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臺北9月9日電 (記者路梅劉舒凌)9月適逢張愛玲90歲冥誕暨逝世15周年,臺灣皇冠出版社9日在此間舉行張愛玲英文小說《雷峰塔》和《易經》中譯本首發會,並表示這兩部小說與《小團圓》構成完整的張愛玲自傳小說三部曲。
據介紹,《小團圓》從張愛玲童年時期、求學階段,一直寫到與胡蘭成的愛恨離合,而《雷峰塔》和《易經》則聚焦在張愛玲的成長階段,可稱為「張愛玲前傳」。其中《雷峰塔》從女主角「琵琶」4歲寫到18歲逃離父親家、投奔母親為止;《易經》則接著寫「琵琶」18歲到22歲的經歷,從遠赴港大求學直到二次大戰香港失守,返回上海。
根據張愛玲與宋淇夫婦的通信,這兩部英文小說寫於1957至1964年間,張愛玲希望藉此叩開英美文壇,但在美國尋求出版的過程並不順利,最終未能售出版權。張愛玲生前也曾有意將其譯寫成中文,卻又「從心底裡代讀者感到厭倦」,而始終未能真正進行。
張愛玲文學遺產執行人宋以朗從香港來到臺北參加新書首發會。宋以朗表示,1995年張愛玲過世後,遺囑執行人林式同將所有遺物寄到香港宋家。他後來從中發現了這兩部小說的英文原稿,經過慎重考慮之後,決定將這兩部遺作同時以中英文出版,給讀者以兩種選擇。
逢甲大學中文系教授張瑞芬指出,一般人總以為父親和胡蘭成是張愛玲一生的痛點,看完《雷峰塔》和《易經》才發覺傷害她更深的其實是母親。她和母親一樣,奮力想掙脫傳統的枷鎖,卻終其一生,帶著沉重的枷劈傷了好幾個人。(完)