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郵湖上的紅嘴鷗。 錢治華 攝
當一群紅嘴的鳥兒出現在高郵湖時,意味著候鳥遷徙,已進入尾聲。這紅嘴的鳥兒正是紅嘴鷗。通常,它們是最後抵達揚州的冬候鳥。
紅嘴鷗抵達揚州,比往年晚了一些
揚州攝影協會野生動物與鳥類攝影分會的錢治華,在高郵湖上拍攝到了一群約80隻紅嘴鷗,這是他今冬第一次在揚拍攝到紅嘴鷗。「時間比往年來得晚了一些。」錢治華說。
作為一種遷徙候鳥,紅嘴鷗每年從貝加爾湖出發,飛越千山萬水,遷飛到南方越冬。
揚州的觀鳥記錄顯示,紅嘴鷗抵達揚州最早的時間是11月上旬。錢治華分析,可能今年到來晚,所以數量也有點少。
紅嘴鷗,冬季常見而好認的冬候鳥
揚州眾多的冬候鳥種,紅嘴鷗是一種非常好認的鳥兒。這種水鳥,最喜歡集群在水面捕食小魚。而它最顯著也最容易讓人記住的形象,就是它的紅嘴。
其實,除了紅嘴,它的腿也是紅色的,羽毛大多是白色(尾羽黑灰色),因此也是顏值很高的鳥兒。
揚州無論城市還是鄉村,有一個特徵,就是水域分布比較廣泛。因此,很多地方都能看到離不開水的紅嘴鷗。在揚州城區,古運河、荷花池公園、運河三灣風景區、宋夾城、唐子城護城河、廖家溝等地,都有過紅嘴鷗的記錄。
而在淥洋湖、邵伯湖、高郵湖等流域,都曾記錄到過大群的紅嘴鷗。有時,紅嘴鷗群還會混有其他鷗鳥,如去年鳥友在邵伯湖觀鳥時,不僅拍攝到了成千隻紅嘴鷗,還發現了一隻遺鷗;而在高郵湖畔,記者也曾發現一隻蒙古銀鷗與紅嘴鷗混群。
除了拍到紅嘴鷗,錢治華還留意到,湖灘上還有一群白鷺。白鷺,是揚州夏季常見的鳥兒,屬夏候鳥,但今年這群白鷺可能會留在揚州過冬了。
紅嘴鷗喜歡在哪些地方活動?
選擇把揚州作為越冬棲息地的紅嘴鷗,到底喜歡去哪些地方?換句話說,人們想看它可以去哪裡看?
總體來說,魚多的地方,就可能會遇到紅嘴鷗。今年開始,揚州市轄水域全面禁捕,這一恢復水域漁業資源的措施,有利於紅嘴鷗的棲息,也增加了人們觀賞紅嘴鷗的機會。
如萬福閘,開閘時,閘下就有魚群,記者連續幾年在這裡觀看過紅嘴鷗;在鄉村地區,每年冬季,養魚人都要幹塘,這時魚塘就會吸引來成群的紅嘴鷗,搶食塘中小魚;而在高郵湖上,還有一種景觀,就是在運輸貨船後面,往往會有成群的紅嘴鷗跟隨,因為貨船行進時的攪動,會把小魚小蝦翻出水面。
揚州還有哪些冬候鳥比較常見?
冬季,冬候鳥是一地生態系統的重要成員,這些成員中,有不少是我們能經常「邂逅」的。
當然,揚州冬候鳥家族是一個龐大的家族,多達近百種,要一一都認出它們來,還真不是一件易事。
江蘇觀鳥會會員顧磊建議,觀鳥可以先觀看水鳥,相對而言,它們比較容易辨認,而且往往集大群,場面壯觀。
揚州現有記錄的冬候鳥,到底有哪些呢?除了紅嘴鷗外,還有長耳鴞、短耳鴞、楔尾伯勞、寒鴉、禿鼻烏鴉、雲雀、黃雀、鵪鶉、鴻雁、灰雁、白額雁、小天鵝、翹鼻麻鴨、赤麻鴨、鴛鴦、棉鳧等。 記者 向家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