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地鐵建設有了新消息!正在建的地鐵1號線迎來重大進展,地鐵2號線三期也有望今年內動工開建!
地鐵1號線重大進展!部分站點或調整!地鐵1號線,最近大事連連。
8月25日上午,東莞軌道交通一號線首跨節段箱梁架設完成,標誌著全線高架段正式進入上部結構施工。
8月28日上午,「莞通1號」盾構機順利始發,市軌道交通1號線首個盾構區間(濱江體育館站至莞太路站盾構區間)正式開始掘進,標誌著市軌道交通1號線建設進程步入嶄新的階段,具有裡程碑意義。
東莞軌道交通(地鐵)1號線
東莞軌道交通1號線,(原名R1線,地鐵1號線),是東莞軌道交通2號線後開建的一條地鐵線路。 該線路於2019年開工,總工期為5年,預計最早會在2024年通車,該線路共設40座車站,屆時將聯通廣州地鐵和深圳地鐵線網。
東莞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是東莞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市域骨幹線路之一,標識色為寶藍色; 東莞地鐵1號線起自望洪站(東莞西站),止於黃江中心站,線路長57.44km,共設車站21座,車輛段1座,停車場1座,主變電站4座,線網共建控制中心1座。
東莞地鐵1號線是東莞地鐵路線之中最長的一條,其中5個為換乘站。在西北端麻湧鎮連接廣州地鐵黃埔客運港站,東南端黃江鎮則連接深圳地鐵6號線支線科學城東站。途經麻湧鎮、望牛墩鎮、道滘鎮、萬江街道、南城街道、東城街道、大嶺山鎮、松山湖開發區、大朗鎮、黃江鎮10個鎮街。
東莞地鐵1號線將會新增1號線支線,接駁贛深高鐵,起點位於1號線富民南路站,全長31公裡,設站9座。途經樟木頭,塘廈,贛深高鐵東莞南站,終點為塘廈南站,將東莞地鐵引入贛深高鐵東莞南站。
廣東省發改委已在2016年3月正式批覆了東莞市城市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同意東莞開建「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
東莞軌道交通(地鐵)1號線是一條由東莞西北至東南方向的市域快速幹線,是東莞連接廣州、深圳軌道交通網的快速交通線路。東莞軌道交通(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望洪站~黃江中心站)線路起於望洪站,止於黃江中心站,線路總長 57.99公裡,共設車站24座,其中地下車站21座、高架車站3座。
東莞軌道交通(地鐵)1號線途徑站點和鎮街
途徑鎮街:麻湧、洪梅、望牛墩、道滘、萬江、南城、東城、大嶺山、松山湖、大朗、黃江等鎮街(園區)
途徑站點:大盛村、麻湧大道、麻湧西、麻湧東、望洪、道滘、道滘東、人民醫院、汽車總站、濱江體育館、莞太路、中心廣場、鴻福路、新源路、東城南、同沙公園、水濂山、大嶺山北、大嶺山、大嶺山東、松山湖、大朗西、大朗、溼地公園、富民南路、黃江北、黃牛埔、黃江中心、黃江南。
東莞地鐵一號線2019年2月全線動工建設,項目估算總投資329.39億元。而根據文件,一號線建設期為6年(含一年通車試運營)。預計通車時間2024年。
目前,全線24座車站中已有17座站、2個高架區間及道滘車輛段進入主體結構施工,富民南路站、黃牛埔站、黃江中心站共3個車站開展施工圍蔽及前期施工;汽車總站、中心廣場站、大朗站3個車站方案未最終確定,暫未進場施工。
東莞軌道交通(地鐵)1號線線路簡介
市內線路
線路走向:自廣州地鐵5號線與東江交匯處起點,途經潤豐路、中心大道、東環路、水鄉大道、西部幹道、萬江大道、鴻福路、八一路、莞長路(G107)、建設路、新城大道、松佛路、富民大道、公常路,至莞深邊界。
東莞地鐵1號線線路圖
東莞地鐵1號線線路圖是一條西北-東南方向的直徑線,全長72.4km,設站27座,其中城市軌道交通換乘車站5座。其中高架線25.7km,佔線路總長的44.4%;地下線30.3km,佔線路總長的52.3%;地面線及過渡段1.9km,佔線路總長的3.3%。
本次設計全線共設車站27座(其中5座換乘站),其中高架車站13座,地下車站1座,平均站間距2.827km,最大站間距6.537km,最小站間距1.406km。在道滘鎮汙水處理廠南側設車輛段1座,在黃江鎮莞深高速公路黃江收費站南側設黃江停車場1座。控制中心與已運營的2號線共享,全線設置4座主變電所(其中一座與已運營的2號線旗峰主所共享,另外新建三座)。
東莞地鐵1號線開工儀式
東莞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起點望洪站位於洪梅鎮、望牛墩鎮交界處西部幹道於望洪路路口東側。沿西部幹道進入道窖鎮,沿途設道滘與道滘東站,而後上跨廣深高速,沿萬道路進入萬江街道,沿途設人民醫院站與汽車總站,出站後,線路向南下穿東莞水道,沿鴻福西路行進,途中設濱江體育館站,繼而下穿東莞運河和沿鴻福路進入南城街道設市民廣場站,沿途設莞太路站與鴻福路站,線路沿鴻福路進入東城街道,沿途設新源路站,出站後線路向南轉入莞長路,在長泰路口設東城南站(與莞惠城際換乘),在牛山社區前設水濂山站,而後沿莞長路途經同沙生態公園設同沙公園站,進入大嶺山鎮,設大嶺山北站、大嶺山站及大嶺山東站。
線路由新城路進入松山湖片區,設松山湖站,經途大朗鎮,沿松佛路富民大道,設大朗西站、大朗站及溼地公園站,富民大道設富民南路站,線路在常虎高速附近轉入黃江鎮,沿公常公路向南敷設,沿途設黃江北站、黃牛埔站及黃江中心站(1,4號線換乘),黃江中心站為1號線一期工程終點站。
東莞軌道交通(地鐵)1號線對接線路
根據東莞市發展和改革局2017年12月25日發布的東莞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調整(2017-2020年)公示:
廣州方向:東莞軌道交通1號線西端與廣州地鐵5號線銜接,東莞軌道交通1號線延伸至廣州地鐵5號線黃埔客運港站。
附表
深圳方向:東莞軌道交通1號線南端與深圳地鐵6號線支線銜接,東莞軌道交通1號線延伸至深圳地鐵6號線支線科學城東站。
深圳地鐵6號線為軌道快線,起於深圳科學館,經深圳北站、龍華、石巖、光明,終止於松崗,線路全長49.7公裡,設站26座。
根據《東莞市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十三五」規劃》東莞地鐵1號線,2號線,3號線也將與莞深快軌,中虎龍城際對接。
東莞軌道交通(地鐵)1號線線路調整
根據東莞市發展和改革局2017年12月25日發布的東莞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調整(2017-2020年)公示:1號線的站點再次作出調整,由24個站點增加到27個站點,其中城市軌道交通換乘車站5座,這次調整的主要目標是為加快實現東莞與廣州、深圳城市軌道交通的銜接,以及城市軌道交通引入贛深高鐵及東莞南站的迫切需要。
地鐵1號線一期線路將新增3座車站,新增1號線支線,起點富民南路站(新增),途經贛深高鐵東莞南站,終點為塘廈南站,藉此將東莞地鐵引入贛深高鐵東莞南站。
東莞軌道交通(地鐵)1號線主線站點調整
優化調整重點:在原規劃線路方案的基礎上,調整了部分線路的敷設方式和西部局部線路的線路走向,完善了與穗深兩市軌道交通線網銜接方案,增設了同沙公園、市民廣場和富民南路3座車站。
東莞軌道交通(地鐵)1號線在同沙公園附近增加站點
東莞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望洪站至黃江中心站段),共設27個站點。分別為莞穗邊界(銜接廣州地鐵5號線)、望洪站-(東莞西站)、道滘站、道滘東站、人民醫院站、汽車總站、濱江體育館站、莞太路站、市民廣場站,鴻福路站、新源路站、東城南站、同沙公園站,水濂山站、大嶺山北站、大嶺山站、大嶺山東站、松山湖站、大朗西站、大朗站、溼地公園站、富民南路站(新增,註:支線起點站)、黃江北站、黃牛埔站、黃江中心站、莞深邊界(銜接深圳6號線支線)。
東莞軌道交通(地鐵)1號線換乘站:27個站點中,有5個站尤其重要——充當換乘站,未來接駁3條東莞地鐵和穗深惠三地的軌道交通線。
東莞西站(望洪站)預留與穗莞深城際軌道、佛莞城際軌道,莞惠城軌三線換乘;
鴻福路站預留與東莞地鐵2號線十字換乘;
東城南站預留與莞惠城軌通道換乘;
松山湖站預留與東莞地鐵3號線平行換乘;
黃江中心站預留與東莞地鐵4號線通道換乘。
東莞軌道交通(地鐵)1號線支線線路站點
東莞軌道交通(地鐵)1號線支線是一條位於東南組團的加密線,全長32.4km,設站9座,其中城市軌道交通換乘車站2座。東莞軌道交通(地鐵)1號支線對外通過區域軌道交通樞紐東莞南站樞紐與贛深高鐵換乘,加強中心區、東南組團與贛深高鐵沿線地區的聯繫,通過與深圳22號線對接,進一步增強東莞與深圳、香港的交通聯繫。對內增強黃江、大朗、樟木頭、塘廈沿線鎮區的交通聯繫,促進東南組團的整體發展。
線路走向:線路起於東莞軌道交通(地鐵)1號線富民南路站(新增),途經大源路、西進路、東進路、南城路、樟木頭大道、塘安路、沙湖大道南,至莞深邊界,與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22號線銜接。
東莞軌道交通(地鐵)1號線支線對接線路
東莞軌道交通(地鐵)1號線支線與廣深鐵路在樟木頭火車站形成銜接,與贛深高鐵在東莞南站形成銜接。1號線支線南端與深圳市軌道交通22號線銜接,深圳地鐵22號線暫定延伸至東莞市軌道交通1號線支線塘廈南站。
從大朗富民南路站起始,終點站為塘廈南站,線路穿越大朗鎮、黃江鎮、樟木頭鎮和塘廈鎮,途徑黃江鎮政府站、帝豪花園站、樟木頭車站、上坑站、東莞南站、東興大道站、俄嶺路站。
東莞軌道交通(地鐵)1號線線路
東莞軌道交通(地鐵)1號線全長約58公裡,其中高架線25.8公裡,地下線30.3公裡,地面線及過渡段1.9公裡。線路起於西端望牛墩望洪路站,止於黃江中心站,設站21個,分別是:望洪路站、道滘站、道滘東站、人民醫院站、汽車總站、濱江體育館站、莞太路站、中心廣場站、鴻福路站、新源路站、東城南站、同沙公園站、水濂山站、大嶺山北站、大嶺山站、大嶺山東站、松山湖站、大朗西站、大朗站、溼地公園站、富民南路、黃江北站、黃牛埔站、黃江中心站。
東莞軌道交通(地鐵)1號線西北端將與廣州地鐵5號線延長段在黃埔客運港站接駁,而東南端將與深圳地鐵6號線接駁。
站點位置:
望洪站位於望洪路與水鄉大道交會處,北為望牛墩鎮,南為洪梅鎮,可換乘穗莞深城際軌道。
道滘站位於道滘鎮西部幹道。
道滘東站位於廣深高速道滘收費站東。
人民醫院站位於東莞市人民醫院西側,萬江大道上。
汽車總站站位於銀龍路與萬江路交會處,呈東西向布置於萬江路下。
濱江體育館站位於鴻福西路與港口大道交叉路口處。
莞太路站位於鴻福路和莞太路交會處。
中心廣場站位於東莞市中心廣場核心位置,沿鴻福路東西敷設。
鴻福路站位於鴻福路和東莞大道交會處,可換乘東莞地鐵二號線。
新源路站位於鴻福東路與新源路交會處。
東城南站位於長泰路與莞長路交會處。
同沙公園站位於莞長路與偉民路交匯路口。
水濂山站位於莞長路上,站址東側為啟翔工業園,西側為牛山鴻達工業區。規劃的四個出入口分別位於莞長路兩側,在莞長路的水濂山路口無出站口。
大嶺山北站設立於連馬路和莞長路交會處。
大嶺山站設立於大嶺山體育公園旁石大路路口。
大嶺山東站設立於大嶺山建設路與南二路交會處。
松山湖站位於松山湖新城大道與沁園路交會處。
大朗西站位於大朗鎮松佛路與聯義路交會處,莞深高速東側,車站東南側有小英豪幼兒園,
大朗站位於大朗鎮松佛路與美景路交會處。
溼地公園站位於富民中路荔香溼地公園南側,富民大道與金民路交會處附近。
富民南路站位於富民南路與規劃路交匯路口。
黃江北站位於黃江鎮公常路擁軍四路交會處,高架敷設方式。
黃牛埔站位於公常路與東環路交會處南側,高架敷設方式。
黃江中心站位於公常路與青龍路交會處南側,高架敷設方式。
東莞軌道交通(地鐵)1號線車站列表
東莞地鐵1號線站點:
東莞地鐵1號線全線共設車站21座,其中高架車站8座、地下車站13座,分別為望洪站、道滘站、道滘東站、人民醫院站、汽車總站、濱江體育館站、莞太路站、鴻福路站、新源路站、東城南站、水濂山站、大嶺山北站、大嶺山站、大嶺山東站、松山湖站、大朗西站、大朗站、溼地公園站、黃江北站、黃牛埔站、黃江中心站。
序號 站點名稱 運行城市所在位置 換乘線路
1 黃埔客運港站 廣州市莞穗邊界 廣州地鐵5號線
2 麻湧西站 東莞市位置尚未確定
3 麻湧東站 位置尚未確定
4 望洪站 望洪路與水鄉大道交會處、北為望牛墩鎮、南為洪梅鎮 穗莞深城際軌道,佛莞城際軌道,莞惠城軌
5 道滘站 道滘鎮西部幹道
6 道滘東站 廣深高速道滘收費站東側
7 人民醫院站 萬江大道人民醫院西側
8 汽車總站 銀龍路與萬江路交會處 東莞軌道交通7號線(規劃中)
9 濱江體育站 鴻福西路與港口大道交會處
10 莞太路站 鴻福路與莞太路交會處
11 市民廣場站 南城行政中心區域
12 鴻福路站 鴻福路與東莞大道交會處 東莞軌道交通2號線
13 新源路站 鴻福東路與新源路交會處
14 東城南站 長泰路與莞長路交會處莞惠城軌
15 同沙公園站 莞長路同沙公園處
16 水濂山站 莞長路、東側為啟翔工業園、西側為牛山鴻達工業園。規劃四個出口、分別位於莞長路公路兩側
17 大嶺山北站 連馬路與莞長路交會處
18 大嶺山站 體育公園旁石大路口
19 大嶺山東站 建設路與南二路交會處
20 松山湖站 新城大道與沁園路交會處 東莞軌道交通3號線(建設中)、東莞軌道交通5號線(規劃中)中虎龍城際
21 大朗西站 松佛路與聯義路交會處,莞深高速東側
22 大朗站 松佛路與美景路交會處
23 溼地公園站 富民中路荔香溼地公園南側,富民大道與金民路交會處
24 富民南路站 富民南路(東莞地鐵1號線新增支線起點站)----此支線連接塘廈鎮林村東莞南站的贛深高鐵客專。 在東莞南站換乘贛深高鐵,莞深快軌,中虎龍城際
25 黃江北站 公常路與擁軍四路交會處,以高架敷設方式建設
26 黃牛埔站 公常路與東環路交會處南側,以高架敷設方式建設
27 黃江中心站 公常路與青龍路交會處南側,以高架敷設方式建設 東莞軌道交通4號線(建設中)
28 科學城東站 深圳市莞深邊界
29 中山大學站 未知建設方式
30 新明醫院站 未知建設方式
31 光明站 未知建設方式 深圳地鐵6號線(建設中)
32 光明小鎮站 未知建設方式
33 華夏站 未知建設方式
34 光明城站 未知建設方式 廣深港高速鐵路深圳地鐵13號線(規劃中)、深圳地鐵18號線(規劃中)
35 帝豪花園站 未知建設方式
36 上坑站 東莞市未知建設方式
37 東莞南站 未知建設方式
38 東興口道站 未知建設方式
39 俄嶺路站 未知建設方式
40 塘廈南站 未知建設方式
備註:各站點名稱,所在位置及換乘線路僅供參考,以實際規劃及建設為準!
東莞軌道交通(地鐵)1號線交通功能作用
東莞軌道交通對外與廣、深城市軌道網銜接,促進東莞與廣州、深圳的區域合作。對內連接西北組團、中心組團和東南組團,加強了各組團與中心城區以及沿線各鎮區之間的交通聯繫。
2016年9月28日,東莞軌道交通1、2號線聯絡線工程暨1號線一期土建工程開工啟動儀式在鴻福路站舉行。1號線途經東莞市洪梅、黃江等10個鎮街,預計2022年12月底前建成通車,接駁穗莞深城際鐵路和莞惠城軌,佛莞城際軌道,中虎龍城際線,預留與廣州、深圳城市軌道交通銜接的條件,未來接駁廣深地鐵,是一條承擔「內聚外聯」功能的重要通道。
2018年11月1日,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市海洋局)公示《深圳市軌道四期相關線路站名規劃》方案。根據規劃方案,軌道6號線支線站名包括:翠湖站、圳美站、中大站、科學城東站。
東莞軌道交通(地鐵)1號線全線建成後,可貫通廣深線網,東莞市民乘坐地鐵到廣州或深圳只需1小時左右。
東莞(廣東省地級市之一)
東莞是廣東省地級市之一、也是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珠江三角洲東岸中心城市。截至2020年8月,東莞全市下轄4個街道、28個鎮,總面積246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839.22萬人,城鎮人口763.86萬人,城鎮化率91.02%,常住外來人口達415.86萬人,是中國4個不設區的地級市之一。
東莞地處中國華南地區、廣東省中南部、珠江口東岸,西北接廣州市,南接深圳市,東北接惠州市,推進與廣州的港口以及城市軌道交通一體化 ,是珠三角中心城市之一、粵港澳大灣區城市之一 ,深圳都市圈城市之一 、為「廣東四小虎」之首,號稱「世界工廠」,是廣東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外貿口岸 ,2019年東莞市全年GDP達9482.5億元,屬於新一線城市。
東莞是廣府文化的代表城市之一 ,是嶺南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中國近代史的開篇地和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廣東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外貿口岸,被列為第一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 和廣東歷史文化名城。東莞有港澳同胞約120萬人,海外華僑約30萬人,是著名的華僑之鄉、粵劇之鄉 ,曾獲得國家森林城市、國際花園城市 、全國文明城市 、全國籃球城市 等稱號。
2019年8月,中國海關總署主辦的《中國海關》雜誌公布了2018年「中國外貿百強城市」排名,東莞排名第3。
2020年6月,經中央依法治國委入選為第一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地區和項目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