉,本月將迎來候鳥的遷徙高峰。遷徙高峰之後,大量的候鳥將在湖泊中嬉戲,在天空中飛翔,也就意味著鄱陽湖迎來了最佳觀賞候鳥季節。如此絕佳觀鳥勝地勢必吸引許多遊客、攝影愛好者前來。 在鄱陽湖停留下來栖息的成群候鳥也將分散在廣闊的水域,那麼,哪裡將是廣大遊客的最佳觀鳥點呢?
  • 候鳥遷徙:誰說是場想飛就飛的「旅行」?
    在古北區(以亞歐大陸為主的動物地理分區)陸地繁殖的589種鳥類中有40%的種類,總共大約50億隻鳥,每年要飛到南方去越冬,這還不包括在本區內遷徙的鳥類。在加拿大繁殖的雀形目鳥類有160種,其中120種進行遷徙,佔75%。圖片來源於pixabay有遷徙行為的鳥類就被稱為候鳥。候鳥可分為夏候鳥和冬候鳥兩種。
  • 候鳥遷徙正當時 延慶野鴨湖「野趣」橫生
    延慶區野鴨湖國家溼地自然保護區是每年候鳥遷徙的重要駐足棲息地,寒冬時節氣溫驟降,但在野鴨湖國家溼地公園的湖面上,卻熱鬧非凡。百隻灰鶴光臨於此,棲息覓食,形態各異的候鳥為這個冬天帶來了不一樣的靈動之美。在野鴨湖國家溼地公園,南側的步道上,環湖而行,可以聽見候鳥清晰的「咕咕」叫聲,讓野鴨湖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大雪節氣剛過,氣溫已降到零下,野鴨湖國家溼地公園內的湖面上,結了一層厚厚的冰,晶瑩剔透,形成一幅美麗的冬日圖畫。寬闊平坦的溼地上,一群駐足覓食的灰鶴和豆雁成為了這裡的主角。
  • 隨野保巡護員在官廳水庫調查今冬候鳥遷徙,今年飛過北京的候鳥最多
    從那,可以看到從西伯利亞地區和蒙古國出發,並即將飛到北京的第一批候鳥。」李理說,讓他們沒想到的是,剛到莫莫格溼地的隊員就報告,首批遷徙的候鳥已達1000多隻了。李理介紹,我們觀測著候鳥遷徙的起點,也會關注它們的目的地。
  • 候鳥遷徙日風景亮麗時 共享家園我們應該怎麼做?
    山西永濟:大批遷徙候鳥成為冬日亮麗風景 隨著冬季的到來,全國許多地方也迎來了遷徙的候鳥。每年初冬時節,位於山西南部的伍姓湖都有大批越冬候鳥抵達,成為冬日裡一道亮麗風景。這裡生物資源豐富,生長著大量的蘆葦、苔草、香蒲等溼地植物,是我國候鳥遷徙廊道上的重要驛站。初冬時節,草鷺、雨燕、太平鳥等候鳥陸續抵達,吸引當地不少市民前來賞景拍照。 山西永濟市民:我來這最大的感覺就是心情特別放鬆,這塊景色非常美,這種詩情畫意的美景真的是讓人心醉。
  • 抬頭可見「鷹擊長空」 「新揚州鳥」棕臉鶲鶯現身捺山
    樹鷚冬候鳥揚州鳥友  中國江蘇網10月9日訊 一年一度的候鳥遷徙季,揚州的天空真是太熱鬧了。部分夏候鳥依然在揚州「逗留」;過境鳥在揚州「驛站」短暫歇息,或僅在揚州天空「驚鴻一現」;冬候鳥也陸續來揚「旅居」。候鳥遷徙大部隊中,有一群鳥特別驚豔,那就是猛禽,眼下正是猛禽遷飛高峰期,只要選對地方,抬頭望向天空,你就有可能看到「鷹擊長空」的景象。  另外,鳥友們在捺山還有了新發現——棕臉鶲鶯,一種比麻雀還小但色彩豔麗的鳥兒。
  • 8年時間,持續保護候鳥、研究候鳥全球遷徙路線
    11月10日,「跟著大雁去遷徙留住江豚的微笑」全球候鳥跟蹤守護行動舉行,愛鳥志願者們從遼寧瀋陽灌子洞國家溼地公園出發,將抵達湖南洞庭湖,活動將持續至11月22日,途中將為遷徙候鳥立下第十塊保護碑。奔波千裡,只為見證候鳥南遷。2012年,在瀏陽工作的愛鳥志願者周自然發起「跟著大雁去遷徙」這一公益活動。
  • 哈爾濱—洞庭湖,落隊候鳥「打車」遷徙,專家們卻這樣說……
    2800多公裡的遷徙旅程歷經兩天兩夜昨天下午5點,全國首輛候鳥班車抵達湖南省常德市漢壽縣西洞庭湖。「打車」遷徙的過程中,200多隻候鳥零死亡,目前這些候鳥已分批放飛。據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介紹,200餘只候鳥,共涉及8種,分別是藍喉歌鴝、紅喉歌鴝、田鷚、白腰朱頂雀、黃雀、黃喉鵐、金翅雀、黑尾蠟嘴雀,經過挑選合格坐上「房車」。
  • 你知道那些有遷徙行為的鳥類嗎?知道它們的遷徙有什麼特點嗎?
    夏末秋初的時候這些鳥類由繁殖地往南遷移到渡冬地,而在春天的時候由渡冬地北返回到繁殖地。這些隨著季節變化而南北遷移的鳥類稱之為候鳥。就特定觀察地點而言,這些南來北往的候鳥可依照它們出現時間的不同予以歸類,以臺灣為例,夏天由南方來到臺灣繁殖的候鳥稱之為「夏候鳥」,冬天由北方來到臺灣度冬的候鳥則稱為「冬候鳥」。
  • 四大冬候鳥在杭州西湖集結完畢 引鳥友愛好者紛至沓來
    中新網杭州12月18日電 (江楊燁)12月18日,記者了解到,冬候鳥普通秋沙鴨已抵達浙江杭州西湖。至此,西湖邊的四大冬候鳥均已在西湖集結。天氣晴好的日子,杭州西湖斷橋上,會有一排駕著「長槍短炮」的鳥友,冬候鳥和鳥友愛好者「相映成趣」。
  • 臺灣寫真:臺南、墾丁等地上萬候鳥大集結
    中新社臺北九月二十一日電(記者黃少華陳立宇)時序正在進入秋季臺灣南部的臺南、屏東懇丁等地沿海地區紛紛有上萬隻候鳥大集結,過境、停留及即將飛離的鳥兒,雜處在一起,頗為壯觀。  臺南縣黑面琵鷺保育學會人員觀察,往年九月起,大批候鳥開始在臺南沿海交會,今年九月上旬及中旬西南氣流及颱風豪雨後,成群的冬候鳥飛抵臺南,形成今年秋冬第一波候鳥集結高峰。而這裡沿海的夏候鳥,七月就被發現陸續離臺,燕子的遷徙最明顯。
  • 首批北上候鳥進入官廳水庫 將停留45天左右(圖)
    2015年3月3日  在候鳥南下北上的長途遷徙過程中,北京因為處於「遷徙通道」的重要節點上,因此成為候鳥們的休息站和能量供給站。昨天上午,首批北上候鳥陸續從西南方向進入北京市界。它們將在北京停留45天左右,然後繼續北飛,飛往繁殖地遠東地區西伯利亞。
  • 中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冬夏候鳥開始「換崗」
    2018年12月26日,大批珍禽候鳥在江西鄱陽湖之濱的沙湖山一帶棲息。 段八一 攝中新網南昌2月22日電 (記者 蘇路程)中新網記者22日從江西省林業局獲悉,位於江西境內的中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的越冬候鳥已開始北遷,夏候鳥的先頭部隊已抵達鄱陽湖。湖區保護候鳥的工作人員表示,湖區冬夏候鳥開始進行「換崗」。
  • 3000多隻白鶴抵達鄱陽湖越冬佔全球98%
    特約記者餘會功 全媒體記者許南平/攝中國江西網訊 白鶴是冬候鳥中的「貴賓」,它們的到來預示著候鳥遷徙鄱陽湖的高峰到來。目前,隨著越冬白鶴大部隊飛來,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也迎來了越冬候鳥遷徙高峰。經過我省林業部門統計,抵達鄱陽湖的越冬候鳥總數已達33萬多隻,種類有48種。
  • 保護候鳥遷徙 建設生態昭蘇
    投餵候鳥投餵候鳥溼地候鳥溼地沿岸的10支駐村工作隊堅持將保護候鳥遷徙融入廣大農牧民群眾生產生活中,通過宣傳教育、關愛救助行動,增強農牧民群眾保護野生動物意識,形成了人人參與、人人保護的良好氛圍。每年入秋,沿特克斯河溼地周圍的訪惠聚工作隊都會啟動了《野生動物救援應急預案》並成立候鳥救護工作隊,會同旅遊執法部門和林業局動物保護站共同採取措施,保障遷徙候鳥的安全。
  • 杭州進入最冷的冬天!但 "三九」還沒到
    下周有望回暖  「個位數」氣溫將暫時結束  杭州今年從12月3日進入冬天,但冷空氣接二連三,感覺已經進入冬天很久了,整個12月顯得哆哆嗦嗦,從12月1日到昨天,浙江平均氣溫僅9.4℃,不過呢,還是比常年同期高了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